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的騎士——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在這個二十世紀,戰爭、饑荒和疾病繼續蹂躪著人類。為什麼雖然人在科技方面有如此長足的進步,這些災禍仍然在世上肆虐呢?
問題的答案牽涉到「啟示錄的騎士」。你無疑聽聞過這個名詞。但是你知道聖經論及這些「騎士」的話其實描述今日的各項難題及其解決方法嗎?二十世紀的世事發展與這個預言的吻合的確發人深省。
「啟示錄的騎士」一詞來自聖經中稱為啟示錄的最後一本書。這本在十九個世紀之前寫成的書含有上帝所感示的預言。請看看它怎樣描述這些騎士:
「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來,勝了又勝。
「揭開第二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二個活物說,「你來!」就另有一匹馬出來,是紅的,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
「揭開第三印的時候,我聽見第三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黑馬,騎在馬上的手裡拿著天平。我聽見在四活物中似乎有聲音說:『[一天工錢]買一升麥子,[一天工錢]買三升大麥;油和酒不可糟蹋。』
「揭開第四印的時候,我聽見第四個活物說,『你來!』我就觀看,見有一匹灰色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作死,陰府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啟示錄6:2-8。
顯然這個預言是用象徵性的文字寫成的。上帝在啟示錄裡「用表號指示他的僕人」。(啟示錄1:1,《新世》)因此我們不會期望實際見到幾個騎士在地上大施殺戮。反之這些象徵性的騎士所造成的影響會好像一場大屠殺一般悲慘。
由這些騎士所代表的可怕情形在什麼時候出現呢?啟示錄將時間透露出來,因為啟示錄在描述完這些騎士之後接著談及「大患難」和上帝與羔羊耶穌基督「憤怒的大日」(啟示錄6:17;7:1-3,14)因此各騎士所代表的情形必然在目前這個普世的邪惡事物制度行將遭受毀滅之前出現。我們若想在上帝所帶來的「大患難」中獲得庇護和安全就必須探知這些騎士會在什麼時候出現。
決定騎士在什麼時候出現
聖經中啟示錄一書所描述的事大部分發生於使徒約翰所說的「主日」中。(啟示錄1:10)「主日」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請留意這裡所說的「主」必然是指耶穌基督而言;上帝已將統治全人類的重任託付給他。啟示錄的其餘部分主要論及他的特殊活動,並將他稱為「萬主之主」。——啟示錄19:16。
啟示錄論及耶穌所執行的工作,這些工作絕非僅限於在一個二十四小時的「日子」內發生。「日子」一詞時常意指一段頗長的時期,例如「挪亞的日子」。正如啟示錄透露,耶穌接獲統治全人類的大權之後,過了相當時間他便會與「獸」,撒但手下如獸的政治制度,和地上的列王及其眾軍作戰。(啟示錄11:15;12:10;19:11-21)然後他會統治一千年。(啟示錄20:6)這一切都包括在使徒約翰所論及的「日」或耶穌統治的時期中。
但是「主日」究竟始於什麼時候呢?啟示錄的騎士在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呢?一切證據均清楚指向1914年;這將我們的日子也包括在內。我們怎麼知道呢?請首先考慮一下聖經怎樣論及這些騎士,然後將其與1914年以來的世事發展比較一下。
既然這是耶穌的「日子」,我們可以合理地相信關於各騎士的記載會首先以某種方式描述他。我們所信果然不虛。啟示錄描述第一位騎士坐在「白馬」上,手拿著弓和冠冕;這表示他是個戰士,也是一位君王。我們只需將這段經文與啟示錄的19:12,13比較便可以看出這是指主耶穌而言。後者描述「上帝之道」耶穌騎著白色的戰馬,「頭上戴著許多冠冕」。再者,與啟示錄第六章關於白馬騎士的記載措辭類似的描述也見於詩篇第45篇,而希伯來書1:8,9將這篇詩應用在耶穌基督身上。
知道這件事怎樣可以幫助我們知道他在什麼時候「騎著白馬出來」呢?啟示錄說白馬上的騎士「出來,勝了又要勝」。這意味到他在登基作王之後會將他的仇敵消除。他首先將注意力集中在誰身上呢?啟示錄第12章論及「基督的權柄來到」的時候。(啟示錄12:10)這在天上觸發了一場戰事,結果魔鬼撒但,與一切愛好公義的人為敵的罪魁,被逐到地球附近。成就了這項偉舉之後,基督繼續「進行征服」。
可是,這些事件都發生於天上而為人目所不能見。魔鬼被逐出天上之後,聖經的記載告訴我們「地……有禍了,因為魔鬼……氣憤憤的下到你們那裡。」——啟示錄12:7-12。
聖經對其他幾個與耶穌同時出來的騎士所作的描述足以證明登基作王的基督正在向勝利邁進。知道這些騎士所造成的影響在甚麼時候開始可以向我們透露這些騎士在什麼時候橫行地上,以及耶穌在什麼時候以君王的身分將愛戴上帝和他王國的人召集起來以保全他們的性命。
這些帶來禍患的影響是什麼呢?
