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作見證》 7章52-59頁
  • 「傳講關於耶穌的好消息」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傳講關於耶穌的好消息」
  •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分散的人」(使徒行傳8:4-8)
  • 「請讓我也有這個權力」(使徒行傳8:9-25)
  • 「你讀的內容,你真的明白嗎?」(使徒行傳8:26-40)
  • 腓力——一位熱心的傳福音者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腓力給一個埃塞俄比亞官員施浸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6年
  • 腓力
    洞悉聖經(上冊)
  • 你怎樣才能明白聖經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5年
查看更多
「為上帝的王國作徹底的見證」
《作見證》 7章52-59頁

第7章

「傳講關於耶穌的好消息」

腓力熱心傳道,是我們的榜樣

根據使徒行傳8:4-40

1,2.在1世紀,迫害基督徒的人試圖阻止他們宣揚王國好消息,卻怎樣適得其反?

猛烈的迫害浪潮掀起之後,掃羅開始對基督的會眾「肆意殘害」——原文所用的詞組含有「野蠻、殘酷」的意思。(使徒行傳8:3)門徒四散逃亡。在有些人看來,掃羅快要達到目標,把基督教消滅了。可是,基督徒分散到不同的地區,卻產生了出人意料的結果。什麼結果呢?

2 分散的人逃到哪裡,就在哪裡「宣揚上帝話語的好消息」。(使徒行傳8:4)想想看,迫害不但不能阻止上帝的子民傳講王國好消息,反而在實際上促進了這項工作!迫害者使基督的門徒被迫分散到各地,結果無意間使傳講王國的工作擴展到遠方。我們將會看到,在現代也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分散的人」(使徒行傳8:4-8)

 3.(甲)腓力是誰?(乙)為什麼撒馬利亞人大多沒有聽過王國好消息?但耶穌預告當地會發生什麼事?

3 「分散的人」之一是腓力。a(使徒行傳8:4;請看第53頁附欄「『傳福音者』腓力」)他下到撒馬利亞,這個城的人大多沒有聽過王國好消息,因為耶穌曾吩咐使徒,說:「撒馬利亞人的城,你們不要進;總要到以色列民族迷途的綿羊那裡去。」(馬太福音10:5,6)但耶穌知道,見證工作遲早要在撒馬利亞徹底執行,為此他在升天前對門徒說:「[你們會]在耶路撒冷、整個猶地亞、撒馬利亞,一直到地上最遙遠的地方,做我的見證人。」(使徒行傳1:8)

 4.撒馬利亞人對腓力傳講的信息有什麼反應?一個原因可能是什麼?

4 腓力發覺撒馬利亞的「田地……已經變白了,可以收割了」。(約翰福音4:35)他的信息為當地的人帶來安舒,原因很簡單:雖然猶太人一向都不跟撒馬利亞人來往,很多猶太人甚至公開蔑視他們,但撒馬利亞人發現王國的好消息能給所有人帶來希望,沒有種族之分,這跟法利賽派的狹隘思想完全不同。腓力熱心地向撒馬利亞人作見證,沒有歧視他們,這表明他並沒有受某些猶太人的偏見所影響。難怪撒馬利亞的群眾「都聚精會神地聽腓力講話」。(使徒行傳8:6)

5-7.請舉例說明,基督徒分散到各地怎樣使王國好消息傳播開來。

5 今天的情形就像1世紀一樣,迫害無法阻止上帝的子民繼續傳道。事實一再證明,強迫基督徒到其他地方去,不管是把他們關進監獄還是迫使他們搬到其他國家,只會有助於那些地方的人聽到王國信息。比如說,在二戰期間,耶和華見證人在納粹集中營裡就作了優良的見證。有個猶太人是在集中營遇到耶和華見證人的,後來他說:「被囚在營裡的耶和華見證人堅貞不屈,這使我深信他們的信仰必定是基於聖經的。後來我自己也成為耶和華見證人。」

6 有時,我們甚至向迫害者作見證,讓他們有機會響應聖經真理。舉個例,有一位耶和華見證人名叫弗朗茲·德施,他被押送到奧地利的居森集中營,結果有機會幫助那裡的一名納粹黨衛軍軍官認識聖經真理。多年以後,這兩個人在耶和華見證人的大會上重聚,而且兩人都是上帝王國好消息的宣揚者。想想看,當時他們多麼歡喜啊!

