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家庭生活——我們如何獲致
約瑟·艾倫君自述
有很多人試圖準確地預測將來,但卻完全失敗。例如,當我還是一個男孩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長大時,倘若有人告訴我,有一天我會是七個兒女的父親而且我會享有現時我所享的許多幸福和內心的安寧,我絕不會相信他。
然而,讓我們回顧一下以往,因為我童年生活的遭遇對我成為一個怎樣的父親有很大的影響,我出生於1923年,父母在1912年從英國抵達加拿大。當我出生時,他們已有四個兒女,三女一子。兩年後,一位弟弟來到,於是家裡一共有六個兒女。由此可見我在一個大家庭裡長大,這頗有助於我在後來管理自己的大家庭。
我學會一家人若要和平共處,協調一致,父親必須行使他的領袖權。很多時他要施行管教,不是僅以話語而是使用實際的「懲戒的杖」。當父親返工不在家時,母親會執行必需的責任,維持家庭的秩序。我們十分敬重母親的右手,因為她的右手拿著皮帶,瞄準方向,剛好在我們閃避到床底下之前擊中目標。床下是我們的避難所,因為母親太過肥胖而無法追上我們。
我們這個大家庭學會齊心合力,一同工作。我們都被派料理家中的一些雜務。我的第一份工作需要我爬到床底下——我十分熟悉的一個地方——拂拭床的彈簧和鐵框上的塵埃。當我大些時,我升級到責任較重的工作,例如,經常擺設和收拾餐桌,然後,清潔和抹乾餐具,拂拭傢私的塵埃,以真空吸塵器清潔地毯,洗地板和屋內的樓梯,然後打蠟。當時,我認為要兒童做這些工作實在極不公平。但是後來我發覺早期童年的訓練非常可貴,並且幫助我訓練自己的兒女。
現時回想過去,我在開始維持自己家人的生活之後才體會到在不景氣的日子,父母怎樣歷盡艱辛維持我們的生活,父親屬於勞工階級——逐家逐戶送麵包——藉此他能夠供給我們三餐營養豐富的食物,他也很留意我們靈性上的需要,留意使我們在星期日全都上教堂守禮拜。
較年長的兒女會參加主日崇拜,而我們年幼的則上主日學。有一件事令我大感困惑,就是父母從沒有和我們一起去守禮拜。有一次我鼓起勇氣問父親原由,他回答說,他已聽夠了,因此不再需要參加這些禮拜。有多年的時間他的話使我感到大惑不解,但現在我卻完全明白了。
離家自立
不久我已長大成人而預備踏進這個廣闊、充滿刺激的世界裡。我打算做什麼呢?環境已經為我決定了,因為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激烈進行中。我仍然可以清楚記得,當運送軍隊的火車將我與家人首次隔離時,家人都熱淚盈眶,而我則心裡滿懷恐懼。
當時我僅十七歲,在海軍中的四年時間轉瞬便消逝了。1945年十二月我從海軍退伍。幸好我身體健康仍佳;我年紀大了一些,但卻見識了不少世面。為了慶祝一家人歡聚團圓,我們決定在聖誕節那天,連同父母在內,一同參加教堂的禮拜。
過去幾年的時間改變了我對宗教的看法——我不願再與宗教有任何關係。我認為自己已得到啟迪,正如父親在早年所為一般;我不需要宗教。家人無法明白我的改變,因為我年輕時一向踴躍參加教會的活動,甚至曾在祭壇上協助教士,將餅和酒遞給參加儀式的人。然而為了取悅母親,我與家人一同前往。其實我亦很高興自己如此行,因為當夜在教堂裡,我結識了一位在我生活上擔任重大角色的人——我未來的妻子。
