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公开及逐户向人传道
耶稣基督差门徒出去时,他吩咐说:“[要]随走随传,说‘天国近了!’”(马太福音10:7)他也向生活在事物制度末期的真正基督徒发出一个含有预言性的命令,说:“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马太福音24:14)这究竟意味到什么呢?
耶稣的意思并不是说,门徒要兴建教堂,敲响楼钟,等待会众聚集起来,每星期一次向他们发表演说。在这里译作‘传道’的希腊文动词(克里于索)的基本意思是:“以通报者的身分发出宣告”。这个字词的意思不是指对一群数目有限的信徒发表传道演讲。反之,这意味到要作公开的宣布。
至于这项工作应以什么方式执行,耶稣亲自立下典范。他前往一些他能够找着人的地方。在第一世纪,人们定期在犹太会堂里聚集起来,聆听别人诵读圣经。因此,耶稣把握机会在那里向人传道,不是仅在一个城市,而是走遍加利利和犹太的各城各乡。(马太福音4:23;路加福音4:43,44;约翰福音18:20)据福音书的记载透露,他更常向人传道的地点包括海边、山上、路上、乡下,以及接待他的人的家里。不论身在何处,他一有机会就与遇到的人谈论上帝对人类的旨意。(路加福音5:3;6:17-49;7:36-50;9:11,57-62;10:38-42;约翰福音4:4-26,39-42)他差派门徒出去时吩咐他们要往人们家里去,找出配得的人,向这些人传讲上帝的王国。——马太福音10:7,11-13。
在现代,耶和华见证人努力跟从耶稣和第一世纪的基督徒所立下的模式。
传播基督临在的消息
查尔斯·泰兹·罗素与他的同工开始领会到圣经里协调一致的真理模式,并且对基督复临的目的与方式这些问题获得更清晰的了解。这种认识使他们深受感动。罗素弟兄不但觉得需要将这些资料广为宣扬,并且看出此事实在急不容缓。他安排自己的事务,以便到一些他有机会向人谈论这些圣经真理的地方去。正如耶稣曾在犹太会堂里向人传道,罗素也曾参加一些野外布道会,借此利用机会向人传道。可是他很快便意识到,运用其他方法传道成效会更大。他对圣经所作的钻研显示,耶稣与使徒的传道工作大部分集中于与个别的人私下谈论,以及逐户上门探访别人。此外,罗素也看出,跟别人交谈过之后,把印刷品留下给他们阅读有助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早在1877年,罗素已出版了一本册子,称为《主复临的目的与方式》。两年后,他开始定期出版《锡安的守望台与基督临在的先声》这份杂志。不错,这么做的目的是要宣扬或预告有关基督临在的重大信息。
早在1881年,圣经研究者已在教堂附近将他们的书刊免费分发出去——不是在教堂门口而是在附近的地点,使一般对宗教感兴趣的人能够得着。许多圣经研究者也把书刊送给相识的人阅读,或邮寄出去。1903年,《守望台》建议他们逐户向人分发单张,务求接触到所有人,而非将注意仅集中在上教堂的人身上。虽然并非所有圣经研究者都遵嘱而行,有许多人却热烈响应这项呼吁。例如,据报在美国的若干大城市,以及这些城市16公里以内的郊区中,差不多每户人家都有圣经研究者上门探访过。有数以百万计的单张和册子以这种方式分发出去。当时只有一部分圣经研究者参与传道工作,他们所用的方法通常是把单张和其他书刊免费分发给人。
还有一些为数较少的圣经研究者,则以派书者兼传福音者的身分服务,拨出大部分时间专职从事传道工作。
热心的派书者带头服务
1881年4月,一项呼召首次向所有献了身的男女发出,邀请他们以大部分时间从事派书服务。他们会向住户和商人介绍一本解释圣经真理的小书,并且邀请对方订阅《守望台》杂志,目的是要找出那些渴慕真理的人,与他们分享属灵的启迪。有一段时候,弟兄们会说几句话以求引起对方的兴趣,设法在每个人家留下一些书刊,让住户私下查阅,然后过几天再回去探访对方。有些住户把书刊交还,有些则想将其购下;通常弟兄们都有机会跟住户交谈。论到这件工作的目的,《守望台》解释说:“我们的目的不是要推销书刊或征求杂志订阅,而是要鼓励人们阅读,借此把真理传播出去。”
