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犹如何帮助弟兄
在1世纪晚期,该犹和其他基督徒面临了一些挑战。当时有人散播错误的道理,想要分裂会众和削弱弟兄姊妹的信心。(约翰一书2:18,19;约翰二书7)一个叫狄特腓的人用“邪恶的话”胡乱批评使徒约翰和其他人。狄特腓不但不接待来探访的基督徒,还试图说服弟兄姊妹也不要这样做。(约翰三书9,10)约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信给该犹的。这封信大约在公元98年写成,后来被收录在圣经的《希腊语经卷》里,称为约翰三书。
该犹尽管面临挑战,仍继续忠心地事奉耶和华。那么,该犹怎样表现忠贞呢?他的榜样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另外,约翰的信怎样帮助我们保持忠义?
写给好朋友的信
在约翰三书中,约翰称呼自己的方式能使身为他属灵儿子的该犹看出,写信的是约翰。约翰亲切地称呼该犹为“亲爱的”以及“我真心所爱的”。另外,约翰在信中表示,他希望该犹的身体状况跟属灵状况一样好。由此可见,约翰对该犹的感情很深,也很赞赏他。(约翰三书1,2,4)
约翰在信中并没有明确提到该犹在会众里的职责,但看来该犹很可能是个监督。约翰称赞该犹即使与弟兄素未谋面,仍然愿意接待他们。从古至今,上帝的忠仆都十分慷慨。因此,约翰从该犹的好客精神看出,他是个忠于上帝的人。(创世记18:1-8;提摩太前书3:2;约翰三书5)
约翰在信中称赞该犹对弟兄表现慷慨,我们从这件事看出,当时有些基督徒经常在约翰的住处及各会众之间往返。这些基督徒显然将他们看到的事告诉了约翰,约翰也许就是以这种方式得知会众的状况。
一般而言,往返各处的基督徒会比较想要在弟兄姊妹家投宿。当时的客店大都声名狼藉、服务差劲,许多人更在那里做不道德的事。因此,明智的旅客多半选择住在朋友家,来往各地的基督徒则住在弟兄姊妹的家。
“他们为了上帝的名出外”
约翰鼓励该犹要继续表现好客的精神,所以他请该犹“好好送[往返各处的基督徒]上路,这才对得起上帝”。经文中,“好好送他们上路”指的是协助客人,提供他们在抵达目的地之前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此外,一些往返各地的弟兄曾告诉约翰,该犹对他们表现爱心并持守真理。由此可见,该犹一直好好地接待来访的基督徒。(约翰三书3,6)
这些来访的客人可能是到外地传福音的人、约翰的代表或探访会众的监督。不论这些基督徒是谁,他们往返各地都是为了宣扬好消息。约翰说:“他们为了上帝的名出外。”(约翰三书7)他在信中也说:“我们应当款待这样的人,好叫我们成为真理中的同工。”(约翰三书8)这些人是会众的一分子,值得弟兄姊妹热情款待。
协助处理棘手的问题
约翰写信给该犹,不仅是因为想谢谢他,也是想帮助该犹处理棘手的问题。当时,会众中有个叫狄特腓的人,他因为某些理由不愿接待来访的弟兄,甚至试图阻止其他人接待他们。(约翰三书9,10)
当然,上帝的忠仆基本上都不想受狄特腓接待,因为狄特腓在会众中爱居首位,对约翰的话不尊重也不接受,他还用邪恶的话胡乱批评约翰和其他人。虽然约翰从未称他为假导师,但狄特腓确实与使徒对抗,不服从有职权的人。狄特腓一心抬高自己,缺乏基督徒该有的特质,这不禁让人质疑他的忠贞。狄特腓的事例说明,骄傲自大、野心勃勃的人可能会使会众分裂,对弟兄姊妹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约翰对该犹说的话,对我们也适用:“不要仿效邪恶。”(约翰三书11)
继续行善的理由
约翰提到了一个值得效法的榜样,叫作底米特,他与狄特腓完全不同。约翰说:“大家都给底米特作证……连我们也作证。你知道我们所作的见证是真的。”(约翰三书12)底米特在某些方面或许需要该犹协助,所以约翰在信中介绍及推荐底米特。底米特很可能是约翰的代表之一或是探访各会众的监督,他也许亲自把这封信拿给该犹,并向该犹解释信中的细节,这使约翰所写的内容更有力。
既然该犹对基督徒十分慷慨,为什么约翰还要提醒他继续这样做呢?是因为约翰看出需要鼓励该犹,使他更有勇气对弟兄姊妹表现好客的精神吗?还是约翰担心,该犹可能因为狄特腓试图把接待客人的基督徒赶出会众,而犹豫要不要款待来访的弟兄呢?不论原因是什么,约翰通过以下的话鼓励该犹:“行善的源于上帝。”(约翰三书11)这正是我们应该行善并继续这样做的理由。
约翰所写的信推动该犹继续表现好客的精神吗?约翰三书被纳为圣经正典并流传至今,鼓励了许多人“仿效良善”。由此可见,约翰的信确实使该犹受到鼓励。
我们从约翰三书学到什么?
虽然约翰三书里有关该犹的事并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经历学到不少宝贵的道理。
第一,由于弟兄姊妹乐意到不同的地方教导人真理,我们才能认识上帝,我们衷心感谢他们。当然,不是所有基督徒都能去很远的地方传扬好消息。不过,我们可以学习该犹,支持及鼓励那些往返各处的弟兄姊妹,像是分区监督和他们的妻子。另外,有些弟兄姊妹搬到国内外需要更多传道员的地区,我们可以提供他们必要的协助。我们这样做就是“努力表现好客精神”了。(罗马书12:13;提摩太前书5:9,10)
第二,就算我们知道会众中有人质疑带头的弟兄,也不必觉得惊讶。其实,使徒约翰和保罗的职权都曾受人质疑。(哥林多后书10:7-12;12:11-13)那么,如果会众里有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反驳那些提出质疑的人吗?保罗劝勉提摩太,说:“主的奴隶不必争辩,倒要对所有人和气,胜任教导的工作,在逆境下保持克制,温和地教诲对抗的人。”当争论发生时,我们保持温和可能会感动那些批评弟兄的人,使他们改变态度。之后,也许耶和华会“让他们悔改,能确切认识真理”。(提摩太后书2:24,25)
第三,那些遭遇反对仍忠心事奉耶和华的人需要别人了解他们的感受,真心称赞他们表现的忠贞。约翰的确鼓励了该犹,也让该犹相信自己一直在做对的事。同样地,今天长老也应该效法约翰鼓励弟兄姊妹,使他们重新得力“不困乏”。(以赛亚书40:31;帖撒罗尼迦前书5:11)
约翰写给该犹的这封信是圣经里篇幅最短的书卷,在希腊语原文中只有219个字。虽然如此,对今天的基督徒来说,这本书仍然十分有益、深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