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Mercy)
对困苦的人表示同情和关怀,采取行动为对方解困;亲切怜恤的心;也指从轻判决、网开一面。
常译做“慈悲”的希伯来语名词是ra·chamimʹ拉汉因,希腊语名词是eʹle·os埃莱奥斯(动词e·le·eʹo埃莱埃奥)。仔细分析这几个词和相关的用法,有助于读者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和特点。希伯来语动词ra·chamʹ(拉汉)的意思是“因怀着温情而火热,显出热烈的情感;……怜恤。”(《希伯来语及迦勒底语词典》,B.戴维斯编,1957,590页)根据词典编者格泽纽斯指出:“这个动词看来主要指爱护、抚慰,指温柔的情感。”(《旧约希伯来语英语词典》,译自E.鲁滨逊的英译本,1836,939页)这个词跟译做“母腹”的词密切相关,也指“肠子”;一个人动了恻隐之心,满怀怜恤之情,身体也往往会有反应。(参看赛63:15,16;耶31:20)
圣经里,只有一节经文曾用“拉汉”来描述人对上帝的感情。诗篇执笔者说:“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深爱[‘拉汉’的一个词形]你。”(诗18:1)用于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例子之一是约瑟看见弟弟便雅悯时,因为“爱[‘拉汉因’的一个词形]弟情切,一时激动”,禁不住哭了一场。(创43:29,30;另见王上3:25,26)另外,一些人被俘掳(王上8:50;耶42:10-12)或受制于当权者时(创43:14;尼1:11;但1:9),因担心受到残暴无情的对待而祷告,希望能在这些人面前蒙慈悲,受到善待和怜恤。(对照赛13:17,18)
耶和华的慈悲 圣经里,“拉汉”最常用来描述耶和华怎样对待跟他立了约的子民。上帝向以色列人发慈悲(“拉汉”),就像妇人怜爱亲儿和父亲以慈悲待儿子一样。(赛49:15;诗103:13)以色列人屡屡偏离正道,一再陷入困境,很需要上帝大发慈悲帮助他们。尽管上帝曾向他们发怒,但只要他们改正心态,回头归向耶和华,上帝就怜恤他们,施恩给他们。(申13:17;30:3;诗102:13;赛54:7-10;60:10)上帝让爱子降生于以色列国,好比“曙光”初露,表明上帝向以色列人大发慈悲的日子到了。(路1:50-58,72-78)
希腊语名词“埃莱奥斯”的意思跟希伯来语名词“拉汉因”有点相近。《瓦因新旧约词语诠释词典》说:“埃莱奥斯(ἔλεος)指的是把怜悯之心化作行动;接受的一方需要同情怜悯,而施与的一方则有条件满足这种需要。”希腊语动词“埃莱埃奥”一般指“同情别人的苦况,尤指以行动把同情心体现出来”。(1981,第3卷,60-61页)因此,盲眼的、受邪灵操纵的、患麻风的、有儿女生病的,往往会激发人心里的“埃莱奥斯”(把慈悲和怜悯化作行动)。(太9:27;15:22;17:15;可5:18,19;路17:12,13)有一次,两个盲人求耶稣“发慈悲”,他就行奇迹治好了他们。耶稣这样做并不是公事公办,或只是敷衍他们,而是因为“动了怜悯的心”。(太20:31,34)在这段经文里,执笔者用了动词splag·khniʹzo·mai(斯普拉克尼佐迈)的一个词形,相关的名词splagʹkhna(斯普拉克纳)字面意思是“肠子”。(徒1:18)这个动词要表达的是怜悯之情,“埃莱奥斯”则指把这种情感化做行动,即慈悲之举。