参与这种派书传道工作的人数目并不多。在最初的30年,他们的数目由几个至600人不等。这些人是名副其实的先驱,率先开拓新的地区。安娜·安德逊曾在这项服务上紧守岗位达数十年之久。她通常以脚踏车代步,差不多走遍挪威境内的每个城镇,向人宣讲好消息。有些派书者更远赴国外,成为首先把好消息传至某些国家的人。这些国家包括芬兰、巴巴多斯、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缅甸。还有些人则无法迁往其他国家,于是留在自己的家乡以派书者的身分传播福音。
派书者的工作的确成效卓著。1898年,据一位在美国西岸服务的弟兄报道,他在33个月期间驾着马车走了1万2800多公里的路,在72个市镇里作见证,作了1万8000个探访,分发了4500本书,获得了125份订阅,分发了4万份单张,并且目睹有40个人不但接纳了王国的信息,还开始将信息与人分享。一对在澳大利亚服务的夫妇,在短短的两年半期间,把2万本书分发到感兴趣人士的手中。
分发这么巨量的书刊只是罕见的例外吗?1909年的报告显示,大约625位派书者(当时社方名单所列出的总数)一共分发了从社方收到的62万6981本精装书(平均每位派书者分发超过一千本),此外还分发了大量赠阅的书刊。由于他们时常无法在逐户探访时带备足够数量的刊物,他们会首先接受订购,稍后才回去把刊物交给对方。
可是,有些人提出异议说:“这根本不是传道!”其实,正如罗素弟兄解释,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传道方式。人们不是只听到一个传道演讲而已,反之,他们能够读到印成文字的多个演讲,不但有机会反复阅读和回味,还可以查阅自己手上的圣经以求验证。这种传福音的方式考虑到现代的情况;由于教育普遍,一般人都有阅读能力。正如《新的受造物》一书指出:“这些传福音者采纳了一些适合我们这时代的方法,而非沿用旧日的方式;但我们绝不能以此作为反对这项工作的理由,犹之乎我们不能因为他们不再徒步或骑骆驼,而是以水蒸气和电力发动的交通工具来代步,就贸然加以非难。传福音的工作旨在宣明真理,……上帝的话语。”
圣经研究者衷诚渴望帮助别人,从他们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足以见之。过了相当时候,这更成为他们传道工作的特色。1917年3月1日刊的《守望台》(英文)把应循的程序列出如下:首先,派书者会探访地区里的住户,向他们介绍《圣经的研讨》这套丛书。然后按照派书者所记下或出席公众聚会人士所递上的名单,牧教工作者a会回去探访。他们会尽力激发别人对阅读刊物的兴趣,鼓励感兴趣人士参加特别安排的演讲,并且设立庇哩亚圣经研究班。若是可能,派书者会再次到同一地区作见证,然后让牧教工作者作进一步的探访,以便与表现兴趣的人士保持联络。稍后,研究班的其他工作人员会探访同一的住户,向他们介绍所谓的自愿刊物,(单张和其他赠阅的书刊在当时的名称)。这样,人人都可以至少收到一些读物;这些书刊也许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渴望对上帝的旨意多知道一点。
如果只有一两位派书者在某个地区工作,而当地尚未有会众设立,派书者便时常亲自回去探访。因此,当赫尔曼·赫尔肯德尔在1908年与他的同伴以派书者的身分前往德国的比勒费尔德服务时,他们接获明确的训示,要使地区里感兴趣的人士彼此熟悉,以便成立一群会众。数年后,《守望台》提及其他一些派书者也对感兴趣人士予以悉心照顾,结果在他们探访的每个城市和市镇均有圣经研究者的班建立起来。
1921年出版的The Harp of God(《上帝的竖琴》)一书成为这件工作的一项良助。这本特别为了帮助初学圣经者而撰写的书后来以22种文字发行,销量高达581万9037本。为了协助那些获得这本刊物的人士,社方设立了一项圣经专题研究的函授课程。课程包括12辑问卷,分别在12个星期内逐步寄出。弟兄们也安排在感兴趣人士家里作集体的圣经讨论,一起研读这本书的内容。通常会有几位圣经研究者出席这样的研经班。
然而,见证人却深深意识到,要收割的田地十分广大,作工的人却很少。——路加福音10:2。
工人虽少,所接触的人却不少
《守望台》指出,所有真正受圣灵所膏的基督徒都身负上帝授予他们的重任,要找出并协助一切诚心实意的基督徒,不论这些人是否经常上教堂。(以赛亚书61:1,2)那么,这件工作应如何着手呢?
