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麥子與稗子的田地
「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解釋]給我們聽。」——馬太福音13:36。
1,2.(甲)關於撒種,我們可以對什麼原則懷有信心?(乙)什麼比喻以這兩條原則為根據?
有一次耶和華上帝在心裡說:「只要大地存留一天,地上一定有播種,有收穫。」這乃是永不終止的自然循環之一。(創世記8:21,22,《現譯》)一項與此有關的基本原則則由使徒保羅表達出來,他寫道:「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加拉太書6:7。
2 根據這些基本事實,農夫若在撒種時節努力撒播好的麥種,就可以有信心在適當的時候會有收成。這乃是順理成章的事。類似地,他手下的工人若在後來告訴他,田裡不但有麥子長出,同時也有稗子,農夫便會肯定有人與他作對。他深知他所種的是麥子而非稗子。這項新發展需要他作出決定。他的僱工提議立刻採取行動。他們想立即將稗子拔出。但是睿智的農夫卻緩和他們的熱心。他告訴工人不要下手,因為恐怕在拔出稗子時會傷害了麥子。反之要讓兩者一同生長。到收割的時節,自然會有足夠時間將真正的麥子從假的麥子分開。
3.耶穌以比喻說明與王國有關的什麼重要發展?分別的工作會是什麼時期的一個特色?
3 耶穌基督以這個比喻描述他在地上所發動的工作的若干發展。撒種的工作本應產生一群真正的基督徒與他在稱為「天國」的屬天政府裡共事。他藉此預言他所撒播的好種會被仇敵魔鬼撒但所干擾。田地會不但產生與麥子相似的真正基督徒,同時也產生一批與稗子相若的假基督徒。他會容許兩者一同生長,直至收割的時候,於是分別的工作便會進行。再者,這件分別的工作會成為將「末期」或「事物制度的終結」標明出來的另一個特色。——馬太福音13:24-30,36-43;可參閱馬太福音24:3,《新世》;提摩太後書3:1。
4.為什麼我們應當對這個比喻深感興趣?
4 你渴望見到目前這個邪惡的制度結束嗎?你個人會受到這件收割工作的結果所影響嗎?附帶可一提的是,耶穌的比喻向我們提供線索去了解在過去許多世紀中基督教的歷史嗎?讓我們看看。
麥子與稗子的比喻
5,6.(甲)為什麼這個比喻所說的「天國」一詞不可能指基督的屬天政府而言?(乙)那末,王國比喻所論及和說明的是什麼事?
5 在加利利海的岸邊,離他所住的房子不遠之處,耶穌向門徒和一大群好奇的人說了這個比喻:「天國好像人撒好種在田裡。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馬太福音13:24-26。
6 將馬太福音13章的其他王國比喻略看一下可以幫助我們看出這些比喻中所用的「天國」一詞不可能指在天上完成了的彌賽亞政府或王國而言。我們能夠想像「稗子」、與酵相若的「邪惡」(33節;哥林多前書5:8)或好像邪惡、不好的「魚」的人與基督在他的屬天王國裡共事嗎?絕不能!因此,這些比喻所指的必然是一些與揀選基督在「天國」裡的未來同工有關的良好發展及不良發展。麥子與稗子的比喻則說明存在於地上一般自稱被召與基督一同在王國裡作工統治的人當中的情況。上帝會暫時容許這種情形存在,直至最後在象徵性的「收割」中使事情結束。
7,8.(甲)「人子」是誰?(乙)其他什麼預言也提及「人子」和「好種」所象徵的人?
7 耶穌自己在後來解釋「田主」或「撒好種的人」,他的「田地」、「好種」、「仇敵」和「稗子」所含的象徵性意義。聖經的記載說:「當下耶穌離開眾人,進了房子。他的門徒進前來說:『請把田間稗子的比喻[解釋]給我們聽。』他回答說:『那撒好種的就是人子;田地就是世界;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敵就是魔鬼。』」——馬太福音13:36-39。
8 耶穌曾屢次表明自己是「人子」。(馬太福音8:20;25:31;26:64)饒有趣味地,在但以理所獲得的異象中,聖經的預言在與王國有關的事上將耶穌稱為「人子」。這個預言說:「[「人子」]得了權柄、榮耀、國度,使各方各國各族的人都事奉他。他的權柄是永遠的,不能廢去,他的國必不敗壞。」預言性的異象也表明人子會有一批同工與他一同施行統治,說:「國度、權柄和天下諸國的大權必賜給至高者的聖民。他[們]的國是永遠的,一切掌權的都必事奉他[們],順從他[們]。」——但以理書7:13,14,27。
撒播「好種」
9.「田地」是什麼?為什麼耶穌將「好種」撒在田裡?
