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传授或取得知识与技能。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可用的方法包括:(1)解释及反复教导;(2)本着爱心去管教和培训(箴1:7;来12:5,6);(3)留心观察(诗19:1-3;传1:12-14);(4)责备和训斥(诗141:5;箴9:8;17:10)。
耶和华上帝是最伟大的教育家和导师,无与伦比。(伯36:22;诗71:17;赛30:20)上帝创造他地上的儿子亚当时,赋予他说话和语言的能力(创2:19,20,23),让他知道很多关于受造万物的知识(创1,2章),并给了他一些指示和吩咐(创1:28-30;2:15-17)。
在族长社会 圣经由始至终表明,家庭是施行教育的基本单位。在最古老的社会里,父亲是一家之主,而“家”的规模可以很大。以亚伯拉罕为例,他的“家”就犹如一个社区那么大。教导家人是家主的责任。(创18:19)从约瑟的表现可以看出,以撒和雅各都效法他们的父祖亚伯拉罕,悉心教导儿女。(创39:4,6,22;41:40,41)住在乌斯地的约伯(亚伯拉罕的远亲)看来颇熟悉天文地理以及当日的工业发展,他后来更有幸上了一节由耶和华亲自教授的自然历史课。(伯9:1,9;28,38-41章)
对于天文、数学、几何、建筑、科学与艺术,古埃及人的知识也相当丰富。摩西除了从母亲那里学到跟崇拜耶和华有关的事(出2:7-10),也学了“埃及人的一切智慧”,因此“说话做事都大有能力”(徒7:22)。尽管以色列人曾在埃及做奴隶,却都能写会读,也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快要进应许之地时受到嘱咐,要将上帝的吩咐“写”在房子的门柱上和城门上,也要反复教导儿女认识上帝的律法。当时,他们说的写的都是希伯来语。(申6:6-9;另见申27:3;书8:32)
从订立律法之约到被掳到异地 在这段时期,教育儿女的责任依然主要落在父母身上。(出12:26,27;申4:9;6:7,20,21;11:19-21)犹太人素来重视教育,明白父母有责任从小就在灵性、道德和思想上教育下一代。玛挪亚曾祈求上帝指教他如何将儿子参孙抚养成人。(士13:8)在家里,父亲固然是主要的导师,但母亲也有责任施教,特别是帮助孩子切实听从父亲的教诲和管教。(箴1:8;4:1;31:26,27)父母清楚知道,孩子从小受到适当的训导,长大后就不会轻易偏离正道了。(箴22:6)
儿女有义务深深尊敬父母,父母则有责任认真行使管教的权杖。(箴22:15)父母应该本着爱心施教,但孩子如果很不听话,也许就得施行严厉的管教,包括责打和惩罚。(箴13:24;23:13,14)咒骂父母或打父母的,都必处死。(利20:9;出21:15)成年的儿子要是顽劣忤逆,无可救药,以色列人就要用石头打死他。(申21:18-21)事实上,十诫中的第五条是个带应许的诫命:“要孝敬父母……使你在耶和华你上帝赐给你的地上活得长久,凡事顺利”。(申5:16;弗6:2,3)
父母在生活每一方面都应该受上帝的律法指引,随时并持续不断地教导儿女。无论在家里、在路上、或一起工作时,都应该谆谆教诲,而且不限于责骂和处罚,既要言传也要身教。每年三次,儿女跟父母一起上耶路撒冷守节时,不但可以在路上学到地理常识,也有机会跟来自不同地方的同胞来往。(申16:16)
除了宗教知识,男孩子也要学习父亲的谋生技能或别的手艺。以色列人在旷野建会幕时,上帝把教导的才能赐给比撒列和奥何利亚伯这两个技艺精湛的工匠,让他们懂得把知识传授给别人。(出35:34)为了好好履行妻子的责任,女孩子不但要学习料理家务,也要学会像撒拉那样对丈夫表现深深的尊敬。(创18:12;彼前3:5,6)关于贤妻的才德、成就以及职责,箴言31章描述得十分详尽。
