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剖析
宗教的果子
尼日利亞循道會的會長宣稱,宗教的商業化已導致「各教會內部的貪污、不道德和其他形式的放任行為。」據尼日利亞的《每日時報》稱,他承認由於教會「向罪犯和貪污的公僕募捐及從後者收受禮物,」這在尼日利亞的社會促成了一股犯罪的浪潮。他也指出宗教領袖和教友們的敗行已把教堂變成「一個製造禍害、詭詐和不道德行為的地方」。
類似地,伊斯蘭教事務評論家阿巴斯(Femi Abbas)把犯罪率激增歸咎於人民紛紛擁進高度商業化的宗教團體中。阿巴斯在尼日利亞的《國家和諧報》寫道,他留意到這些宗教團體的領導人利用「甜言蜜語、乖巧和機智過人」的手段贏得他們的跟從者。他指出這些宗教領袖僅是戴著「信心的假面具」而已。
宗教若致力於謀求物質資財,結出上述的壞果子自是意料中的事。他們證明了聖經預言的準確性,因為聖經預告在「末世」的日子,人會「貪愛錢財,……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他們]厭煩糾正的道理,耳朵發癢,就隨從自己的[私]慾,增添好些師傅。」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期望純真的宗教強調屬靈而非屬物質的事。這樣,人便會受到感動去過一種清白的生活,使自己成為更佳的公民和上帝手下忠心的僕人。——提摩太後書3:1-5;4:3;馬太福音6:19-21,33;7:16-21。
治標不治本
「英國少女毋須父母同意便能獲得避孕丸。」《紐約時報》的頭條標題這樣說。該篇文章透露:「[英國]上議院的司法小組以3對2票通過表決,認為父母對兒女並不操有絕對的控制權,並且聲稱法律必須與正在改變的社會風氣亦步亦趨。」由於這項決定,現今英國醫生能夠合法地把避孕藥物發給16歲以下的少女服用而毋須與後者的父母商量。英國上議院所通過的這項法案受到工黨、英國醫藥協會和多個家庭計劃指導會一致稱讚。
據說這條法例的目的是要『控制非意願的少女懷孕和墮胎』。然而,以這種方法處理一個棘手和日益惡化的難題豈不僅是「治標」而已嗎?在一個向來以秉承基督教傳統為榮的國家裡,立法者在醫生和社會團體的支持之下竟然通過了這樣一個法案而間接助長少年人犯性不道德。這豈不正是我們這時代的徵兆之一嗎?
毫無疑問,為了保護少女不致有非意願懷孕和墮胎等「徵候」出現,最佳的方法乃是教導她們認識正當的道德標準,使她們不致在性方面行差踏錯。這種正當道德標準的一個可靠來源便是聖經。聖經也把這個弊病的治本方法表明出來——父母們必須負責監管兒女的行為。——以弗所書5:5;6:1-4。
未出世的生命
「比我們以前所作的假設更早,未出生胎兒的感官已開始表現自己;比我們最近所相信的更早,胎兒腦袋的精細結構和能力已開始發展。」《未出世的生命》一書的作者們寫道。該書在1984年由德國聯邦共和國的青年、家庭、衛生部所出版。這部小冊的作者把未出世的生命稱為生命「最脆弱的形式」。他們指出「孩子與父母的最早聯繫在子宮內即已形成。」他們說雖然許多科學家以前相信未出世的生命經歷一項進化的過程——從一個細胞發展為一條魚,接著是兩棲動物,然後成為人,但現在他們已捨棄了這個理論,因為「科學已作了長足的進步。」他們被迫承認『人不再認真以為未出世的生命並非一個個別的屬人生命了。人不是在出生時才首次成為人的。』
這些發現與生命的創造主把未出世的生命視為一個活著的個體的看法一致。上帝的僕人大衛向他的創造主禱告時寫道:「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我要稱謝你,因我受造奇妙可畏。……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詩篇139:1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