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5 9/8 27-29頁
  • 來自遠北的「金羊毛」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來自遠北的「金羊毛」
  • 警醒!1975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身體特徵
  • 從瀕於絕跡復興過來
  • 「北極的金羊毛」
  • 馴養
  • 活潑友善
  • 鮮為人知的動物
    警醒!2001年
  • 令人嘖嘖稱奇的羊毛
    警醒!1992年
  • 羊毛
    洞悉聖經(下冊)
  • 北極的冰上大熊
    警醒!198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5
《警》75 9/8 27-29頁

來自遠北的「金羊毛」

《儆醒!》雜誌駐加拿大通訊員報導

從不毛之地的北極凍土帶和冰天雪地的北方大平原運來世界最上等的羊毛,有些人認為它們比喀什米爾的山羊毛更佳。這樣的「金羊毛」出自什麼動物呢?它們來自麝牛,亦稱北極牛。埃斯基摩人賜以另一名字,尤明麥克,意思是「長毛者」,因為麝牛遍體垂著棕色的長毛,使牠看起來蓬蓬鬆鬆。

可是這種精美的羊毛並非出自外面的長毛。麝牛在牠的長毛之下藏著一層細緻柔軟的厚毛內衣,它們在夏天脫落下來。

這件毛內衣使麝牛能不受牠北方棲息的冬日嚴寒所侵。因此,牠的體溫能經常保持華氏100度左右,在躺下時體溫也不致逸出體外將其下的雪溶化。

身體特徵

麝牛先生頸短頭大,體重約達800磅。牠有兩個尖端銳利的大角,向下彎出,然後向上翹起。母牛和牛犢也有角,但較為細小。由於這雙可怕的角,一位北極探險家將麝牛稱為「世界最危險的獵獸」。

麝牛的腿子雖然又短又粗,走起來卻矯健敏捷,比人還快。穿著「白襪」的腿子盡頭處有廣闊的分蹄,這使牠們在攀登巉岩山崖時能夠步伐平穩。蹄有銳利的邊緣,可以用來在雪蓋風吹的淺淺斜坡上掘取疏落的青草和低矮的植物為食。

麝牛並不是真正的牛類而是歐洲種小羚羊的近親,屬於山羚羊的一種。與麝鹿不同,麝牛並沒有真的特別麝香線。可是在繁殖期內,雄麝牛的確發出一陣麝香的氣味。

萬物的創造主給予生活在嚴寒氣候中的麝牛以豐富的裝備。北極圈內的卐茲米爾島大約有4,000麝牛棲息,那裡從十一月至二月尾是沒有陽光的。頗為有趣地,麝牛的眼睛有許多巨大的知覺桿,可以在夜間見物。另一方面,在北極夏天的長畫牠卻有天生的大陽鏡!牠眼中長方形的瞳孔能夠閉成一條極小的縫,這與埃斯基摩人用來保護眼睛避免雪盲的木製太陽眼鏡頗相似。

在風雪交加時,麝牛聚集成群以後臀當風,團成一道毛茸茸的籬笆以遮蔽牛犢。牠們有時一齊站立數天之久,只要暴風仍然吹襲,牠們便用龐大的身軀保護牛犢。

從瀕於絕跡復興過來

多年來人一直是麝牛的最大仇敵。隨著火器的發明,這些平靜的動物可以被人輕易地屠殺,好像在牧地射殺一隻母牛那麼簡單。怎會如此呢?

原來,在遇到受襲擊的威脅時,無論是受人類抑或北極狼的襲擊,成熟的麝牛會採取一種與禦風相似的防衛姿勢。年長的公牛和母牛均以面向外,排成「豪豬」式陣勢,降低那長長的彎角準備戰鬥,牛犢和幼獸則在中央受到保護。

這種防衛姿勢使角的兩側「固若金城」,在抵抗豺狼方面十分有效。但在手持強力來福槍的人看來,這種防衛不啻「坐以待斃」。在十九世紀的後半葉,以麝牛毛皮製作馬車外套的需求甚殷。在五年的一段時期內,獵人射殺了14,000頭麝牛,以每塊毛皮50美元的代價賣給毛皮公司。