不限于判案 “慈悲”有时指一个人出于怜恤或同情而不做某件事,或尽量克制自己,比如不施行惩罚或判罚时从宽处理。因此,这个词可用于司法案件上,指法官对犯人从轻发落。无可否认,上帝向人发慈悲时,往往涉及恕罪或从轻判决(诗51:1,2;103:3,4;但9:9;弥7:18,19),这是因为上帝除了慈悲为怀,也公正信实,必恪守正义的标准(诗40:11;何2:19);而且人人生来就有罪,本该以死抵罪(罗5:12;另见诗130:3,4;但9:18;多3:5)。可是,上文的资料显示,希伯来语名词“拉汉因”和希腊语名词“埃莱奥斯”不单单指赦罪,也不单单指执行刑罚时从轻发落。在原文,这些词语主要不是指赦罪的行动本身,而是指赦罪所打开的发慈悲的机会。当然,上帝不会只顾发慈悲,而罔顾他为公正所定的完美标准。正因为这个缘故,他安排爱子耶稣基督牺牲生命,献出赎价,以求在不违反公正的前提下赦免人的罪过。(罗3:25,26)
因此在圣经里,发慈悲大都不是指克制自己不做某件事(例如不施行刑罚),主要是指仁慈体贴地对待困苦的人,怜悯他们,为他们解困。
耶稣所说的一个比喻足以表明慈悲的这一层意思。在比喻里,一个撒马利亚人看见一个出远门的人被强盗打伤了,躺在路边,就动了怜悯的心,“以慈悲待他”。撒马利亚人为他包裹伤口,悉心照顾他,显出了无私的爱心。(路10:29-37)在这个比喻里,待人慈悲显然不涉及恕罪或者断案。
圣经清楚表明,耶和华上帝不但在人犯了罪,仿佛在他面前“受审”时才向人发慈悲。慈悲是上帝显著的性格特征,是他对待困苦人的一贯作风,是他表现爱心的一个方式。(林后1:3;约一4:8)“耶和华有恩典有慈悲,不轻易发怒,大有忠贞之爱。耶和华善待众生,他的慈悲临到他所造的一切”,跟列国那些冷漠无情的假神相比,实在天差地远。(诗145:8,9;另见诗25:8;104:14,15,20-28;太5:45-48;徒14:15-17)上帝“富于慈悲”,从上帝而来的智慧也是“充满慈悲”的。(弗2:4;雅3:17)圣经说耶稣将上帝阐明出来,因为他的品格以及一言一行都充分体现了慈悲。(约1:18)有一次,耶稣看见一大群人来听他讲道,尽管他不知道他们会否信从真理,却已“对他们动了怜悯的心[‘斯普拉克尼佐迈’的一个词形]”,因为他们“被人剥削,四处流离,好像绵羊没有牧人一样”。(可6:34;太9:36;另见太14:14;15:32)
人类需要上帝发慈悲 人最根本、最严重的先天缺陷,就是从始祖亚当承受了罪。因此,世人处境堪怜,十分无助。本着慈悲之心,耶和华上帝让人有机会摆脱罪的奴役,免除罪所带来的疾病和死亡。(太20:28;多3:4-7;约一2:2)上帝慈悲为怀,对人有耐心,“不愿有一个人被毁灭,只愿人人最终都悔改”。(彼后3:9)耶和华很想恩待人(参看赛30:18,19),“绝不喜欢恶人死亡”。他“绝没有存心使世人受苦,也没有故意叫世人悲痛”。上帝极不忍心看到犹大和耶路撒冷被毁灭。(结33:11;哀3:31-33)可是,人要是顽梗不化,冥顽不灵,对上帝的恩典和慈悲无动于衷,上帝就不得不“闭塞”慈悲之心,不再顾惜他们了。(诗77:9;耶13:10,14;赛13:9;罗2:4-11)
滥用不得 耶和华对诚心亲近他的人慈悲为怀,但他绝不会姑息那些不思悔改的恶人,必使他们受到应得的惩罚。(出34:6,7)上帝的慈悲是滥用不得的;犯过的人必承担恶果,不会完全不用受罚。(加6:7,8;另见民12:1-3,9-15;撒下12:9-14)耶和华也许会向犯过者发慈悲,就是表现耐心和坚忍,让他们有机会改过自新;尽管不悦,上帝仍可能本着慈悲给他们一些帮助和指引,不弃绝他们。(参看尼9:18,19,27-31)然而,上帝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谁要是执迷不悟,上帝就不会继续向他发慈悲,必为自己圣名的缘故惩治他。(赛9:17;63:7-10;耶16:5-13,21;另见路13:6-9)
