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导上表现洞察力和说服力
“智慧人的心使他的口通达;又使他的嘴增加了说服力。”——箴言16:23,《吕译》。
1.为什么教导人认识上帝的话语,不是只在于传授知识而已?
我们教导人认识上帝的话语,目标不但是要启发学生的思想,同时也要打动他们的心。(以弗所书1:18)因此,教导不是只在于传授知识而已。箴言16:23说:“智慧人的心使他的口通达[‘表现洞察力’,《新世》];又使他的嘴增加了说服力。”(《吕译》)
2.(甲)说服是什么意思?(乙)所有基督徒都可以怎样成为富于说服力的导师?
2 使徒保罗在他所致力的教导工作上,无疑把这条原则应用出来。他在哥林多的时候,“每逢安息日,保罗总是在会堂里发表演讲,劝导[或译‘说服’]犹太人和希腊人”。(使徒行传18:4)据一位权威说,在这里译作“劝导”(或“说服”)的希腊词语,意思是“凭着理智或道义的影响,使人改变思想”。保罗运用深具说服力的论据,感动人改变他们原有的想法。保罗能言善辩,连他的敌人也闻风生畏。(使徒行传19:24-27)然而,保罗的教导绝不是志在炫耀人的能力。他对哥林多人说:“我说话宣讲,不是用可以劝服人的智慧话,而是用灵和力量提出确证,好叫你们的信心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力量。”(哥林多前书2:4,5)既然所有基督徒都有耶和华上帝的灵去帮助他们,他们都能够成为富于说服力的导师。但是借着什么方法呢?我们且看看一些富于成效的教导技巧。
要留心聆听
3.我们教人的时候,为什么要有洞察力?我们可以怎样打动圣经学生的心?
3 第一个教导技巧,牵涉到聆听而不是说话。正如箴言16:23指出,我们要说服人,就得有洞察力才行。耶稣无疑能够洞察他所教导的人的思想。约翰福音2:25说:“他自己知道有什么在人心里。”但我们又怎能知道自己所教导的人怀有什么想法呢?一个方法是留心聆听。雅各书1:19说:“无论是谁,要快一点听,慢一点才讲。”诚然,不是人人都敏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圣经学生看出我们真的关心他们,就可能较愿意向我们披露内心的真正感觉。我们提出仁慈却富于洞察力的问题,常常能够打动学生的心,“汲引”出他们内心的感觉来。——箴言20:5。
4.为什么基督徒长老必须留心听别人说话?
4 基督徒长老留心听别人说话,尤其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真的“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4:6)箴言18:13警告说:“未曾听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有一次,一个姊妹错过了几次聚会,两个弟兄就怀着好意,对她提出一番劝戒,要她提防世俗的精神。姊妹感觉很伤心,因为长老根本没有问她为什么错过聚会。原来她刚刚动过手术,还没有完全康复。所以,我们听清楚才提出劝告,实在至为重要!
5.弟兄发生争执,长老可以怎样处理?
5 对长老来说,教导时常牵涉到向人提出劝告。在这件事上,留心聆听也十分重要。如果基督徒同工之间发生争执,就更要仔细聆听。长老要仔细聆听,才能效法“那毫不偏心……施行审判的父亲”。(彼得前书1:17)在不和的情形下,当事人时常感情非常激动。长老最好把箴言18:17的话紧记在心:“先诉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邻舍来到,就察出实情。”胜任的导师会仔细聆听双方的申诉。他先作个祷告,可以有助于形成一种平静的气氛。(雅各书3:18)如果双方感情激动,他可以建议每个弟兄直接对他说话,而不是两人彼此争辩。长老可以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借此澄清引起争论的事端。许多时,引起争执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双方恶意地攻击对方,而是缺乏沟通所致。如果当事人违反了圣经原则,有爱心的导师既已听过双方的申诉,就能够提出富于洞察力的劝告了。
简明为贵
6.保罗和耶稣怎样以身作则,用简单易明的方式施行教导?
6 用词简明是另一个深具价值的教导技巧。当然,我们希望圣经学生“能跟所有圣民一同彻底领会[真理]的长阔高深”。(以弗所书3:18)圣经道理有些部分十分引人入胜,但却不易明白。(罗马书11:33)即使如此,保罗向希腊人传道时,他将注意集中在基督被“挂在柱上”的简单信息之上。(哥林多前书2:1,2)同样,耶稣以清晰、感人的方式向人传道。他在“登山宝训”里所用的词汇非常简单,可是这个演讲却含有一些极为深刻的真理。——马太福音5-7章。
7.我们主持圣经研究的时候,可以怎样保持简单易明?
