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青年》 33章262-271頁
  • 飲酒——為何不可?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飲酒——為何不可?
  •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反彈效果
  • 感情上發育不全
  • 「他卻不接受」
  • 用上帝的觀點來看喝酒這件事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3年(研讀版)
  • 基督徒可以喝酒嗎?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互動式聖經課程
  • 喝掉健康
    警醒!2005年
  • 對喝酒有合理的看法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4年
查看更多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青年》 33章262-271頁

第33章

飲酒——為何不可?

『飲酒是不對的嗎?飲酒是否真的有害?抑或僅是對我就不行,對成年人卻無傷大雅?』這些問題很可能在你的腦中出現。畢竟,你的父母也許時常喝酒,許多與你年紀相若的年輕人(不論是否已達到法定年齡)都飲酒。電視劇和電影更使這件事看來很有吸引力。

只要適度使用,酒精的確可以令人暢快。聖經承認酒能悅人心,或使一頓飯更為美味。(傳道書9:7)然而,若被人濫用,酒精便會造成許多嚴重難題,從與父母口角,與教師、警察爭吵以至死於非命不等。正如聖經說:「清酒使人失言,烈酒叫人胡鬧。沉迷醉鄉的人實在非常不智。」(箴言20:1,《當代》)因此,你在飲酒一事上作出負責任的決定乃是至為重要的事。

可是,對於酒精和酒對人所生的影響,你其實知道多少?以下的測驗可以幫助你獲悉事情的真相。請在以下各題注明對或錯:

1.酒精飲品主要具有興奮作用。․․․․․․․․ ____

2.不論飲用多少,酒精都對人體有害。․․․․․․․․ ____

3.一切酒精飲品——蒸餾酒、葡萄酒、啤酒——都以同樣速度被吸進血管中。․․․․․․․․ ____

4.若喝黑咖啡或淋冷水浴,喝醉的人能較快清醒過來。․․․․․․․․ ____

5.人人所喝的酒量若一樣,產生的影響也一樣。․․․․․․․․ ____

6.醉酒就是酒精中毒。․․․․․․․․ ____

7.酒精和其他鎮靜劑(諸如巴比妥酸鹽)同時服用,可使兩者效力劇增。․․․․․․․․ ____

8.不時轉換不同的飲料能使人避免喝醉。․․․․․․․․ ____

9.身體消化酒精好像消化食物一樣。․․․․․․․․ ____

現在請將你的答案與270頁所列出的比較一下。這證明你對酒精所懷的若干看法錯了嗎?若然,要意識到對酒精一知半解可能造成致命的後果。聖經警告我們,若運用酒精不當,它「終究要像蟒蛇一樣咬你,像毒蛇一樣刺你」。——箴言23:32,《當代》。

且以約翰為例。他10餘歲已結婚。一天晚上,他跟年輕的妻子吵架,其後氣衝衝地從家裡跑出去,決心到酒吧買醉。他喝下整整一品脫的伏特加酒之後陷入昏迷狀態。倘若不是醫生和護士竭力挽救他的性命,恐怕他早已一命嗚呼了。顯然,他不知道一下子喝下大量酒精甚至能對人造成生命危險。無知幾乎使他賠上自己的性命。

反彈效果

這是酒精所產生的最難察覺的效果之一。酒精是一種鎮靜劑而非興奮劑。人喝酒後看來為之一振的感覺其實是由於酒精具有鎮靜作用,使你的憂慮水平下降的緣故。於是你感到鬆弛,比飲酒前較少憂慮,也較少煩惱。因此,飲適量的酒能稍為幫助人『忘卻他的煩惱』。(箴言31:6,7)例如一個名叫保羅的年輕人,他飲酒是為了逃避家庭的難題。他回憶說:「我很早已發覺飲酒是使我從壓力獲得舒解的方法。酒能鬆弛我的頭腦。」

這對人沒有什麼害處,對嗎?錯了!酒精具有反彈效果。數小時之後,鎮靜作用一旦消退,你的憂慮水平便會再度上升——但卻不是僅回復正常。反之它躍至一個比你飲酒前還要高的水平!你感到更憂慮,比以前更緊張。酒精脫癮狀況也許會持續12小時之久。誠然,你若再來一杯,憂慮水平會再度下降。可是數小時後,它會直線上升,升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於是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從人為的高水平降至更低的低水平,然後周而復始。

因此,長遠來說,酒精並不會真正減輕你的憂慮。它很可能反而使你的憂慮大增。酒力消退後,你的難題依然如故。

感情上發育不全

其他的人聲稱酒精能使他們發揮較佳功能。且以丹尼斯為例。他是個極度畏羞的人,甚至覺得跟人作簡短的交談也是很困難的事。可是,後來他發現了一件事。他說:「喝下幾杯之後,我的話匣子便打開了。」

難題在於人之能夠進至成熟並非藉著逃避困難的情勢——正如丹尼斯所為一般——而是藉著毅然正視它們。學會應付青年人所面對的種種難題只不過是為你在成年時期所遭遇的各種試煉作預先排練而已。故此丹尼斯終於看出,長遠來說,酒精所產生的短暫功效並沒有幫助他克服害羞的心理。「酒力一旦消退,我便躲回自己的殼裡去,」他說。若干年後的今日,他怎樣呢?丹尼斯繼續說:「我其實並不懂得怎樣按照自己的真正水平去與人交談。我想自己在這方面仍然發育不全。」

依賴酒精作拐杖,用它來應付抑鬱,也不是好辦法。瓊恩在青少年時期曾這樣行,她承認說:「最近,我經歷到相當大的壓力,當時我想道:『現在就喝杯酒可不錯。』你以為自己喝杯酒便能把情勢處理得更好。」但這絕不是實情!

