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世纪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
“你们[要]……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人。”(使徒行传1:8,《新译》)耶稣的这项临别训示将他的门徒立为见证人。但是作谁的见证人呢?耶稣说,“作我的见证人。”这段话意味到耶稣的门徒不会作耶和华的见证人吗?绝不然!
其实,耶稣的门徒获得一项前所未有的特权——一方面作耶和华的见证人,同时也作耶稣的见证人。耶稣的早期门徒是忠信的犹太人,他们已经是耶和华的见证人了。(以赛亚书43:10-12)但现在他们也要为耶稣作见证,向人指出在通过上帝的弥赛亚王国使耶和华的名成圣一事上,耶稣所担任的重大角色。这样,他们为耶稣作见证的目的其实是要荣耀耶和华。(罗马书16:25-27;腓立比书2:9-11)他们作证耶和华绝没有说谎,在过了4000多年之后,他终于兴起了应许已久的弥赛亚(基督)!
第一世纪耶和华手下的基督徒见证人也负有一项独特的责任——这项责任至今仍落在真正的基督徒肩上。
“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
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向聚集在加利利一个山上的门徒显现。耶稣在那里将门徒所负的责任向他们陈明:“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19,20)请想想这项重大任务牵涉到一些什么事。
耶稣说:“你们要去。”但是到谁那里去呢?到“万民”那里去。这是个新命令,对犹太裔的信徒来说特别具有挑战性。(可参阅使徒行传10:9-16,28。)在耶稣的日子以前,有些外邦人对纯真的崇拜发生兴趣,他们便归附以色列而受到欢迎。(列王纪上8:41-43)在耶稣执行服事职务的早期,他曾吩咐使徒‘去传道’,但只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马太福音10:1,6,7)现在他们却奉命要到万国的人那里去。为了什么目的呢?
耶稣吩咐说,‘要使人作我的门徒。’不错,他的门徒奉命要使别人也成为门徒。但这件事牵涉到什么呢?门徒是个学习者和受教的人——不仅是学生,同时也是拥护者。门徒接受耶稣的权威,不是仅借着在内心相信他,同时也借着服从他而在外表上显明自己的立场。据《新约神学辞典》说,译作“门徒”的希腊字词(马特特斯)“暗示有一种个人的感情存在,被描述为[门徒]的人的一生均受这种感情所模铸”。
耶稣补充说:“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人若要对耶稣培养个人的感情,就必须受到教导去‘遵守基督所吩咐的一切事’,包括他吩咐我们宣扬“王国的好消息”的命令在内。(马太福音24:14,《新世》)惟独这样,人才能够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耶稣的门徒。惟独那些接受耶稣的教训而成为真正门徒的人才应当受浸。
耶稣向门徒提出保证说:“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耶稣的教训一向均与我们有切身关系,因此永不会过时。基于这个理由,直至今日基督徒仍有义务要使别人成为基督的门徒。
这样,基督将一项责任重大的使命授予他的跟从者,那便是,在普天下致力于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可是,为了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他们必须为耶和华的圣名和王国作见证,因为这便是作他们模范的耶稣毕生致力的工作。(路加福音4:43;约翰福音17:26)凡是接受基督的教训而成为他门徒的人,都成为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成为耶和华的见证人不再由血统——生为犹太民族的成员——去决定了;反之,这会凭个人选择去决定。人成为耶和华的见证人乃是由于他们深爱耶和华,并且衷诚渴望顺服他的至高统治的缘故。——约翰一书5:3。
但是,第一世纪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有执行他们的任务,作上帝和基督的见证人,并‘使万民成为基督的门徒’吗?
“直到地极”
耶稣将任务交托给门徒之后不久,便回到他父的天上居所那里了。(使徒行传1:9-11)十日之后,在公元33年五旬节的日子,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以盛大的规模展开。耶稣将他应许赐下的圣灵倾浇在他那些在地上热切等待的门徒身上。(使徒行传2:1-4;可参阅路加福音24:49及使徒行传1:4,5。)这使他们充满热心,努力向人传讲基督已经复活,而且他将要带着王权复临。
正如耶稣所吩咐一般,他在第一世纪的门徒从耶路撒冷开始为上帝和基督作见证。(使徒行传1:8)使徒彼得带头对数千个从许多国家来到耶路撒冷守五旬节的犹太人“作了彻底的见证”。(使徒行传2:5-11,40,《新世》)不久,仅是归信的男子已大约有5000人。(使徒行传4:4;6:7)后来,腓利对撒马利亚人“传上帝国的福音和耶稣基督的名”。——使徒行传8:12。
但当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未受过割礼的外邦人哥尼流在公元36年归信之后,好消息开始传到万国中许多非犹太人那里。(使徒行传第10章)事实上,好消息传播得如此迅速,到公元60年左右,使徒保罗已能够说好消息“传给了天下万民”。(歌罗西书1:23,《新译》)这样,到第一世纪的末了,基督的忠信跟从者已在罗马帝国各地——在亚洲、欧洲和非洲——使许多人成为基督的门徒!
