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0 9/8 13-15頁
  • 北極光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北極光
  • 警醒!1970
  • 小標題
  • 空中的芭蕾舞
  • 奇景的產生
  • 看不見的影響
警醒!1970
《警》70 9/8 13-15頁

北極光

《儆醒!》雜誌駐加拿大通訊員報導

「看看!它們在跳舞;它們直上雲霄;現在它們又集合在我們頭頂上了!我簡直無法相信我的眼睛!」

那位滿心歡喜的屋主卻竭力裝成無動於衷的樣子。他冷靜地指出這種奇景在任何看慣北方天空的絢爛光芒的人說來只是很尋常的事而已。可是他和他的南方來客欣賞了一會兒之後,他也承認此次奇觀的確罕見。那萬道黃綠色的霞光從四面八方向天頂飛舞而上,高懸在空中像個閃閃發光的圓屋頂,然後忽聚忽散而幻成一片紅光。他們都對那普通稱為「北極光」的奇景看得呆了。

南方來客的興奮是可想而知的,因為雖然地球上有很大一片地區的人都可以看見北極光,但對大部份的人說來這均是一種罕見的現象。住在非洲北岸、亞洲南部及墨西哥中部的人在十年內僅能一見這種霞光飛舞的奇景。稍往此行,在橫貫法國和德國北部、英國南部以及紐約市和俄利根州的波特蘭市之間的北美等地區則每年有十晚可以見到這種現象。

最常見到北極光的地方是俄國北岸、挪威北部,格凌蘭南部,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一帶。這些地方在天色晴朗時十晚有九晚可以見到「北極光」在瞬息萬變地舞蹈著。再向北行,到北方極光卵形地帶的中部,接近格凌蘭的杜利地方的地球北極磁場時,則這種現象減少至每年只有五十次。

在南半球,類似的一個卵形地帶也常常出現這種光芒;由於這些地方極少人居住,所以很少人看見這種景象。可是,如果你住在澳洲,紐西蘭或阿根庭的南部,你也可能見到南方晚上這種千變萬化的光芒。只不過名稱改為南極光而已。

任何欣賞過這種美麗光芒的人士都知道其壯觀美妙之處是沒有言語可以形容的。可是大部份的人都不會實際見到光芒舞蹈。他們可能看見北方地平線上升起一團霞光,因此『北極光』一詞(aurora borealis)的意思實際是「北方的曙色」。但假如你在一個晴朗的北方黃昏來與我們一同駐足在小丘之上,便可以將此種奇觀盡收眼底了。

空中的芭蕾舞

一道弧形的青黃色光痕橫貫天空,懸在六十哩至八十哩高之處,從東至西伸展一千哩。光痕下端的光芒與背境的昏暗相映成趣,而上端則逐漸溶入夜空之中。舞台便啟幕了,舞蹈於是開始。

弧光開始向天頂上升,光線逐漸加強而幻成一條輝煌的藍白色帶子。於是,在一剎那之間,它輕盈起舞。一條條的光線像過百盞探射燈一般在天上排成一列。節拍加速了,光線在舞台上或長或短,倏忽轉變。有些光線以垂直的方式向百哩以外射去。現在又有細緻的摺紋出現在一度光簾之上,輕柔地或前或後的擺動,然後被更大的摺紋取而代之。

光的顏色由青黃色轉成橙黃色,並雜著一片淡紫色。在這首光的交響樂中又有一片粉紅色的光清楚地劃出下端起伏的邊沿。在終場的時候,各種顏色的光線由一個共同點一齊射出而形成一個圓頂。最後舞蹈回復起初的形狀,在近北方的地平線之處形成一條靜靜的弧線。這種奇景說明了有一位愛美的偉大導演存在。

雖然上述的光之舞是一次典型的演出,卻沒有兩次完全相同。最普遍的顏色是青色。顯出的光度可以從隱約可見變成好像月圓的光輝!大規模的演出可以延續幾小時之久。在稀有的場合,弧形的光圈完全是玫瑰紅色。有時光簾的下邊現出深紅色好像火焰的反映一般。有時弧光會或光或暗地作有韻律的跳動。

