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阻止你受浸?
‘看哪!这里有一片水;什么可以阻止我受浸呢?’——使徒行传8:36,《新世》。
1.在耶路撒冷和迦萨之间的路上有什么事发生?
耶和华的天使刚说过话,有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正在耶路撒冷与迦萨之间的沙漠路上发生。一个衣索匹亚人坐在一辆疾行的马车上阅读圣经。不久之后,另有一个男子在车旁奔跑。“你实际知道自己所读的是什么吗?”他问道。衣索匹亚人回答说,“老实说,除非有人指导我,我又怎能知道呢?”奉命前往的传福音者腓利遂提供这项指导。腓利上了车之后开始解释以赛亚所写的预言,向衣索匹亚人传讲“关于耶稣的好消息”。
2,3.(甲)衣索匹亚人对好消息有什么反应?(乙)这件事引起了一些什么问题?
2 他们到了路上一个地方,衣索匹亚人喊道:“看哪!这里有一片水;什么可以阻止我受浸呢?”于是他吩咐马车停下来。两个人下到水里,腓利为他施了浸。然后耶和华的灵将传福音者带到别处去,衣索匹亚人便继续欢欢喜喜地上路。——使徒行传8:26-39,《新世》。
3 你若正与耶和华见证人交往,但却尚未受浸,这些事件可能促使你问道:为什么衣索匹亚人这么快便受浸?浸礼应当怎样施行?浸礼是代表什么的象征?什么阻止我受浸呢?
并非太快受浸
4.这个衣索匹亚人是谁?
4 既然衣索匹亚人“上耶路撒冷礼拜”,他是个受过割礼而归信犹太教的人。他是个“太监”,但并非在肉体上说来是如此,因为性器官残缺不全的男子是不能加入以色列会众的。(申命记23:1)在他的事例上,“太监”是指一位长官而言,因为他是“衣索匹亚女王干大基手下有权力的人,掌管女王全部国库。”——使徒行传8:27,新译。
5.为什么衣索匹亚的太监能够这么快便受浸?
5 衣索匹亚人是外邦人。可是,既然他已归信犹太人的宗教,他能够在王国信息于公元36年传给未受过割礼的外邦人——例如哥尼流——之前便受浸成为基督的门徒。这个衣索匹亚人既然归信了犹太教,他认识上帝和上帝的话语,虽然他仍需要获得属灵的帮助。因此腓利奉派去向这个男子传道,并且能够在好消息开始传给外邦人之前为他施浸。
早期基督徒的浸礼
6.衣索匹亚人以什么方式受浸?为什么你这样回答?
6 衣索匹亚人是怎样受浸的呢?“施浸”(英文baptize)一词来自希腊文的巴普提佐(ba.pti’zo)意思是“浸,投入”。同一个字的另一个形式在希腊文的《七十人译本》的列王纪下5:14被用作“浸”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衣索匹亚人在他和腓利来到有“一片水”的地方时才请求受浸。他们在受浸时“下到水中”,事后“从水里上来”。(使徒行传8:36-39,《新译》)因此,衣索匹亚太监借着被没入水中而受浸。
7.水浸礼有什么先例?
7 耶稣本人也曾被没入水中而受浸。因此,他在约但河里受了浸之后,圣经说他“从水里上来”。(马太福音3:13,16)事实上,为了找一个适当的地方施行浸礼,施浸者约翰拣选了约但河谷近撒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呢?“因为那里水多。”(约翰福音3:23)因此圣经授权给人在有一片水的地方施浸。
8.关于浸礼,我们从法利赛人和其他犹太人的习俗可以获得什么结论?
8 我们若考虑一下法利赛人和其他犹太人的习俗,便可以对受浸一事获得正确的结论。福音执笔者马可说:“从市场上回来,[他们]若不先洒水[希腊文ran·ti’zo, 伦提佐]自洁,便不吃东西,还有其他许多传统,他们都沿袭谨守,例如浸洗[希腊文ba·pti·smous’,巴普提斯莫斯]杯、罐、铜器等。”(马可福音7:3,4,《新世》)这些人从市场回来之后故作神圣地洒水自洁,然后才吃饭。但是他们却把进食所用的各种器皿加以浸洗,意即浸入水中。
9.特土良怎样论及受浸一事?