這些壯碩的動物一度曾有數十萬頭徜徉於北極地帶,從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諸島、格凌蘭以至北歐和西伯利亞。一到二十世紀,牛群大大減少,看來很可能與嘟嘟鳥遭受同一絕種命運。那時僅有五百頭左右在北極凍土帶棲息。

在1917年,加拿大政府下令禁止屠殺麝牛。遺留在北極諸島的小小牛群遂增加至8,500頭。據最近的計算,已有1,500頭在北美洲大陸出現。

「北極的金羊毛」

每年春天麝牛開始脫落牠的羊毛內衣,其大量脫落使早期探險家詫異地看到凍土帶的矮樹叢和灌木掛滿了看來像是幼薄蛛絲的東西。它們被人稱為「北極的金羊毛」。一磅羊毛可以織成四十股毛線,伸展起來有三十五哩長!

有些權威人士認為麝牛的羊毛品質甚至凌駕喀什米爾羊毛之上。這些「金羊毛」只要四安士便足以製成一件輕如羽毛的毛衣,可是卻能使人在嚴冬也保持溫暖舒適。「金羊毛」的售價每磅從35至50美元不等。

馴養

早在1880年就有人建議將麝牛加以馴養。牠們可能是大量牛乳和肉類的來源。可是,近數十年來人們已認識到這樣運用動物無異於『殺卻生金蛋的鵝,』因為利用那溫暖的羊毛內衣的可能性大得多。

由於埃斯基摩人需要有工可做以及麝牛羊毛在市場銷售的可能性,這促成了一項馴養計劃。在1954年,一小群幼獸被運往美國維蒙特州作馴養實驗,目的是要決定麝牛能否服從人類的管理方法。

捕獲的牛犢很快便獲悉牠們的捕獲者不難相處。牠們很快知道只要與飼主合作便可免飢餓之苦。不久之後牠們了解到藩籬是什麼,雖然有一頭公牛喜歡抵觸圍柱去試牠的少壯蠻力而經常加以破壞。最後牧場主人不得不豎立混擬土的柱子,牠一頭撞去就冷卻了牠的熱心。

在牛欄中的雌牛每年產子,不像在野生狀態時一般要每兩年才產一子。豢養的麝牛由於飼主小心照料牠們的蓬鬆毛皮,因此看起來更覺光潤。

每季的羊毛都由人取下而剃去,因此牠們不像野生麝牛在褪毛時期一般蓬亂難看。據悉一頭健康的麝牛至少能產毛二十年,有些每年可產毛六磅以上。埃斯基摩的村民正在學習編織這種精緻羊毛的新藝術。不少埃斯基摩婦女編織一條十六吋闊和四十八吋長的圍巾,重量不足一安士!

由於馴養計劃的成功,在魁北克北部的基美奧舊港已興建一個麝牛飼育場。阿拉斯加和挪威北部也設立麝牛牧場。與此類似的飼育計劃也遍及到冰島、格凌蘭和加拿大西北的柏加湖區。

活潑友善

馴養的麝牛有時表現牠們活潑好玩的傾向。有時飼主給以蘋果,牠們使用柔軟的鼻子觸碰飼主的手,看看還有沒有這種美味的食物。當犬隻行近時,牠們會本能地將之當作豺狼而立刻擺出「豪豬式」的防線。有時飼主會被圍在中央受到「保護」。

當飼料小車推近牠們時,小牛會輪流跳上小車騎乘,直至另一頭推牠下去為止。有一種遊戲是,一頭強壯的麝牛佔據小丘頂端,讓同伴試將牠推下。能夠這樣行的便成為小丘之「王」,然後依次被另一頭推翻!

甚至小童也能乘騎這些北極凍土帶的居民;這種動物已學會了完全信賴人。在飼育這些動物方面有經驗的人聲稱牠們具有「動物界最逗人歡喜的個性」因為牠們能淘氣地打開閘門,弄開門鎖,甚至探囊取物。像綿羊一般,牠們能認出飼主按名呼叫牠們的聲音!這種羊毛生產者非但不是「世界最危險的獵獸」,反而證明是北極最富於感情的動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