7 我们主持圣经研究,也可以在教导方面保持简单。用什么方法呢?借着把注意集中在“较重要的事”上。(腓立比书1:10)解释深奥的问题时,我们应当设法用浅白的措辞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应当把注意集中在主要的经文之上,而不是把课文没有引录的每节参考经文,都读出来讨论一番。我们要预先作充分准备。不要提及许多细节,以致学生觉得吃不消;也不要让不甚重要的问题分散我们的注意。如果学生提出其他问题,是跟课文没有直接关系的,我们可以机巧地建议,等到读完课文之后才讨论。
善用问题
8.耶稣怎样善用问题?
8 另一个有用的教导技巧是善用问题。耶稣基督在教人的时候,常常使用问题。例如有一次,耶稣问彼得说:“‘西门,你认为怎样?地上的王向谁征收物品税或人头税呢?是向儿子呢?还是向外人呢?’他说:‘向外人。’耶稣就对他说:‘那么,儿子其实是免税的了。’”(马太福音17:24-26)既然人在圣殿里崇拜上帝,而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按理说来耶稣自然无需缴纳圣殿税。可是耶稣技巧地运用问题去说明这件事实。这样,耶稣帮助彼得根据他已经知道的事,去作出正确的结论。
9.我们主持圣经研究的时候,可以怎样运用问题?
9 主持圣经研究时,我们也可以善用问题。如果学生答错了,我们可能想立即提出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这样做,学生真的会记得听到的资料吗?导师提出一些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结论,效果时常会好得多。例如,如果学生觉得很难看出为什么他应当使用上帝的名字,我们可以问他:“你觉得自己的名字重要吗?……为什么?……如果有人不肯用你的名字去称呼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上帝要我们使用他的私有名字,不是很合理吗?”
10.长老可以怎样运用问题,帮助感情受创伤的人?
10 长老牧养羊群的时候,也可以善用问题。会众里有许多人饱受撒但世界所欺凌,感情大受创伤;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污秽不洁、一无可取。长老也许可以跟这样的人推理,说:“你说你觉得自己不洁,但耶和华对你有什么感觉呢?既然我们仁爱的天父让自己的爱子死去,为你付出赎价,这岂不表示上帝爱你吗?”——约翰福音3:16。
11.修辞性的问题可以达成什么目的?我们可以怎样在公开教导上运用这种问题?
11 另一个有用的教导技巧,是运用修辞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无需听者出声回答的,目的只是要帮助听者推理。古代的先知时常运用这样的问题,促使听众对事情作深入的思考。(耶利米书18:14,15)耶稣也善用修辞性的问题。(马太福音11:7-11)在公开教导方面,这样的问题特别有效。与其只是告诉听众他们必须尽心竭力为耶和华服务,才能取悦他,也许较好的方法是问听众:“我们为耶和华服务,如果不是真的尽心竭力,他会喜悦吗?”
12.运用观点性问题有什么好处?
12 如果我们想知道圣经学生是否真的相信所学的知识,运用观点性问题会颇有效。(马太福音16:13-16)学生也许答得很对,说行淫是不对的。但你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对于上帝所定的道德标准,你自己觉得怎样?你觉得上帝的标准太严格吗?你认为跟从上帝的标准是一件重要的事吗?
用喻例打动人心
13,14.(甲)用喻例说明一件事,是什么意思?(乙)适当的喻例为什么十分有效?