9 甚至在背教的势力兴起之后,“教会父老”特土良(约公元160-230年)仍论及浸礼说:“上帝作为的简单从这项行动的可见部分足以见之,但应许产生的影响却极为重大。既然这件事如此简单,没有任何铺张,也没有任何新奇的准备工夫,最后也不用什么花费,只是将人浸入水里,说几句话,洒点水,然后再次从水里出来,并不因此比以前洁净多少(或与以前一样),却足以使人获致永恒的生命,没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令人固执地将事情视为无法置信。”请留意特土良说,“将人浸入水里,……然后再次从水里出来。”
10.关于基督徒最早的受浸方式,学者们怎样说?
10 学者们也指出基督徒原本以完全没入水中的方式为人施浸。一本著名的法国百科全书说:“最初的基督徒在有水的地方以没入水中的方式受浸。”《天主教百科全书》则说:“通常使用的最古老形式无疑是浸入水中。”——第二卷,261页(1907年版)。
教人和为人施浸
11.耶稣将什么任务授予门徒?
11 人在受浸之前必须获得确切的知识,并且将所得的知识付诸实行。基督对门徒所说的话很清楚地表明这点,他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国的人成为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浸,我吩咐你们的一切,都教导他们遵守。看哪!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事物制度的终结。”——马太福音28:19,20,《新世》。
12.‘奉父的名’受浸是什么意思?
12 ‘奉父的名’受浸的意思是受浸者承认上帝的地位和权威。我们要承认耶和华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造物主和宇宙的主宰。(诗篇83:18;36:9;列王纪下19:15)受浸的人也承认耶和华是他的审判者、赐法律者和君王。——以赛亚书33:22;诗篇119:102;启示录15:3,4。
13.‘奉子的名’受浸意味到什么?
13 ‘奉子的名’受浸意味到承认基督的地位和权威,同时承认他是上帝所赐的“对应的赎价”。(提摩太前书2:5,6,新世)耶稣紧守忠诚至死之后,“上帝将他升到一个更高的位置,”凡是受浸的人都必须承认基督“是主,使荣耀归于父上帝”。(腓立比书2:9-11,《新世》)他们也必须承认耶稣是耶和华所立的“忠心的见证人”和“万王之王”。——启示录1:5;19:16,《新世》。
14.人必须怎样才能‘奉圣灵的名’受浸?
14 人也必须‘奉圣灵的名’受浸。他必须意识到圣灵并不是一位个体而是上帝的动力,上帝曾运用这种力量从事创造,感示圣经的执笔者等。(创世记1:2;撒母耳记下23:1,2;彼得后书1:21)我们若要明白“上帝深奥的事”和表现“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等敬虔的果子,就必须承认耶和华的灵是不可或缺的。(哥林多前书2:10;加拉太书5:22,23)此外,我们也必须承认我们需要上帝的灵才能继续执行宣扬王国的工作。——约珥书2:28,29。
浸礼象征什么
15.为什么基督徒的浸礼并不会把罪洗去?
15 施浸者约翰凭着圣灵的支持为人施浸。(使徒行传13:24)他为别人施浸不是要洗去他们的罪,而是要象征他们的悔改。(使徒行传19:4)约翰也为耶稣施浸,而耶稣“并没有犯罪”。(彼得前书2:22)亚拿尼亚敦促大数城的扫罗说:“起来受浸吧;求告[耶稣]的名,就能洗去你的罪。”(使徒行传22:12-16,《新世》)因此,基督徒的水浸礼并不会将罪洗去。使赦罪成为可能的不是浸礼而是倾出耶稣的血及“求告他的名”。——希伯来书9:22;约翰一书1:7。
16.(甲)既然浸礼并不会把罪洗去,这件事象征什么?(乙)比喻地说来,人受浸时有什么事发生?
