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谁才逃避现实?
“逃避现实。”一位青年传道员迁往南太平洋从事海外传道工作时,一个亲戚这样说。不少人对此怀有同感。例如,纽西兰的一位广播评论家在不久之前声称,当经济情况恶化时,大批人转而相信上帝,这仅是逃避主义a的一种形式而已。
可是,把一生贡献出来致力于属灵事务的人真的是逃避现实吗?据耶稣基督说就绝不是。耶稣并没有把相信上帝看作是幻想或虚构。在约翰福音7:28,耶稣说:“我来并不是由于自己,但那差我来的是真的。”
在耶稣的例子上,相信上帝并没有对他产生任何消极的影响。他受到感动把自己的生命呈交给上帝,说:“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希伯来书10:7)今日真正基督徒所受的感动绝非较弱。例如,请留意保罗在写给第一世纪教会一位杰出的长老提摩太的信中所说的话。保罗知道教会中有些人拥有不少物质资财。可是,由于他们的信仰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因此他们会受到感动将资财善为运用。保罗说:“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上帝。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供给”或作“体贴”),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书6:17-19。
因此基督教绝没有逃避现实。它要求人勇敢地正视责任。我们所崇拜的上帝绝不是虚构;他是真实的。我们所过的事奉上帝的生活是具有意义和令人满足的生活。我们希望在将来获得的奖赏绝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测,反之它是以不可能说谎的上帝的应许为根据的。——希伯来书6:18。
诚然,许多人认为人无需事奉上帝,从而把一生寄托在物质资财或自私地追求名利之上。这些人又如何?可能其实这些人才逃避现实吗?
睿智的所罗门使用“虚空”和“捕风”等字词去形容一般以物质东西和肉体享乐为主的人的生活。他描述此等人的结局说:“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留下不给[它]的;我心所乐的,我没有禁止不享受的;因我的心为我一切所劳碌的快乐,这就是我从劳碌中所得的分。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和我劳碌所成的功,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日光之下毫无益处。”——传道书2:10,11。
不错,甚至崇尚物质的生活方式也能带来若干欢愉,但这种生活却缺乏真正的满足和恒久的快乐。这种生活纯粹是“虚空”的。“虚空”一词的希伯来原文的意思是“呼吸”,因此所指的是缺乏实质和永久性的东西。
既然如此,人若过着所罗门称为“虚空”的生活,又怎有资格指控基督徒躲避在一种虚幻的满足情绪中呢?自然没有。事实上,使徒保罗进一步指出,“世界的场面正在改变中。”(哥林多前书7:31,《新世》)他在这里把不敬虔的世界比作舞台上不断改变的场面。今日看来多姿多采、可爱甚至壮观的事情,明天可能就不再存在了。今日的“演员”终必被别人所取代。他们一切的努力无法产生任何具有永久价值的东西。他们对将来也没有任何真正的希望。
十八世纪英国政治家兼演说家柴斯特菲尔德(Philip Chesterfield)说得不错:“我曾经愚昧地追求享乐,以享乐为一切。我曾享受世上的种种乐事,我衡量它们的真正价值,实际上是非常之低。……当我回忆自己的所见……和所做的一切时,我很难说服自己相信世上种种浮浅、匆速和扰攘的享乐具有任何现实之处。”
可是,基督徒却像亚伯拉罕一般;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经营所建造的。”(希伯来书11:10)由于基督徒的信心是稳确的,他们根本无须逃避,反之他们的生活充满令人满足的活动。你的生活又如何?它只是逃避现实?还是内容充实而建在现实之上?
[脚注]
a “逃避主义”的定义是,“继续把思想转移到幻想的事物之上以逃避现实,”或“全神贯注于……想象的情况或活动以求逃避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