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事奉耶和华
“人若要跟从我,就当弃绝自己,拿起他的苦刑柱,不断地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新世》。
1.耶稣怎样告诉门徒他行将死亡?
在峰顶积雪的黑门山下,耶稣基督来到了他一生的一个重大里程碑。他在世上的时间剩下还不及一年。他深知这件事,但他的门徒却不知道。现在是让门徒知道的时候了。诚然,以前耶稣曾提及他会死亡,但这是他第一次直言不讳地谈及这件事。(马太福音9:15;12:40)马太的记载说:“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马太福音16:21;马可福音8:31,32。
2.听见耶稣说他将要受到很多苦楚之后,彼得有什么反应?耶稣对彼得的话又有什么反应?
2 耶稣剩下的日子已不多了。可是,彼得却对这个看来病态的念头大起反感。他无法相信弥赛亚会真的被人杀死。因此彼得竟敢责备他的主。他怀着一番好意,冲动地劝耶稣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但是耶稣立即拒绝了彼得那错误的仁慈,仿佛人必将毒蛇的头迅速击碎一般。他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上帝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马太福音16:22,23。
3.(甲)彼得怎样不自觉地成为撒但的工具?(乙)彼得怎样是妨碍耶稣行走自我牺牲途径的绊脚石?
3 彼得不自觉地成为撒但的工具。耶稣断然拒绝他的提议,好像他在旷野里回答撒但一样斩钉截铁。当时撒但企图用一种安逸的生活引诱耶稣,让他不用受苦便安享王位。(马太福音4:1-10)现在彼得则劝他要顾惜自己。耶稣深知这绝不是他天父的旨意。他的一生必须表现自我牺牲而非自我满足的精神。(马太福音20:28)彼得成为妨碍他行走这条路的绊脚石;他那出于好意的同情变成了一个网罗。a可是耶稣清楚看出,如果他怀有一生不用作出任何牺牲的念头,他就会落入撒但的致命网罗里而失去上帝的嘉许了。
4.为什么耶稣和门徒绝不愿过一种安逸、舒适的生活?
4 因此,彼得的思想需要受到调整。他对耶稣所说的话代表人的意思,不是上帝的意思。耶稣绝不想过一种安逸悠闲、不用受苦的生活;他的门徒也不应当追求这样的生活,因为耶稣接着对彼得和其他的门徒说:“人若要跟从我,就当弃绝自己,拿起他的苦刑柱,不断地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新世》。
5.(甲)过基督徒的生活对我们提出什么挑战?(乙)基督徒要作妥准备做三件什么必需的事?
5 耶稣再三提及这个重要的主题:接受过基督徒生活的挑战。若要作耶稣的跟从者,基督徒就必须像他们的领袖一样,怀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事奉耶和华。(马太福音10:37-39)因此,耶稣列出三件不可少的事,是基督徒必须甘愿做的:(1)弃绝自己,(2)拿起他的苦刑柱,(3)不断地跟从他。
“人若要跟从我”
6.(甲)人怎样弃绝自己?(乙)我们必须取悦谁过于取悦自己?
6 弃绝自己是什么意思呢?意思便是人必须绝对摒弃自己,仿佛对自己死去一般。译作“弃绝”的希腊字词的基本意思是“拒绝”或“完全否认”。因此,你若接受基督徒生活方式的挑战,你就甘愿舍弃自己的野心、舒适、欲望、快乐、欢愉。基本上说来,你将自己的整个生命和一生所牵涉的一切事物都永远献给耶和华上帝。弃绝自己的意思不是仅限于偶尔不让自己享有某些乐趣而已。反之,这意味到人必须不再拥有自己,而是将拥有权交给耶和华。(哥林多前书6:19,20)弃绝了自己的人活着是为了取悦上帝而非取悦自己。(罗马书14:8;15:3)这意味到在他一生的每一时刻,他都抗拒自私的欲望而顺从耶和华。
7.基督徒的苦刑柱是什么?他怎样背起自己的苦刑柱?
7 所以,拿起苦刑柱一事含有严肃的意义。背起一条柱乃是一个沉重的担子,而且是死亡的象征。如果有必要的话,基督徒甘愿受苦,他们或会为了作耶稣基督的跟从者而蒙受羞辱、受苦刑折磨,甚至杀身成仁。耶稣说:“不背着他的[苦刑柱]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马太福音10:38)并非所有受苦的人都是背着苦刑柱的。恶人有许多“苦楚”,但并不是背着苦刑柱。(诗篇32:10)可是,基督徒的一生却是背着苦刑柱,怀着牺牲的精神为耶和华服务。
8.耶稣为门徒立下什么生活模式?
8 耶稣提及的最后一个条件是:要不断跟从他。耶稣不但要我们接受和相信他的教训,同时也要我们不断跟从他为我们一生所立的模式。耶稣一生的模式有些什么显著的特色呢?他对门徒提出最后的命令时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马太福音28:19,20)耶稣努力传讲和教导人认识王国的好消息。跟随他周游各地的门徒也这样行;事实上,整个早期基督徒会众都同样行。由于他们热心从事这项活动,同时坚决不属于世界,结果引起了世人的仇视和反对,以致他们背起的苦刑柱更为沉重。——约翰福音15:19,20;使徒行传8:4。
9.耶稣怎样对待别人?