《紐約州醫藥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說:「麻醉劑[包括酒精]一旦變成了助人擺脫困境——不論在學業、社會或人際關係方面——的工具,人就無需學會應付難題的健全技巧了。這樣行所造成的惡果也許要等到兒童長大成人之後才被察覺。到那時,與人建立親密的個人關係往往十分困難,以致當事人在感情上陷於孤立。」因此,直接處理所遇到的難題其實好得多!

「他卻不接受」

請想想耶穌所立的榜樣。耶穌在地上作人的最後一晚經歷到極大的壓力和痛苦。他被人出賣,遭人逮捕,然後受到一連串的盤問,被人用捏造的罪名加以誣告。最後,經過整夜的折磨,他被交出來釘死。——馬可福音14:43-15:15;路加福音22:47-23:25。

當時有人將一些能麻木知覺的東西——可以改變情緒,使他較容易應付當時的艱難情況的東西——遞給他。聖經解釋說:「他們……拿沒藥調和的酒給他,他卻不接受。」(馬可福音15:22,23,《新譯》)耶穌要保持自己的一切官能。他要堂堂正正地面對艱難的情況。他絕不是一個逃避現實的人!然而後來,有人將少量顯然沒有含藥物的酒給他解渴,耶穌便接受了。——約翰福音19:28-30,《新譯》。

與耶穌比較,你所經歷的各種難題、壓力或緊張便微不足道了。可是你可以從耶穌的經驗學到一個寶貴教訓。與其藉賴某些能將人的情緒改變的東西(諸如酒精)去應付難題、壓力和使人不安的境況,正視難題而直接加以處理其實會好得多。你在面對生活種種難題上經驗越多,你便越有能力將難題加以解決。你會長大成為感情健全的人。

你達到法定年齡之後,你是否選擇間中適度地飲酒乃是你(也許連同你的父母)可以自行決定的事。願你按照正確的知識作出聰慧的決定。你若決定不飲酒,你無需為此懷有歉意。但是你若到了合法年齡而又決定飲酒的話,務要有分寸。千萬不要以飲酒作為逃避方法或藉此給你虛假的勇氣。聖經的勸告既簡明又直截了當:「清酒使人失言,烈酒叫人胡鬧。沉迷醉鄉的人實在非常不智。」——箴言20:1,《當代》。

供討論的問題

◻ 為什麼許多青年人沉迷於酒精飲品?

◻ 許多人對酒精懷有什麼常見的錯誤觀念?

◻ 酒後駕車有什麼危險?

◻ 藉賴酒精來逃避難題有什麼危險?

◻ 青年人遭遇難題時應當怎樣行?為什麼?

[第268頁的精選語句]

飲酒能使年輕人落入情緒高低交替的惡性循環中

[第271頁的精選語句]

「我其實並不懂得怎樣按照自己的真正水平去與人交談。我想自己在這方面仍然發育不全。」——一個曾在青少年時期濫用酒精的青年人

[第264頁的附欄]

『我們為什麼開始飲酒』

訪問一些以前曾經嗜酒的青少年

訪問員:你以前為什麼要飲酒?

比爾:對我來說,起初是因為跟我一起的一班人都飲酒。這是「流行」的事,尤其是在週末的時候。

丹尼斯:我大約14歲開始飲酒。我的父親是個相當嗜酒的人。家裡經常舉行酒會。我還是小孩的時候已知道飲酒是社交上不可少的事。我長大一點後跟一群狂野的少年混在一起,我為了要受他們接納而飲酒。

馬克:我很喜歡運動。我想我開始飲酒時是跟籃球隊的人一起,當時我大約15歲。我認為自己飲酒主要是出於好奇心。

瓊恩:我受電視的影響很深。我常看到電視的角色飲酒,他們看來真棒。

保羅:我父親是個酒徒。我看出我們之所以有這麼多難題全是因為縱酒的緣故。我想擺脫這種環境。很諷刺的是,這竟成為我開始飲酒的原因之一。

瓊恩:通常我的父母喝得不多。可是我記得一件事:爸爸在社交的場合常常向人誇耀自己的酒量。我也養成了類似的態度——以為自己勝人一籌。有一次我跟朋友一同狂飲。喝了好幾小時之後,我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喝醉。我記得自己在想,『我真的跟爸爸一樣。』我認為自己深受他對酒精的態度所影響。

訪問員:但為什麼許多人要飲到酩酊大醉?