過去四年的軍訓使我學會對各種情勢作出敏捷的反應。在這事上我並沒有耽延,結果在五個月後,1946年五月,我們便結了婚。自從到達成年之後。我踏入教堂的次數少而又少,結婚那天是其中罕有的一次。
我們從蒙特里爾遷到鄉村一處地方居住。在那裡,藉著退役軍人土地委員的幫助,我們購買了半畝土地,開始建築我們「理想住宅」。我在一間造紙廠裡作電工技師,但其餘的時間則全神貫注於建築我們的房子。我的妻子仍然喜歡守禮拜,間中她也設法如此行。她屢次試圖鼓勵我一同前往。當屋子開始成形時,我們商討一下要有多少房間及喜歡有多少兒女。當時我們決定要有,不是七個而是四個兒女:兩男兩女。但現實並不如意料的安排一般,結婚後第三年,第一個兒子出生;兩年後第二位來到,現時應輪到一位女兒了,但是,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第三位兒子誕生了。
那時是1952年。對一個信奉基督新教的英國人家庭來說,住在魁北克省一個法國人的小鎮內不但前途黯淡,而且當時不十分「有利」。我的同事很坦白向我表明這點,差不多所有人都是天主教徒,而我們卻是英國國教的教徒。於是我們決定售賣一切,遷往溫哥華居住。我有一位多年不見,現已結了婚的姊姊住在那裡。1952年六月,我們將全部家產堆在汽車裡向魁北克省和加拿大東部說聲再見——我們以為永不會再回來了。
重大的改變——如何發生
在溫哥華定居了三年及第四個兒子出生之後,一位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我們。我們一生中首次有這樣的事發生。結果我和我的妻子均成為耶和華見證人。讓我告訴你們這件事是怎樣發生的。
當我們的四個兒子逐漸長大之際,我的妻子覺得他們僅接受家庭的訓練和管教是不足夠的。她覺得我們需要與英國國教的教堂恢復聯絡和經常守禮拜。我對此大加反對,我不想與任何宗教接觸,也不覺得自己需要外面的幫助來教養兒女。我強調自己的觀點聲稱我下次踏入教堂時將會是我的葬禮。但是,我告訴她,如果她喜歡與兒女一齊去守禮拜,她可以自作主張,我不會加以干涉。
既然我這樣說,她便去了。我留在家中照顧年幼的兒女。時間繼續溜去,每星期日回家後,她會機巧地告訴我教士是個多麼好的人,又解釋他們將在教堂的禮堂裡舉行橋牌派對,晚餐和諸如此類的事來籌款。她懇求我考慮一下加入教堂的男子聯會,因她想加入婦女會。同時,難道我不願重新考慮恢復上教堂守禮拜,使一家人能在基督徒的信仰上保持團結?
我繼續抗拒所有的勸誘。我告訴她我決不會去守禮拜,除非她能證明教堂中有值得聆聽的東西而不僅是人人盲從附和的煩悶儀式,至於教堂是幫助人認識上帝的地方,多年前我已放棄這個妄想了。在教堂內我們從未真正運用過聖經。不錯,每星期日,教士都讀出幾段經文,但他從不解釋經文含有什麼意思。因此,我們從不知道聖經含有什麼教訓。
我們擁有一部《英王雅各譯本》的聖經,放在家中某處。我們曾試圖閱讀聖經,但往往未讀完一頁便感到灰心,因為我們無法明白其中的資料。最後這部聖經被埋葬在家中某處安全的地方,書頁中夾有一片漂亮的玫瑰花瓣。多麼似模似樣的葬禮!