曾經不止一次,這種現象被人誤會為城中失火。在較多人居住的北方主要地帶的南部,這種奇景雖然較為罕見,在發生時卻壯觀到使有些觀者驚惶失措。有些人更將它們視為不祥之兆。

稍向北行,舞蹈的霞光出現得較為頻繁;人們對這種奇景的看法曾一度受著偽宗教的迷信所影響。北格凌蘭的愛斯基摩人相信它們是死者鬼魂以海象的頭顱作球戲,也有人以為它們是鬼魂手中的火炬,用來帶引剛死的人到享福或受苦的地方去。在南半球,澳洲的土人一度相信南極光的出現是神祇在天空中舞蹈。在錫蘭偶然顯現而被人視為佛祖不悅之兆的「佛光」,其實僅是南極光而已。

奇景的產生

自十九世紀以來,一直有人致力於揭發何以天空會產生這種霞光飛舞的無比奇景。特製的攝影機、攝譜儀、無線電、雷達、汽球、火箭、和人造衛星都曾被用來找尋答案。這些複雜的探究透露出一項複雜的偉大設計。現在讓我們看看這絢爛奇觀的幕後真相吧。

籌備這種舞蹈的第一個步驟看來起源於太陽。太空傳來一陣充滿電荷的微粒,由太陽發出以每小時900,000哩的速度越過地球。這陣太陽風主要由正電荷的質子和負電荷的電子組成。當太陽上發生風暴[正如太陽火焰和太陽黑點所顯示]時,便有大量充電的微粒吹出來而構成一陣陣的太陽風。這便是霞光飛舞的奇景的開端。

可是,太陽風並非直接向地球吹襲。反之,我們這個行星被包在一個由地球磁場大圈之內所形成的。這個大圈將太陽風截斷。在這個稱為磁球的大圈裡面,將外來帶電的微粒吸住,使其沿著磁力線形成一條條的輻射帶。這些外來的微粒從太空射進大氣層中而被地球的磁場將其導向兩極。於是遂形成了極光的現象。

可是,使微粒形成光所需的能量其實越過從太陽風而來的微粒所含的能量。輻射帶所含的微粒雖然看來含有帶著足夠高度能量的微粒,可是數量卻太少而不足以維持發光的景象。顯然太陽風以一種未知的方法在磁球中觸發一種機械作用,使微粒的能量大增而猝然衝入大氣層中。科學家對這種過程至今尚未完全了解。

現在論到光華飛舞的開始了。當大氣層上端的原子和分子被外來的微粒,特別是電子,所侵襲時,它們激動起來而升至較高的能量水準。當它們恢復原狀時就發出光來。於是光的舞蹈便開始了。顏色則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激動的程度在內。氧氣發出綠光和紅光;氮氣則發出紫,藍和淡紅色的光。

科學家認為舞蹈的迷人動作是由於外來電子流的變換使激動的原子和分子在模式上發生改變而形成的。光的特別形狀則取決於電子流的形狀,至於什麼東西使其忽起忽落以及根據什麼決定其形狀則仍然未為人所知。

既然外來的微粒跟從磁力線流向兩極,研究正向這種線相反的兩端著手,有人發現在地球南北兩端的光雖然相隔9,500哩之遙,卻可以相繼在幾分鐘之內發生。

看不見的影響

在電子沖激大氣層而產生彩色光芒之際,看不見的不尋常影響也同時產生。由於極光飛舞時大氣層的熱度增加。衛星會更迅速地緩慢下來。微粒對大氣層的撞擊被認為是發熱的原因。電子對大氣層的襲擊也產生X光。這使電離體增加而阻截了無線電的通訊,但卻使電視電波受到反射而傳到比平時遠得多的地方。

強烈的太陽風同時會造成磁性的風暴,擾亂地球的磁場而產生奇怪的結果。在大氣層中發生了電流,當天空現出極光時可以將電報線的保險絲燒斷。

許多世紀以來,屢次有人報導在極光飛舞時遠處好像有火燒的相擘之聲。這件事現在仍然引起爭論,因為極光既在這麼高的上空發生,按理是不該附有聲音的。有些人主張倘若聲音是真的,則可能是由地面附近一種未知的現象所形成的。

不錯,北方之夜的確使人嘆為觀止。促成這種光華飛舞的神奇景象的創造主是何等聰慧和奇妙!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