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
(Prayer)
指怀着崇敬的态度对真神或假神说话。与上帝对话未必是祷告,从上帝在伊甸园施行审判的经过,以及跟该隐说话的记载可以看出这点。(创3:8-13;4:9-14)祷告牵涉到爱戴、信任和尊重,也涉及对祷告对象的依赖。跟祷告有关的希伯来语词和希腊语词,都有请求、恳求、祈求、哀求、央求、乞求、求恩、求问,以及赞美、感谢和称颂的意思。
当然,请求和恳求的对象可以是人,原文确实偶尔有这样的用法(创44:18;50:17;徒25:11),但用在宗教 意义上,“祷告”却不是以人为对象的。人可以“请求”或“恳求”别人去做一件事,但不会将对方视为神。例如,他不会像对上帝祷告时那样,在心中默默对某个人提出恳求,也不会在看不见对方的时候向他说话。
“听祷告的主” 整部圣经一致指出,祷告的对象应当是耶和华。(诗5:1,2;太6:9)他是“听祷告的主”(诗65:2;66:19),有能力实现祷告的人所求的事。(太11:24;弗3:20)圣经表明,人向假神或偶像祷告是愚不可及的,因为偶像根本听不见,动不了。偶像所代表的神绝不能跟真神相比。(士10:11-16;诗115:4,6;赛45:20;46:1,2,6,7)在迦密山发生的事表明,巴力和耶和华,到底谁才是真神,也证实向假神祷告是毫无用处的。(王上18:21-39;另见士6:28-32)
虽然有些人声称,我们也可以向其他对象(例如上帝的儿子)祷告,但证据却有力地表明这不是实情。在某些罕见的场合,人诚然对在天上的耶稣基督说过话,例如司提反临死前恳求说:“主耶稣啊,求你接收我的生命。”(徒7:59)但上下文显示,司提反所处的独特环境,令他说出这句异乎寻常的话。当时他在异象里看见“耶稣站在上帝的右边”,令他仿佛觉得自己就站在耶稣面前,能直接对这位基督徒会众的元首提出请求。(徒7:55,56;西1:18)同样,使徒约翰在启示录的末了说:“阿们!主耶稣啊,来吧。”(启22:20)上下文也显示,约翰是因为在异象里(启1:10;4:1,2)听见耶稣谈及他会再来,才作出上述回应的,表示他渴望耶稣早日来临。(启22:16,20)司提反和约翰这两个事例,跟启示录记载约翰在异象里与天上一位个体对话的情况大致相同。(启7:13,14;比照徒22:6-22)圣经的记载没有说,耶稣升天以后,门徒曾在其他场合以这种方式跟耶稣说话。使徒保罗写道:“只要凡事 借着祷告和恳切祈求,连同感谢,把你们所请求的告诉上帝。”(腓4:6)
正如条目亲近上帝,靠近上帝的资料说明了基督耶稣的地位,因此我们的祷告要通过 他传达给上帝。凭着耶稣献给上帝为祭的宝血,我们“大可放胆踏上通往至圣所的路”,意即可以坦然在祷告中来到上帝面前,“信心坚定,真心真意亲近上帝”。(来10:19-22)耶稣基督是惟一的“道路”;我们必须通过他才能与上帝和好,在祷告中亲近上帝。(约14:6;15:16;16:23,24;林前1:2;弗2:18;见耶稣基督条下的“在上帝的旨意中担任重大角色”)
蒙垂听的人 人人都可以向“听祷告的主”耶和华上帝祈求。(诗65:2;徒15:17)即使在以色列人跟上帝立约,成为他“独自拥有的产业”的时代,外族人也可以借着承认以色列的上帝,承认耶路撒冷的圣殿是上帝拣选的献祭场所,得以向耶和华祷告。(申9:29;代下6:32,33;另见赛19:22)后来,借着基督的死,上帝拆毁了隔在中间阻拦犹太人和外邦人的“墙”。(弗2:11-16)在意大利军官哥尼流的家里,彼得看出“上帝是不偏心的,无论哪个国族的人,只要敬畏他,行正义,都蒙他悦纳”。(徒10:34,35)人是否蒙上帝悦纳,决定的因素是当事人的内心情况以及他所采取的行动。(诗119:145;哀3:41)人遵守上帝的诫命,做他眼中喜悦的事,就可以坚信上帝的“耳”必听他们的祈求。(约一3:22;诗10:17;箴15:8;彼前3:12)
