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2 11/1 3-4頁
  • 你對罪有什麼看法?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對罪有什麼看法?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在西方,罪的觀念日益淡薄
  • 一個沒有罪的世界——如何實現?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上帝為罪所設的補救方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誰能說自己沒有罪?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罪
    洞悉聖經(下冊)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守》92 11/1 3-4頁

你對罪有什麼看法?

「她為什麼在禱告裡不斷祈求上帝赦免我們的 罪?聽起來我好像是個罪犯似的。」一位跟耶和華見證人研究聖經的家庭主婦這樣抱怨說。像這個婦人一般,今日很多人並不意識到自己有罪,除非他們真的犯了法。

在東方,這種情形尤其顯著。傳統說來,不像猶太教-基督教所主張一般,東方人並沒有人生來便有罪的觀念。(創世記3:1-5,16-19;羅馬書5:12)舉個例說,神道教徒把罪視為污穢。他們認為只要神道祠官揮舞頂端綴著紙條或亞麻布的樹枝,就能夠輕易除去罪穢。在這項潔淨過程中,人無需悔罪。為什麼?《講談社日本百科全書》解釋:「因為稱為楚米[罪]的東西不獨包括惡行,也包括人無法控制的自然災禍在內。」人無需為楚米 或自然災禍負責。反之,他們認為,憑著淨化的儀式,這些罪都能夠一一終止。

由於這緣故,他們認為一切的罪,包括蓄意犯的惡行(刑事罪行除外),都可以憑著淨化的儀式除去。《紐約時報》在「日本的政治潔淨儀式」這個標題下提及這種心態,並且指出,涉及醜聞的日本政治家一旦再被選民推舉,就會認為自己已「淨化」了。這樣,他們並未真正受到糾正,於是類似的醜聞可能再次重演。

佛教徒相信輪迴或轉世投生,對業的主張則有不同的看法。《新大英百科全書》解釋說,「根據業 的主張,善行會帶來愜意、愉快的結局,激勵人照樣行善。惡行則會招致惡報,並且促成惡行循環不息的傾向。」換句話說,惡行會帶來惡果。業的觀念與轉世投生的觀念息息相關,因為根據業的主張,人有時要在犯罪後許多世才遭受到報應。

這項主張對信徒有什麼影響呢?一個對業深信不疑的女佛教徒說:「我覺得人要為一些自己毫不知情,卻生來便要負責的事受苦實屬無稽。但我卻不得不接受這是命中注定的。念經及力求過一種問心無愧的生活並不能解決我的難題。我變得脾氣暴躁、不滿現狀、滿腹牢騷。」佛教惡有惡報的主張只為她帶來了一片空虛。

儒家(另一個東方信仰)提倡以不同的方法應付人類的罪惡。被視為儒家三大思想家之一的荀子認為,人性本是惡的,近乎自私。為了在有犯罪傾向的人類當中維持社會秩序,他強調禮(意即行為的規範、禮貌、事物的秩序)十分重要。另一位儒家學者孟子則對人性懷有剛相反的看法。他意識到社會邪惡,但相信人性本善,因此可以藉著自我改進而解決難題。無論主張性善抑或性惡,儒家學者無不認為,為了幫助人抵抗世上的罪,教育和訓練十分重要。雖然這些學者一致主張禮是不可或缺的,但他們對罪和惡的觀念卻十分模糊。——可參看詩篇14:3;51:5。

在西方,罪的觀念日益淡薄

在西方,罪的觀念向來明確清楚。大多數的人都意識到世上有罪存在,人應該避免犯罪。不過,今日西方人對罪的看法已逐漸改變。許多人把罪的一切意識拋諸腦後,把良心的譴責稱為「罪咎感」而避之若浼。40多年前,教皇庇護十二世評論說:「這個世紀的罪便是失去了對罪的一切意識。」據一份天主教週報(Le Pèlerin)所載的調查透露,在法國,大部分人都宣稱自己是羅馬天主教徒,但令人驚訝的是,百分之90的人竟不再相信有罪這回事。

的確,不論東西方,現今大多數的人看來都安於現狀,絲毫不受罪的意識所影響。然而,這意味到沒有罪這回事嗎?我們真的能夠把罪置諸不理而不受損害嗎?罪會有一天終止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