第二個騎士——戰爭
聖經說第二個騎著「紅馬」,「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這代表什麼呢?戰爭!但並不僅是普通的戰爭。反之這看來暗示大規模的戰爭,因為這個騎士所獲得的不是一把普通的刀而是一把「大刀」。由於這緣故,《活的聖經》(英文)所作的意譯頗為適當。它說這個騎士被授權「將和平奪去而為地上帶來無政府狀態;戰爭和殘殺會在到處發生。」這種大規模的戰爭在什麼時候出現呢?
在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便在這年爆發。這場戰爭乃是直至那時為止人類所經歷的最大一場戰事。再者,歷史家鮑爾溫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帶來了總體戰和全球戰——從這個名詞的全部意義說來——的世紀。」在這場戰爭中大約有10,000,000人喪生,受傷者更以百萬計。甚至保持中立的國家也提心吊膽;他們絲毫沒有安全感,因為第二個騎士已「從地上奪去太平」。
但是「紅馬」並沒有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18年結束就不再橫行。誠然,列國合力謀求世界和平,而且許多環境看來顯示和平可以獲致。各國甚至建立了一個國際組織,國際聯盟,以圖阻止戰爭再次爆發。《紐約時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次日發表的社論將大部分人的感覺表露出來「世界已厭倦了戰爭……國際聯盟的穩固骨架已經建立起來了。」甚至科學也看來致力於促成恆久的和平,藉著發明迅速的通訊和交通工具而「使世界縮小」。但是雖有這些有利的因素,「國際聯盟」卻在大約二十年之後垮臺。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1939年爆發。這場戰爭奪去了五千五百萬人的性命,最後由兩顆原子彈在日本上空爆炸而將其結束。
列國再次渴望和平,於是建立了聯合國。和談一直延續至今。但是正如你所知,列國同時繼續製造和儲備巨量的戰爭武器。戰爭、革命和叛亂仍不斷發生。和平的確「已從地上被奪去」,即使人類竭力謀求和平。
所以,這豈不是清楚證明騎著「紅馬」的騎士必然在1914年開始橫行地上嗎?我們豈不是可以在四周充分見到他的橫行所造成的影響嗎?在同一年,1914年,耶穌基督必然也「出來」開始以全人類的君王的身分施行統治;他將一切反對上帝的公義統治的人徹底毀滅的時候必定很近了。
第三個騎士——饑荒
糧荒時常隨著戰爭而來。因此很適當地,約翰所見到的騎著黑馬的第三位騎士代表饑荒。情形會變成如此惡劣,以致有聲音宣布說:「[一天工錢]買一升麥子,[一天工錢]買三升大麥;油和酒不可糟蹋。」據希臘歷史家希羅杜特斯說,若要維持一個兵士的體力,一「升」穀物是最低限度的口糧。
啟示錄藉此表示糧食供應會很有限。正如騎士手中的天平所預表,糧食配給會成為必需。甚至富人也無法不受影響,因為聲音說,「油和酒不可糟蹋」,意即這些通常由富人享用的食物也必須節省才行。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以來,我們有見到這樣的饑荒情形發生嗎?