7 當基督徒因受迫害而從一國逃到另一國時,也有類似的事發生。例如在20世紀70年代,馬拉維(馬拉威)的耶和華見證人被迫逃到莫桑比克,結果在那裡作了大規模的見證。儘管後來耶和華見證人在莫桑比克也受到反對,但傳道工作仍然繼續進行。弗朗西斯科·科阿納說:「沒錯,我們有些人因為傳道而被逮捕了很多次。但看見有這麼多人響應王國的信息,我們確信上帝在幫助我們,正如他幫助了1世紀的基督徒一樣。」

 8.政治和經濟的變化對傳道工作有什麼影響?

8 當然,基督教之所以擴展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受迫害並不是唯一的因素。近幾十年來,政治和經濟的變化使來自許多國家、說不同語言的人有機會聽到上帝王國的信息。有些人從戰地或經濟蕭條的地區逃到比較安定的地方生活,在那裡開始學習聖經。難民大量擁入,結果有些地方形成了許多外語居民區。你有沒有努力在自己的地區裡向「從所有國族、部族、民族、語言來的」人作見證呢?(啟示錄7:9)

「請讓我也有這個權力」(使徒行傳8:9-25)

以前施行魔法的西門拿著錢袋走近使徒。使徒把手放在一個弟兄的肩膀上。在遠處,另一個弟兄治好一個跛腳的小女孩,周圍的人都很開心。

西門見使徒把手放在誰身上,誰就得到神聖力量,於是送錢給使徒——使徒行傳8:18

 9.西門是誰?他受腓力吸引顯然是因為什麼?

9 腓力在撒馬利亞施行了很多神跡,比如醫治殘疾的人,甚至驅逐邪靈。(使徒行傳8:6-8)有一個人對腓力施行奇跡的能力特別驚嘆。他叫西門,是個受人敬重的魔法師,人們甚至說他「擁有來自上帝的強大能力」。但腓力所施行的奇跡讓西門清楚看到,什麼才是真正來自上帝的強大能力。(使徒行傳8:9-13)後來西門的動機受到了考驗。發生了什麼事呢?

10.(甲)彼得和約翰在撒馬利亞做了什麼?(乙)彼得和約翰把手放在新門徒身上,新門徒就得到了神聖力量,西門看見後怎樣做?

10 使徒聽說撒馬利亞的門徒有了增長,就派彼得和約翰到那裡去。(請看附欄「彼得運用『王國的鑰匙』」)兩位使徒抵達後,把手放在新門徒身上,他們人人就都得到了神聖力量。b西門看了,非常羨慕,就對使徒說:「請讓我也有這個權力,讓我把手放在誰身上,誰就可以得到神聖力量。」西門甚至送錢給他們,希望能買到這項神聖的能力!(使徒行傳8:14-19)

11.彼得怎樣告誡西門?西門有什麼反應?

11 使徒彼得給西門的回答非常明確:「但願你跟你的銀子一起毀滅!你居然以為上帝無償給人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這個恩賜絕不會有你的份,因為你在上帝眼中心術不正。」然後,彼得敦促西門悔改、禱告祈求上帝寬恕。彼得說:「你要悔改,離開歧途,要懇切祈求耶和華,也許他會寬恕你心裡錯誤的想法。」西門顯然不是個邪惡的人,他想做對的事,只是一時糊塗而已。所以,他懇求使徒說:「請為我懇切祈求耶和華,不要讓你們說的事臨到我頭上。」(使徒行傳8:20-24)

12.「買賣聖職」是什麼意思?假基督教「買賣聖職」的現象有多普遍?

12 彼得給西門的責備對今天的基督徒來說有告誡作用。事實上,英語中「買賣聖職」(simony)一詞就是從「西門」(Simon)這個名字來的。「買賣聖職」專指在宗教方面購買或販賣職位。在叛道的基督教會的歷史上,這種行為早已屢見不鮮。英語《不列顛百科全書》第九版(1878)甚至說:「學者對教宗選舉會議的歷史作了一番研究之後,確信這些選舉活動中一向都有買賣聖職這種醜行,而且有許多次選舉所涉及的買賣聖職行為極其卑鄙無恥、明目張膽。」

13.基督徒必須提防哪些「買賣聖職」的行為?

13 基督徒必須提防「買賣聖職」這種罪行。他們不該為了在會眾裡得到職務,就經常送禮給會眾的監督,或過度稱讚他們;另一方面,那些負有職責的弟兄也必須小心,不該偏袒富有的人。這些行為都跟「買賣聖職」無異。其實,上帝的所有僕人都應該「行事為人彷彿自己是最卑微的」,等候耶和華通過神聖力量賜給他們為會眾服務的機會。(路加福音9:48)在上帝的組織裡,「自尋榮耀」的人是沒有立足之地的。(箴言25:27)

彼得運用「王國的鑰匙」

耶穌對彼得說:「我要賜給你天上王國的鑰匙。」(馬太福音16:19)他的話是什麼意思呢?耶穌以「鑰匙」為喻是要表示,彼得會為幾群不同的人開啟知識和機會之門,讓他們有希望進入彌賽亞王國。彼得是在什麼時候運用這些鑰匙的呢?

