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黯淡的科學」
衰退、不景、通脹、停滯、零度增長、負數增長——這些詞語都是所謂「黯淡的科學」(經濟學)所用的黯淡術語。可是,潛伏在這些可怕的術語背後的究竟是什麼呢?對於我們大多數人所面對的難題,經濟學有任何解決方法嗎?
英國經濟學家羅賓斯為經濟學所下的定義是,「根據需求與供應之間的關係去衡量人類行為的科學。」我們大家都有若干「需求」,意即我們所需要或想要的東西。「需求」實際上是無限的。在另一方面,我們的「供應」,例如收入,通常卻十分有限。
例如,假設一位男子和家人坐下來共進早餐,發覺可以加入咖啡的砂糖非常有限。他現時正面臨一項經濟學上的抉擇。他們的少數「供應」(砂糖)怎能滿足各人的「需求」呢?他也許決定每人平分少許。或者他決定要自己獨享。可是,母親也許想把砂糖用作烹調。因此經濟學上的決策並非純粹是知識分子範圍以內的事。
當你以個別的人——例如家庭或消費者——為基礎去討論經濟學時,你所研究的學術稱為微型經濟學(研究經濟上某一特殊問題的經濟學)。當同樣的原則應用在較廣泛的個別團體——例如國家——之上時,那便是大經濟學了。可是,別讓學術上的術語將你騙倒,因為經濟學並不是一門十分精確的科學。一位觀察家有一次說,你若向六位經濟學家徵詢意見,可能獲得七個不同的答案。然而,對這門學術略有所知倒是值得的。
從史密斯到凱因斯
在大部分歷史上,一般人在經濟選擇方面囿限極大。通常人若生來貧窮,到死時也貧窮;生來是富豪的人,到死也是富豪,除非有非經濟上的因素(例如敵軍入侵)介入才會發生改變。
後來發生了工業革命,在歷史上平民首次可以憑自己的努力去改善經濟環境。隨著封建制度的衰亡,各政府開始需要作出經濟上的抉擇。領袖們開始懷疑能否控制國家的經濟前景。
1776年,史密斯(Adam Smith)寫出現代經濟學的第一本書,《各國財富性質與成因的探究》。他表示深信市場和個人的才幹會促成經濟進步。史密斯的立論認為,人天生的自利之心會成為發展的背後推動力。對優薪和巨利的渴求會促使人將資本和才能投入市場制度。其他兩人——李嘉圖(David Ricardo)和馬爾薩斯(Robert Malthus)——也和史密斯一起成為經濟學上的先驅。
蘇格蘭散文家喀萊爾(Thomas Carlyle)將這三人稱為「這門黯淡科學的可敬教授」。為什麼稱之為「黯淡」呢?因為這三人都懷持悲觀的見解,認為雖然各國的經濟會繼續發展,普通工人的待遇卻不會長期超越僅足糊口的水平。馬爾薩斯進一步斷言任何經濟繁榮都會被人口增加所抵消。
後來馬克斯(Karl Marx)登場了。他不但是個經濟理論家,而且是人類行為和政治思想的研究者。他同樣懷持悲觀的態度,認為富者會越富,貧者會越貧。馬克斯推斷,只要有失業工人或「工業後備軍」存在,對工作的競爭無疑會推使工資降低。「若有飢餓和失業的人願意從事低薪工作,僱主何必增加工資呢?」他辯稱。馬克斯同時看出資本主義本身含有自我毀滅的種子:財富積聚在少數人手上,工人的困苦將會增加,直至被迫爆發流血革命為止。
可是,當社會主義逐漸流行之際,另一項運動也乘時而起——社會達爾文主義。藉著把達爾文的進化學說應用在社會難題上,該項運動的領導人之一——斯賓塞(Herbert Spencer)——創出「適者生存」這句名言。這群人認為在市場上戰勝的人會大有所獲,至於失敗者——對不起,只有適者才應該生存!這種想法導致許多不擇手段的商業行為以及投機冒險者大發橫財。
因此,自經濟學說興起的最初期以來,相信自由市場制度(政府對經濟只作有限度的管制或完全不加以管制)的人和希望政府作較多或甚至完全管制的人彼此壁壘分明。可是,1930年代的大蕭條促使許多人重新考慮這個問題,認為政府干預市場以期遏止自由市場崩潰所帶來的苦況是有若干價值的。於是另一位卓越的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聲稱國家管制利率和政府通過徵稅所生的影響可以防止經濟循環降至太低。以他的立論為根據的各種學說現今在西方世界仍然流行。
今日的經濟學
經濟學家和他們一切學說及計劃有解決世界的金融難題嗎?近年來,關於經濟的學說眾論紛紜,甚至有人提倡恢復用史密斯的主張,完全倚賴自由市場制度。但大多數人均意識到我們所面對的難題大於個人所面對或經濟學家所能處理的難題。因此,不少人看出,政府作若干程度的管制是必需的。
《星期六評論》有一篇文章寫道:「合乎人情的經濟學不僅要求物質繁榮、經濟增長和資源的有效分配而已。它也要求改變經濟組織的架構以達成更大的平等和自由。……它要求社會環境能帶來團結感和人際關係的協調。它要求人、科技和自然環境能和諧共處。這些事情必須以普世的規模達至才行。」
可是,獲致這樣的「合乎人情的經濟學」絕不容易。今日,財富仍然歸於富人和離開窮人。根據人的努力去尋求解決方法不啻緣木求魚。衰退、不景、通脹、停滯、零度增長和負數增長等字詞仍然在經濟新聞欄內經常出現,甚至在最富裕的國家中亦然。
前景——黯淡嗎?
資源會獲得更有效的分配嗎?社會環境會帶來團結之感和人際關係的協調嗎?我們會看見對工人來說,經濟並不「黯淡」的日子來到嗎?
請翻開你的聖經看看以賽亞書65章21至23節。詞句很簡單,但思想很深刻。請想像一下各人有自己的住宅及在經濟上自給自足的情景。職業不是單調沉悶而是富於建設性和令人滿足的。經濟制度使所有人獲得豐足的供應!這一切都可以在上帝的世界政府治下達成。——參閱詩篇72:16;145:16;以賽亞書25:6。
因此我們不必為「黯淡的科學」所作的可怕預言心驚膽戰。不錯,對一切倚靠上帝和相信他對地球的旨意的人說來,上帝所提出的前景是十分光明的。
[第21頁的精選語句]
會有一天來到,對工人來說經濟不再「黯淡」嗎?
[第21頁的圖片]
馬爾薩斯斷言人口增加將會抵消任何短暫的經濟繁榮
[鳴謝]
Bettmann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