1881年奉派往英国服务的两位圣经研究者(J.C.森德林和J.J.本德)若凡事都亲力亲为,所能成就的工作便十分有限了;可是,借着聘用数以百计的青年人,他们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30万份《给有思想的基督徒的灵粮》分发出去。阿道夫·韦伯在1890年代中期带着好消息返回瑞士,他奉派在一片包括好几个国家的广大地区中向人传道。他怎样才能在整个地区作个彻底的见证呢?除了他本人以派书者的身分周游各地之外,他还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并且让书贩把守望台社的刊物列入他们所售的书刊中。1907年,德国的小群圣经研究者作了安排,把485万份四页单张连同报纸邮寄出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久,一位当时在社方的纽约总部服务的拉脱维亚裔弟兄,自费在他出生的国家里登出报纸广告。一位对这些广告作出回应的男子后来成为拉脱维亚的第一位圣经研究者。可是,这类宣传方法并没有取代亲自向别人传道及逐户上门寻找配得的人的工作。反之,这些方法只是用来使好消息传得更为广远而已。
然而,社方在报纸上刊登的并非仅限于广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有多年时间,在罗素弟兄的监督下,他的传道演讲经常在报章刊登出来。仅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刊载这些传道演讲的报章数目大增,达到令人惊讶的地步。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南非各地,刊载这些传道演讲的报章逾2000份,读者数目达1500万之巨。除此之外还有进一步的宣传方法吗?罗素弟兄认为有。
经过两年的策划,《创世影剧》首次在1914年1月上映。这部《影剧》分为四部分,长达八小时的节目包括电影和幻灯片,与录音配合映出。这的确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制作,目的是要加深人们对圣经以及圣经所陈明的上帝旨意的体会。借着仔细的安排,《创世影剧》能够每天在80个城市中放映。为了激发大众对《影剧》的兴趣,弟兄们透过报章、大量的窗口招贴以及分发许多免费单张,预先作妥宣传的工夫。无论《影剧》在哪里放映,群众都闻风而至。仅一年之内,《影剧》已在美国和加拿大向超过800万观众放映。在英国、欧洲大陆,以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据报每次放映均座无虚席。在较小的市镇和郊区,弟兄们则改用较短的版本(删去电影部分)。这部《影剧》曾以多种文字播映,至少达二十年之久。它的确引发了不少人的兴趣。有许多感兴趣人士递上自己的姓名地址,随后由传道员上门探访以提供协助。
后来在1920年代,社方更运用另一项工具把王国信息广传出去。卢述福弟兄坚信这项发展是主的手所促成的。这项工具是什么呢?无线电广播。世上第一所商业电台开始定期广播(在1920年)之后不及两年,守望台社社长J.F.卢述福即已透过电台把圣经的真理传播出去。这项工具使人能在同一时间内接触到千百万人。两年后,即1924年,社方在纽约设立的WBBR电台开始作无线电广播。1933年,社方的广播活动达到巅峰,当时共有408个电台被用来把王国信息播送到六大洲去。除了现场直播之外,社方还把许多专题讨论的节目预录下来,然后播放出去。借着分发传单,弟兄们作了广泛的宣传工夫,以求使公众人士能够预知这些广播节目而从中得益。这些节目破除了不少偏见,使心地忠实的人的心眼得蒙开启。由于恐惧邻人和教士,许多人不敢参加圣经研究者所举行的聚会,但这却阻止不了他们私下在家中收听电台的广播。广播并没有取代逐户的见证工作,但它们有助于把圣经信息传到难于到达的地区,同时使见证人亲自上门探访别人时有很好的话题与对方展开交谈。
见证工作,人人有责
多年来《守望台》一直向人指出,人人都有责任亲自参与见证工作。但自1919年以来,这件事更成为各式刊物与大会节目经常讨论的题目。然而,对许多人来说,上门探访陌生人绝非易事。因此,起初只有一群数目有限的圣经研究者经常参与逐户的见证工作。
社方根据圣经提出热切的鼓励。1919年8月1日及15日刊的《守望台》(英文)发表了一篇文章,题名为“无畏的人有福了”。文章警告人务要提防惧怕人的倾向,同时指出基甸手下300个英勇的战士如何保持警觉,甘愿按照主所指示的任何方式,不顾看来敌众我寡的不利情势,奋勇上前作战。此外,文章也赞扬以利沙无畏地对耶和华表现完全的信赖。(士师记7:1-25;列王纪下6:11-19;箴言29:25)1921年发表的“要刚强壮胆”一文则强调,借着参与马太福音24:14所预告的工作,我们能够站在主一边,与撒但辖下的黑暗势力对抗;这不仅是我们的责任,也是莫大的特权。文章敦促那些受环境限制的人不要灰心,同时鼓励他们,只要事情是自己做得到的,就不要推辞。
透过坦率的圣经讨论,《守望台》使所有自称是上帝受膏奴仆的人都清楚意识到,他们有责任要成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1922年8月15日的《守望台》(英文)刊出一篇中肯扼要的文章,题名为“服务至为重要”。文章所指的服务乃是效法基督而作的服务;这种服务促使人主动到别人家里,向他们传讲上帝的王国。在同年的稍后时间,社方进一步指出,这种服务若要在上帝眼中具有价值,就必须出于爱心才行。(约翰一书5:3)1926年6月15日刊(英文)的一篇文章指出,上帝绝不赏识拘泥于形式的崇拜。反之,他所重视的是服从;我们若具有服从的态度,无论上帝正采用什么方法去成就自己的旨意,我们都会对之深怀体会。(撒母耳记上15:22)翌年,“基督徒在世的使命”一文向人指出,耶稣乃是‘诚信真实的见证人’,并且提及使徒保罗曾以‘公开和逐户’的方式从事传道工作。——启示录3:14;使徒行传20:20,《新世》。
称为《通报》的服务月报更刊有详细的传道演讲供传道员熟读。弟兄们受到鼓励要经常每周参加外勤服务。可是,起初实际从事逐户见证工作的人数目颇少,有些人则没有贯彻始终。以美国为例,在1922年,据报每星期平均有2712人参与外勤服务。可是,到1924年,数目降至2034人。1926年,平均数目再次升至2261人,并且在一个推行特别运动的星期增至5937人的高峰。
后来,在1926年年底,社方更开始鼓励各群会众把星期日的一部分时间拨作一起从事见证工作之用。此外,他们不是只分发单张,而是同时向人介绍可供圣经讨论之用的书刊。1927年,《守望台》促请会众的忠贞分子,若有任何长老在言行上表示他们不愿承担逐户向人公开作见证的责任,就要将其长老职位革除。这样,凡不结果子的枝子便被剪掉;结果子的则被修理干净,以求能够结出更多果子为上帝增光。(可参阅耶稣在约翰福音15:1-10所说的比喻。)这番整顿有实际为耶和华带来更大的公开赞美吗?的确有。1928年,单在美国,每周参加见证工作的平均人数便增加了百分之53!
