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王國的比喻
1.為什麼耶穌的比喻使所有事奉上帝的人均深感興趣?
當耶穌與門徒同處之際,他說了許多比喻。這些比喻表明成為屬天王國的成員牽涉到一些什麼事。它們指出「小群」王國繼承者必須採取什麼途徑以及在這王國治下在地上贏得永生的人必須怎樣行。這些『另外的羊』也很高興知道關於王國的許多預言,並且熱切祈求這王國『來臨』。——路加福音12:32;約翰福音10:16;帖撒羅尼迦前書5:16-20。
2,3.(甲)為什麼耶穌要運用比喻?(乙)為什麼除了他的門徒之外,其他人均未能明白他的比喻?(丙)不像馬太福音13:13-15所描述的人一樣,為什麼我們應當努力研讀上帝的道?
2 有一次耶穌對民眾說了一個比喻之後,他的門徒來見他,問他說:「你對他們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
「天國的奧祕,只給你們知道,卻不給他們知道。」(馬太福音13:10,11,《新譯》)
為什麼不讓他們知道呢?因為他們不願意探索他的話的較深含意,使他們的心推動他們採取與「好消息」一致的行動。他們並沒有將上帝的王國視為「寶貝」或「極貴重的珍珠」。——馬太福音13:44-46,《新譯》。
3 耶穌引用以賽亞的預言,指出這預言已應驗在這些不信的人身上,說:「你們聽是聽見了,總是不明白;看是看見了,總是不領悟。因為這人民的心思遲鈍,用不靈的耳朵去聽,又閉上了眼睛;免得自己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好他們。」(馬太福音13:13-15,《新譯》)我們應當避免像這些缺乏體會的人一樣。反之,我們應當努力研讀上帝的道。
4.(甲)什麼類型的心未能從天國的道得益?(乙)我們若作出努力去明白這道,便可以怎樣得益?
4 耶穌在他於馬太福音13:3-8所說的比喻中將自己稱為一個『撒種者』。他將「天國的道」撒在不同種類的心裡。有些人的心像路旁的泥土一樣。在種子尚未能夠生根之前,魔鬼派出他的黨徒像「鳥」一般「從他們心裡把道奪去,恐怕他們相信就得救了。」其他的人的心像多石的土地一般。起初他們歡歡喜喜的接受天國的道,但是後來幼苗卻在試煉或逼迫之下枯萎。有些種子落在「荊棘」裡,結果被「今世的憂慮和財富的迷惑把道擠住」。但是也有「種子」落在好土上!
「那撒在好土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又明白了,結出果實來,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馬太福音13:18-23;馬可福音4:3-9,14-20;路加福音8:4-8,11-15,《新譯》)
不錯,我們若將道接進富於體會的心裡,並且努力為上帝的王國服務,我們便可以獲得祝福,我們對上帝所作的神聖服務亦會真正產生出果子來!
另一個『撒種者』
5.(甲)我們現在受到鼓勵留意其他什麼比喻?(乙)為什麼比喻裡的「人」不可能是主耶穌?
5 在四福音中,唯獨馬可的記載在論及這個『撒種者』的比喻之後接著敘述牽涉到一個不同的『撒種者』的比喻。在說這個比喻之前,耶穌私下告訴門徒說:「要留心你們所聽到的。」然後他說出以下的比喻:
「上帝的國好像人在地裡撒種,他夜裡睡覺,白天起來,種子發芽生長,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會這樣的。」(馬可福音4:24-27,《新譯》)
顯然這個「人」並不是指得了榮耀的主耶穌基督,因為耶穌已不再像人一樣需要每天晚上睡覺。我們也無法說,曾與天父合力創造萬物的上帝愛子「不知道」種子是怎樣生長的。(歌羅西書1:16)因此在這個比喻裡,我們可以體會到「人」是指個別的基督徒而言;他們都應當「留心」與「上帝的國」有關的事。
6.每個『撒種者』均應當留意那兩件事?為什麼?
6 每個『撒種者』都應當留意他所種的是怎樣的品格特性以及他在怎樣的環境中撒種。當我們努力培養基督徒的各種品質之際,我們所培養的品格可以不知不覺地從「地」或我們與之交往的人——不論是在基督徒的小組之內或之外——受到或好或壞的影響。(可參閱哥林多前書15:33。)最後,穗上結出「子粒」來,我們便會獲得收成。(馬可福音4:28,29,《新譯》)屬於「小群」階級的人,事實上所有希望在上帝的王國安排中獲得永生的人,都必須留意他們在培養與基督相若的品格方面所種的是什麼以及在那裡撒種。這樣行是多麼重要!——以弗所書4:17-24; 加拉太書6:7-9。
冒牌的王國
7.不同的比喻幫助我們怎樣去看上帝的王國?
