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皇的奔波——何以是必需的?
再度訪問波蘭之後,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完成了他在位五年間所作的第20次國際巡禮。既然多個世紀以來教皇大都深居簡出,因此一個合理的問題是,何以教皇在這麼短暫的期間作了這麼多次週遊呢?
作家尼哥斯提供給我們一個線索。論到選出若望保祿二世的教皇選舉會,他寫道:「無疑一般人均同意……當務之急是,天主教會必須納入正軌。內部長時期的不安、混亂、實驗、懷疑和議論,變節更不用說……現在必須加以終止。」
一位年高的荷蘭籍教士進一步強調這種情況,他論及荷蘭的天主教說:「情況令人絕望,知識分子和普通人紛紛脫離教會。主教們公開衝突。這是極大、極大的悲劇。」論到教士的情況,他補充說:「青年人都不願作教士。他們不再信賴一個在道德方面陷於悲慘狀態的教會。」
這種不妥的情況影響到世界大多數地方的天主教會。30或40年前,天主教徒毫無疑問地服從教會的主張,但這種情形已日益減少了。參加彌撒和告解的人數也銳降。
不錯,羅馬天主教會的統一結構已出現了深刻、明顯的裂痕。在三個主要方面教會顯然已發生分裂:(1)道德方面,天主教徒在日常生活上所遵循的基本規範(墮胎、節育、離婚),(2)政治和社會改革方面,(3)神學方面,教會的基本教義。
天主教徒是否服從教皇?
僅在以往數年間,墮胎、避孕和離婚問題在天主教社會的各階層中引起了激烈的爭辯。1979年,在教皇訪問美國之前有人曾以美國天主教徒為對象作過一項調查,看看他們是否謹守天主教的法規。《天主教會的領導人物》一書聲稱,「百分之50的天主教徒願意寬容當事人要求的墮胎;百分之53認為教士應該獲准結婚;百分之63認為離婚是可以接納的。……百分之66的人聲稱他們希望教會贊同人工避孕。特別是關於最後一點,在美國天主教徒當中,實際的情形和教會的主張已永久地造成分裂。如所週知,天主教徒夫婦廣泛地使用人工避孕方法而絲毫沒有罪咎之感。」
甚至在天主教佔優勢的國家中,天主教徒對道德問題也採取類似的態度。來自西班牙的一項報導表明1982年在該國已售出了47,605,000項避孕器具。墮胎在天主教國家中久已成為常事。甚至狂熱的天主教國家——愛爾蘭——也出現分裂。威爾(John Whale)寫道:「[愛爾蘭的]主教們承認『現時每年有2,200名以上的愛爾蘭少女在英國登記墮胎。』實際數目通常被認為較此高得多。」
對天主教徒具有深刻影響的重大問題之一是離婚。在教會看來,離婚並不存在,因此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在演說中表示強硬態度。可是,教會願意為人宣告婚姻無效,雖然有時這樣行要耗費大量金錢和時間。作家威爾論及美國的情形說:「邁阿美大主教麥加錫(Edward McCarthy)認為離婚是『我們所面對的主要難題——毫無疑問。』」在這件事上,何以有些教會權威人士不願執行教會的嚴厲法規呢?「他們意識到這樣行會妨礙他們達到目標,在司牧方面與教徒數目增加方面莫不皆然。因此他們每年宣告三萬宗婚姻無效——基本上說來,教會以書面證明一宗破裂的婚姻其實從起初就是無效的。……『這的確含有走法律罅的意味,』芝加哥一位教士……承認。」——楷書本刊自排。
美國一位紅衣主教不久之前為離婚和分居的人舉行彌撒。紐約《時報》報導說:「紅衣主教為離婚和分居的天主教徒主持彌撒以此為第一次。」倘若甚至紅衣主教也大膽反抗教會的命令,難怪教皇要週遊世界,試圖維持教會的內部紀律了!
政治使天主教會分裂嗎?
梵蒂岡發言人雖然極力強調教皇週遊列國的目的屬於「司牧」性質,許多評論家對此卻另有看法。《天主教會的領導人物》一書論及教皇之行說:「儘管教會強調此舉屬於靈修或司收性質,但每次訪問都牽涉到政治問題。」
那末,何以這些訪問是必需的呢?因為政治和社會問題在天主教教士們當中產生了深刻的歧見。教皇的中美洲之行就是個特別明顯的例證。一位專欄作家以「教皇之行的政教分合談」為題討論教皇的行程。這種情形在教皇所訪問的尼加拉瓜特別顯著,因為該國政府有些要員是天主教教士。同時,據紐約《時報》所載,尼加拉瓜首都馬拿瓜的大主教卻是「政府的猛烈批評者」。這樣,教會豈不是分裂了嗎?
該項報導同時聲稱,教皇前往中美洲的主要目的是「要強化羅馬天主教會……對抗來自內部左翼教士和修女的挑戰。」天主教會的統一和獨裁結構已出現裂縫。正如荷蘭的傳奇所說,一個男孩企圖用手指塞住水壩的漏洞,教皇若望保祿二世匆匆週遊列國正是企圖彌補裂孔。
教會道理受到抨擊
教會組織的進一步分裂從若干天主教神學家和教士繼續懷疑教會的基本道理可以見之。難怪貝納狄克教團的教士格蘭菲特(Patrick Granfield)將教皇所負的保全信仰合一的責任形容為令人生畏,「因為差不多在信仰和道德每一方面的傳統道理都引起了激烈的神學爭辯。這些爭論包括:……性道德;節育;墮胎;離婚和再婚;教士獨身;女子擔任聖職等。」
早在1971年,當時還是胡提拉紅衣主教的教皇已表示若干神學家撒下了懷疑的種子,對某些基本教義提出疑問,如三位一體、基督的本性、基督在聖餐中真正降臨和婚姻不能解除等。其他的人,如瑞士天主教學者孔格(Hans Küng),則對教皇萬無謬誤的十九世紀教義表示懷疑。
天主教會已被分裂和喪失自信所破壞。教士在宗教方面分別跟從自由主義、進步主義、保守派和極端正統派不等,在政治方面則從共產主義以至法西斯主義不等。此外教會也面對聖職方面的危機,導致教士和修女人數短缺。共產主義繼續在天主教國家,例如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等,內奪去不少人的擁護。難怪教皇必須週遊各地向人發出強烈的警告!
可是,教皇之行究竟有什麼信息帶給各國呢?他對世界提出什麼希望?關於這些問題,以下的最後一篇文章會加以討論。
[第27頁的圖片]
教皇正對天主教徒對於離婚、節育和墮胎的態度作一番認真的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