见证人不再只是把免费的单张分发给人便算了。相反,有越来越多传道员与住户作简短的交谈,设法引起他们对圣经信息的兴趣,然后向他们介绍书本。
那些早期的见证人的确勇气可嘉,然而并非人人都机巧婉转。无论如何,他们证明自己与其他宗教团体截然不同。他们并非仅是高谈人人都应为信仰作见证。相反,有数目日增的见证人实际从事这件工作。
见证卡与留声机
1933年年底,见证人开始采用一种不同的传道方法。为了介绍自己,他们把一张附有简短信息的见证卡递给住户阅读。这特别对新传道员有帮助,因为在那些日子,他们所受的训练并不多。以一般而言,住户读过见证卡之后,见证人只作少许简短的评论;有些人则运用圣经作较长的解释。这种运用见证卡传道的方法一直沿用到1940年代。借着这个方法,弟兄们能够迅速把地区做遍,接触到更多人,把巨量深具价值的圣经书刊分发到别人手中,作一个划一的见证,甚至把信息传给一些与他们语言不通的人。这种方法有时也造成尴尬的场面:住户把卡取去,便把门关上,以致见证人不得不再叩门向住户索回见证卡!
除此之外,在1930年代以及1940年代早期,圣经演讲的录音也担任一个重要角色。1934年,有些见证人开始带备手提留声机供传道之用。由于机身颇重,他们便将其留在汽车内,或放置在方便的地方,直至找到人愿意聆听一个预录的圣经演讲为止。到1937年,弟兄们开始改用轻便的手提留声机,就在住户门口将信息播放出来。程序十分简单:首先,见证人会解释他有一个重要的圣经信息,然后只需把唱针放在唱片上,留声机便会代他将信息讲出来。在荷兰服务的德国先驱卡斯珀·凯姆对他的“亚伦”——他给留声机起的名字——感激不浅,因为他发觉用荷兰语向人作见证十分吃力。(可参阅出埃及记4:14-16。)有时,出于好奇之心,整家人会一起留心聆听这些唱片录音。
到1940年,有超过4万部留声机被用于传道工作之上。在那一年,由见证人设计和制造的直立式新型留声机开始投入服务,特别在南北美洲受到广泛运用。由于住户看不见正在播放的唱片,这令他们更感好奇。每张唱片每分钟转动78周,全长四分半钟。演讲的题目精简扼要,包括“王国”、“祷告”、“永生之道”、“三位一体”、“炼狱”、“何以教士反对真理”等。总共有超过90个演讲被录下来,有一百万张唱片受到运用。演讲的内容清楚易明。许多住户怀着体会之心倾听,但也有少数人反应激烈。然而,一项有效而首尾一贯的见证已向世人发出了。
在公众场所勇敢地宣扬好消息
虽然至颇大程度,见证卡和留声机唱片代弟兄们“发言”,在那些日子,作见证人仍需要有很大勇气才行。由于工作的性质,个别的见证人不得不站在公众人士面前。
1931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举行的大会过后,耶和华见证人开始分发《王国——世界的希望》这本册子,其中含有一项决议,称为“耶和华向统治者与民众发出的警告”。他们意识到,作为耶和华的见证人,他们负有严肃的义务要向人发出上帝的话语所含的警告信息。(以西结书3:17-21)他们不是只把册子邮寄出去,或仅放在别人门下便算了。相反,他们亲自把信息送到别人手中。他们探访所有教士,在可能范围内也接触国内的政客、军官、大企业的主管人员等。此外,在当时耶和华见证人组织起来从事见证工作的大约一百个国家地区中,他们也上门探访公众人士。
到1933年,他们使用大型的唱机,把内容坦率的圣经演讲录音在公众地方播放出来。斯梅特斯和波尔芝两位弟兄把唱机装置在一部三轮车上,在比利时列日市的市场和教堂附近,以响亮的声音播出圣经的信息。他们时常每天花十小时从事这项工作。在牙买加,人们听到音乐便会自动聚集起来,因此当地的弟兄会首先播出音乐。人们从四周的郊野地区蜂拥而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发觉原来耶和华见证人正在播放王国的信息。
有些录音广播设备装置在汽车里或小船上,然后在车顶或船顶安装扬声器,使声音传播得更广远。在澳大利亚,伯特·霍顿和妻子惠·霍顿利用一辆客货车,把巨型的扬声器装在车顶,上面还刻着“王国信息”等字样。在一年间,他们使圣经的信息响彻了墨尔本差不多每一条街道,一方面对伪宗教作出大胆的揭发,同时也告诉人上帝的王国会带来什么令人振奋的幸福。在这些年间,格罗第·高特文在印度从事先驱工作。借着运用播音车和当地语言的录音唱片,他得以接触到大批群众,不论在市集上,在公园里,抑或在路旁。凡是有人的地方,他都向人传播圣经的信息。
在黎巴嫩,有时弟兄们把播音车停放在山顶上;播出演讲时,声音会下达山谷。因为看不见声音来自何方,村庄里的人有时会以为上帝自天发言而大起恐慌!