  •  在公元33年五旬節,彼得運用第一把鑰匙。當時他鼓勵猶太人和歸信猶太教的人悔改和受浸。結果大約有3000人響應,因而有希望在未來承受上帝的王國。(使徒行傳2:1-41)

  •  司提反殉道後不久,彼得運用第二把鑰匙。這一次,彼得和約翰把手放在新受浸的撒馬利亞人身上,這些新信徒就得到了神聖力量。(使徒行傳8:14-17)

  •  公元36年,彼得運用第三把鑰匙,為沒有受割禮的外族人打開機會之門,讓他們有希望到天上承受產業。彼得當時向哥尼流作見證,哥尼流這個沒有受過割禮的人,就成為了第一個外族基督徒。(使徒行傳10:1-48)

「你讀的內容,你真的明白嗎?」(使徒行傳8:26-40)

14,15.(甲)「埃塞俄比亞的內臣」是什麼人?腓力是怎樣找到他的?(乙)這個埃塞俄比亞人對腓力講的信息有什麼反應?為什麼說他受浸不是一時衝動?(請看腳注)

14 耶和華的天使指引腓力沿著從耶路撒冷下加沙的路走。即使腓力最初不明白為什麼要到那裡去,但他看見一個埃塞俄比亞的內臣以後,就馬上明白了。當時這個內臣正「朗讀以賽亞先知的書卷」。(請看附欄「哪一種『內臣』?」)耶和華通過神聖力量吩咐腓力追上內臣的車。腓力一邊貼著車子跑,一邊問那個人:「你讀的內容,你真的明白嗎?」對方回答:「沒有人指導我,我怎麼能明白呢?」(使徒行傳8:26-31)

15 那個埃塞俄比亞人請腓力上車。他們的討論很有意思!以賽亞預言中的「綿羊」和「僕人」指的是誰,長久以來一直是個謎。(以賽亞書53:1-12)他們一邊趕路,腓力一邊向埃塞俄比亞的內臣解釋這個預言怎樣應驗在耶穌基督的身上。像那些在公元33年五旬節受浸的人一樣,這個早已歸信猶太教的埃塞俄比亞人馬上知道該做什麼。他對腓力說:「看,這裡有水,我有什麼理由不受浸呢?」於是腓力隨即為他施浸!c(請看附欄「在水裡受浸」)後來,神聖力量帶腓力到亞實突去執行新的任務,他在那裡繼續宣揚上帝王國的好消息。(使徒行傳8:32-40)

哪一種「內臣」?

譯作「內臣」的希臘語詞「尤努科斯」有兩個意思,可以指被閹割而失去生育能力的男子,也可以指宮廷裡地位較高的官員。宮廷裡奉派照料后妃、看管宮女的內臣也許都要被閹割,可是其他內臣,例如御酒官或皇家財政總管,則不用被閹割。由腓力施浸的埃塞俄比亞內臣顯然不用被閹割,因為他是掌管皇家財寶的內臣。實際上,他是個財政大臣。

這個埃塞俄比亞人是個歸信猶太教的外族人。正如經文指出,他剛剛去過耶路撒冷崇拜上帝。(使徒行傳8:27)由此可見,這個埃塞俄比亞人不可能已被閹割,因為根據摩西法典,閹人是不可以加入以色列會眾的。(申命記23:1)

在水裡受浸

基督徒的浸禮是怎樣的呢?有些人以為,施浸者只需往受浸者頭上倒水或灑水就可以了。可是,聖經說:「他……跟腓力一起下到水裡,讓腓力為他施浸。」(使徒行傳8:36,38)如果是倒水或灑水就行了,這個內臣就不用把車停在水旁,因為他只需少量的水,例如裝在一皮袋的水,就足夠了。事實上,當時他正在「荒漠中的一條路」上,很可能隨身帶著一皮袋水。(使徒行傳8:26)

根據利德爾和斯科特合編的《希臘語英語詞典》,譯作「施浸」的希臘語詞「巴普蒂佐」含有「浸入、沒入」的意思。聖經中有關施浸和受浸的描述,都跟「巴普蒂佐」的含意相吻合。約翰福音3:23說約翰「在靠近撒琳的艾嫩為人施浸,因為那裡水多」。同樣,聖經談到耶穌受浸時,說:「耶穌一從水裡上來,就看見天開了。」(馬可福音1:9,10)因此,真基督徒受浸時應該完全浸入水中。

16,17.今日,天使怎樣參與傳道工作?

