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的墓穴——在梵蒂岡嗎?
「我們發現了伯多祿宗徒的墓穴。」梵蒂岡電台播出教皇庇護十二世這項得意洋洋的宣布。當時是1950年底,聖彼得大教堂剛完成了一連串複雜的挖掘工程。據一些人說,這次考古研究證明,彼得確實是葬在梵蒂岡的。然而,並非人人都同意這個說法。
對天主教徒來說,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具有特別的重要性。一部天主教指南說,「信徒到羅馬朝聖的主要目的是跟伯多祿的繼承人會面,領受他的祝福。因為伯多祿曾來羅馬,後來葬在這裡。」可是,彼得真的葬在羅馬嗎?他的墓穴在梵蒂岡嗎?人們是否發現了他的骸骨?
考古學上的謎
挖掘工作約始於1940年,整個工程前後花了差不多十年時間,並且成了許多爭論的話題。究竟教皇所指派的考古學家有什麼發現呢?首先,他們發現了一處有許多墓穴的異教墓地。在這些墓穴中間,即今日教堂祭壇的下面,他們鑑認出一個用來放置雕像的壁龕,這個壁龕鑲嵌在一道抹了紅灰的牆上,兩邊各有一道側牆圍住。最後,頗令人費解的是,他們同時發現了一些骸骨。據稱這些骸骨是從兩道側牆中的一道發現的。
事情的種種說法就從這裡開始。據好些天主教學者說,這些發現證實了傳統的看法:彼得在尼祿統治年間,也許在公元64年的逼迫爆發時,住在羅馬,並在那裡殉道。有人甚至說,他們可以憑一塊碑銘證實這些骸骨就是使徒彼得的遺骸。有人認為該碑銘寫著「彼得在此」等字樣。看來教皇保祿六世也相信這項猜測,因為他在1968年宣布,他們發現了「聖伯多祿的遺骸,這些遺骸配受我們全心的敬仰和尊崇」。
可是,這些解釋卻同時引起了不少異議。天主教考古學家兼耶穌會教士安東尼奧·費魯亞曾參與這次梵蒂岡的挖掘工作。他屢次申明,有關方面『禁止他向外界發表』他所知道一切明顯與彼得遺骸聲稱有矛盾的資料。此外,天主教樞機主教普帕爾在1991年出版的《羅馬指南》一書說,「科學鑑證顯示,紅牆牆腳發現的人骨看來跟伯多祿宗徒扯不上什麼關係。」奇怪的是,在該書的第二版(稍後在1991年出版),這句話竟沒有了,反而另外添上一個新章目:「伯多祿葬在聖伯多祿大教堂乃是確鑿不移的事實。」
就各項發現所作的解釋
各項發現的含義顯然視乎人予以什麼解釋而定。它們對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含意。甚至最具權威的天主教歷史家也承認,「關於伯多祿在羅馬殉道,以及他的埋葬地點等歷史疑難的確令人生疑。」這些發現究竟顯示什麼呢?
據一般支持天主教傳統的人所說,該壁龕乃是公元第三世紀初一個名叫蓋尤斯的教士所提及的「紀念碑」。第四世紀教會歷史家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斯,聲稱蓋尤斯曾說他可以『在梵蒂岡山上指出彼得紀念碑的所在』。支持傳統的人認為使徒彼得就葬在那裡,在稱為「蓋尤斯紀念碑」的底下。然而,其他人卻對挖掘結果提出不同的解釋。他們指出,早期基督徒對於埋葬死者並不十分關注;即使彼得是在羅馬被處死的,基督徒亦很少可能取得他的屍首。(可參看第29頁附框。)
有些人不同意「蓋尤斯紀念碑」(如果這個發現是真的話)是個墓穴。他們認為這個紀念碑是公元第二世紀末人們為了紀念彼得而豎立起來的,只是後來被人「當作墓碑」而已。然而,據神學家奧斯卡·卡爾曼說,「梵蒂岡的挖掘工作根本沒有鑑證到彼得的墓穴。」
那些骸骨又怎樣解釋?其實骸骨的由來仍是個謎。由於目前的梵蒂岡山在第一世紀是個異教墓地,葬在這裡的屍首不計其數,有不少已經給掘了出來,所以,那不完整的銘刻(可能是來自第四世紀的)充其量只可以說是「假設 彼得的骸骨在那裡」,而不可以將發現遺骸的地方視為埋葬使徒的墓穴。不但如此,許多碑銘研究家甚至認為這塊碑銘上的字可以解作「彼得不在此」。
『不可靠的傳統』
歷史家D.W.奧康瑙爾說:「早期較可靠的資料並沒有提及[彼得]殉道的地點。可是較後期兼較不可靠的資料卻一致同意,彼得是在梵蒂岡附近殉道的。」因此,在梵蒂岡搜尋彼得的墓穴純粹只根據不大可靠的傳統。奧康瑙爾斷言:「既然人們把聖徒遺物看得這樣重要,基督徒遂篤信彼得[紀念碑]實際標示他的墓穴所在。」
這些傳統與尊崇遺物這種不符合聖經的觀念一同發展。自第三及第四世紀以來,各教會中心利用真真假假的遺物——莫不是為了金錢利益——竭力爭取「屬靈」的領導地位和擴大自己的權力。由於相信彼得的遺骸具有神奇的力量,朝聖者於是取道前往他們相信是彼得墓穴的地方。第六世紀末,信徒習慣將仔細稱過的布料投進「墓穴」裡。一部同時期的記載說:「如果懇求的人信心堅定,將布料從墓穴取回時,它必定比原先更重,因為它充滿了神聖的美德。」由此可見當時的人多麼容易受騙。
許多世紀以來,類似的傳說和毫無根據的傳統,使梵蒂岡的大教堂聲望大增。然而,反對之聲也四面響起。在公元12和13世紀,韋爾多派譴責這些過分的傳統,並指出聖經從來沒有提及彼得到過羅馬。多個世紀之後,基督新教改革運動的倡導者也提出類似的爭議。在18世紀,有些著名的哲學家認為這項傳說不論從歷史抑或聖經觀點看來,都是毫無根據的。時至今日,許多能幹的學者,包括天主教和其他的學者在內,都懷有與此一致的觀點。
彼得是在羅馬殉道的嗎?