然而,弟兄们也经历到一些紧张的时刻。有一次在叙利亚,一群人聚集起来要聆听播音车播出的圣经演讲。村里的教士撇下桌上的晚餐,拿起粗重的手杖,跑出屋外,冲进人群里,气冲冲地挥舞手杖喊道:“停止!我吩咐你停止!”可是,弟兄们看出并非人人都赞成教士的想法;有些人其实很想听到演讲。不久,人群中有些人把教士抬起来,送返家中,再次放回晚餐桌前!这样,即使遭受教士反对,见证人仍鼓起勇气,留意使人有机会听到王国的信息。
在这段时期,宣传标语牌也受到广泛使用。见证人在商业地区中把标语牌挂在身上,同时分发邀请人参加特别演讲的传单。1936年,这种宣传方法首次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受人采用。同年,在英国伦敦以及随后在美国,弟兄们相继采用同一的宣传方法。两年后,这种宣传活动更加上用木棍把写着标语的告示高举起来。这些告示宣告,“宗教是个网罗和骗局”b,并且促请人“要事奉上帝和基督君王”。在大会期间,拿着这些标语牌列队前进的行列可能长达数公里。这些人排成单行,不发一言地向前迈进,走过繁忙的闹市,情形仿如古代以色列人的军队在耶利哥城的城墙倒塌之前绕城而行一般。(约书亚记6:10,15-21)从英国的伦敦以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弟兄们都勇敢地以这种方式从事公开的见证工作。
此外,还有另一种公开向人作见证的方式在1940年开始被采用。与“智慧在街市上呼喊”的经文一致地,在同年二月,耶和华见证人开始在街上分发《守望台》和《安慰》(即现在的《儆醒!》)杂志。c(箴言1:20)他们会喊出简短的口号,使人留意杂志和其中包含的信息。在环球各地的大小市镇,耶和华见证人在街头向人介绍杂志已成为常见的景象。可是,从事这种工作需要有勇气才行。尤其在这件工作的起头,由于当时正值大战期间,国家主义高涨,见证人受到敌人猛烈逼迫,因此弟兄们更需要有很大勇气才能参与这件工作。
社方发出呼吁鼓励人参与这种公开见证工作之后,见证人怀着信心踊跃响应。实际参与这件工作的人数目续有增加。他们认为,能够以这种方式表明他们对耶和华的效忠乃是莫大的特权。可是,他们还有更多事需要学习。
人人都有能力解释自己的信仰
一项异乎寻常的教育计划在1942年展开。这项计划首先开始于耶和华见证人的世界总部,翌年全球各地的见证人会众也纷纷加以采纳。他们坚信上帝的灵作用在他们身上,他把自己的话语放在他们口中,因此他们决心要向人宣讲上帝的话语;即使反对者夺去他们的守望台刊物或甚至圣经本身,他们也不会停止传道。(以赛亚书59:21)其实在有些国家地区,例如尼日利亚,当时见证人只能运用圣经向人传道,因为政府下令禁止所有守望台刊物流通,甚至许多弟兄私下阅读的书刊也一并被充公。
1942年2月16日,诺尔弟兄在纽约布洛克林的伯特利之家正式宣布,社方开办一项神治传道高级课程。课程所提供的指导包括研经方法,以清楚、准确的方式表达思想,为演讲编写大纲,以有效的方式作演讲,以富于说服力的方式提出论点,以及表现机巧等。弟兄和姊妹都可以参加这个聚会,但只有男性才被邀报名作学生演讲,并就所作的演讲接获指导。训练班的裨益很快就昭然可见,不但见于讲台之上,也见于弟兄们在逐户传道工作所表现的效能上。
翌年,训练班开始扩展到全球耶和华见证人的各群会众。训练班起初仅以英语举行,后来也采用其他语言。训练班的宗旨是要帮助每个耶和华见证人培养教人的能力,在从事逐户传道、回访及主持圣经研究时施行有效的教导。每个见证人都受到帮助成为具备资格的传道员。(提摩太后书2:2)1959年,姊妹也获得机会报名参加训练班,以外勤服务的场合作演讲——不是向全体听众发表演讲,而是以奉派作住户的姊妹为谈话对象。然而,事情并非至此为止。
自1926年以来,社方派出的周游代表一直与个别的见证人一起从事外勤服务,以求协助他们改善传道的效能。可是,在1953年于纽约举行的国际大会中(当时所有区务和环务监督均坐在讲台对开的前排),诺尔弟兄宣布,所有仆人(意即监督)的首要工作便是要帮助每个见证人成为经常的逐户传道员。他说,“人人都应当有能力逐户向人宣扬好消息。”自此以后,社方展开一项全球运动以求达到这个目的。
这件事何以再三受到强调呢?请考虑一下美国的例子:直至当时为止,有百分之28的见证人仅从事分发传单或在街上分发杂志的工作。逾百分之40的见证人仅偶尔从事外勤服务,有时多月没有参与任何见证工作。因此,弟兄们的确需要获得仁爱的协助,接受个别的训练。社方于是定下计划,使一切尚未参与逐户传道的耶和华见证人获得协助,使他们有能力上门探访别人,根据圣经与人谈话,以及回答对方的问题。他们学会准备一些基于圣经的传道演讲,遇到忙碌的人就只谈三分钟左右,其他的人则可用上八分钟。这项安排的目的是要帮助每个见证人都成为成熟的基督徒传福音者。