相反,人不理会上帝的话语和律法,滥流无辜人的血,常行别的恶事,就绝不会蒙上帝垂听。在上帝看来,这种人的祷告是“可憎的”。(箴15:29;28:9;赛1:15;弥3:4)他们的祷告可被“算有罪”。(诗109:3-7)扫罗王僭越狂妄,执迷不悟,结果失去了上帝的喜悦。“扫罗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没有通过梦,也没有通过‘乌陵’圣签或先知回答他。”(撒上28:6)耶稣指出,伪善的人故作虔诚地向上帝祷告,就“已经得到全部的奖赏了”,意即他们博得人的喝彩,却不蒙上帝悦纳。(太6:5)法利赛派的人故作虔诚,喜欢作冗长的祷告,自视为道德高尚,却由于行事虚伪而受上帝谴责。(可12:40;路18:10-14)他们用嘴尊敬上帝,心却远离上帝,蔑视他真理的话语。(太15:3-9;对照赛58:1-9)
向上帝祷告的人要对上帝有信心,坚信“他必奖赏恳切寻求他的人”。(来11:6)祷告的人要“信心坚定,真心真意亲近上帝”。(来10:22,38,39)人必须承认自己有罪,如果犯了严重的罪,就得求耶和华“息怒开恩”。(撒上13:12;但9:13)他也必须心地温良、谦卑自抑、衷诚悔罪、痛改前非。(代下34:26-28;诗51:16,17;119:58)这样,上帝就会从天上垂听,宽恕他的罪。(王下13:4;代下7:13,14;33:10-13;雅4:8-10)当事人就不再感到上帝“用密云阻挡人亲近[他],以致祷告不能上达”了。(哀3:40-44)不过,即使一个人的祷告并非全不上达,但他若不听从上帝的劝告,祷告也可以“受阻碍”。(彼前3:7)人想要蒙上帝宽恕,自己就得乐于宽恕人。(太6:14,15;可11:25;路11:4)
人可以为什么事祷告?
基本来说,祷告牵涉到认罪(代下30:22),祈求或请求(来5:7),感恩赞美(诗34:1;92:1),以及起誓(撒上1:11;传5:2-6)。耶稣教门徒祷告时所说的话,显然只是个范本,因为后来耶稣本人或他的门徒祷告时,都不是逐字逐句地完全依照模范祷告而作的。(太6:9-13)这个祷告的起头集中于最值得我们关注的事,即耶和华的名要彰显为圣。从人类在伊甸园反叛以来,上帝的圣名就一直受到诬蔑。模范祷告接着提及,求上帝的旨意通过他所应许的王国实现。这个政府是由圣经预告的苗裔,上帝所立的弥赛亚,施行统治的。(创3:15;见耶和华条下的“解决争议,彰显圣名”)这样祷告,意味着人必须在跟至高统治权有关的争议上全力拥护耶和华。
路加福音19:11-27记载,耶稣用比喻说明王国来临的含意,包括王国政府会执行上帝的判决,毁灭所有反对者,为寄望于王国的人带来纾解和奖赏。(另见启16:14-16;19:11-21)模范祷告接着说,“愿你的旨意在地上实现,像在天上一样”。这句话主要不是指人遵行上帝的旨意,而是指上帝自己采取行动,实现他对地球和人类所定的旨意,显示他绝对有能力成就他所宣布的美好旨意。当然,祷告的人也借此表明,他全心全意拥护及顺服上帝的旨意。(太6:10;对照太26:39)接着所求的事包括:求上帝赐予日用饮食,赦免我们的罪过,保护我们不致落入试探,拯救我们脱离恶者。这一切都跟祷告的人渴望继续蒙上帝恩待有关。人这样祷告,就表示他不仅为自己祈求,也希望所有跟他信仰相同的人都蒙上帝赐福。(参看西4:12)
模范祷告所提及的,都是对敬拜上帝的人至为重要的事,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愿望。圣经的记载也表明,还有不少事情对个别人可能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某些情况或环境也可能是个别人所关注的,这些都是人可以在祷告中提及的事。虽然这些事模范祷告里没有直接提及,但显然跟模范祷告的内容有关。由此可见,个人的祷告可以涉及生活的每一方面。(约16:23,24;腓4:6;彼前5:7)
人人都可以求上帝增加他们的知识、悟性和智慧。(诗119:33,34;雅1:5)不过,有些人可能在某方面特别需要这些特质。他们可能像摩西一样,特别需要司法方面的指引(出18:19,26;另见民9:6-9;27:1-11;申17:8-13),或在上帝的子民中委任人担负职责方面特别需要上帝的指引。(民27:15-18;路6:12,13;徒1:24,25;6:5,6)有些人可能求上帝赐予力量和智慧,好能执行某些任务或应付某些考验及危险。(创32:9-12;路3:21;太26:36-44)没错,人人称颂和感激上帝的理由都不同,因经历不同而各异。(林前7:7;12:6,7;帖前5:18)