的確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有史以來的最大饑荒之一蹂躪歐洲和俄國的大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發生的饑荒規模甚至更大。你也許讀到在非洲和亞洲的若干部分,目前饑荒的情形極為嚴重。在你所居住的地方,近來糧食的價格如何呢?生活各階層的人及處於每種經濟和社會情況的人均感受到糧食短缺的影響。雖然人的知識和技術大增,糧食短缺的情形仍舊發生。更優良的農具和農作方法並未能阻止饑荒流行。雖然每天均有數以千計的人挨饑挨餓和餓死,「黑馬」上的騎士顯然仍在世上橫行。
其他致死原因
雖然在過去六十年間戰爭和饑荒奪去了千百萬人的性命,還有其他重大的致死原因。因此聖經描述第四個騎士坐在一匹灰色馬上,「名字叫作死」。他不但用「刀劍、饑荒」帶來死亡,同時也藉著「瘟疫、野獸」殺害地上的人。
今日有許多人均見到這個關於「瘟疫」的預言準確地獲得應驗。你可以問問一些尚記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人。他們會告訴你在大戰之後橫掃全球的西班牙流行性感冒多麼可怖,以及這場瘟疫如何殺死了二千萬人,甚至生活在最僻遠地區的人也無法倖免。
今日世上有億萬人受著霍亂、瘧疾、沙眼、天花和蝸牛熱所苦。即使你生活在所謂的「先進國家」中,你知道雖然醫藥界作了很大努力,癌症、心臟病、和其他疾病仍然十分猖獗。這種情形應該使我們看出第四個騎士仍然在世上橫行。
但是「野獸」所造成的死亡又如何呢?在人跡稀少之處野獸通常數目大增。(出埃及記23:2)在現代,人們的生活深受戰事和接踵而來的饑荒瘟疫所擾亂,這意味到來自野獸的危險亦隨之而增。例如在1915年一月二十三日,路透社的一項新聞專電報導喀爾巴阡山的居民在逃避奧國軍隊之際「深懼狼群襲擊,因為狼被飢餓所迫而在該區的各處向人襲擊。」
不錯,忠實的觀察者可以看出自1914年以來,啟示錄的各騎士一直在馳騁著。但是他們會繼續馳騁多久呢?你無疑想知道。
馳騁的長度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考慮一下耶穌所說的話。他的話與啟示錄第六章所載的預言頗相似。他預言在「世界末期」會有類似的災禍發生。(可參看馬太福音24,25章;馬可福音13章與路加福音21章)在這些預言裡耶穌向我們透露在他(白馬上的騎士)「完成他的征服」之前會有多長的一段時間過去。
耶穌在馬太福音24:34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目擊「這些事」在1914年開始的那代人現在已很老了,事實上已差不多「過去」了。因此「大災難」和上帝與基督「發怒的日子」必然已迫近眉睫。你必須怎樣行才能渡過將臨的毀滅呢?
你應該採取步驟使你得以廁身於啟示錄透露會「從大患難出來」(意即渡過這場災劫)的人之列。聖經的記載說這些人採取了若干步驟與上帝和羔羊建立良好關係。他們對耶穌所獻的贖罪祭懷具信心。他們所具有的乃是藉著研讀聖經而來的一種活的信心。耶和華見證人很樂於向你表明你怎樣才能躋身於「沒有人能數過來的大群人」之列;這群人是「由各國各族各民各種語言的人中間出來」的,他們都贏得上帝的嘉許而「站在寶座前和羔羊面前」。——啟示錄7:9-17,《新修》。
[第739頁的圖片]
《守望台》 November 1, 1949
《儆醒!》 March 8, 1956
The World Magazine August 30, 1914
[第740頁的圖片]
THE WORLD November 20, 1918
THE WORLD November 24, 1918
THE WORLD December 12, 1918
THE NEW YORK TIMES September 7, 1973
[第741頁的圖片]
THE OREGONIAN December 15, 1973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13, 1918
THE WASHINGTON October 28, 1918
THE SEATTLE TIMES June 13, 1973
[第742頁的圖片]
THE LONDON TIMES January 23, 1915
THE LONDON TIMES December 2, 1918
CATHOLIC UNIVERSE BULLETIN September 14, 1973
THE NEW YORK TIMES October 29, 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