但是,妻子的囉唆終於有所收穫,我最後投降而同意與她一同去守禮拜。我認為坐在教堂裡聽聽電風琴的音樂比每星期日她回家後聽她囉唆一番好受得多。大約六個月過去了,一切風平浪靜。然後她真正使我大吃一驚。她告訴我她不再上教堂了。「如果你想去,就自己去罷」,她說,「但我決不再去了」。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我目瞪口呆地問她。然後她繼續告訴我,她與耶和華見證人研讀聖經已有一段時候,所獲悉的知識遠超過她多年來作英國國教教友所學到的一切。這令她大感驚訝。她要求我坐下來聆聽她從聖經告訴我的事。(這時她已將聖經復活過來,因為對她來說,聖經已再次成為一部重要的書。)
在短短的一小時內,我獲悉上帝的名字是耶和華(詩篇83:18);我們生存的這段時期在聖經中稱為「末期」(提摩太後書3:1-5)。哈米吉多頓是全能者上帝與邪惡的事物制度作戰的一場戰爭,而這場戰爭正在迅速臨近中(啟示錄16:14-16)。我們一家人如何能夠在地上永遠生活,在和平安全的環境中快樂共處,在耶和華上帝以他的兒子耶穌基督為君王的王國統治下享受完美的情況。——詩篇37:9-11,29;啟示錄11:15,17;21:3,4。
我一生從未聽過如此美好的訊息,實在好到令人難以置信。但是,說來遺憾,我並不相信她的話。雖然我沒有強烈反對我的妻子,我卻嘲笑她。由於無知,我將她稱為「耶和華」,並且提醒她我決不與這種狂熱的宗教有任何關係。如果她喜歡相信這種宗教,她可以自便,但我決不會如此行。
她繼續告訴我她從上帝的道學到的知識以期提高我的興趣,但我卻拼命堅持教堂是對的,雖然我深知道自己並非真正有理。我的妻子使用「聖靈的寶劍」,我終於承認失敗。但老實說,我一生從未試過因戰敗感到如此高興。我退出教堂,開始研讀聖經。當春天來臨,上帝的創造物再次生氣蓬勃時,我和妻子也真正活過來,開始為耶和華及他的王國事務而生活。1956年三月三十一日,我們在北溫哥華的王國聚會所受浸。
獲致家庭幸福
自此以後,我們得享數不盡的祝福,不僅是屬靈的,也包括物質的祝福。我們看出這並不僅是另一種宗教,反之,耶和華上帝正運用耶和華見證人來完成在普世宣揚王國「好消息」的傳道工作,正如馬太福音24:14所預言一般。我們渴望屬於這個充滿愛心的基督徒大家庭。
《守望台》和《儆醒!》雜誌給予我們所需的幫助,教導我們如何成功地教養我們的兒女,幫助我們明白及在家庭生活上實行上帝的道的教訓,例如,我們明白到服從及管教的真正意義,並且體會到耶和華會管教他所喜愛的人。我們也獲悉教導兒女及花時間與他們在一起是多麼重要。——希伯來書12:5-11;申命記6:4-9。
這一切所造成的結果就是,一個時常喜歡一起做事的家庭。兒子們,就算只是小孩也在建築我們的房屋方面給我很大幫助,當他們還年幼不用上學時,我往往攜帶他們與我一起去工作。我們終於有兩個女兒,我的妻子非常高興能夠教導她們縫紉、烹飪、和料理各項家務。不過,有時我們仍然需使用實際懲戒的杖,但往往用在身體上被耶和華造成有最大保護的地方。——箴言23:13,14。
大會——一家共享的樂事
我們極之喜愛的另一項基督徒活動是參加大會,我們特別熱切期待耶和華見證人的區務大會,時常將之編入我們每年的假期活動內。我們曾經遊遍加拿大和美國很多大城市,享受耶和華各種不同的創造物,還探訪過守望台社的工廠和農場。這一切是加深兒女教育的一種切合實際的方法。