16 虽然基督徒的浸礼并不会将罪洗去,这件事却是个象征,表示受浸的人已通过耶稣基督对耶和华上帝作了一项无条件的献身。(可参阅马太福音16:24。)呈献的意思是“宣布、证实、献出”。献身给上帝是指一项行动,凭此献身的人借着基督与上帝协议要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分别出来去遵行上帝的旨意。受浸者暂时“埋”入水中,然后从水里出来;比喻地说来,这表示他对以前的途径已经死去,起来要过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毫无保留地遵行耶和华的旨意。——可参阅罗马书6:4-6。
17.为什么婴儿受浸是不对的?
17 显然,浸礼是个严肃的步骤。为婴孩施浸是不对的,因为婴儿根本无法明白,作出决定成为基督的门徒。(马太福音28:19,20)腓利在撒玛利亚传道时,受浸的是‘男人和女人’而非仅是婴孩。(使徒行传8:4-8,12)浸礼是为了那些年纪大到足以学习、相信而怀具信心的人而设的。(约翰福音17:3;使徒行传5:14;18:8;希伯来书11:6)论到这件事,宗教历史家尼安达(Augustus Neander)写道:“信心和洗礼总是相辅并行的;因此极可能……为婴儿施洗一事在这段时期[第一世纪]尚未发生过。……这件事到第三世纪才被人认为是使徒的传统;至于是否使徒的主张,这其实是不利而非有利的证据。”——《使徒培育基督教会的历史》(纽约,1864年),162页。
18.(甲)按圣经来说,人需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成为耶和华见证人?(乙)什么显示信心的证据表明人可以受浸?(丙)讲者怎样向打算受浸的人强调对赎价的信心?
18 圣经屡次提及信徒受浸一事。(使徒行传4:4;5:14;8:13;16:27-34;18:8;19:1-7)因此,人若要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就必须是个信徒——一个怀具信心而受浸的人。甚至在受浸之前,这样的信心已借着敬虔的行为、对耶和华的信赖、参加宣扬王国的工作和接受耶稣的赎价祭物而表现出来。浸礼演讲的讲者也向打算受浸的人强调对赎价的信心,因为他向他们提出的两个问题中的第一个是:“根据耶稣基督所献的祭物,你是否已对自己的罪衷诚悔悟,并且将自己呈献给耶和华以遵行他的旨意?”打算受浸的人必须回答‘是’,并且了解到他的献身受浸表明他是与上帝那受圣灵指引的组织交往的耶和华见证人之一,然后他才有资格受浸。
在祷告中作出献身
19.为什么人要在祷告中对耶和华作出献身?
19 受浸的人必须对上帝和基督怀具信心。但是为什么耶和华见证人说人应当在祷告中对上帝作出献身呢?因为既然我们决定要将耶和华所配得的专一效忠献给他,在祷告中将这个决定向耶和华表达出来是再适当不过的事。(申命记5:8,9;历代志上29:10-13)看来耶稣在祷告中将他渴望对天父作专一的神圣服务一事告诉上帝。(希伯来书10:7-9)事实上,耶稣受浸时‘正在祷告’!(路加福音3:21,22)因此显然人应当在祷告中对上帝作出献身。
20.为什么很可能早期的基督徒嘱咐新门徒要在祷告中对上帝作出献身?
20 早期的基督徒显然促请新门徒在祷告中作出献身,因为甚至在稍后的时期,特土良说:“打算受浸的人应当再三禁食,屈膝向上帝祷告。”在较早时候,殉道者游斯丁(约公元100-165年)写道:“我也要叙述当我们借着基督而更新之后将自己呈献给上帝的方式。……凡是被说服去相信我们所传讲的道理,并且能够按之而生活的人,均受到嘱咐要禁食向上帝祷告,祈求他赦免他们在以往所犯的罪,而我们也与他们一起祷告禁食。”
21.即使我们在若干年前受浸时讲者并没有强调在祷告中向上帝献身一事,情形却很可能是怎样?