既然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在第一世纪这么短的时期内成就了这么多的工作,问题是:他们有将自己组织起来吗?若然,以什么方式?
基督徒会众的组织
从摩西的时候开始,犹太民族便居于一个独特的地位——它乃是上帝的会众。上帝使这群会众具有高度的组织,在长老、首领、法官和长官的指挥下操作。(约书亚记23:1,2)但是,由于后来犹太民族悍然拒绝接受耶和华的爱子,它失去了所享的光荣地位。(马太福音21:42,43;23:37,38;使徒行传4:24-28)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上帝的基督徒会众取代了以色列会众。a基督徒会众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呢?
在五旬节的日子,门徒都“恒心遵守使徒的教训”,由此表明他们自始就借着所受的教导团结一致。在第一天,他们“同心合意”地聚集起来。(使徒行传2:42,46)随着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继续扩展,信徒所组成的会众开始成立,首先在耶路撒冷,然后伸展到耶路撒冷以外。(使徒行传8:1;9:31;11:19-21;14:21-23)门徒习以为常地在公众地方及在私人家里聚集起来。——使徒行传19:8,9;罗马书16:3,5;歌罗西书4:15。
当时的基督徒会众迅速扩张。究竟什么使这个组织不致沦为一个散漫的群体,属下的会众在当地各自为政呢?原因是,他们都在一位领袖之下团结起来。耶稣基督自始便是上帝所任命的主和会众的元首,各地的会众均承认他的这个地位。(使徒行传2:34-36;以弗所书1:22)基督从天上积极指挥他在地上的会众的事务。以什么方式呢?借着耶和华交给他运用的圣灵和天使。——使徒行传2:33;可参阅使徒行传5:19,20;8:26;彼得前书3:22。
基督也持有另一项工具去维持基督徒会众的团结——一个显形的治理机构。起初,治理机构是由耶稣的忠信使徒所形成的。后来,这个机构也将耶路撒冷会众的其他长老以及使徒保罗包括在内,即使后者并不住在耶路撒冷。所有会众都承认这个中央长老团的权威,每逢在组织或教义方面有问题发生,便向这个机构寻求指引。(使徒行传2:42;6:1-6;8:14-17;11:22;15:1-31)结果如何?“于是[各会众]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使徒行传16:4,5。
治理机构在圣灵指挥之下负责任命监督和助手(服事仆人)去照料每群会众。这些男子都符合圣经所定的属灵资格。这项划一的标准并不是由当地会众自行设立的,相反,它对所有会众均适用。(提摩太前书3:1-13;提多书1:5-9;彼得前书5:1-3)监督们受到敦促要跟从圣经的教训及服从圣灵的指引。(使徒行传20:28;提多书1:9)会众的所有分子均受到鼓励要‘服从带头的人’。(希伯来书13:17,《新世》)这样,不但每群会众得以保持团结,而且整个基督徒会众的群体也能够保持内在的合一。
在第一世纪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当中,即使有些男子持有负责的职位,会众里却没有教士和平信徒的分别。他们都是弟兄;他们只有一位领袖,就是基督。——马太福音23:8,10,《新世》。
圣洁的品行和爱心将他们标明出来
第一世纪耶和华的见证人所提出的证言并非仅限于“嘴唇的果子”而已。(希伯来书13:15)基督徒见证人的一生均受到作基督门徒一事所模铸。因此,当时的基督徒不但宣告自己的信仰,他们的信仰也将他们的生活改变过来。他们撇下旧品格及其种种有罪的行为,努力披上按照上帝旨意而形成的新品格。(歌罗西书3:5-10,《新世》)他们为人忠实正直、勤奋可靠。(以弗所书4:25,28)他们道德清白——严禁任何形式的性不道德。醉酒和拜偶像也受到禁止。(加拉太书5:19-21)因此,基督教有充分理由以“这道”为人所知。这乃是一种以对耶稣的信仰为中心、紧紧跟从他脚踪而行的生活方式。——使徒行传9:1,2;彼得前书2:21,22。
可是,基督徒有一种格外显著的特质——爱心。早期基督徒对信徒同工的需要表现仁爱的关注。(罗马书15:26;加拉太书2:10)他们不但爱人如己,而且爱别人过于爱自己。(可参阅腓立比书2:25-30。)他们甚至甘愿彼此舍命。但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耶稣岂不是甘愿为他们舍命吗?(约翰福音15:13;可参阅路加福音6:40。)耶稣能够告诉门徒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基督吩咐他的跟从者要表现这种自我牺牲的爱心;他在第一世纪的门徒切实遵守这个命令。——马太福音28:20。
“不属世界”
第一世纪的基督徒有责任要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及作上帝和基督的见证人,因此他们无法容许自己被世俗事务所分心;他们必须将注意集中在执行他们的使命之上。耶稣无疑曾如此行。他对彼拉多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18:36)他也毫不含糊地对门徒说:“你们不属世界。”(约翰福音15:19)因此,早期的基督徒像耶稣一样与世界保持分离;他们绝不参与政治或战争。(可参阅约翰福音6:15。)虽然一般世人均热中于追求物质东西及纵情享乐,基督徒却拒绝采纳世人的行事方式。——路加福音12:29-31;罗马书12:2;彼得前书4:3,4。
由于第一世纪的基督徒见证人与世界保持分离,他们的确与众不同。历史家E.G.哈迪在《基督教与罗马政府》一书中评论说:“基督徒在周遭的世界里是陌生人和客旅;他们是天上的公民;他们所仰望的王国并不来自这个世界。因此他们对公众事务不感兴趣,这种情形自始便是基督教的一个显著特色。”
为义受逼迫
耶稣曾警告说:“‘仆人不能大于主人。’他们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们。”(约翰福音15:20)耶稣未死于苦刑柱上之前曾受到猛烈的逼迫。(马太福音26:67;27:26-31,38-44)正如他所警告一般,他的门徒不久便经历到类似的待遇。(马太福音10:22,23)但是为了什么缘故呢?
