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人的仁慈是快樂的要素
一群人正在等候地下火車。當中有兩個顯然是彼此懷具不同理想的人。一個是穿著入時似乎代表「現行制度」的商人。另一個是名年輕女子,從她的服飾看來是個反對「現行制度」的叛徒。可是,這兩人卻有些相同之點。當一個顯然是酩酊大醉的男子步履不穩地行向車門時便得以見之。不知怎樣他踏錯步以致一腳失足落入火車與月台間的細小空間內。若不是那商人和年輕女子的迅速行動,可以肯定他的腿便已本該從臀部被割斷了。
這兩人有何相同之處呢?就是慈善心——對同胞的愛心,屬人的仁慈。但這種愛有多深廣的影響力呢?就這個事例而言,那兩個人扶起醉酒的男子到一座位上,看清楚他並沒有受傷,然後便各行己路。當時他們做了自己所能辦到的來照顧那男子的需要。他們的舉動,在這件事上.與人類被造成應有的行為一致。
在聖經的希臘文中,「屬人的仁慈」有提及如此一種愛或對人類的關懷;它是從事微小的事情以使人生有樂趣,在照顧人類的需要和慰藉方面殷勤款待的表現。(使徒行傳27:3;28:2)一個表現屬人的仁慈的人關心別人的福利,往往並無別種愛意所傳達的私人感情和關懷。對那個商人和年輕女子說來,對那不幸醉酒者的生命的關懷到了他脫險時便終止。
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上
屬人的仁慈是夫妻生活中的要素。他們也許互表濃情蜜意並照料他們一切的責任。可是,倘若他們並不彼此向對方表現屬人的仁慈,則他們的關係可以變成很令人失望。自然地做些細微的事使對方更感舒適和快樂——在戀愛期間他們敏於去作的那些細微事情——這些屬人仁慈的舉動是多麼重要!大衛和約拿單彼此懷有密友般的感情。夫婦應有這類親密的友誼。——撒母耳記上18:1,3;撒母耳記下1:26。
作妻子的需要一種安全感,就是感到她是自己丈夫最親密的伴侶,比其他任何人他最喜歡與之作伴的一位。倘若欠缺屬人的仁慈和親密友誼,妻子便會開始感覺受到忽略。『他不與我傾談』,她也許說,或『他關心職業或生意上的責任還多於我。丈夫則也許認為妻子過度苛求他的時間及並不體會他其他責任的重要性。逐漸地其他性質的愛便變得不自然。然而,這等難題有時藉著夫婦從頭再開始他們的「戀愛期」及藉著他們彼此為對方而作的細微仁慈之舉而解決。
在基督徒小組之中
基督徒受命向同信仰的弟兄表示仁慈。(雅各書2:14-17)在第一世紀,當猶太地方的基督徒遭遇迫害和饑荒時,其他地方的基督徒慷慨捐輸送去賑濟他們。——使徒行傳11:28-30;12:1-5;哥林多後書9:1-5。
一位給長老們作榜樣的是使徒保羅,他所行的遠遠超越僅將「好消息」傳與那些聆聽他的人。這乃是愛的表現,此外保羅更還顯示疼愛與屬人的仁慈。他向一些曾受他所教導的人說:「[我們]在你們中間存心溫柔,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我們既是這樣[疼]愛你們,不但願意將上帝的福音給你們[這是上帝曾吩咐他們去作的],連自己的性命也願意給你們[一種疼愛,弟兄之愛的表現],因你們是我們所疼愛的。」——帖撒羅尼迦前書2:7,8。
保羅甘願為他的基督徒弟兄而自添麻煩及自我犧牲。今日基督徒小組的長老們從經驗知道弟兄們需要人關心照顧之際甚少發生在方便的時候。舉例說,散會後一位弟兄可能去到長老那裡說:『當你有空時.我希望與你談談一件事』,對這位弟兄屬人的仁慈會指定現在便是時候,只有少數情形是例外的。難題可能是嚴重的——至少對該弟兄說來便是了。也許他要鼓足勇氣才去到長老那裡。倘若該長老拖延到自己方便之時,他可能發現那位弟兄已改變主意並可能不欲談論那事。為什麼呢?因他可能已喪失勇氣了。或者他可能已經作了決定而如今認為要討論已經太遲了。他甚至可能已大感難堪,由於那位長老沒有在他有需要時予以協助。
個別的關注