13 要打动听者和圣经学生的心,另一个方法是善用喻例。译作“喻例”的希腊词语的字面意思是“放在旁边或一起”。你用喻例说明一件事,就是把一件类似的事“放在[这件事]旁边”,用后者去解释前者。例如有一次,耶稣问道:“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比拟上帝的王国,用什么喻例来陈明它呢?”耶稣接着提及当时人所熟知的芥籽。——马可福音4:30-32。
14 上帝的先知使用过许多有力的喻例。上帝曾以亚述人为工具去惩罚以色列人,但后来亚述人却变得凶暴残酷,于是以赛亚用以下的喻例指出他们的僭越狂妄:“斧岂可向用斧砍木的自夸呢?锯岂可向用锯的自大呢?”(以赛亚书10:15)耶稣教导别人,也同样常用喻例。圣经报道说:“他不用喻例,就不对他们讲什么。”(马可福音4:34)适当的喻例非常有效,因为它们不但诉诸人的思想,也打动人的内心。喻例的目的,是要将新的知识跟听者已经熟悉的事物加以比较,使听者容易吸收。
15,16.怎样的喻例才最有效?请举例说明。
15 我们可以怎样用适当的喻例去打动听者的心呢?首先,喻例必须跟所要解释的事物相当类似。如果两者其实并不真正相似,就会弄巧成拙,听者不但没有受到启发,反而摸不着头脑。有一次,一个心怀好意的讲者想说明受膏的余下分子衷心顺服耶稣基督,于是把他们比作一只对主人惟命是从的宠物狗。但这样的比较真的适当得体吗?圣经用得体得多、庄重得多的方式,把同一的思想表达出来;圣经将耶稣的14万4000个受膏门徒比作“新娘”,“为了丈夫装饰妥当”。——启示录21:2。
16 喻例跟听者的生活有切身关系,就最为有效。拿单说了一个喻例,谈及一只绵羊羔被杀,结果打动了大卫王的心,因为大卫年轻的时候做过牧羊人,非常喜爱羊。(撒母耳记上16:11-13;撒母耳记下12:1-7)如果喻例谈及一只公牛,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了。同样,喻例所根据的,如果是某些科学现象或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听者就可能根本不明究竟了。耶稣说喻例,所根据的都是日常的事物。他谈及各种普通的东西,例如灯、天上的飞鸟、野地的百合花等。(马太福音5:15,16;6:26,28)耶稣的听者能够很容易联想到这些事物。
17.(甲)我们可以根据什么作喻例?(乙)我们可以怎样使课文里的喻例更适合学生的环境?
17 在服事职务上,我们有许多机会运用简单、适当的喻例。要留意观察各种事物。(使徒行传17:22,23)也许我们可以根据听者的儿女、家庭、职业或嗜好作个喻例。或者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圣经学生的认识,使课文所提供的喻例对学生更适用。且举个例,《带来永生的知识》第8章14段用了一个很适切的喻例,谈及一个仁爱的父亲受邻人诋毁。如果圣经学生本身是个父母,我们无妨想想,可以怎样使这个喻例更适合对方的环境。
诵读经文要得体
18.为什么我们应当力求诵读得流畅?
18 保罗劝勉提摩太说:“你要继续在公开宣读、劝勉、教导的事上专心。”(提摩太前书4:13)既然圣经是我们教导的基础,我们能够流利地诵读经文无疑十分有益。古代的利未人有荣幸向上帝的子民诵读摩西律法。他们是否诵读得结结巴巴,或者用单调乏味的声调读出来呢?绝不然。圣经在尼希米记8:8说:“他们清清楚楚地念上帝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19.我们可以怎样改善自己的诵读能力?
19 有些基督徒男子说话相当流利,但诵读能力却较差。他们可以怎样在这方面有所改善呢?要多多练习。他们可以反复诵读,直到读得流畅为止。如果你有自己所说语言的圣经录音带,可以留意诵读员怎样作语意的强调和表现音调的抑扬。也要留意他怎样以正确的发音,读出经文里的名字和不寻常的词语。如果你有本国语言的《新世界译本》,你也可以参照其中的发音符号。经过练习之后,甚至像“玛黑珥·沙拉勒·哈施·罢斯”这样的名字,也不致难倒你了。——以赛亚书8:1。
20.我们可以怎样“留意……自己的教导”?
20 身为耶和华的子民,我们有幸蒙他任用作导师,是多大的殊荣!因此,我们人人都应当认真履行这个重大责任。我们务要“时刻留意自己和自己的教导”。(提摩太前书4:16)我们仔细聆听别人说话,解释简单易明,提出富于洞察力的问题,运用适当的喻例,以有效的方式诵读经文,就可以成为优良的导师。耶和华正通过他的组织向我们提供优质的训练。愿我们人人都尽量从这个训练得益,使我们有“受教者的舌头”。(以赛亚书50:4)只要我们充分运用组织提供的各种工具,包括册子、录音带和录像带,努力执行服事职务,我们就能够学会在教导工作上表现洞察力和说服力。
你记得吗?
◻ 留心聆听怎样有助我们施行教导?
◻ 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保罗和耶稣,在教导方面力求简单易明?
◻ 我们教导别人的时候,可以运用怎样的问题?
◻ 怎样的喻例最为有效?
◻ 我们可以怎样改善自己公开诵读的能力?
[第16页的图片]
优良的教师会留心聆听,好洞察学生的需要
[第18页的图片]
耶稣的喻例,取材于日常生活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