9 為了從世界中選出所需數目的「聖民」或「天國之子」,耶穌,比喻中的「田主」,「撒好種在田裡」。耶穌解釋「田地」便是「世界[希臘文koʹsmos, 哥士模斯]」,意即人類世界。從耶穌在地上從事傳道工作的時候開始,人類成為一塊「田地」;這是一塊讓人有機會撒播和培養「好種」或「天國之子」的宗教田地。(哥林多前書3:9)耶穌在地上從事傳道工作的三年半期間熱心地耕種「田地」的猶太部分。(馬太福音9:35-38)後來,從公元33年的五旬節開始,他種植了「好種」,首先在猶太人當中,最後在全世界或整塊「田地」中。——使徒行傳1:8。
10.撒種的工作在猶太人和改信者當中有什麼進展?
10 耶穌解釋「好種」是什麼,說:「好種就是天國之子。」第一批由靈而生的受膏「天國之子」是耶穌的忠心使徒和大約其他一百個男女門徒,這些人於公元33年的五旬節在耶路撒冷獲得聖靈的恩賜。(使徒行傳1:13-15;2:1-4)在同一天,大約有其他三千人,包括猶太人和改信者在內,加入了剛成立的基督教會。(使徒行傳2:5-11,41)耶和華祝福這件播種的工作,「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以致不久「男丁數目[可能不計婦女在內]約到五千。」稍後,聖經的記載補充說:「信而歸主的人越發增添,連男帶女很多。」(使徒行傳2:47;4:4;5:14)播種的工作在猶太人和改信者當中迅速擴展。
11.撒種的工作在撒瑪利亞人和非猶太人當中有什麼進展?
11 作了在安排撒瑪利亞人當中撒種之後(使徒行傳第8章),撒種者耶穌藉著聖靈將撒種的工作進一步擴展至未受過割禮的非猶太人或外邦人當中。(使徒行傳第10章;13:1-5,46,47)在數十年間,基督徒的小組在世界各地紛紛建立起來,從北非洲至黑海,從巴比倫至意大利,甚至可能擴展到更遠的西方。(使徒行傳2:5-11;彼得前書5:13;羅馬書15:24;歌羅西書1:5,6,23)由於基督徒熱心撒種的緣故,不久種子便「長苗吐穗」了。——馬太福音13:26。
偷撒稗子
12,13.「仇敵」是誰?他怎樣趁「人睡覺的時候」撒下稗子?
12 但是卻有人意圖不軌。耶穌的比喻提出警告說:「及至人睡覺的時候,有[撒種者]的仇敵來,將稗子撒在麥子裡,就走了。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馬太福音13:25,26)耶穌表明他的「仇敵」就是魔鬼。魔鬼趁「人睡覺的時候」進行破壞。在聖經裡,睡覺可以象徵死亡或靈性上的昏睡。(馬太福音9:24;羅馬書13:11;帖撒羅尼迦前書5:6)保羅談及『行完他的路程』之後告訴來自以弗所基督徒小組的長老們說:「我知道我去之後必有兇暴的豺狼進入你們中間,不愛惜羊群。就是你們中間也必有人起來,說悖謬的話,要引誘門徒跟從他們。所以你們應當儆醒。」——使徒行傳20:24-31。
13 歷史事實表明當「人睡覺的時候」,撒但來到「將稗子撒在麥子裡。」使徒們在生時曾對變節背教的勢力產生「攔阻」的作用,但他們一旦開始在死亡中沉睡,許多基督徒長老便不再『保持儆醒』了。(帖撒羅尼迦後書2:3,6-8)這些長老們在靈性上昏昏欲睡,以致沒有保護「天國之子」免受當時開始進入他們當中的『兇暴豺狼』所傷害。這些便是被撒在「好種」當中的「稗子」。使徒中最後去世的約翰在所寫的信中論及使徒時代行將結束一事說:「現在是末世的時候了。你們聽過敵基督的要來,現在已經有不少敵基督的起來了;因此我們就知道這是末世的時候了。他們從我們中間離去,這就表明他們是不屬於我們的。其實他們並不屬於我們,如果真的屬於我們,就一定會留在我們中間。」——約翰一書2:18,19,《新譯》。
14.關於耶穌的比喻所說的稗子,一本著作提供什麼資料?
