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幕
(Tabernacle)
以色列人用来崇拜上帝的帐幕,是可以搬运的;有时也叫“会幕”。(出39:32,40;见会幕)希伯来语叫mish·kanʹ(米什坎,指住处;居所;帐篷),’oʹhel(奥赫,指帐幕),以及miq·dashʹ(米克达什,指圣所)。希腊语叫ske·neʹ(斯凯内),指“帐幕;棚;住处;居所”。(见圣所)
耶和华作了安排,让以色列人靠近他,圣幕是这个安排的核心。圣幕由两部分构成。(见上册538页图片)前面的部分是圣所,设有金灯台、烧香的金坛、放置陈设饼的桌子和一些金器具。最里面的部分是至圣所,放置了约柜,约柜盖上有两个金基路伯天使像。(见约柜;至圣所)
何时设立 圣幕,或“会幕”(在撒上1:9,24[和合]又叫“耶和华的殿”),于公元前1512年在西奈山的旷野建造。圣历一月(亚笔月或叫尼散月)一日,圣幕设立起来了,设施和器具一应俱全。(出40章)居间人摩西按耶和华的指示在当天立了祭司。整个就职礼举行了七天,第八天祭司们就正式开始供职。(利8,9章;见就职礼)
设计 耶和华在山上对摩西说话,向他披露整个圣幕的模式,吩咐他说:“你要留心,一切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模式做。”圣幕是“天上事物的象征和影子”,因此一切细节都要准确无误。(来8:5)耶和华启示比撒列和奥何利亚伯,使他们在其他男女协助下,按摩西的指示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结果“这一切工作,凡耶和华吩咐摩西的,以色列人都照着做了”。(出39:42;35:25,26;36:1,4)建造圣幕所需的物料是人民自愿捐献的。(出36:3,6,7)以色列人捐出的金、银、铜、线、布料、兽皮等,无疑大都是他们从埃及带出来的。(出12:34-36;见海豹皮)金合欢木则可以从旷野找到。(见金合欢)
本文提到的尺寸是按一肘尺等于44.5厘米(17.5英寸)计算的,但摩西所用的尺寸也可能是长肘尺,相当于51.8厘米(20.4英寸)。(另见代下3:3;结40:5)
覆盖物和帷幕 圣幕的整个框架先用细麻布幔遮盖,布幔上绣了彩色的基路伯天使像。五幅布幔连成一大块,另外五幅布幔也连成一大块,边缘上有蓝线环,用金钩把两块布幔连起来。每幅布幔仅长28肘尺(12.5米;40.8英尺),因此细麻布幔的边缘离地至少1肘尺(44.5厘米;17.5英寸)。(出26:1-6)
又用山羊毛做布幔,覆盖细麻布幔,把六幅连在一起,另外五幅也连在一起,这十一幅山羊毛布幔每幅长30肘尺(13.4米;43.7英尺)。再用染红的绵羊皮覆盖山羊毛布幔。最后用海豹皮覆盖,这一层看来垂到地面,很可能配有绳子,可以用钉子固定在地上。(出26:7-14)
在圣所和至圣所之间另有一幅帷幔,绣上了基路伯天使像(出36:35),东面的入口则有一幅门帘,用多种颜色的羊毛和细麻织成(出36:37)。
尺寸 圣经说圣幕(显然指内部尺寸)长30肘尺(13.4米;43.7英尺),高10肘尺(4.5米;14.6英尺)。(参看出26:16-18)看来宽也是10肘尺(参看出26:22-24),计算方法如下:圣幕的背面(西面)由六个各宽一肘尺半的框架(共9肘尺)和两个叫角柱的框架组成。两个角柱在圣幕里看各宽半肘尺。犹太学者拉希(公元1040-1105)论及出埃及记26:23说:“八个框架连成一排,不过在圣幕里看不见这两个[角柱]的总宽度,而是在一边能看到半肘尺,在另一边也能看到半肘尺,连同其他框架共宽十肘尺。两个角柱余下部分 的宽度跟圣幕南北面框架的厚度相同,因此从外面来看是平齐的。”(《摩西五经,附〈塔古姆〉昂克罗译本、〈哈费他拉〉、拉希评注,出埃及记》,译自M.罗森鲍姆与A.M.西尔伯曼合译的英译本,144页;楷体英语译者自排)
圣幕的至圣所看来是立方的,边长10肘尺。后来所罗门建造的圣殿的至圣所也是立方的,边长20肘尺(8.9米;29.2英尺)。(王上6:20)圣所的长度是宽度的两倍。关于圣幕里的圣所的长度,值得留意的是:遮盖圣所的两块细麻布幔各宽20肘尺(出26:1-5)。其中一块布幔(20肘尺)从圣所的入口直铺到与另一块布幔用钩子相连的地方,接口看来在悬挂至圣所帷幔的柱子上方。另一块布幔(20肘尺)则用来遮盖至圣所(10肘尺)和圣幕的背面,即朝西的部分(10肘尺)。
框架 圣幕的围墙是用金合欢木做的,包上金,明显是框架(类似窗框)而不是整块木板。(出26:15-18)这个说法看来是合理的,理由有两个:(1)大小有如圣经描述的金合欢木板会太重;(2)布幔上的基路伯天使像会被木板遮挡,除了圣幕顶部的之外,其余的就都无法看到了。(出26:1)看来圣幕里所有框架连接起来以后,祭司还能看得见细麻布幔上的基路伯天使像。现代有些学者也认为圣幕是用框架而非木板做围墙的。虽然一些较旧的译本把希伯来语qeʹresh(凯雷什)译作“木板”“竖板”,但好几部现代译本都译作“骨架”“支架”“框子”或“框架”。(出26:15-29,现译,牧灵,吕译,新世)