在涉及小組各份子個人需要的其他情況方面,屬人的仁慈有其地位。一位姊妹可能向一位長老抱怨聚會所內的冷氣系統調節得太冷令她感不適。一位聽覺不良的弟兄可能抱怨聽不到東西。他們應常被視為「發怨言者」嗎?該長老應該認為不可能取悅每個人並且倘若多數人均滿意他便算已盡力而為嗎?倘若他衷心關懷這等弟兄們便不然。聖經的箴言說:「塞耳不聽窮人哀求的,他將來呼籲也不蒙應允。」(箴言21:13)仁慈的反應是考慮每個「怨言」並用盡一切合理的可能辦法去使每個人舒適和滿意。
耶穌在他那牧人的比喻中教導這項原則。他問道:「你們中間誰有一百隻羊,失去一隻,不把這九十九隻撇在曠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著呢?找著了,就歡歡喜喜的扛在肩上。」耶穌是在強調給予羊群中每個份子個別的,特別的關注的重要性。——路加福音15:4-7。
好心的撒瑪利亞人
耶穌用以強調屬人的仁慈最感人的比喻之一是好心的撒瑪利亞人那個比喻。當那撒瑪利亞人在路上發現一個受傷的男子時,「他就動了慈心」。於是他怎樣行呢?「[他]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包裡好了,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帶到店裡去照應他。第二天拿出二錢銀子來,交給店主說,『你且照應他。此外所費用的,我回來必還你。』」耶穌基督運用這比喻來感動那些自以為義的人,就是取悅上帝的要求比較作為「好人」的傳統責任和遵守律法更高。——路加福音10:29-37。
一個非基督徒向使徒表現屬人的仁慈
另一個值得考慮的情況是正當使徒保羅以囚犯身份被押送羅馬的時候。使徒行傳27:3描述猶流,負責的軍官,向保羅所表現的屬人仁慈和同情。「第二天,到了西頓。猶流[以屬人的仁慈]待保羅,准他往朋友那裡去,受他們的照應。」
那些當主管職責的人可以從這名非基督徒身上學習。他是個了解人類需要別人一事的人。他並不冷酷無情地要人人都依從一成不變的規矩。主管人可以藉著意識到個別的屬人需要和每個人的短處而表現屬人的仁慈。他並不會對每個人都作同樣的要求。有一個可能是敏於學會新任務,辦事迅速妥當。對這個僱員表現屬人的仁慈會是易事。可是,你會怎樣對待那個遲鈍的呢?較遲鈍的一個需要更多的訓練,關注和時間,而這也許考驗到主管人的忍耐。好的主管人會對每個人的福利感到關懷並會作些細微的事情使這人工作愉快。他一方面仍忠於他的僱主,他亦會關心每個僱員全面的利益過於依從某些特別規定。猶流並沒有查閱「規則手冊」來看看他是否可以准許保羅受他朋友的照應。假若真有如此一本手冊的話,它可能會禁止這樣的仁慈。
後來,就在這次前往羅馬的航程中,這群人遭遇沉船,然後船上全體人員安全著陸米利大島。雖然保羅和很多與他一起的都是囚犯及全體都是陌生人,路加述說土人們「看待我們,有非常的情分[屬人的仁慈],因為當時下雨,天氣又冷,就生火,接待我們眾人。」(使徒行傳28:2,7,10)這裡有個給我們的教訓:可以向那些不屬於你的背境或信仰的人表現屬人的仁慈。耶穌敦促我們:「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馬太福音5:45。
裨益
倘若我們表現屬人的仁慈則我們個人方面會怎樣得益呢?就是藉個人的滿足和內心的安寧而獲致豐盛的報酬。(箴言19:22,23)當我們表現仁慈的時候使耶和華喜悅。(彌迦書6:8)倘若我們藉著作一個好鄰人,像那好心的撒瑪利亞人一般,而表現屬人的仁慈,我們便會獲得耶和華的祝福,通常亦會獲得我們同胞的祝福。「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加福音6:38)縱使這些獎賞並不即時實現,卻先體驗內心的安寧和自重,使屬人的仁慈沒有白費。
[第4頁的圖片]
你對那些不屬於你的背境或信仰的人也以仁慈相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