14 耶穌說:「稗子就是那惡者之子。」(馬太福音13:38)特里斯特恩(H. B. Tristram)在《聖經自然歷史》一書中論及這個比喻所提及的稗子。他寫道:「稗子(zizania)與阿拉伯的撒溫(zawân)相同,希臘文的名字即來自此字;稗子又稱為有芒毒麥(Lolium temulentum)。……這是一種牧草,在草族中惟有這族的種子含有毒性。撒溫一字來自撒恩(zân), 意即『嘔吐』,因為吃了毒麥便會使人嘔吐大作,起痙攣及腹瀉,而且時常導致死亡。這種植物的葉子較大部分野草為寬,在吐穗之前與麥子看來完全一樣」。
15.(甲)「稗子」是變壞了的「麥子」嗎?(乙)因此,「人子」對什麼發展並不負有任何罪責?
15 我們應當留意,不像有些猶太法典的經學家a和其他人一度所信一般,「稗子」並非一種變壞了的麥子。麥的種子永不會變成稗子。這是與耶和華所定的不變的法則背道而馳的:「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創世記1:11,12)鑑於這件科學事實,「撒好種」的「人子」基督耶穌對於在他「田裡」發生的事並不分擔任何罪責。他所撒的「好種」永不會變成稗子。反之他們只會產生「麥子」或真正的「天國之子」。後來在他「田」裡發生的事乃是他的仇敵蓄意和惡意地撒播「稗子」或「惡者之子」所導致的結果。
16.在歷史方面,關於「麥子」和「稗子」的比喻對我們有什麼價值?
16 所以,耶穌所說的關於「麥子」和稗子的比喻大大有助於解釋在過去許多世紀期間基督教的歷史。歷史事實表明在使徒們去世之後,撒但在真正基督徒的各小組中撒了許多「稗子」、「兇暴的豺狼」和『敵基督者』,正如耶穌、保羅、彼得、約翰和猶大所預言一般。(使徒行傳20:29;彼得後書2:1-3;約翰一書2:18;猶大書4)情形正如耶穌所說一樣:「到長苗吐穗的時候,稗子也顯出來。」——馬太福音13:26。
17.「稗子」在什麼時候變成特別顯著?
17 「稗子」在第二、第三世紀期間成為特別顯著,當時各種不符合聖經的道理,例如靈魂不死、地獄永火和三位一體等,開始由所謂的教會元老加以提倡。這些人當中有許多僅是哲學家而非忠於聖經教訓的真正基督徒監督。高潮在第四世紀的早期來到,當時信奉異教的君士坦丁大帝將變節墮落的基督教與羅馬的異教混合起來。這種假基督教產生了羅馬天主教、俄國正教、希臘正教和基督新教的各教派;這些教派在過去許多世紀產生了大量「稗子」,直至如今還是同樣行。
「讓它們一同生長」
18.據耶穌的比喻指出,事情會有什麼進一步的發展?
18 這種情勢使「人子」手下的「僕人」大感不安。耶穌的比喻繼續說:「僕人都前來問家主:『主人,你不是把好的種子撒在田裡麼?那些稗子是從那裡來的呢?』他回答:『這是仇敵所作的。』僕人問他:『你要我們去拔掉它嗎?』他說:『不用,因為拔稗子的時候,恐怕也把麥子連根拔出來。收割之前,讓它們一同生長。到了收割的時候,我會吩咐收割的工人先拔掉稗子,捆起來,留著焚燒,卻要把麥子收進我的倉裡。』」——馬太福音13:27-30,《新譯》。
19.為什麼『田主的僕人』感覺不安?
19 耶穌並沒有解釋這些感覺擔心的「僕人」(27節)是否即「收割的工人」(30節)。如果是,這便意味到天使們對於在他們主人的田裡長出大量「稗子」來一事深感不安。(馬太福音13:39)這些「僕人」問主人他們是否應當立即將象徵「惡者之子」的有芒毒麥拔出來。(馬太福音13:38)他們恐怕這些假基督徒,由「仇敵」魔鬼惡意地撒下的「稗子」,可能將真正的「麥子」,真正的「天國之子」,擠住。
20.「田主」怎樣回答「僕人」?歷史怎樣證實這點?
20 但是身為家主的「人子」並沒有授權給「僕人」立即出去把「稗子」或假基督徒收集起來,將他們與「麥子」,真正的基督徒,分別出來。反之他說:「收割之前,讓它們一同生長。」因此,真的和假的基督教在「田地」或人類的「世界」中一同生長。可是,收割的時候必定會來到。在什麼時候來到呢?這件事會對你有什麼影響?
[腳注]
a 「耶路撒冷猶太法典報導有些人認為,稗子在猶太語之所以稱為zunim是因為由於它們的緣故,麥子mezannot(‘犯了姦淫』),意即麥子改變了自己的特徵而變成稗子。」——《猶太百科全書》,第15冊,810欄。
[第12頁的圖片]
稗子有芒毒麥
真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