提出指导的并非只限于周游监督。当地的仆人(监督)也参与其事。后来,其他具备充分资格的见证人奉派负责训练某些传道员。有多年时间,会众每周举行的服务聚会时常透过示范向人说明传道工作应以什么方式执行。可是,现在社方更大力强调,除了聚会所提出的训示之外,传道员更需在外勤服务中受到个别的训练。
这种训练成效的确十分卓著。参与逐户传道的见证人和经常从事外勤服务的人数均大为增加。在十年间,普世见证人的总数增加了百分之百。他们为了回答感兴趣人士提出的圣经问题而作的回访增加了百分之126,与渴慕真理的人主持的圣经研究则增加了百分之150。他们证明自己的确是具备资格的传道员。
鉴于见证人来自不同的教育和文化背景,分为许多小群,并且散居全球各地,无怪见证人将自己受到装备和训练去宣扬好消息的一切功劳都归于耶和华上帝而非任何凡人。——约翰福音14:15-17。
逐户传道——一项标志
在不同的时候,其他宗教团体也曾鼓励属下教友在自己的社区中上门探访邻人,与人谈论宗教。有些人确曾尝试如此行。有些人甚至远赴海外,作传教士一两年,但他们的海外传道生涯就此便结束了。可是,事实上只有耶和华见证人才不论男女老幼,都经年累月、努力不懈地从事逐户的传道工作。不错,只有耶和华见证人才真正听从马太福音24:14所发出的预言性命令,不遗余力地把王国信息传遍天下。
然而,并非所有耶和华见证人都认为参与这件工作是轻易之举。d相反,他们当中有许多人在开始研读圣经时说:‘有一件事是我永远做不到的,那便是逐户向人传道!’可是,这正是差不多所有耶和华见证人——只要健康容许——都参与的活动。甚至身体不便的人也照样参与这种活动,有些坐在轮椅上,有些拿着手杖等。至于那些完全无法外出,或暂时卧病在床的人,他们会借着电话或通信向人作见证。(有时,为了要与一些难以接触到的人取得联络,见证人也会采用这些传道方法。)何以见证人要在这件事上表现如此坚毅的决心呢?
随着他们对耶和华认识日深,他们对上帝的爱改变了他们的整个人生观。他们渴望向人谈及耶和华。上帝为爱他的人所预备的种种幸福实在太奇妙了,他们无法噤口不言。同时,他们自觉在上帝面前负有责任,要警告人大灾难已近在眼前了。(马太福音24:21;可参阅以西结书3:17-19。)但他们为什么要以逐户探访的方式这样行呢?
他们深知耶稣曾教导门徒到别人家里传道和教人。(马太福音10:11-14)他们知道圣灵在公元33年五旬节降临之后,使徒们持续不断地“在[圣]殿里、在家里[‘逐户地’,《新世》]”宣扬好消息。(使徒行传5:42)每个见证人都熟悉使徒行传20:20的经文,这节经文表明使徒保罗‘公开和逐户地’(《新世》)教导别人。再者,他们目睹耶和华在现代大大祝福这件工作。因此,随着他们在逐户的传道工作上经验日增,一度令他们望而生畏的工作时常变成了他们热切期待的活动。
不但如此,他们在这件工作上也十分彻底。他们把不在家的门户仔细记下,以便日后再次前往探访。不但如此,他们也再三探访每一家每一户。
鉴于逐户传道十分有效,在许多国家地区中,反对者便试图加以制止。为了使官员尊重见证人有从事逐户传道的权利,他们曾多次向政府官员提出呼吁。若有必要,他们不惜向法庭上诉,以求在法律上确立他们以这种方式宣扬福音的权利。(腓立比书1:7)如果政府持续禁止这种活动,耶和华见证人有时也会转以较不引人注意的方式继续上门传道,或改用其他方法把王国信息传给别人。
虽然耶和华见证人曾运用电台和电视广播传播王国信息,他们却意识到,逐户探访与人取得个别的接触其实有效得多。这使他们有较佳机会解答个别住户的问题,并且找出配得的人来。(马太福音10:11)这便是何以守望台社在1957年把纽约WBBR电台出售的原因之一。
可是,耶和华见证人并不认为,只要亲自向人作过见证,他们便已完成任务了。相反,这只是个开始而已。
‘使人作门徒,……教导他们’
耶稣不是仅吩咐跟从者向人传道便够了。他们必须效法耶稣,也从事教导的工作。(马太福音11:1)耶稣升天之前吩咐门徒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我吩咐你们的一切,都要教导他们遵守。”(马太福音28:19,20,《新译》)教导(希腊文,迪达斯科)与传道不同,因为教师不是仅陈明事实便够了;他还要指导、解释和提出证据。
甚至早在1881年4月,《守望台》(英文)已就教导一事提供一些简单的建议。有些早期的派书者专诚回去探访那些对圣经感兴趣的人,鼓励他们阅读社方的刊物,并且定期与别人聚集起来研读上帝的话语。《上帝的竖琴》一书(1921年出版)时常被人用来达成这个目的。后来社方甚至作出进一步的安排,使感兴趣人士得到个别的照顾。在这项活动上,预录的圣经演讲和印成书刊的研读指导曾大派用场。事情的始末如何?