不受人的标准支配 对于上帝该何时何地向何人发慈悲,人根本没有资格按自己的准则去批评。上帝从天上鉴察万事,既高瞻远瞩,也洞悉人心,他按自己所定的美意,决定“对谁慈悲,就对谁慈悲”。(出33:19;罗9:15-18;另见王下13:23;太20:12-15)使徒保罗在罗马书11章指出,上帝让外邦人有机会进天上的王国,如何显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慈悲。外邦人一向自行其是,不服从上帝,既不是以色列国的子民,也没有跟上帝立约,本来是不蒙慈悲的。(参看罗9:24-26;何2:23)最先有机会蒙慈悲的本是以色列人,可惜他们大都悖逆不忠。于是,成为“祭司的王国,圣洁的国族”的机会就向外邦人打开了。(出19:5,6)保罗说:“上帝任凭所有人[犹太人和外邦人]悖逆,让他们不能自拔,正是要向所有人发慈悲。”基督牺牲生命,献出赎价,让有信心的人(包括外邦人)得以摆脱亚当传给全人类的罪。不但这样,由于耶稣死在苦刑柱上,犹太人也得以脱离摩西律法的咒诅,结果让所有人 最终都得蒙慈悲。使徒保罗不禁惊叹,说:“上帝的厚恩、智慧、知识多么高深!他的判决多难测透!他的道路多难追寻!”(罗11:30-33;约3:16;西2:13,14;加3:13)
恳求上帝发慈悲 谁要得蒙慈悲,谁就该寻求上帝;他们要改正心态、摒除恶念、痛改前非(赛55:6,7);他们要敬畏上帝,喜爱他正义的律法。(诗103:13;119:77,156,157;路1:50)谁要是一时失足,偏离正道,也不该遮掩过错,倒要坦白认罪,衷诚为自己的过犯伤心难过,显出痛悔的心。(诗51:1,17;箴28:13)最重要的是,他们也要以慈悲待人。耶稣说:“慈悲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会得蒙慈悲。”(太5:7)
出于慈悲的施与 法利赛派的人冷酷无情,毫无慈悲可言。耶稣谴责他们说:“‘我要的是慈悲,不是祭牲。’你们去学习一下这句话的含意吧”。(太9:10-13;12:1-7;比较何6:6)耶稣指出,慈悲是律法上更重大的事。(太23:23)上文提过,慈悲也指从轻发落;因此法利赛派如果是公议会的成员,也大可以在审讯案件时待人慈悲,不过慈悲并不限于对犯过者网开一面。更重要的是,慈悲意味着要以行动表示同情和怜恤,要显出慈善的行为。(参看申15:7-11)
乐善好施是慈悲待人的一种方式。可是,施与的动机必须正确,既不谋私利,也不是出于私心,才能蒙上帝悦纳。(太6:1-4)多加为人“乐善好施[e·le·e·mo·syʹne‘埃莱埃莫西内’的一个词形]”,显然包括在物质上施与。(徒9:36,39)哥尼流常向上帝祈求,而且“慷慨好施”,因此上帝垂听他的祷告,顾念他的“施舍”。(徒10:2,4,31)耶稣指出,法利赛派的问题在于他们没有“把里面的东西施舍给人”。(路11:41)由此可见,真慈悲必须是发自内心的。
耶稣和门徒特别看重属灵的施与,包括待人慈悲;这种施与的价值远远超过任何财物。(参看约6:35;徒3:1-8)基督徒会众的所有成员,特别是做牧人的(彼前5:1,2),都必须培养慈悲这种美德。无论是物质还是属灵方面,他们都该大方施与而待人慈悲,而且是“欢欣乐意”的,不是勉勉强强的。(罗12:8)在会众里,一些人也许因为信心软弱,在灵性上病倒,甚至怀疑不信。眼见这些人在灵性上病重垂危,其他基督徒都该以慈悲相待,施以援手,使他们不致踏上灭亡之路。可是,基督徒以慈悲对待行为不当的人时也得当心,免得落入引诱。不要忘记:除了喜爱正义,也要恨恶罪恶。换言之,待人慈悲跟纵容恶事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犹22,23;另见约一5:16,17;见施舍)