馬克:這就是我們飲酒的目的——要喝到醉為止。我其實一點不在乎酒的味道如何。

訪問員:所以你是為了喝醉而飲酒,對嗎?

馬克:對。

哈里:我完全同意。事情好像爬梯子。每一次喝酒你都爬得更高一點——梯子的另一級。

[第270頁的附欄]

測驗答案(第263頁)

1.錯。酒精主要具有鎮靜作用。它能抑制或減低你的憂慮水平而使你感到振奮。你感到鬆弛,不像飲酒前那麼憂心忡忡。

2.錯。飲用適量或少量酒精看來對身體並無害處。然而,長期縱酒則能損害心臟、頭腦、肝臟和其他器官。

3.錯。以一般而言,蒸餾酒或酒精比葡萄酒或啤酒被身體吸收得較快。

4.錯。咖啡能把你喚醒,冷水淋浴能使你濕透,可是酒精會繼續留在你的血管中,直至肝臟以新陳代謝的過程將其消除。這個過程的速度為每小時半安士酒精。

5.錯。有若干因素,諸如你的體重,你是否吃飽,可以決定酒精對你有多大影響。

6.錯。醉酒描述過度飲酒所產生的結果。酒精中毒的特徵則是飲酒漫無節制。可是,並非所有喝醉的人都是酒徒(酒精中毒),也不是所有酒徒都喝醉。

7.對。有些藥物若與酒精混合服用,便會產生異乎尋常的反應,比單是酒精或藥物本身所引起的反應猛烈得多。例如,將酒精和鎮靜劑或止痛藥混合服用會導致嚴重的脫癮症狀、昏迷和甚至死亡。因此,飲一杯酒加一粒藥丸能產生比你所想像的嚴重得多的後果。事實上,藥力可以增至3倍、4倍、10倍或更多倍!

8.錯。無論你所飲的是杜松子酒、威士忌酒、伏特加酒或其他什麼酒,喝醉乃是你喝下的酒的總量所造成的結果。

9.錯。酒精毋須像其他食物一樣慢慢被消化。相反,約有百分之20立即通過胃壁進入血管。其餘的則從胃進入小腸,再從小腸吸入血管中。

[第266,267頁的附欄或圖片]

駕車和飲酒——致命的組合

「醉酒駕車是16-24歲的年輕人死亡的主要原因,」1984年發表的《青年人酒後駕車全國會議報告書》說。的確,「青少年被牽涉在與酒精有關的撞車事件中的可能性相當於其他駕車人士的4倍。」(「坐車兜風」)造成這種無謂犧牲的部分原因是,一般人對酒精的影響懷有許多錯誤見解。以下是一些典型例子:

謬論:你若只喝了兩三杯啤酒,駕車是安全的。

事實:「若在一小時內飲下兩罐12安士(355毫升)的啤酒,其中所含的酒精能使司機的反應減慢五分之二秒——容許一輛以時速55哩(90公里)行駛的汽車多走34尺(10米)——很可能造成及時閃避與撞毀的差別。」——馬費蒂(James L. Malfetti, Ed.D.)與溫特(Darlene J. Winter, Ph.D.)合著的《為成年人而設的交通安全與酒精計劃》。

謬論:只要你沒有醉的感覺,駕車便無大礙。

事實:倚賴你自己的感覺是十分危險的事。酒精能使人產生幻覺,以為自己很清醒,一切都能控制自如,但其實喝酒者的能力已大大減低。

酒後駕駛對任何人都是危險的事,對青年人尤其危險。飲酒的青年人在駕駛技術方面「較成年人更迅速惡化,因為對他們而言,駕駛是一項較新和較不熟習的技能。簡言之,大多數青少年在駕車和飲酒方面均缺乏經驗,酒後駕車就更沒有經驗。」——溫特著的《年長者,交通安全和酒精計劃領袖指南》。

青年人也比成年人較易醉。一般而言,青年人的體重比成年人輕。人愈輕,體內足以稀釋酒精的液體便愈少,血管內的酒精濃度也愈高,於是愈易醉倒。

「機靈的人見到危險便隱藏起來,缺乏經驗的人卻走上前而自討苦吃。」(箴言22:3,《新世》)鑑於酒後駕駛的種種危險,你若決心不將兩者混合,你便是「機靈的人」。這樣,你不但使自己免遭殘障——或喪命——的損害,同時也對其他人的性命表現尊重。

此外,你應當決意(1)永不坐進一輛由剛喝過酒的人駕駛的汽車裡,(2)你的朋友若剛喝過酒,千萬不要讓他駕車。這也許會使你的朋友大感不悅,可是他恢復理智之後必定會體會你的好意。——可參看詩篇141:5。

[圖片]

切勿坐進一輛由剛喝過酒的人駕駛的汽車裡;你的朋友若剛喝過酒,就不要讓他駕車

[第262頁的圖片]

同輩、電視、有時甚至父母,都可以影響青年人開始喝酒

[第265頁的圖片]

酒精若被人濫用,就能『咬人如蛇』

[第269頁的圖片]

酒後駕車往往導致這樣的後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