16 腓力做的工作,今日的基督徒也有幸參與。他們常常在一些非正式的場合,例如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跟人談論上帝的王國。很多事例顯示,他們能遇到對好消息感興趣的人並非巧合。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聖經清楚指出天使正指引傳道工作,好讓「每個國族、部族、語言和民族的人」都聽見王國信息。(啟示錄14:6)耶穌也曾明確地預告天使會指引傳道工作。他在小麥和毒麥的比喻中指出,在這個制度的末期負責收割工作的「就是天使」。他還說這些靈體會「把使人失足的一切和不守上帝法律的人,都從他的王國裡收集出來」。(馬太福音13:37-41)與此同時,天使也會收集那些耶和華想吸引到他組織裡來的人,首先是將要承受天上王國的人,然後是一大群「另外的綿羊」。(約翰福音6:44,65;10:16;啟示錄7:9)

17 在我們傳道遇見的人當中,有些人說他們之前一直祈求上帝幫助他們,可見確實有天使指引傳道工作。請看看一個例子。有兩位傳道員帶著一個小孩傳道。快到中午的時候,他們倆打算結束當天的傳道工作,但小孩卻非常渴望拜訪下一個住戶,甚至獨自上前敲門!一位年輕的女士開了門,兩位傳道員開始跟她交談,沒想到這位女士說她剛剛還在禱告求上帝派人來幫助她明白聖經。就這樣,這位女士開始學習聖經了!

一個女人在家禱告,一對上門傳道的夫妻按她的門鈴。

「真神啊,不管你是誰,請幫助我」

18.為什麼我們不應該把傳道工作視為等閒?

18 目前,傳道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進行。作為基督徒會眾的一員,你有幸跟天使一起傳道。千萬不要把這種福分視為等閒。要是你堅持不懈地傳講「關於耶穌的好消息」,就必定會得到莫大的喜樂。(使徒行傳8:35)

「傳福音者」腓力

在1世紀,基督的門徒因遭到迫害而分散到各地,腓力去了撒馬利亞。看來腓力向當時的中央長老團報告了當地的傳道成果,因為聖經說:「耶路撒冷的使徒聽說撒馬利亞人接受了上帝的話語,就派彼得和約翰到他們那裡去。」結果,當地的新信徒都得到了上帝無償賜下的神聖力量。(使徒行傳8:14-17)

腓力跟埃塞俄比亞的內臣坐在車上。

使徒行傳在第8章記述了幾件跟腓力有關的事之後,只有一次再度提到他。當時,腓力已從事傳道大約二十年,而使徒保羅的第三次傳道之旅即將結束,保羅正和幾個傳道同伴向耶路撒冷進發。他們乘船抵達托勒密。路加記述:「第二天,我們出發,來到凱撒里亞,去了傳福音者腓力的家,在那裡留宿。腓力是那七個人之一,有四個未婚的女兒,她們都在上帝啟示下發言。」(使徒行傳21:8,9)

看來當時腓力已在他的傳道地區安家落戶。值得注意的是,路加稱腓力為「傳福音者」。聖經所說的「傳福音者」,都是離鄉背井、到還沒有人傳道的地區去傳講王國好消息的人。顯然,腓力對傳道工作一直十分熱心。他的四個女兒能在上帝啟示下發言,可見他肯定悉心教導家人愛戴和崇拜耶和華。

a 他不是使徒腓力,而是本書第5章提到的那「七個有好名聲」的人之一。他受委派在耶路撒冷管理分配食物的工作,讓說希臘語和說希伯來語的基督徒寡婦都能得到每天的食物。(使徒行傳6:1-6)

b 顯然,當時新門徒在受浸時,通常都會受神聖力量任命,或者說得到神聖力量。這樣,他們就有希望將來跟耶穌一起施行統治,在天上做君王和祭司。(哥林多後書1:21,22;啟示錄5:9,10;20:6)但這些在撒馬利亞的新門徒受浸時並沒有受神聖力量任命,直到彼得和約翰把手放在他們身上,他們才得到神聖力量和神聖力量帶來的各種神奇恩賜。

c 這個埃塞俄比亞人受浸並不是一時衝動,因為他已經歸信了猶太教,而且對聖經——包括有關彌賽亞的預言——有相當多的認識。現在他既然知道了耶穌在上帝旨意中的身分,就可以馬上受浸了。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