自从1933年年初,社方除了作电台广播之外,还利用手提式的播音设备把演讲的录音在礼堂、公园或工厂大门等地方播放出来。不久之后,每当见证人在逐户探访时遇到感兴趣的人士,他们便会约定时间回去,在人们家里播放录音唱片。《财富》一书在1936年发行时,弟兄们在播放过录音之后,会设法建立研经班,与住户讨论这本书的内容,使区内其他感兴趣人士可以参加。社方大力强调这件工作,特别为了要协助“大群人”阶级的成员认识真理。——启示录7:9,《新译》。
大约在这个时候,天主教教廷开始对各电台的拥有人、经理、甚至政府机关,大施压力,务求阻止守望台社的节目播放出去。在美国,由263万人联名签署的一项请愿书要求J.F.卢述福与罗马天主教会的高层人士来一次公开辩论。可是,没有一个天主教教士愿意接受这项挑战。因此,卢述福弟兄在1937年录下了两个演讲,分别题名为“原形毕露”及“宗教与基督教”;这些录音演讲阐明圣经的基本教训,同时驳斥各种与圣经不符的天主教教义。演讲的内容也刊载于名为Protection(《保护》)和Uncovered(《揭露》)的两本册子中。社方更作出安排,由见证人亲自把《揭露》这本册子送到每个曾签署请愿书的人手中,让人们可以自行读到天主教教廷力图加以隐瞒的圣经真理。
为了帮助人清楚看出实情,并且考虑一下事情的圣经根据,社方出版了Model Study(《模范研究》)1号,供一些为感兴趣人士而设的聚会使用。这份册子列出多个问题和答案,以及支持答案的经文。主持人会首先播放一个或几个上述的预录演讲,让所有人听到整体的论据。接着便根据《模范研究》册子所提供的资料作一番讨论,同时也查阅册子所列出的经文。《模范研究》1号出版之后,接着还有2号和3号发行,用以配合其他的预录演讲。这些研究起初在一些可以容纳一群感兴趣人士的地点举行,但不久也与个别的人和家庭作出这样的研读安排。
自那时以来,社方出版了很多优良的书刊,供耶和华见证人与人主持家庭圣经研究之用。其中销量最广的包括《“以上帝为真实”》、《导至永生的真理》和《你能够永远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此外,还有一些32页的册子——《‘这王国的好消息’》、《上帝之道就是爱》、《‘看哪!我将一切都更新了’》以及其他许多册子。后来社方更发行了诸如《永远在地上享受生命!》一类的册子,以十分显浅易明的方式陈述圣经的基本教训。
凭着这些工具之助,加上在会众里和个别所受的多方训练,见证人所主持的家庭圣经研究数目有戏剧性的增长。在1950年,通常每周举行一次的家庭圣经研究平均数目是23万4952个。研读的人若没有作出适当的进步,见证人就会将研究终止。许多圣经学生都有长足的进步,最后自己也成为教师。虽然经常有人停止研读,圣经研究的数目却不断上升,有时更增长得十分迅速。到1992年,见证人在普世总共主持427万8127个家庭圣经研究。
为了达成传道和教人的艰巨任务,并且以全球各地的多种文字如此行,耶和华见证人广泛运用印制的书刊。这一切牵涉到极之庞大的印刷活动。
[脚注]
a 1915-16年间,牧教工作在大约500群推选罗素弟兄为牧者的会众中首次设立起来。他以这身分写了一封信给他们,将这件工作向他们陈明。牧教工作起初只限于由姊妹担任。翌年,弟兄们也被委派从事这项活动。这种牧教工作由特选出来的一群人担任,一直延续至1921年。
b 这个口号是基于当时见证人对宗教一词的了解而提出的。当时他们认为,宗教便是一切建于人为传统而非建于上帝的话语圣经之上的崇拜。可是,当《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新世界译本》在1950年出版时,使徒行传26:5、歌罗西书2:18以及雅各书1:26,27的经文脚注表示,宗教一词可同时用于伪宗教及纯真的宗教之上。这一点后来在1951年3月15日的《守望台》(英文),191页,以及What Has Religion Done for Mankind?(《宗教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一书,8-10页,受到进一步的澄清。
c 在此之前一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弟兄们尝试运用杂志在街头作见证。甚至早在1926年,圣经研究者已在街上向人分发含有重要信息的册子。在更早的时候(1881年),他们曾于星期天在教堂附近分发刊物。
d 《守望台》(英文),1981年5月15日刊,12-16页。
