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及利亞發生屬靈饑荒?
「宗教正在沒落嗎?」一份報章提出這個問題。有些人覺得很難相信這件事,特別是他們若見到當地的教堂正欣欣向榮的話。但是你只需對報章的報導稍加留意便可以看出事實的真相。例如,《時代雜誌》報導說:「在美國曾經一度財雄勢大,後期又變成頗為開放而老於世故的基督新教各教會現已暮氣沉沉了。」這正是今日傳播媒介對宗教所作的典型報導。
『但在世界的其餘部分又如何?』你也許會問。『宗教在其他國家也遭遇同樣的難題嗎?』不錯,事實確是如此。為了舉例說明,讓我們看看在資源豐富的奈及利亞,各教會所經歷的難題。該國的情況可以幫助你明瞭教會的難題已經發展到遍及普世的程度。
只是歸信者,不是基督徒
奈及利亞約有三分一人口自稱為基督徒。基督教國的海外傳教士幾經辛苦才能贏得這麼廣大的支持。《時代雜誌》指出:「海外傳教士在內陸艱苦奮鬥,協助挖掘水井,教人讀書寫字,在飢荒時期派贈維持生命的穀物,冒生命危險救治病人,令非洲人大感驚訝和深受感動。」
此等善舉雖然值得讚揚,有一點卻是不容否認的:各教堂從起初便利用物質東西贏取友誼而非滿足人們在靈性上的需要。(馬太福音5:3)因此,他們所產生的僅是眾多的歸信者而非基督徒。《世界書本百科全書》指出許多名義上的基督徒只是「將基督教或回教的宗教習俗與傳統[非基督教的]信仰混合起來。」可悲地,基督教國的傳教士忽略了一件事實,就是非洲人時常樂於聆聽聖經的信息——毋需藉賴社會福利計劃的吸引。然而,有些人認為基督教國海外傳教士的活動有助於使非洲大陸免受模罕默德的宗教所征服,正如某些人曾預言一般。
可是,各教會並不以使奈及利亞人歸信為足。許多教士認為自己負有神聖的責任要積極鼓吹政治改革。例如,《拉哥斯每日時報》於1982年10月18日作出以下的評論:「奈及利亞循道會教長艾度烏博士(Dr. Bolaji Idowu)昨天在伊巴丹透露,教會有權參與政治……如果目的純粹是要導人向義的話。艾度烏博士強調,教會不能放棄政治,因為它有責任宣揚福音,亦有責任使男女公民均參與政治。」
其實並非唯獨循道會才熱中於政治。1981年1月12日的《新奈及利亞日報》報導說:「奧哥加的天主教主教厄克普博士(Dr. Joseph Edra Ukpo)要求政府設立一個宗教事務部。」原因何在?文章透露有些教士感到「現在是政府採取行動使所有宗教組織與政府有更密切關係的時候了。」
但這一切行動對教會和屬下的教友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強烈的不利反應
現在輿論正紛紛發出警告,譴責教會干預政治。一位作家指出,雖然教會「試圖使人相信他們在憲法上有權參與國家的事務,」其實「他們根本無權如此行。」他提出進一步的警告,指出宗教人士將會「自食其果」,假若他們「繼續一味向政府靠攏的話。很可能有一日他們會發覺政府進一步為他們……選立主教。」
州長依治(Bola Ige)在英國教會會議上發言抨擊教會把憲法所賦予的宗教自由視為「容許他們假裝為屬下羊群謀福利而實際上試圖對國家施展它在宗教及政見上的影響力。」故此,他敦促教會領袖應當緊守他們「傳福音的責任」而非干預政治。
教會的腐敗
然而,看來傳福音的精神會恢復過來嗎?根據教會領袖及其他人士對教堂的屬靈情況所作的描述,答案是否定的。
「教士們一蹶不振,平信徒在靈性上低落不堪,」教士阿迪素(James Jide Adesoh)在1982年9月7日《每日時報》的一篇文章裡說。「偏袒、部落歧見和派系之爭是教會現時所患的惡疾,」他進一步評論說。據報英國教會教區會議的主席也作出類似的評論,聲稱「基督徒信仰的水準日益低落是由高層宗教領袖所促成的,因為他們容許貪財之心掩蓋了上帝的聖靈。」
在這樣的屬靈真空狀態裡,宗教的腐敗是勢所難免的。一位坦率的教士說:「在奈及利亞的教會裡,有些長老在犯了姦淫之後更厚顏地辯稱像所羅門王這麼風流的君主也蒙上帝所愛和祝福!……在奈及利亞,我們也見到一些大受尊重的人士竟在上帝的教會內公然使用非洲的符咒和護身符以求保護自己!」一位奈及利亞的統治者甚至聲稱:「奈及利亞的罪案激增是由於宗教組織言行不相符所促成的。」
教會如此腐敗以致一位作家哀嘆道:「傳福音的精神退避三舍,撒但在我們的教會和國家裡獨攬大權。」難怪奈及利亞的一份報章提出了本文開頭所提及的問題:「宗教正在沒落嗎?」
救荒工作
教會在奈及利亞所面對的困難其實是世界各宗教的典型難題。他們未能滿足人們的屬靈需要。他們不遺餘力地追求物質財富和玩弄政治而非教導人認識上帝的道。可是,在研究聖經的人看來,這是不足為奇的,因為聖經早已預言:「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飢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阿摩司書8:11)然而並非所有人均經歷這種屬靈飢荒的痛苦。
數以萬計「飢渴慕義」的奈及利亞人已獲得耶和華見證人的幫助而在靈性上得享「飽足」。(馬太福音5:6)『但什麼使耶和華見證人有別於其他的宗教呢?』你也許會問。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們認真遵守耶穌的命令「不屬世界」。(約翰福音17:14)這意味到他們不但遠離政治,而且更全神貫注於宣揚「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他們的興趣不在於推動社會福利計劃,反之,他們向人指出將臨的上帝王國才是人類的穩確希望。最新的報告顯示平均有102,356個奈及利亞人與別人分享這個使人心滿意足的希望。
誠然,教會領袖不斷抨擊見證人。可是,頗諷刺地,他們批評耶和華見證人是由於見證人拒絕做使教會出現危機的事——干預政治。由於見證人嚴守中立,他們得以避免奈及利亞各教會現正面對的動亂局面。
故此,我們邀請你與基督的這些真正門徒一同認真地研讀聖經和交往,藉此滿足自己的靈性需要。這使你有機會享有帶來最大滿足的生活方式,因為「惟獨敬虔,凡事都有益處,因有今生和來生的應許。」——提摩太前書4:8。
[第25頁的精選語句]
基督教國的傳教士藉著推行社會福利計劃——不是藉著教導人認識上帝的道——贏得許多非洲人的支持
[第26頁的圖片]
耶和華見證人教導人認識聖經裡關於上帝政府的希望,使盈千累萬的人從屬靈的饑荒獲得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