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哪
(Manna)
以色列人在旷野流浪40年间的主要食物。(出16:35)公元前1513年,以色列人从埃及出来以后第二个月的下半月,耶和华在逊旷野第一次赐下吗哪。(出16:1-4)他们一直吃吗哪,直到公元前1473年进入迦南,开始吃应许之地的出产为止。(书5:10-12)
早晨的一层露水蒸发以后,吗哪就出现在地上,结果“旷野的地面就有一些细小薄脆的东西,小得像地上的霜”。以色列人第一次看见这种东西的时候问:“这是什么东西?”,原文是“man huʼ(曼·胡)?”。(出16:13-15;民11:9)吗哪很可能便是由此得名,最初把这种食物称为“吗哪”的正是以色列人自己。(出16:31)
样子和特点 吗哪“像芫荽的种子,是白色的”,“样子”看起来像芳香树胶(芳香树胶是一种透明的、像蜡一样的物质,形状像珍珠)。吗哪的味道好像“蜜饼”或“搀油的甜饼”。用磨磨碎或用臼捣烂以后,吗哪可以拿去煮或是烤成饼。(出16:23,31;民11:7,8)
现今已知的自然物质没有一种完全符合圣经对吗哪的描述,而且吗哪是耶和华施行奇迹赐给以色列人的,所以说吗哪是某种已知的东西是没有多大根据的。吗哪不受时令的限制,在旷野中也没有特定的产地。虽然吗哪隔夜一般就会生虫发臭,但第六天多捡的两升吗哪(安息日的食物)却不会变坏。安息日是找不到吗哪的,这是为了让以色列人实行安息日的规定。(出16:19-30)
家主会亲自去为全家捡吗哪,或是监督这件工作。太阳一发热,吗哪就熔化,所以家主肯定要赶快按全家人的大致需要去捡,之后再拿去量一量。不管他们捡得多还是捡得少(这取决于家庭的大小),结果捡的量总是平均每人一俄梅珥(2.2升;2干量夸脱)。(出16:16-18,和合)使徒保罗曾用这个典故鼓励哥林多的基督徒用自己的富裕弥补弟兄的不足。(林后8:13-15)
目的 耶和华容许以色列人在旷野挨饿,然后赐给他们吗哪,是要教导他们“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而是靠耶和华所说的每一句话”。耶和华这样做,是要“把[他们]降为卑,试验[他们],要[他们]最终得益处”。(申8:3,16)后来,以色列人吃腻了吗哪,开始埋怨,形容吗哪是“这么糟的食物”,耶和华就因他们的忤逆惩罚他们,任凭毒蛇在他们当中出没,咬死了许多人。(民21:5,6)
诗篇执笔者说吗哪是“天上的食物”(诗78:24;105:40)、“大能者的食物”(诗78:25)。圣经说天使“大有能力”(诗103:20),因此可以称为“大能者”。不过,这不是说天使真的以吗哪为食。诗篇的意思可能是上帝通过天使赐吗哪给以色列人。(参看加3:19)另一个可能性是,由于“大能者”住在天上,所以用“大能者的食物”这个词组只是想说吗哪是从天而降的。
为了让后代看见吗哪,亚伦把一俄梅珥(2.2升;2干量夸脱)吗哪装在一个罐子里,存放在耶和华面前。包金的约柜完成后,里面放了一“金罐”吗哪。(出16:32-34;来9:4,和合)可是,大约五个世纪后,约柜从大卫所搭的帐幕转移到所罗门所建的圣殿时,金罐不见了。(撒下6:17;王上8:9;代下5:10)金罐存在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用作象征 吗哪虽然是上帝赐下的(尼9:20),却不能让以色列人永远活着。基督耶稣说明了这一点,然后又说:“我是从天而降、叫人得生命的食物。谁吃了这种食物,谁就永远活着。我将要赐的食物就是我的肉,是为了世人的生命而赐的。”(约6:30-33,48-51,58)基督的忠信门徒用行动表明自己相信耶稣所牺牲的血和肉有力量为人赎罪,这就等于吃了从天而降的“吗哪”,也就是“生命的食物”。因此,他们都有希望永享生命,有的会跟基督一起在天上,有的会在地上的乐园里。
基督也用罐里的吗哪作象征,向受圣灵膏立的门徒保证,战胜的人会得到“隐藏的吗哪”。“隐藏的吗哪”象征不能腐坏的食物或随之而来的结果,对战胜的受膏门徒来说就是在天上得享不死不朽的生命。(启2:17;林前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