在提摩太前书2:1,2,使徒谈到“为各种各样的人”及“为君王和所有在高位的”祷告。耶稣跟门徒共处的最后一晚,在祷告中说他不为世人祈求,却为上帝赐给他的人祈求,因为他们不属于世界而受世人恨恶。(约17:9,14)因此,基督徒为世上官员所作的祷告显然是有限度的。使徒接着的话显示,这样的祷告最终是为了上帝子民的益处,“好叫我们 过平静安宁的生活,凡事敬虔庄重”。(提前2:2)一些早期的事例足以说明这点:尼希米祷告求上帝使他在亚达薛西王面前“得蒙怜悯”(尼1:11;另见创43:14);耶和华吩咐以色列人,要为他们被放逐所到的“[巴比伦]城求平安”,为那座城祷告,“因为那座城平安,你们也就平安”(耶29:7);同样,早期基督徒受统治者恐吓时,曾为这件事祷告(徒4:23-30);他们为被囚的彼得祷告时,所求的事无疑涉及有权释放他的官员(徒12:5);他们听从基督的劝告,为那些迫害他们的人祷告(太5:44;另见徒26:28,29;罗10:1-3)。
在很早的时候,人已经为上帝所赐的东西,例如粮食,祷告感谢上帝。(申8:10-18;请也留意太14:19;徒27:35;林前10:30,31)但我们应当“凡事”都感谢上帝的厚赐,不该仅为得到物质东西而向他道谢。(帖前5:17,18;弗5:19,20)
归根结底,祷告的内容取决于人对上帝的旨意认识有多深,因为祷告的人必须明白,他所求的若要蒙上帝垂听,就要蒙上帝悦纳才行。祷告的人深知,恶人及蔑视上帝话语的人都不会蒙上帝嘉许,因此所提出的请求,决不能违背正义和上帝的旨意,也不能跟上帝的爱子和他门徒的教诲有所抵触。(约15:7,16)耶稣确实说过,无论门徒“求什么”,上帝都必赐给他们(约16:23),但我们不该断章取义,以为上帝对我们有求必应。耶稣说无论门徒“求什么”,所指的显然不包括任何他们明知(或有理由相信)上帝不喜欢的事。约翰说:“我们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什么,他都听我们。这就是我们对他所怀有的信心。”(约一5:14;比照雅4:15)耶稣告诉门徒:“要是你们有两个人在地上同心合意地求什么重要的事,我的天父就会给他们成全。”(太18:19)虽然我们可以求上帝赐予粮食一类的物质东西,但正如马太福音6:19-34和约翰一书2:15-17表明,求上帝满足我们的物欲和野心就不对了。我们也不该为上帝所谴责的人祈求。(耶7:16;11:14)
罗马书8:26,27指出,基督徒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知道该在祷告中求什么。可是,上帝却明白他们“无声的悲叹”,因为上帝的灵(动力)在发挥作用。不要忘记,上帝用他的灵启示人写圣经。(提后3:16,17;彼后1:21)圣经记载的很多事件和情况都跟后来上帝的忠仆遇到的类似,这些记载也表明上帝会指引他们并提供所需的帮助。(罗15:4;彼前1:6-12)基督徒可能在获得帮助后,才意识到他本该 祈求却不知道该怎样求的事,原来上帝用圣灵所启示的话语早已说明了。(参看林前2:9,10)
祷告蒙垂听 上帝在古代曾跟某些人作过双向沟通,但这样的事例并不常见;而且当事人大都限于上帝的特别代表,例如亚伯拉罕和摩西等。(创15:1-5;出3:11-15;对照出20:19)看来,即使在古代,上帝除了跟自己降世为人的爱子说话或谈及他爱子之外,就总是通过天使发言。(出3:2,4;加3:19)天使有时化身为人向人传达上帝的信息,但这样的事例也不常见,难怪每逢有这样的事发生,目睹天使的人通常都感到“惶恐不安”。(士6:22;路1:11,12,26-30)在大多数事例上,上帝都通过先知回应人的祷告,或告诉当事人他的请求允准不允准。耶和华常用明显的方式垂听人的祈求,例如拯救仆人脱离仇敌之手(代下20:1-12,21-24),或在仆人极其缺粮缺水时,供应仆人所需。(出15:22-25)但最常用的方式却是不易察觉的,因为涉及赐给仆人道德力量和属灵的启迪,使他们能够持守正道,完成所接受的任务。(提后4:17)上帝垂听基督徒的祷告,主要跟属灵方面有关。上帝实现祷告的方式,也不会像基督教初期那样,行许多壮观的异能奇事;虽然如此,他对于基督徒的祷告,却同样重视。(太9:36-38;西1:9;来13:18;雅5:13)