[第556页的精选语句]
不论身在何处,耶稣一有机会就与遇到的人谈论上帝对人类的旨意
[第559页的附栏]
逐户传道工作受到特别祝福
“正如基督首次临在时的情形一般,看来逐户的传道工作,而不是从讲坛上所作的传道,正受到主的特别祝福。”——《守望台》(英文),1892年7月15日刊。
[第570页的附栏]
何以见证人要再三上门探访
论到何以耶和华见证人要再三探访每户人家,1963年5月15日刊的《守望台》解释说:“环境是不断变动的。今日一个人可能不在家,但你下次探访时,他可能在家。今日他可能太忙而无暇聆听,但下次他却可能有空。今日应门的是家庭的某一分子,下次应门的可能是另一分子。见证人所关心的并不是仅接触到每一个家庭,而是在可能范围内接触到每一个家庭中每一个成熟的分子。在同一个家庭里,各分子往往信奉不同的宗教,所以家庭的一分子所说的话不一定代表全家人。再者,人们时常会迁居,所以见证人无法预知自己在某个门口会遇见什么人。
“不但环境会发生变动,就是人们本身也时常会有改变。……有时住户可能为了一点小小的事情而心情不佳,以致不管谁来敲门,他都不愿意跟对方谈论宗教或任何其他的问题;但他并不会时时都是如此,所以下一次他的态度很可能会截然不同。再者,一个人若在上个月不愿谈论宗教,我们并不能因此就说他在这个月也一定不愿意谈论宗教。自从见证人上次探访过他之后,这人可能有过一次伤心的经验,或以其他方式学得教训,结果使他由骄傲变成谦虚,从而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灵性需要。
“再者,由于许多人对见证人所传的信息感到很陌生,所以在起初未能充分体会到它的紧急性。惟独在再三聆听之后,他们才渐渐领会到信息的重要性。”
[第574页的附栏或图片]
运用“一切可行的方法”
“我们在主的组织里的众弟兄试图用尽一切可行的方法,把[世人的]注意引到关乎生命的信息之上。我们运用过口号、整页的广告、无线电广播、播音车、手提留声机、规模庞大的大会、手持标语牌的游行队伍,以及一支日益壮大的逐户传道员大军。这项运动的确把世人分别开来——一方全力支持上帝那业已建立的王国,另一方则反对王国。这正是耶稣预告要在我这个世代之内完成的工作。”——1987年梅尔文·萨金特在91岁高龄所写的话。
[图片]
梅尔文·萨金特
[第574页的图表]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家庭圣经研究的增长
4000000
3000000
2000000
1000000
1950 1960 1970 1980 1992
[第557页的图片]
见证人将千百万份这类的单张在教堂附近、在逐户传道时以及用邮寄方式免费分发出去
[第558页的图片]
传福音的派书者把阐明圣经真理的书刊分发出去
[第559页的图片]
安娜·安德逊走遍挪威差不多每个市镇,向人分发圣经书刊
[第560页的图片]
在报纸刊登广告有助于接触到一些无法以其他方式找到的人
[第561页的图片]
在地球的四大洲,逾2000份报纸同时刊载罗素弟兄的传道演讲
[第562页的图片]
《创世影剧》在许多国家地区中对千百万人作了一个有力的见证
[第563页的图片]
透过电台广播,J.F.卢述福得以向普世安坐家中的千百万人作见证
[第564页的图片]
在英国,传道员准备骑脚踏车出发作集体见证
[第565页的图片]
1933年,传道员开始运用社方印制的见证卡
[第566页的图片]
预先录下的圣经演讲在1930及1940年代作了一个有力的见证
[第567页的图片]
播音车(图示在澳大利亚所使用的)被用来在公众场所播放圣经真理;有时多辆播音车同时出动
[第568页的图片]
耶和华见证人在住所的窗户挂着用灯光照亮的标语,借此昼夜不息向人作见证
[第568页的图片]
采用宣传标语牌和告示有助于作一个勇敢的公开见证(图示见证人在苏格兰所采用的)
[第569页的图片]
在街上分发《守望台》和《安慰》杂志的工作(图示美国的情形)始于1940年
[第569页的图片]
从1943年开始,会众里的弟兄受到训练作公开演讲
[第571页的图片]
下列刊物是特别为了与感兴趣人士主持家庭圣经研究而撰写的。它们起初以英文发行,后来也发行其他许多文字的版本
[第572,573页的图片]
在环球各地,见证人不论男女老幼均参与逐户的见证工作
罗马尼亚
玻利维亚
津巴布韦
香港
比利时
乌拉圭
斐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