圣幕北面有20个框架,南面也有20个框架。(出26:18,20)每个框架高10肘尺(4.5米;14.6英尺),宽1肘尺半(67厘米;26英寸),厚度没有说明。背面(即西面)有六个框架,两边还各有一个框架叫“角柱”。(出26:22-24)
圣经提及框架时,也谈到“金环”。这些环无疑安装在框架上用来套横木。有三排横木穿过这些环来连接圣幕的框架。显然最高一排和最低一排各有两根横木,而圣经只提到框架中央的中横木“从这端直伸到那端”。所有横木都包了金。(出26:26-29)
木柱和根基 有五根包金的木柱在圣幕入口(或前面),还有四根包金的木柱用来悬挂帷幔,把圣所和至圣所隔开。(出26:32,37)整座圣幕的基础由100个底座构成,这些底座可以跟48个框架底部的榫头连接起来(每个框架有两个底座;分隔圣所和至圣所的四根木柱安在四个底座上)。底座全是银的(出26:19-25,32),每个底座重约一他连得(34公斤;92金衡磅)。(出38:27)另有五个铜底座支撑圣幕入口的柱子。(出26:37)鉴于银有相当的重量,这些底座显然不会很厚,但可能比厚的金属板更厚。
院子 圣幕四周的院子长100肘尺(44.5米;146英尺),宽50肘尺(22.2米;73英尺)。围绕着院子的帷幕高5肘尺(2.2米;7.3英尺)。两边各有20根铜柱,两头各有10根铜柱。朝东入口的门帘用细麻和多种颜色的物料做成,宽20肘尺(8.9米;29英尺)。(出38:9-20)
估计的费用 按当今的价格计算,建造圣幕所用的金银约值1200万美元,整座圣幕的建筑费可能超过1300万美元。(出38:24-29)
可能后来加建的 过了一段时期,在圣幕的院子里,很可能在边缘附近,建了一些祭司专用的处所。(撒上3:3)此外,在院子里也可能盖了一些棚子,让献交谊祭的人和他们的家人可以在棚子里吃祭物。
在以色列营中的位置(见上册538页图表) 圣幕位于以色列营地的中央。最靠近圣幕安营的是利未部族各家族,他们负责照料圣幕。亚伦的祭司家族在东边,哥辖人在南边(亚伦家族就是从他们挑选出来担任祭司的[出6:18-20]),革顺人在西边,米拉利人在北边。(民3:23,29,35,38)余下的十二部族则在离圣幕较远的地方安营:犹大、以萨迦、西布伦在东边;吕便、西缅、迦得在南边;以法莲、玛拿西、便雅悯在西边;但、亚设、拿弗他利在北边。(民2:1-31)人们不论在营地中的什么地方,都很容易知道圣幕的位置,因为白天有云柱,晚上有火柱停在安放约柜的至圣所上面。(出40:36-38)
怎样搬运 运送圣幕和其中的物品和器具之前,祭司要遮盖圣所的器具,然后哥辖人扛抬已经盖好的约柜、放置陈设饼的桌子、灯台和金坛,徒步前进。(民4:4-15;7:9)革顺人有两辆车,负责搬运圣幕的布幔(至圣所的帷幔除外,这幅帷幔要放在约柜上[民4:5])、会幕的盖、院子的帷幕、门帘、圣幕的绳子,以及在圣幕供职所用的某些器具。(民4:24-26;7:7)米拉利人有四辆车,负责搬运沉重的物品,包括框架、柱子、底座、附属的钉子和绳子。(民4:29-32;7:8)
历史 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进入应许之地以后,圣幕就设在吉甲。(书4:19)到了划分土地的时候,圣幕就搬到示罗(书18:1),在示罗多年(撒上1:3,24)才迁到挪伯(撒上21:1-6),后来又迁到基遍(代上21:29)。大卫把约柜搬到锡安的时候,约柜已很多年没有放在圣幕里了。不过,以色列人仍旧到基遍,在圣幕里献祭,直至所罗门建造的圣殿落成为止。在那段日子,圣幕又称为“极大的丘坛”。(王上3:4)圣殿建成后,所罗门命人把圣幕抬到耶路撒冷,看来圣幕就存放在那里了。(王上8:4;代下5:5)
用做象征 使徒保罗说圣幕含有象征的意义。他论述圣幕和圣幕里的职务所预示的事物时,说耶稣基督“在圣殿和真圣幕里做公仆。这个圣幕是耶和华建造的,不是人建造的”。(来8:2)然后又说“基督来到,在已经实现的美好安排中做大祭司,穿过更大、更完备的圣幕。这个圣幕不是人手所造的,也就是说,不是属于这个受造世界的”。(来9:11)旷野里的圣幕是上帝吩咐人设立的,让人通过圣幕靠近他,崇拜他。圣幕设立的目的,是要除去人的罪。圣幕预示上帝的安排(来9:9):伟大的大祭司耶稣基督进了天上,显在他父亲面前,他所献出的生命能够切切实实地把罪除去。(来9:24-26;见圣殿)通过这个安排,忠信的人能够靠近上帝。(来4:16)使徒约翰曾在异象里看见天上“存放圣谕的帐幕里面的圣所”。(启15:5)
使徒彼得是上帝从灵而生的儿子之一,有希望到天上跟基督耶稣共事。他把自己的肉身称为“帐幕”(吕译),说这只是个暂时的“住处”,因为他深知自己不久于人世,将来复活时会成为灵体而不再是血肉之躯。(彼后1:13-15;约一3:2;林前15:35-38,42-44)
至于圣幕里的各样物品和器具,见个别物品和器具名称的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