9 在耶稣的一生,我们留意到的另一个显著模式是他对待别人的方式。他为人仁慈,“心里柔和谦卑。”因此,听他说话的人都感觉心旷神怡、如沐春风。(马太福音11:29)耶稣绝没有威逼他们跟从他,也没有定下许多规条要他们遵守。他并没有刻意令人产生罪咎感,以图迫使人成为他的门徒。跟从他的人虽然要过一种自我牺牲的生活,却焕发着衷心的喜乐。这与“末世”许多表现自我放纵的世俗精神的人有天渊之别!——提摩太后书3:1-4。
培养和保持耶稣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
10.(甲)据腓立比书2:5-8(《新世》)说,基督怎样弃绝自己?(乙)我们若是基督的跟从者,就必须表现怎样的精神态度?
10 在舍己方面,耶稣立下榜样。借着遵行天父的旨意,他拿起自己的苦刑柱,并且锲而不舍地这样行。保罗对腓立比的基督徒写道:“要保持这种精神态度在你们里面,这也是在基督耶稣里面的。他虽然以上帝的形态存在,却从没有考虑过进行篡夺,就是使自己与上帝平等。绝没有,他反而倒空了自己,取了奴隶的形态,成为人的模样。不但如此,他既见自己有人的样子,就谦卑自抑,服从至死,甚至死在苦刑柱上。”(腓立比书2:5-8,《新世》)谁能够比耶稣更彻底地弃绝自己呢?如果你属于基督耶稣而是他的跟从者,你就必须持有同一的精神态度。
11.过自我牺牲的生活意味到为了遵行谁的旨意而活?
11 另一位使徒——彼得——则吩咐我们,既然耶稣曾受苦为我们舍命,基督徒应当像作妥准备的兵士一样,以基督所具有的精神武装自己。他写道:“基督既然在肉身受过苦,你们也应当以同样的心志装备自己(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好叫你们不再随从人的私欲,只顺从上帝的旨意,在世上度余下的光阴。”(彼得前书3:18;4:1,2,《新译》)耶稣一生跟从自我牺牲的途径,由此清楚表明他对于遵行上帝的旨意怀有什么感觉。他专心致志地效忠于上帝,总是把天父的旨意置于自己的意愿之先,甚至不惜为此遭受屈辱的死亡。——马太福音6:10;路加福音22:42。
12.在耶稣看来,过自我牺牲的生活是一件令人不快的事吗?请解释。
12 虽然耶稣一生跟从的自我牺牲的途径为他带来了很大的艰辛和挑战,他却绝没有以此为苦。相反,耶稣以顺服上帝的旨意为乐。在他看来,遵行上帝的旨意有如进食一般。像一个饱餐的人一样,遵行上帝的旨意使耶稣深感满足。(马太福音4:4;约翰福音4:34)所以,如果你想在生活上寻得真正的满足,最好莫过于跟从耶稣的榜样,努力养成他所具有的“心志”。
13.爱心怎样是自我牺牲精神背后的推动力?
13 促使人表现自我牺牲精神的推动力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就是爱。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37-39)基督徒不可能一方面自私自利,同时又服从这些诫命。他自己的幸福和利益必须首先受他对耶和华的爱所支配,然后受他对邻人的爱所支配。这便是耶稣的生活准则,而且他也期望门徒跟从同一的准则。
14.(甲)希伯来书13:15,16解释我们负有什么责任?(乙)什么激励我们热心宣扬好消息?
14 使徒保罗深明这条爱的法则。他写道:“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上帝,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上帝所喜悦的。”(希伯来书13:15,16)基督徒没有把牲畜献给耶和华为祭,因此他们不需要有人作祭司,在一所物质的圣殿里主持他们的崇拜。反之,我们通过基督耶稣献上赞美为祭。主要借着这种赞美的祭物——公开宣扬上帝的圣名——我们把自己对上帝的爱表现出来。特别是我们那基于爱心的不自私精神,激励我们热心地传扬好消息,并且随时把握机会将嘴唇的果子献给上帝。借此我们也表现对邻人的爱心。
自我牺牲的精神带来丰富奖赏
15.关于自我牺牲,我们可以向自己提出一些什么发人深省的问题?
15 请停下来一会儿,想想以下几个问题:我目前的生活模式显示我正跟从自我牺牲的途径吗?我的目标表明我正过着这样的生活吗?我的家人正从我所立的榜样得到属灵的裨益吗?(可参阅提摩太前书5:8。)孤儿寡妇又如何?他们也从我所表现的自我牺牲精神得益吗?(雅各书1:27)我能够增加我用来献上公开赞美的时间吗?我能够追求作先驱、伯特利成员或海外传道服务的特权吗?我能够迁到一个对王国宣扬者需要更殷的地区服务吗?
