温柔和蔼
(Gentleness)
性情温和或态度温和,跟粗暴苛刻刚好相反。温柔和蔼跟谦卑与谦和的美德密切相关。
上帝的仆人都应该温柔和蔼,负责督导的人尤其要显出这种美德。使徒保罗说:“主的奴隶不必争辩,倒要对所有人和气[希腊语eʹpi·on埃皮翁]”。(提后2:24)温柔和蔼的人说话不会粗声粗气,不会喧哗吵闹、漫无节制。虽然上帝的使者摩西也有沉不住气的时候,但圣经说他“比地上任何人都要谦和”。(民12:3;诗篇90篇题记)他所说的一番话更被形容为好像轻柔的“细雨润泽青草”。(申32:2)
帖撒罗尼迦前书2:7记载,保罗说自己和同伴“在[帖撒罗尼迦人]当中温柔和蔼,好像母亲乳养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保罗这样说,是因为他和同伴衷心关爱自己曾经教导的人,深深关注他们的属灵成长。(帖前2:8)在《公认文本》、蒂申多夫的文本、默克的文本里,都用了译做“温柔和蔼”的词语eʹpi·oi(埃皮伊)。据W.E.瓦因指出,希腊作家常用eʹpi·os(埃皮奥斯)来“形容保姆如何照顾不听话的孩子,导师如何看待固执的学者,以及父母如何疼爱儿女等等。在帖撒罗尼迦前书2:7,使徒保罗用这个词来形容他和同伴对帖撒罗尼迦的归信者所怀的关爱”。(《瓦因新旧约词语诠释词典》,1981,第2册,145页)
可是,在韦斯科特与霍特合编的圣经文本以及其他一些抄本里,帖撒罗尼迦前书2:7却用了另一个词语neʹpi·oi内皮伊(意即婴孩)。关于这一点,《新编国际新约神学词典》说:“帖撒罗尼迦前书2:7有两个版本:一个是eʹpi·oi埃皮伊(我们在你们当中温柔和蔼),另一个是neʹpi·oi内皮伊(婴孩)。由于eʹpi·oi前面那个词的最后字母是‘n’,因此抄写员很可能多写了一个‘n’。但第二个版本有点牵强,因为保罗在第7节下半部不是把自己而是把帖撒罗尼迦人比作‘孩子’,说他和同伴好比温柔照顾他们的保姆(trophos特罗福斯)。”(C.布朗编,1975,第1卷,282页)
绝非软弱 温柔不等于软弱。人要有坚强的意志才会待人温柔和蔼,尤其是被人挑衅时,要平息别人的怒气,忍让包容,就更要有意志力才行。撒母耳记下18:5记载,战士大卫出于父爱,吩咐约押要宽待他的逆子押沙龙。这节经文所用的希伯来语(ʼat阿特)意思是动作轻柔,不粗暴。使徒保罗待人温柔和蔼,但绝不懦弱,有必要时就义正词严地直言不讳,这从他写给哥林多会众的两封信足以见之。
使人团结的力量 一个人言行温柔和蔼,不但令别人感到舒畅,而且促进和睦。温柔和蔼的人平易近人,不会令人望而生畏,能在灵性上强化别人。相反,尖酸刻薄、粗暴不仁、喧哗扰攘的人却足以制造分裂,令人望而却步。温柔的性情吸引人,也促进团结。圣经曾描述上帝怎样招集绵羊羔,把它们抱在怀里(指衣襟,牧人有时会把绵羊羔放在宽松的外衣里)。(赛40:11)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曾对耶路撒冷说:“我多少次想把你的儿女聚集起来,就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到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太23:37)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罗马大军摧毁时,城里的居民受到残暴的对待。
假装温柔 一个人举止温文,说话时语调柔和,不一定表示他性情温柔和蔼。真正的温柔和蔼必须发自内心。撒但考验约伯对上帝的忠义,叫他吃苦受罪时,约伯的三个朋友对他肆意抨击。他们指控约伯暗中犯罪,行事邪恶,顽梗不化,甚至叛道,还说他的众子死于非命是因为行恶,受到上帝惩罚。可是,其中一个朋友以利法对约伯说:“上帝的安慰,你觉得不够吗?温柔的话,你认为不足吗?”(伯15:11)由此可见,这几个人也许说话的语气也很温柔,可惜字字尖酸,句句刻薄,绝没有显出真正的温柔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