慈悲使人胜过审判 门徒雅各说:“待人不慈悲的,自己受审判的时候就不会蒙慈悲。慈悲总可以使人胜过审判。”(雅2:13)根据上下文,雅各谈的是正确的宗教涉及慈悲待人,例如看顾困苦的人,不可偏心,不可重富轻贫等等。(雅1:27;2:1-9)接着,雅各继续发挥类似的论点,指出假如弟兄姊妹“没衣服穿,连当天需用的食物也不够”,基督徒应该怎样做。(雅2:14-17)雅各和耶稣的话是遥相呼应的:只有慈悲的人才得蒙慈悲。(太5:7;另见太6:12;18:32-35)上帝审判天下的日子来到时,素来以慈悲待人的,意即同情和怜恤困苦的人、主动予以援手的,都必蒙上帝以慈悲相待。他们没有被上帝定罪,是因为待人慈悲;所以说,慈悲可以使他们胜过审判。箴言说:“谁恩待寒微人,就等于借给耶和华;他怎样厚待人,上帝就怎样回报他。”(箴19:17)雅各的话跟圣经别的经文是完全一致的。(参看伯31:16-23,32;诗37:21,26;112:5;箴14:21;17:5;21:13;28:27;提后1:16,18;来13:16)
上帝的大祭司慈悲为怀 耶稣是大祭司,而且比亚伦家系的任何祭司都要尊贵。关于耶稣为什么必须降生为人、受苦和死去,希伯来书说:“他必须在各方面跟他的‘弟兄’相同,好叫他在上帝的事上能做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众人的罪献求恩祭。他既然受过考验吃过苦,现在就能扶助受考验的人。”(来2:17,18)正因为耶稣的一生以及所言所行都记录在圣经里,所以凡是通过耶稣向上帝祷告的人,都可以满怀信心地祈求帮助。圣经说:“我们这位大祭司不但能体恤我们的软弱,而且像我们一样在各方面受过考验,只是他没有犯罪。所以我们应该靠近施恩的宝座,坦然倾诉,好叫我们蒙慈悲,获得分外恩典,作为合时的帮助。”(来4:15,16)
耶稣为人牺牲生命,显出了非凡的爱心和慈悲。他返回天上后,一再证明自己是慈悲为怀的大祭司,这从他怎样对待保罗(扫罗)足以见之。耶稣知道保罗犯错是因为无知,因此以慈悲待他。保罗说:“我这个罪魁所以得蒙慈悲,就是要让基督耶稣可以借着我,显示他极大的坚忍,使我成为将来信靠他而得永生的人的先例。”(提前1:13-16)耶稣的父亲耶和华上帝则一次又一次地向以色列人发慈悲,拯救他们脱离仇敌之手,解救他们,使他们昌盛太平。因此,基督徒可以深信,上帝必通过耶稣向他们发慈悲。正如犹大说:“好叫你们常在上帝的爱里,等待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慈悲,指望得享永生。”(犹21)上帝借着基督向人大发慈悲,激励真基督徒无私地执行传道的使命,决不放弃。(林后4:1,2)
慈悲对待动物 箴言12:10说:“义人关心家畜的性命,恶人的慈悲也是残忍。”义人留心牲畜的需要,悉心照顾,恶人却对动物的需要无动于衷。世人大都自私自利,冷酷无情,他们对待牲畜的方式主要视乎能从牲畜身上得到什么利益而定。即使恶人觉得自己待牲畜已经不错,但实际上也许很残忍。(对照创33:12-14)义人爱护动物是应该的,因为上帝以身作则,关爱受造万物,包括人和动物在内。(出20:10;申25:4;22:4,6,7;11:15;诗104:14,27;拿4:11)
慈悲与仁慈 在圣经里,跟“拉汉因”和“埃莱奥斯”密切相关而且常常并列的两个词语,是希伯来语cheʹsedh赫塞德(诗25:6;69:16;耶16:5;哀3:22)和希腊语khaʹris卡里斯,分别指“忠贞之爱[慈爱]”和“分外恩典”。(提前1:2;来4:16;约二3)不过,“赫塞德”和“拉汉因”的重点有点不同,“赫塞德”主要指一方本着爱心、以仁慈厚道对待另一方,不离不弃;“拉汉因”主要指内心的怜恤之情。至于“卡里斯”和“埃莱奥斯”这两个词,则主要分别在于:“卡里斯”特指白白给人的恩赐,重点在于施恩者慷慨好施的精神,是施恩者的分外事,是蒙恩的人不配得到的;“埃莱奥斯”的重点在于看见凄苦和贫困的人时,本着慈悲作出反应。因此,上帝“惠然赐给[e·kha·riʹsa·to埃卡里萨托]他[耶稣]凌驾其他一切名字的名字”,所显的是“卡里斯”(意即分外恩典)。(腓2:9)上帝向耶稣施恩,并不是出于同情,而是出于爱心和慷慨的精神。(见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