16.灵活的心思可以怎样帮助我们过一种自我牺牲的生活?
16 有时我们需要用一点心思才能充分发挥自我牺牲的精神,在事奉耶和华方面作出最大的努力。例如,厄瓜多尔一位名叫珍纳的姊妹起初需要一边作正规先驱,一边从事全时的世俗工作。不久她便发觉,她的时间表使她很难怀着喜乐的精神达到正规先驱的时间定额。她决定将难题告诉雇主,并请求减少她的工作时间。但雇主不愿减少她的工作时间,她便携同马利亚去见雇主。马利亚正在寻找部分时间的世俗工作,好使她能够做先驱。她们提议每人做半天工作,这样两个人便能做够整天的工作了。雇主同意她们的建议。现在两位姊妹都是正规先驱。在同一间公司任职的卡花也是个先驱,但却由于一方面从事全时的世俗工作,同时又试图拨出时间作先驱而弄到精疲力竭。她见到两位姊妹所获得的良好结果,便携同玛嘉莉去见上司,提出同一的请求。她们的请求也获公司接纳。这样,四位姊妹都能够做先驱,而非有两位姊妹打算停止全时服务。灵活的心思和主动的精神带来了有益的结果。
17-21.一对夫妇怎样重新评估自己的人生目的?这导致什么结果?
17 请也考虑一下以伊凤在过去十年所跟从的自我牺牲的途径。她在1991年5月写了以下的信给守望台社:
18 “1982年10月,我和家人一同参观布洛克林的伯特利。参观之后我很渴望参加其中的志愿工作。我将申请表读了一次,特别留意到其中的一个问题,‘在过去六个月,你平均每个月用多少小时从事外勤服务?平均若低于十小时,请解释理由。’我想不出自己有什么充分理由传道时间低过这个数字,于是我立下目标,结果一连五个月都达到目标。
19 “虽然我能够想出好些借口,解释为什么我无法做先驱,但是我读完《1983年耶和华见证人年鉴》之后,我深信别人曾为了做先驱而克服过更大的障碍。于是我在1983年4月1日辞去了我那份薪酬优厚的全时世俗工作,成为辅助先驱。1983年9月1日,我加入了正规先驱的行列。
20 “后来,我在1985年4月跟一位优秀的服事仆人结为夫妇。三年后,在一个区务大会里,一个讨论先驱工作的演讲促使我的丈夫低声问我说,‘你认为我有理由不从9月1日开始做先驱吗?’在接着两年,他跟我一起从事先驱工作。
21 “我的丈夫也自告奋勇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在布洛克林的伯特利从事建筑工作,并且申请参与国际建筑计划。后来在1989年5月,我们到尼日利亚,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协助建筑分社的工程。明天我们会到德国去,社方会为我们办理签证前往波兰。我们能够参与这样一项历史性的建筑计划,在全时服务的这个新渠道上有分,实在令我们兴奋莫名。”
22.(甲)我们怎样可能像彼得一样不自觉地成为别人的绊脚石?(乙)怀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事奉耶和华并不有赖于什么?
22 如果你自己无法从事先驱工作,你能够鼓励那些正从事全时服务的人紧守他们的岗位,或者甚至帮助他们这样行吗?抑或你好像一些怀着好意的家人或朋友一样,提出与彼得相若的劝告,劝上帝一位全时仆人保重自己,不要工作过劳?你也许不察觉,这样的劝告可以成为别人的绊脚石。诚然,如果先驱的健康有严重不妥,或者他忽略了基督徒的义务,他就可能被迫停止全时服务一段时期。怀着自我牺牲的精神事奉耶和华并不有赖于某个标签,诸如先驱、伯特利成员等。相反,事情有赖于我们的为人——我们的想法、我们所做的事、我们怎样对待别人、我们过怎样的生活等。
23.(甲)我们可以怎样继续享有作上帝同工的喜乐?(乙)希伯来书6:10-12向我们提出什么保证?
23 如果我们真正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我们就能够享有作上帝同工的喜乐。(哥林多前书3:9)我们深知自己正使耶和华的心欢喜,这令我们感到莫大的满足。(箴言27:11)耶和华向我们提出保证,只要我们对他保持忠心,他就永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丢弃我们。——希伯来书6:10-12。
[脚注]
a 在希腊文,“绊脚石”(σκάνδαλον,斯坎达兰)一词原本是指“网罗中系着饵的部分,因此也指网罗或陷阱本身”。——《瓦恩新旧约语词诠释辞典》。
你的想法如何?
◻ 彼得怎样不自觉地成为妨碍别人行走自我牺牲途径的绊脚石?
◻ 弃绝自己是什么意思?
◻ 基督徒怎样拿起自己的苦刑柱?
◻ 我们怎样养成和保持自我牺牲的精神?
◻ 自我牺牲精神背后的推动力是什么?
[第10页的图片]
你甘愿弃绝自己,拿起你的受苦柱,不断跟从耶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