以色列人看来从小就学习音乐。圣经提到一些妇女能歌善舞,还会击鼓弹琴。(撒上18:6,7)利未部族的男子有的会谱歌作诗,有的会弹琴唱歌。(诗87篇的题记;88篇的题记;代上25章)
另外,上帝把整个利未部族拨出来,好专责处理宗教教育的工作。公元前1512年,祭司正式就职。他们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教导人民认识上帝的律法。摩西是利未人,也是律法之约的居间人,因此顺理成章是上帝律法的导师。(出18:16,20;24:12)其他祭司和非祭司的利未人则负责向国民阐明耶和华借摩西颁布的一切条例。(利10:11;14:57;申17:10,11;代下15:3;35:3)他们要向民众公开宣读律法书。每逢安息年的住棚节,全国上上下下,不论男女老幼(在崇拜活动上,他们并没有按年龄或性别被分隔开来),包括城里侨居的人和所有听了能明白的人,都要聚集起来,聆听利未人朗读律法书。(申31:9-13)约沙法王在位第三年,发起了一次全国教育运动,吩咐国中的领袖、祭司和利未人带着上帝的律法书,走遍犹大各城去教导人。(代下17:9)
《希伯来语经卷》中有不少内容是用诗歌体裁写的,能加强记忆,有助于学习。希伯来诗句不用字音押韵,只着重意义上的对称和思想上的节奏。很多生动有力的隐喻都取材于大家(包括小孩)熟悉的自然景物。圣经中也有离合体诗句,这些诗句是按希伯来字母的顺序做句首的(诗25,34,37,111,112,119篇;箴31:10-31;哀1-4章);有时连续几节经文都用同一个字母开头。以诗篇119篇为例,全篇共176节的句首是由希伯来语22个字母开头的,即头8节都用希伯来语的第一个字母ʼaʹleph(阿莱弗)开头,接着8节用的都是第二个字母behth(贝特),照此类推。
获释回乡后 以色列人从巴比伦返回故土、重建圣殿后,教育国民认识正确的崇拜是当务之急。受过优良教育的以斯拉是个抄经士。(拉7:1,6)他不但抄写圣经,还把很多文献辑录成书,并参与了《希伯来语经卷》正典的整理工作。此外,他在以色列国大力推行教育,教导国民认识上帝的律法,忠心履行自己作为利未祭司的职责。(拉7:11,12,25)为了恢复正确的崇拜,他把所有从巴比伦回国的祭司和利未人组织起来,安排他们教导那些回乡的以色列人及其子孙。(尼8:4-9)希伯来裔的抄经士(又称苏弗令)精通律法,虽然不一定是利未人,但他们在教导国民的事上的角色举足轻重。可惜,他们后来大量引入人的传统,结果把上帝话语的纯正道理腐化了。(见抄经士,文书)
公元1世纪 公元1世纪,教育儿女的责任依然主要落在父母身上,幼儿教育尤其如此。(提后1:5;3:14,15)圣经说,耶稣在拿撒勒长大,由母亲和养父抚养成人,除了身量随年龄不断增长之外,也充满智慧。耶稣十二岁时显出的悟性和对答,令当时圣殿里的导师大感惊诧。(路2:41,46-52)在那个时代,抄经士仍然是民众的主要导师,他们也在附属于会堂的学堂里公开施教。(见会堂)他们教授自然科学、摩西律法以及拉比的训谕(这些训谕是后来加进律法书的)。另外,父母也必须教儿女学会一门手艺。
耶稣是世上最卓越 的老师,被同时代的人公认为深具影响力的导师,广受民众欢迎。耶稣的门徒称他为“拉比”,意思就是“老师”或“导师”。(可9:5;见拉比)有时候,连反对他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耶稣的话说得好。有一次,法利赛派的人质问那些奉派去捉拿耶稣的差役为什么空手而回,差役说:“从来没有人像他那样讲话的。”(约7:46;路20:39,40;可12:32,34)