彼得是加利利一個卑微的漁夫,他顯然沒有打算要高過第一世紀基督徒會眾裡其他作長老的人。他說自己與他們「同作長老」。(彼得前書5:1-6)彼得的謙卑形象跟人們假設是他墓穴的壯觀環境比較起來,的確有很大差別。所有前往梵蒂岡大教堂參觀的人都可以看出這點。
為了顯示自己凌駕於其他基督教派之上,天主教會把『後期不大可靠』的傳統——認為彼得曾在羅馬住過一段時間——當做事實。奇怪的是,其他古代傳統卻認為彼得的埋葬地點是在羅馬的其他地方而非在梵蒂岡。可是,為什麼不根據聖經——惟一能提供有關彼得的第一手資料的來源——所記載的事實 呢?上帝話語的記載清楚表明,彼得服從耶路撒冷基督徒治理機構的指示,前往古代世界的東部,包括巴比倫,執行他的傳道使命。——加拉太書2:1-9;彼得前書5:13;可參看使徒行傳8:14。
大約在公元60-61年,使徒保羅寫信給住在羅馬的基督徒,向會眾裡約30位成員致問候,但他甚至沒有提及彼得。(羅馬書1:1,7;16:3-23)然後,在公元60至65年之間,保羅從羅馬 寫了六封書信,可是他也沒有提及彼得——這是強有力的環境證據,證明彼得的確不在羅馬。a(可參看提摩太後書1:15-17;4:11。)使徒行傳的後部分描述保羅在羅馬的活動,但再一次,這部記載並沒有提及彼得。(使徒行傳28:16,30,31)因此,如果我們摒除一切先入為主的成見,客觀地查考聖經的證據,我們所得的惟一結論是,彼得從沒有在羅馬傳道。b
教皇「至高無上」的見解,所根據的是不可靠的傳統和歪曲聖經的解釋。基督教會的根基是耶穌而非彼得。保羅說,「基督是教會的頭。」(以弗所書2:20-22;5:23)耶穌就是耶和華差遣來到地上,祝福和拯救所有懷具信心的人的救主。——約翰福音3:16;使徒行傳4:12;羅馬書15:29;可參看彼得前書2:4-8。
既然這樣,所有前往他們相信是彼得的墓穴,要『跟他的繼承人會面』的人都面對一個難題:他們要就接受『不可靠的傳統』,要就信賴上帝可靠的話語。基督徒渴望自己的崇拜會蒙上帝悅納,因此他們會『專心注視他們信心的完成者耶穌』,以及他 留下給我們跟從的完美榜樣。——希伯來書12:2;彼得前書2:21。
[腳注]
a 大約在公元60-61年,保羅寫信給以弗所人、腓立比人、歌羅西人、腓利門和希伯來裔基督徒;大約在公元65年,他寫第二封信給提摩太。
b 《守望台》1973年5月1日刊第283-5頁曾討論「彼得到過羅馬嗎?」這個問題。
[第29頁的附欄]
「挖掘結果顯示,壁龕下面並沒有肯確的墳墓痕跡;我們也無從確定當時基督徒有沒有從行刑者手中領回聖伯多祿的遺體。一般而言,一個外人(佩雷格里呂)的屍體——按法律看來是一個普通罪犯的屍體——也許早被投進台伯河去了。……再者,在這早期的日子,人並不熱中於保存聖者的遺骸。但在較後的日子,人將世界末日的觀念日漸淡忘之後,對殉道者的崇拜才開始冒出頭來。因此,聖伯多祿的遺體的確很有可能無法領回安葬。」——《聖伯多祿的神龕與梵蒂岡的挖掘工作》,喬斯林·湯因比與約翰·沃德·珀金斯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