7 馬可的記載描述耶穌繼續說:
「我們要把上帝的國比作什麼呢?我們可以用什麼比喻來形容它呢?」(馬可福音4:30,《新譯》)
接著耶穌邀請我們從一個不同的背景去看上帝的王國。的確,這些比喻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觀點去看上帝的王國,正如我們在屋裡、屋外以及從若干不同的角度去檢查一間建築物一般。
8.(甲)為什麼芥菜種的驚人增長不可能指王國的繼承者而言?(乙)為什麼按理說來這個比喻適合基督教國的「王國」?(丙)上帝對變節不忠的以色列所作的描述怎樣支持這種看法?
8 因此,我們應當將上帝的王國比作什麼呢?耶穌回答說:
「它好像一粒芥菜種,剛種下去的時候,比地上的一切種子都小,種下以後,生長起來,卻比一切的蔬菜都大,長出大枝子,甚至天空的飛鳥都可以在它的蔭下搭窩。」(馬可福音4:30-32,《新譯》)
這顯示一項驚人的增長——無疑長至比『天父樂意將國賜給他們』的「小群」144,000個王國繼承者龐大得多!(路加福音12:32;啟示錄14:1,3)因此,比喻所描述的乃是基督教國變節背教,偏離了耶穌原本栽種的教會而長成為一棵冒牌的『大樹』。(路加福音13:18,19)這棵樹的確龐大得驚人!基督教國誇稱在普世各地擁有超過九億教友,並且聲稱他們均有希望到天上去。這個變節背教的王國在很久之前由變節不忠的以色列人所影射;耶和華論及以色列說:「我栽你是上等的葡萄樹,全然是真種子;你怎麼向我變為外邦葡萄樹的壞枝子呢?」——耶利米書2:21-23;也可參看何西阿書10:1-4。
9.(甲)「飛鳥」和「樹」的枝子是誰?(乙)鑑於帖撒羅尼迦後書第1章和馬太福音第7章所說的話,為什麼現在我們應當避開這「樹」?
9 按照馬太對這棵「樹」所作的描述,「天空的飛鳥也來在它的枝頭搭窩。」看來他們是耶穌在較早的比喻中說將落在路旁的「天國的道」吃掉的同一「飛鳥」。(馬太福音13:4,19,31,32,《新譯》)這些「鳥」棲宿在大「樹」上數以百計像枝子一般的教派中。他們代表變節背教的「不法的人」,意即基督教國的教士們。當上帝砍下這棵「樹」和其他所有的偽宗教時,他們便會失去他們的棲息之所了。因此,現在便要站開!這棵「樹」倒下的日子已迫近眉睫了!——可參閱帖撒羅尼迦後書1:6-9;2:3,《新譯》;馬太福音7:19-23。
10,11.(甲)馬太和路加在怎樣的上下文中提出關於「芥菜種」的比喻?為什麼這是很適當的?(乙)關於麵酵的王國比喻對我們提出什麼勸戒和警告?
10 很適當地,路加在報導耶穌譴責他當日變節不忠的宗教人士之後提出關於「芥菜種」的比喻。彷彿要強調這點一般,馬太和路加均接著報導耶穌說出關於「麵酵」的比喻。(馬太福音13:32,33;路加福音13:10-21)當聖經以比喻的方式提及「酵」這件東西時,酵總是含有不好的意思;例如耶穌曾警告門徒要「提防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使徒保羅則吩咐基督徒要除去「惡毒邪惡的酵」。——馬太福音16:6,11,12,《新譯》;哥林多前書5:6-8;加拉太書5:7-9。
11 在比喻裡,耶穌說與「天國」有關的一件事好像婦人將麵酵放在三斗麵粉裡,結果整團麵都發起酵來。這預表暗中以來自巴比倫的謬誤見解和習俗腐化自稱為基督教會的組織,結果產生了基督教國這個龐大的冒牌王國。我們應當以此作為鑑戒。鑑於基督教國變節背教所造成的可悲結果,「小群」王國繼承者和他們在今日的同伴應當留意提防不讓謬誤道理的「酵」染污了他們對『天國之道』的純正真理的衷心體會。
撒種者與「仇敵」
12,13.(甲)在關於「麥子」和「稗子」的比喻裡,耶穌怎樣表明主要的角色是誰?(乙)收割是什麼?我們有什麼證據表明這件事今日正在進行中?