21 我们若在多年前受了浸,而当时讲者并没有强调在祷告中献身一事,这并不一定使我们的浸礼成为无效。甚至在那些日子,无疑也有许多人像一位在40多年前受浸的男子一般;他现今仍能够清楚记得当时他仍是个少年,但却跪下来在热切的祷告中对耶和华作出献身。在那些日子,即使一个人没有在较早的时候以正式的祷告作出献身,事情仍然牵涉到祷告,因为在他受浸的日子,当讲者作出浸礼演讲时,打算受浸的人和其他的人都一同祷告。
为什么有些人迟迟不受浸
22.为什么有些人迟迟不愿受浸?
22 既然作耶和华手下献了身的见证人是这么宝贵的权利,为什么有些人迟迟不愿受浸呢?缺乏真正的爱心是原因之一。由于这缘故,有些人没有顺从上帝的话语,跟从耶稣的榜样毅然受浸。(约翰一书5:3)当然,未受浸的人通常不会说他们不愿跟从耶稣的榜样或不愿服从上帝。他们只是继续忙于照料世俗的事务,以致他们很少时间留意属灵的事。这若是你的难题,毅然改变自己的喜好、兴趣和愿望岂不是明智之举吗?真正爱上帝的人不能也同时爱这个世界。(约翰一书2:15-17)也不要容许自己被‘钱财所迷惑’,以致怀有错误的安全感。(马太福音13:22)真正的安全惟独借着与耶和华上帝缔结献身的关系才能获致。——诗篇4:8。
23.为什么另一些人不愿献身给耶和华及以水浸礼象征这件事?
23 还有些人自称爱上帝,但却不愿献身,因为他们觉得只要他们尚未献身,他们便可以逃避责任而无需对上帝负责。他们想生活在乐园里,但却至今还没有在这方面作出什么努力。(箴言13:4)这样的人其实无法避免对上帝负责,因为当他们听见耶和华的话语时,责任便临到他们身上了。(以西结书33:7-9)他们若要作出献身,就必须表明他们明白上帝的旨意,并且渴望加以遵行。这样的服从并不会为他们带来更沉重的负担,反而会赢得耶和华的祝福而为他们带来喜乐,因为他们不是只声称爱上帝,而且也切实如此行。
24.还有些人则为了什么理由迟迟不愿受浸?
24 还有些人则由于感觉他们知识不够,无法解释某些经文而不愿受浸。但是衣索匹亚的太监仅在马车上与腓利作了一次讨论便乐于以浸礼象征自己献身给上帝了。无疑这个衣索匹亚人在起初无法回答他向之传讲真理的人所提出的一切问题。但是由于他深深体会所听见的真理,他心里洋溢着感激;他绝没有因为恐惧而畏缩不前。“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约翰一书4:18)促使人献身给上帝而受浸的并不是满脑袋的知识而是一颗充满挚爱的心。——路加福音10:25-28。
25.耶和华上帝期望一切自称爱他的人怎样行?
25 你若尚未受浸,请问问你自己:耶和华期望那些说他们爱上帝的人怎样行呢?他要求人对他作专一的效忠,而且他正在找寻那些愿意“用心灵按真理”敬拜他的人。(约翰福音4:23,24,《新译》;出埃及记20:4,5,《新世》;路加福音4:8)衣索匹亚太监便对上帝作这样的崇拜,他一有机会受浸便绝不耽延。你岂不应当现在就为献身给耶和华这件事热切祷告,并且问问自己:“什么阻止我受浸”吗?
复习的问题
◻ 为什么衣索匹亚的太监能够这么快便受浸?
◻ 早期的基督徒采用什么受浸的方式?
◻ 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浸是什么意思?
◻ 基督徒的浸礼象征什么?
◻ 为什么人要在祷告中向耶和华作出献身?
◻ 有些人由于什么理由迟迟不愿献身受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