早期的基督徒很快便引起了别人的注意。他们紧守崇高的道德原则和忠诚。他们坦率、热心地执行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结果实际有数以千计的人舍弃伪宗教制度,毅然成为基督徒。这些人拒绝参与世俗的事务。他们不愿附和大众去崇拜皇帝。因此难怪他们很快便成为恶毒的逼迫的攻击对象,而这些逼迫是由伪宗教领袖和不明真相的政治领袖所挑起的。(使徒行传12:1-5;13:45,50;14:1-7;16:19-24)可是,这些人只是那促成逼迫的真正罪魁——“古蛇”撒但——手中的工具而已。(启示录12:9;可参阅启示录12:12,17。)在这件事上撒但怀有什么目的呢?目的便是要遏止基督教及其勇敢的见证活动。
但是,没有任何逼迫能够使第一世纪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噤口不言!他们既通过基督从上帝接获任务要向人传道,就决心要服从上帝过于服从人。(使徒行传4:19,20,29;5:27-32)他们全心倚赖耶和华的力量,深信他会奖赏手下忠贞的见证人所表现的坚忍。——马太福音5:10;罗马书8:35-39;15:5。
历史证实罗马帝国当局所发动的逼迫并未能消灭耶和华的早期基督徒见证人。第一世纪的犹太历史家约瑟夫斯说:“基督徒从[耶稣]得名,这个派别的人直至今日[约公元93年]还未销声匿迹。”——《犹太古史》,第18册,64(iii,3)。
第一世纪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所留下的记录显示,他们具有几项清晰可见的特色:他们勇敢、热心地执行为上帝和基督作见证的使命,并且致力于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他们具有独特的组织结构,其中人人都是弟兄而绝没有教士与平信徒之分;他们紧守崇高的道德原则,并且彼此相爱;他们与世俗的行事方式和事务保持分离;他们为义饱受逼迫。
可是,到第一世纪末了,团结一致的基督徒会众却受到一项伺隙乘虚的严重危险所威胁。
[脚注]
a 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里,“会众”一词有时用在集体的意义上,意指基督徒会众的总体(哥林多前书12:28,《新世》);这个名词也可以指在某个城市或某个人家里聚集的当地群体。——使徒行传8:1;罗马书16:5;《新世》。
[第26页的精选语句]
新门徒不是仅仅消极、被动地相信耶稣,而是要顺服地跟从他
[第27页的精选语句]
成为耶和华的见证人不再由血统决定而是出于个人选择
[第28页的精选语句]
到第一世纪末了,耶和华的基督徒见证人已在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努力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
[第29页的精选语句]
在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当中绝没有教士和平信徒的分别
[第27页的附栏]
基督教借着热心传道而散播
耶和华的早期基督徒见证人受到无可扑灭的热心所激励,孜孜不倦地将好消息传播到最广泛的地步。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指出,“基督徒的热心……使他们散布到[罗马]帝国的每一个行省和差不多每个城市。”J.W.汤普森教授在《中世纪史》一书中说:“基督教以令人惊讶的速度传遍罗马世界。到公元100年,很可能地中海沿岸的每个行省都已有基督徒的社区存在。”
[第30页的附栏]
‘基督教的胜利’
圣经以外的资料来源证实了早期基督徒的优良品行和爱心。历史家约翰·洛德写道:“基督教的真正胜利在于使服膺基督教训的人成为好人。……有充分证据表明他们生活清白、道德高尚,也证明他们是良好的公民及具有基督徒的种种美德。”——《古罗马世界》。
[第31页的图片]
一个中央治理机构有助于向各群会众提供指引,但他们都把基督视为惟一的领袖
[第32页的图片]
早期基督徒成为恶毒的逼迫的攻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