在我們參加過的大會,很傑出的一個是1958年我們在紐約參加的國際大會。從溫哥華到紐約的旅程中,我們在華盛頓州的斯波堪停下來購置一些東西,於是吩咐孩子留在車內。回來時,他們告訴我們有一個男子上前來與他們談話,且指出他正在鄰近一間商店裡。那男子向我們揮手,並行上前來。他說他留意到我們汽車緩衝橫擋上貼有宣傳紐約大會的標紙,並說他自己也是個耶和華見證人。他邀請我們回家吃一頓豐富的晚餐。隨後我們作基督徒的交往,繼而享有一晚舒適的睡眠。
我們繼續向前駛,在懷俄明的路斯克,緩衝橫擋上的標紙帶給我們另一項祝福,與斯波堪的經驗十分相似。在日間汽車的引擎發出相撞的嘈聲。小鎮裡一位見證人留意到緩衝橫擋上的標紙,提議我們在他家中逗留一夜,而他可以代我們修理汽車的引擎。原來他是那地區的機械師,與一間大修車廠有聯繫而可以得到所有修理汽車所需的工具。次日早晨我們可以再次起程,深深感激耶和華的子民在彼此之間表現的友愛和慷慨好客。在紐約市楊基運動場和馬球會參加大會的250,000人更進一步顯明這些美好的品質。
參與王國的擴展
我們回家後,一位好奇的工友問我為什麼要花這麼多錢長途跋涉,去參加一個宗教聚會。我向他解釋參加這些聚會及與許多生活純潔、敬畏上帝的人交往是多麼重要;很自然地,他提出很多關於聖經的問題。我運用聖經及守望台社出版的不同刊物來回答他。我們的家庭藏書使他獲得如此深刻的印象,以致他也想擁有所有這些書刊。同時,我們開始與他研讀聖經。不久之後,他成為我們屬靈的弟兄。大約同一時候,我的岳母開始表現興趣,最後她也成為一位耶和華見證人。
我們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的二十年中曾目擊王國傳道員大量增加。這使見證人不得不建築很多新的王國聚會所。我們這家人至少參加過其中四間聚會所的建築工程,及為溫哥華地區附近的環務大會建造兩個流動廚房。自從搬回加拿大東部之後,我們對王國事務的參與大為增加。
現時我僅需要擔任部分時間的俗世工作,而我很高興有權利在多倫多附近參與建築一間新的大會堂。同時去年我被邀請到多倫多伯特利之家工作了差不多有四個月之久,協助擴充工廠及增建一間新的王國聚會所。在所有這些不同的建築工程上,與一些為了愛上帝及愛同胞而獻出自己的技能與時間的男女一起工作的確是一項帶來酬報的經驗。對我來說,這有如預先嘗嘗在上帝應許的新制度裡生活是什麼滋味一般。
家庭獲得保護
當世界情形每況愈下,這個制度迅速衰落之際,很多人的家庭生活受到不良的影響。但是,感謝耶和華和他的基督徒組織,我們的家庭卻得到保障,藉著應用聖經的原則和訓示,我們不致陷入俗世的很多陷阱中,結果我們一家人得享真正的快樂,並能夠全心盡力事奉上帝。
我四個年長的兒子都與熱心的基督徒女子結婚,在基督徒小組中擔任長老及助理僕人的職責。長子藉著妻子的幫助在安他略省從事全時間的先驅傳道工作。次子及妻子在對王國傳道員需要較大的魁北克省服務。兩位較年幼的兒子都過著幸福的婚姻生活而住在西部,我們仍有兩個女兒及最年幼的兒子在家中。像兄長一般,他們對上帝的道表現深厚的愛和體會,其中兩人已藉著浸禮公開表示這種摯愛。
雖然我們家中有些分子在遠隔數千里之外,耶和華的組織的團結卻使我們時常感到有若比鄰。特別是以聖經為根據的光明希望,將來在地球上永遠生活於和平安全的環境中,在耶和華上帝的王國統治之下享受完美的情況,使我們保持緊密的團結。真的,詩篇37:37的話對我和我的家人含有特別的意義:「你要細察那完全人,觀看那正直人,因為和平人有好結局。」
「耶和華說:……『我眷顧[亞伯拉罕]為要叫他吩咐他的眾子,和他的眷屬,遵守我的道,秉公行義。』」——創世記18: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