耶稣是出色的导师,原因很多。首先,正如他自己说,他是奉父亲的名而来的,父亲怎么说,他就照样说。(约5:19,30,43;6:38;10:25)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在天上跟耶和华关系极为亲密,不愧是阐明天父品德、作为和旨意的最佳人选。(太11:27)再说,耶稣也具有优秀导师的另一个必备条件:他深爱自己所教的人。(可10:21;约13:1,34;15:9,12)耶稣深爱他的门徒,甚至达到愿意为他们舍命的地步,试问世间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这一点呢?(约15:13)另外,耶稣洞悉人的内心和想法(约2:25),目光如炬、明察秋毫(路6:8)。耶稣从不为一己私利去施教,他心里没有奸诈,也没有犯罪。(来7:26)耶稣不用抄经士的哲学理论去教人,只用日常生活的事物做比喻。正因为这个缘故,今时今日,耶稣的教诲依然好懂好读,其中包含了很多精采的比喻。(见比喻)
耶稣施教,有时也涉及训斥和管教。(可8:33)耶稣既言传也身教,全情投入传道教人的活动。耶稣说话像有权柄的人,什么抄经士都无法相比。圣灵也为耶稣作证,表明他的教诲确实出于上帝,因此他可以凭着权柄和能力,命令污灵从人的身上出来。(可1:27;路4:36)假导师阻止人听从耶稣的教诲,耶稣勇敢无畏地揭开他们的真面目,训斥他们。(太23章)
在基督徒会众 耶稣的门徒跟随他的脚踪,致力推行圣经教育工作,成绩斐然。他们不但传讲 上帝王国的好消息,也教导 人学习圣经的真理。(徒2:42)他们跟耶稣一样勇敢无畏,说话像有权威的人。(徒4:13,19,20;5:29)上帝的灵使他们大有力量,证明他们所传所教的确实蒙上帝悦纳。无论在圣殿、在会堂、在别人家里,他们都教导人认识上帝的话语。(徒5:16,21;13:14-16;20:20)另外,他们跟其他基督徒一起聚集,好学习圣经,激发爱心,促进善行。(徒20:7,8;来10:24,25)
使徒保罗说,会众里成熟的男子担起不同的职责和岗位,其中之一就是做导师。保罗指出,这一切安排旨在教育和培训圣民,去做服事的工作,强化基督的身体。(弗4:11-16)哥林多前书14章显示,当日的基督徒会众持续不断地推行圣经教育。会众的每个成员,包括妇女,都受到培训去教导别人,使人成为基督的门徒。(徒18:26;来5:12;罗12:7)但在会众里负责督导和施教的却只能是成熟的基督徒男子,比如提摩太和提多。(提前2:12)这些监督必须具备资格在会众里施教,并能纠正不妥当的事。他们要格外留神,好确保自己所教的正确无误,合乎健全的教诲。(提前4:16;提后4:2,3;多2:1)
关于体育活动的价值,圣经说的不多。使徒保罗的忠告是:“操练身体益处有限,敬虔却事事有益,不论现在还是未来,都能叫人得着应许的生命。”(提前4:8)当然,传道教人也得费力气,但这种体力锻炼是十分可取的。耶稣在地上时走过很多路,他的门徒也一样。以保罗为例,他往来各地传道时肯定也得走很远的路。
关于世俗教育,圣经同样谈的不多。圣经只提醒基督徒:不要浪费时间去钻研人的哲学,不要纠缠于愚蠢无益的问题,也不要跟不相信上帝和他话语的人进行思想交流。(提前6:20,21;林前2:13;3:18-20;西2:8;多3:9;1:14;提后2:16;罗16:17)当然,基督徒知道上帝要求他们好好照顾家人衣食所需,而为了履行这个义务,他们往往得接受某些教育或培训,好能就业谋生。(提前5:8)尽管如此,早期基督徒的历史显示,他们最关心的始终是竭尽所能去宣扬“好消息”,并让圣经教育自己和愿意学的人。(林前9:16)关于这一点,E.J.古兹匹德教授在《基督教进行印刷》(1940,111页)中指出:
“基督徒一旦看出可利用印刷的书刊去传播福音,就想尽办法去善加利用了。他们不但印制新的书,还把旧的重印,不断精益求精。但请不要误会,基督徒不是在印刷术发明后才起步的,他们从公元70年起就一直用尽方法去传福音的了,印刷术的成功只是让他们如虎添翼而已。就算在异族入侵的日子以及在黑暗时代,他们这份热情也从未冷却。由此可见,早期基督徒的生活重心就是传福音,他们不是单靠善言善行,而是用尽最先进的印刷术,要把福音完完整整、原原本本地传给世上的每一个人。”(见学校;监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