蒙上帝悦纳的祷告,必须符合若干条件:向正确的对象——耶和华上帝而作;所求的是正当的事,跟上帝所宣告的旨意一致;所用的是正确的方式,即通过指定的渠道——基督耶稣向上帝祈求;还要动机纯正,手洁心清。(参看雅4:3-6)此外,祷告的人还得持之以恒。耶稣说“要不断恳求”,不断寻找,不断敲门,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路11:5-10;18:1-7)耶稣曾问,他“来到”的时候,在地上能找着对祷告的力量充满信心的人吗?(路18:8)圣经表明,有时候上帝看来迟迟不回应人的祷告,并不是因为他不能或不愿允准人的祈求。(太7:9-11;雅1:5,17)在某些事例上,人所求的要到“适当的时候”才能得着。(路18:7;彼前5:6;彼后3:9;启6:9-11)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上帝容许祷告的人有时间表明他们的关注有多深,愿望有多强,以及动机是否纯正。(诗55:17;88:1,13;罗1:9-11)上帝的仆人有时也会像雅各一样坚持不懈,雅各为了获得祝福而不惜跟天使摔跤,直到天亮。(创32:24-26)
耶和华虽然不会因为祷告的人多,就被迫采取行动,却会因仆人万众一心,对同一件事深表关注而协力祈求,就加以留意,施以援手。(出2:23-25)如果人对事情漠不关心或随随便便,上帝就可能不会伸出援手了。以色列人重建耶路撒冷的圣殿时,有一段时间并不热心(拉4:4-7,23,24;该1:2-12),结果工程时断时续,耽误了不少时间。后来在尼希米的日子,尼希米发动群众重建城墙。他恳切地向上帝求助,人民也全力支持,结果只花了52天工程就完成了。(尼2:17-20;4:4-23;6:15)保罗写信给哥林多会众,提及上帝曾救他脱险,保全他的性命,然后说:“你们为我们恳切祈求,也能支持我们,因为代求的人多了,我们就会蒙恩,结果有许多人因我们蒙恩而感谢上帝。”(林后1:8-11;另见腓1:12-20)圣经常常强调代求的力量,不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这样做。论到“彼此祷告代求”,雅各说:“义人恳切祈求所发挥的作用是大有效力的。”(雅5:14-20;另见创20:7,17;帖后3:1,2;来13:18,19)
关于祷告,值得留意的另一点是,人时常需要在至高统治者耶和华面前为自己“祈求”。当事人会申述为什么他相信自己的祈求是合理的;有什么证据表明他动机纯正,并无私心;有什么超越个人权益的因素需要考虑,例如事情可能涉及上帝的圣名或他子民的利益,或者上帝采取或不采取行动可能对人造成的影响。人也可以祈求上帝主持公道,显忠贞之爱,大发慈悲等。(创18:22-33;19:18-20;出32:11-14;王下20:1-5;拉8:21-23)基督耶稣也曾为他的忠心门徒“祈求”。(罗8:33,34)
诗篇中有许许多多对上帝而作的祷告和颂赞,充分表明祷告应当是怎样的。圣经记载了许多值得借镜的祷告,包括以下人物的祷告:雅各(创32:9-12),摩西(申9:25-29),约伯(伯1:21),哈拿(撒上2:1-10),大卫(撒下7:18-29;代上29:10-19),所罗门(王上3:6-9;8:22-61),亚撒(代下14:11),约沙法(代下20:5-12),以利亚(王上18:36,37),约拿(拿2:1-9),希西家(王下19:15-19),耶利米(耶20:7-12;耶利米哀歌),但以理(但9:3-21),以斯拉(拉9:6-15),尼希米(尼1:4-11),某些利未人(尼9:5-38),哈巴谷(哈3:1-19),耶稣(约17:1-26;可14:36)和耶稣的门徒(徒4:24-30)。(见姿势和动作;香条下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