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郵——趣味盎然的嗜好、有利可圖的生意
《儆醒!》雜誌駐英國通訊員報導
據稱集郵——搜集郵票——是「世上最受歡迎的嗜好」。英國的郵政改革家羅蘭·希爾爵士(1795-1879年)指出,最先發行的郵票只不過是一些『細小的紙片而已,這些紙片的背面塗上了一層黏性的物質,人只需將這些物質稍微弄濕,便可以將郵票貼在信封的背面』。希爾所說的『細小紙片』後來竟然變得這麼受歡迎,時至今日,郵票被譽為是改變了全世界的通訊方式的一大發明。
對於集郵者和郵票商來說,某些郵票也許僅值分文,但另一些可能價值連城。既然郵票只是平平無奇的東西,究竟造成這個差異的原因何在呢?什麼使郵票這麼吸引人呢?它們的價值何在?
新穎獨特的黑便士郵票
一位稱為威廉·多克拉的商人在1680年開辦了倫敦便士郵政,他發明了用手戳打上的蓋印式郵票,以標明郵費早已預先付清。所有信件會在收信處收集起來,然後工作人員便在信件上印上一個由雙線圍上的三角形郵戳,其上注有便士郵費已付的字樣,接著多克拉的送信員便把信件投遞到適當的地點。然而,其他送信員和搬運工人為這項安排大起抗議,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生計受到威脅。政府郵政總局也發覺多克拉的郵政服務侵犯了他們的專利權。
到了19世紀初,郵政上的改革使便士郵票得以在全國流通。1840年5月,第一枚黏貼郵票開始在英國發售,這種郵票不久則以黑便士郵票為人所知。(請參看附圖。)這種郵票並沒有齒孔,因此每一枚郵票都要從郵票版上剪下來。
巴西是英國以外第一個發行黏貼郵票的國家。1843年,該國各地的人民均可以使用這種郵票。其他國家也陸續使用郵票,以供在國內郵寄信件之用。後來,為了促進海外的郵遞事務,一個世界性的郵政聯會繼而成立起來。今日,這個聯會稱為萬國郵政聯盟,總部設於瑞士的伯爾尼,是聯合國轄下的一個專門機構。
集郵雜記
隨著國際間的通訊往來日益繁忙,每一個國家於是自行設計和印行當地獨有的郵票。有些郵票稱為紀念郵票,通常以意義重大的事件或傑出的人物為主題;另一些則稱為普通郵票,這類郵票專供日常的郵務之用,並且以不同的價目出售,以配合各類郵務的需要。多年以來,全球大約有600個郵政體系,估計每年發行了約一萬種新郵票。事實上,至目前為止,各國所發行的郵票總共約有25萬種之多!不論是認真研究郵票的人士(集郵家),抑或是業餘的集郵者,他們不難在種類紛繁的郵票中找著迎合自己喜好的郵票。
鑑於郵票在數量和種類方面這麼浩繁,集郵者顯然不會期望自己可以擁有每一款發行過的郵票。反之,許多人選擇按不同的主題來收集郵票。例如農藝、動物、南極洲、蜜蜂、聖經、雀鳥、橋梁、山洞、劇院、煤、國家、能源、世界語、歐洲、火、飛行、花卉、真菌、地質學、工業、藥物、音樂、奧運會、攝影、郵政服務、紅十字會、宗教、太空、運動、運輸、聯合國,甚至天氣也可以是收集的主題。無論你想到什麼主題,郵票均包羅萬象,無所不備。
另一些集郵者則把注意力集中在郵票的變化之上。這意味到什麼呢?請再看看那枚黑便士郵票。你留意到郵票的下角所印上的字母嗎?這些郵票原本被印成一幅郵票版,整版郵票由240枚郵票組成,並且打橫排列成20行,每行12枚。最先一行的第一枚印有AA的字樣;最後一枚則印上AL這兩個字母,按著英文字母的先後次序如此類推,這樣,來到郵票版第20行的第一枚便會是TA,最後一枚則是TL。這些字樣是到了製版的最後一個階段才用人手於郵票的方角裡印上的。郵局職員若發現在他所處理的信件中,許多郵票都有相同的某兩個字母,他也許會懷疑當中的一些郵票是偽造的。
據估計當局總共印發了大約6800萬枚黑便士郵票,但集郵者今日若擁有一枚未用過的黑便士郵票,這枚郵票可說是稀有的珍藏——目前的價值高達4200美元至6800美元不等。
除了郵票構圖的些微差異之外,從不同印版印製出來的郵票、紙上式樣各異的水印(紙上不明顯的圖案,要透過光線才清晰可見),甚至是齒孔(邊緣上的小孔)的數目都是集郵專家感興趣的東西。為了達至理想的效果,集郵專家不但需要使用鑷子(千萬不要用手指!)和放大鏡,他們還需要運用測量儀去測量齒孔的差異,此外,紫外線燈則有助把郵票受損毀的情況、隱藏著的磷光,以及其他細節顯示出來。
有些集郵者對於在圖案和印刷上出錯的錯體郵票特別感興趣。在他們來看,能夠擁有幾枚其他集郵者錯過了的錯體郵票是件了不起的大事。請考慮一下在價值方面的差別:據1990年的估計顯示,一枚1841年的紅便士郵票少印了一個A字——郵票版上第二行第一枚出了岔子——但價值竟是沒有印錯的郵票的1300倍左右!
集郵是一門有利可圖的業務
在現今,集郵這個嗜好吸引了各式各樣的投資者。真正的投資者會購入許多輯古典而稀有的郵票,而零售商也許會認為這些郵票在一段時期之後便會大幅增值。投資時機成熟後,零售商便著手以最高的價錢出售委託人的郵票。郵票方面的權威詹姆斯·沃森寫道,「使用過的郵票的郵戳必須是淺色而清晰的,最常見的郵票的郵戳一般都沒有什麼突出之處,零售商在出售這些郵票時也會多收一些佣金。郵票的狀況是否完好大大影響到它的價值。」
倫敦的《每日郵報》在1979年報導,「在過去的五年來,古典郵票(發行年份從1840年至1870年)比股票以及其他類型的投資更受歡迎,在許多事例上,甚至比房地產更受歡迎。」事實上,一套共七枚的稀有郵票從1974年叫價8萬4700美元,到目前已升值至30萬6000美元。
1990年,《國際時代》的一則廣告報導:「以郵票作為一種投資而言,利潤時起時跌。在1970年代期間,一班投機商人為要在買賣一些稀有郵票的生意上投機取利,那些郵票的價格頓時暴漲起來。然而,1980年倫敦舉行了世界郵票展覽會,投機商的發財夢隨即化為泡影,他們發覺支持市場的人就只有集郵者,他們惟有知難而退。『投資人士試圖把手上的郵票兌換現金,卻發覺許多郵票原來並不如他們想像中那麼稀有,』」他們的發財美夢遂告落空。對於那些以買賣郵票作為投資的人來說,這是一項多麼有力的警告!
因此,每位集郵者——甚至是集郵家——都必須對集郵一事保持平衡的觀點。你大可以從自己搜集得來的郵票尋得樂趣。我們可以從郵票認識不同的事物——例如這個世界、地理、民族和文化等。但切勿對集郵一事過度著迷。要小心留意自己對集郵的興趣保持適中,同時要辨明生活上遠較重要的事情。
[第17頁的圖片]
黑便士郵票
[第18頁的圖片]
奧地利、西班牙和英國發行的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