12 耶穌在另一個比喻中將「天國」比作一個「撒好種在田裡」的人。後來,「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我們可以期望田地產生怎樣的收成呢?耶穌接著表明,撒種者便是他自己,即「人子」,而他所撒播的王國種子產生了與麥子相若的基督徒,即「天國之子」。仇敵便是」魔鬼」,「稗子」則是「惡者之子」——他那偽善的宗教「後裔」。(可參閱創世記3:15。)在比喻的應驗方面,有些真正的基督徒與始於第一世紀的大規模變節背教所產生的「稗子」一同生長。但在現今這二十世紀,我們已來到收割的時候了——「收割的時候就是世界的末[期],收割的人就是天使。」——馬太福音13:24-30,36-39。
13 最後,在天使指引之下,「麥子」從「稗子」分別出來。兩者的差別已清楚顯露出來。正如我們在以後會見到,證據充分表明「人子」今日已在他屬天的王國裡,並且把一些與麥子相若的真正基督徒召集起來從事宣揚王國的活動。但是基督教國和它屬下許多變節背教的假導師又如何呢?耶穌的比喻接著說:
「人子會派出他的天使,他們會將所有使人跌倒的東西和行不法的人都從他的王國裡收集出來。」
在許多世紀期間,基督教國的教士們以謬誤的道理和虛偽的虔誠外表騙倒了許多心地忠實的人。但這些偽君子已受到上帝的判決而正在「哀哭切齒」。今日他們哀嘆教友對他們的支持大減以及教會本身四分五裂。在另一方面,耶和華手下與麥子相若的僕人卻歡欣鼓舞地為他的王國作見證。他們正「在他們的父的王國裡照耀,好像太陽一樣明亮。」——馬太福音13:40-43,《新世》;可參閱以賽亞書65:13,14。
成功的『打魚』計劃
14,15.(甲)耶穌怎樣發動一項大規模的『打魚』運動?但是自那時以來,有其他什麼『打魚』活動也在進行?有什麼『漁獲』?(乙)那末天使擔任什麼角色?他們怎樣處置各種「魚」?(丙)因此我們應當因為享有什麼機會而感激上帝?
14 耶穌說,「屬天的王國也像一個網撒在海裡,將每一種魚類收集起來。」(馬太福音13:47,《新世》)耶穌親自發動這項「打魚」運動;他呼召他的第一批門徒撇下魚網以便成為「得人的漁夫」。(馬太福音4:19,《新譯》)但是在大規模的變節背教期間,在天使的督察之下,小群忠心的基督徒與基督教國的各教派繼續使人成為信徒。可是,數以億萬計的象徵性水族是否均是『好魚』呢?正如我們在上文指出,基督教國各教派的主張是基於柏拉圖的希臘哲學和古代巴比倫的「奧祕」的。這些教派所結出的果子從基督教國歷史上的許多仇恨、鬥爭和流血事件,以及他們在二十世紀所支持的兩場世界大戰足以見之。
15 最後,「在事物制度的終結」,天使會將「網」拉起來。這象徵地上所有自稱是耶穌基督門徒的人所構成的組織——包括真的和偽的在內。對「屬天的王國」「不適宜」的「魚」必須將其拋去,投入代表毀滅的「火爐」裡。「那便是他們哀哭切齒的地方。」(馬太福音13:48-50,《新世》)但是天使也將「好魚」從象徵性的網中分別出來。我們應當多麼感激耶和華讓我們有機會歸入「好魚」的一邊——成為一群致力於顯揚耶和華的聖名及以有意義的方式祈求他的王國『來臨』的人!
16.這個最後的比喻引起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我們應當渴望獲悉答案?
16 可是,耶穌在這個最後的比喻裡如此有力地談及的「事物制度的終結」是什麼呢?耶穌有幾位門徒均曾寫及的「末世」是什麼呢?我們現今正生活在這段時期中嗎?若然,這對我們和全人類具有什麼意義呢?
[第104頁的附欄]
留意耶穌所說的王國比喻!
● 這些比喻將王國描述為有如「寶貝」或「珍珠」一般可貴。尋求王國的人則被比作「好土」、「麥子」、「好魚」。
● 比喻將冒牌的王國比作一棵有許多枝子的芥菜「樹」和一團發酵的麵,支持這王國的人則被比作「飛鳥」、「稗子」和『不適宜的魚』。
● 藉著從不同的角度去看王國的發展,我們可以更清楚了解今日人類所面對的重大爭論,並且獲得鼓勵採取堅定、忠貞的立場擁護上帝的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