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怎樣流傳到今日——第2部分
他們把更多燃燒物拋進熊熊的火堆裡,燒得通紅的火轉眼成了衝天的烈焰。但這不是一般的火;在熊熊烈火中焚燒的東西原來是聖經。教士和修道院院長都在場圍觀。倫敦主教命人收購聖經,然後把買來的聖經付諸一炬;但他沒有想到,他的做法其實反而幫助了翻譯聖經的威廉·廷德爾,資助他發行更多聖經!
教會跟聖經譯者對立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呢?在這系列文章的第1部分,我們追溯出版聖經的經過,直至中世紀的後期。現在我們踏入一個新紀元,上帝話語的信息和影響力快對當時的社會造成重大衝擊了。
先鋒出現
約翰·威克里夫是牛津大學一位備受敬重的學者。他以『上帝的律法』(即聖經)作為權威,通過講道和寫作大力反對天主教種種不符合聖經的做法。他差派學生(稱為羅拉德派)走遍英國各地的村莊,用英語將聖經的信息傳給所有願意聽的人。威克里夫在1384年去世之前著手把聖經從拉丁語譯成他當日的英語。
教會有許多理由要鄙視威克里夫。首先,威克里夫抨擊教士生活放肆、行為不檢。此外,不少讚賞威克里夫的人曲解了他的教訓,作為發動武裝叛亂的藉口。儘管威克里夫從沒有鼓吹暴力動亂,甚至在他死後,教士仍把罪咎推在他身上。
1412年,大主教阿倫德爾致信教宗約翰二十三世,把威克里夫稱為「危害社會的無恥之徒、幺麼小醜、古蛇之子、敵基督者的先鋒和愛將」。接著阿倫德爾提出最嚴厲的譴責,他寫道:「他倒行逆施,妄要把聖經譯成本國的語文,實在惡貫滿盈。」的確,使教會領袖最光火的是,威克里夫要讓平民百姓有一部他們看得懂的聖經。
然而,少數顯要人士仍可以讀到譯成本地語言的聖經。其中一個是波希米亞的安妮,她在1382年下嫁英王理查二世。安妮擁有一部威克里夫譯的四福音英語譯本,是她經常閱讀的。她成為皇后之後,由於她喜歡譯成本地語言的聖經,這有助於推廣聖經,而且不僅限於在英國境內。安妮鼓勵波希米亞的布拉格大學學生前來牛津。這些大學生在牛津熱烈鑽研威克里夫的著作,並把其中一部分帶回布拉格去。威克里夫的主張在布拉格大學大受歡迎,因此後來胡斯在當地有不少支持者。胡斯曾在布拉格大學念書,後來在母校執教。胡斯根據古斯拉夫語的譯本譯成了一部捷克語聖經。由於他的辛勞,聖經在波希米亞和鄰近各國普遍受人閱讀。
教會反擊
教士惱怒威克里夫和胡斯的另一個原因是,這兩人主張「聖經本文」,即沒有加添任何資料的聖經原作,比所謂的「釋義」,即教會認可的聖經裡繁複的傳統注釋,更有權威。威克里夫和胡斯要讓平民百姓讀到上帝的話語裡未經沖淡的信息。
1414年,胡斯誤信教會的應許,以為自己很安全,於是出席在德國康斯坦次舉行的天主教會議,為自己的見解辯護。會議由2933名教士、主教和紅衣主教構成。胡斯同意,如果有人能用聖經證明他的主張是錯的,他就願意放棄這些主張。可是,會議成員所關心的並不是他的主張。他們認為,既然胡斯公然反抗他們的權威,單為了這個理由,就可以把他綁在柱上活活燒死了。1415年,胡斯大聲禱告,從容就義。
處死胡斯的會議也利用機會再次譴責和侮辱威克里夫。會議裁定要把約翰·威克里夫葬在英國的骸骨掘出,用火焚毀。這個要求實在不近人情,所以直到教宗在1428年下令,才有人加以執行。然而,這麼猛烈的反對始終未能削弱愛好真理的人的熱心。剛相反,這些反對加強了他們的信念,使他們更決心要向人傳講上帝的話語。
印刷術的影響
胡斯死後僅35年,即1450年,古騰堡在德國開始用活字印刷。他第一件大製作是拉丁語《通俗譯本》的新版本,印刷約於1455年完成。到1495年,整部或部分聖經已相繼印成德語、意大利語、法語、捷克語、荷蘭語、希伯來語、加泰隆語、希臘語、西班牙語、斯拉夫語、葡萄牙語和塞爾維亞語。
第一部希臘語聖經的原文版本由荷蘭學者伊拉斯謨在1516年印行。伊拉斯謨希望聖經「能譯成所有國族的不同語文」。但是他認為如果他親自翻譯聖經,就難免失去顯貴的好感了,他不想冒這個風險。然而,其他後起的同道就比他勇敢得多了,威廉·廷德爾是其中的佼佼者。
威廉·廷德爾與英語聖經
廷德爾在牛津受教育。大約1521年,他到約翰·沃爾什爵士家中任孩子的家庭教師。沃爾什慷慨好客,經常在家裡大排筵席。年輕的廷德爾時常在席間跟當地的教士舌戰。廷德爾總是實事求是地打開聖經,讓他們看看經文怎樣跟他們的見解背道而馳。過了一段時間,沃爾什夫婦看出廷德爾的主張是對的,於是就不再那麼熱心經常款待教士了。這自然令教士對廷德爾和他的信仰更深惡痛絕。
在一次爭辯中,廷德爾的宗教反對者斷言:「寧可沒有天主的律法,也不能沒有教宗的律法。」我們從廷德爾的回答可以看出他的堅強信念:「我鄙視教宗和他的一切律法。如果上主保全我的性命,不多年後,我便會使耕田童子對聖經的認識過於你所知的。」廷德爾的決心最後得以實現。他後來寫道:「我從經驗看出,除非有人用平民大眾自己語文的聖經打開給他們看,讓他們親自看到經文的內容、條理和真義,否則就不可能使平民百姓明白聖經的真實主張。」
那時還沒有英語版的聖經印行。1523年,廷德爾前往倫敦,請求滕斯托爾主教授權給他翻譯聖經,主教斷然拒絕。廷德爾於是離開英國,希望能在外國達成他的願望。他離國之後,就再也沒有回去了。在德國的科隆,他用來印製聖經的第一個工場被人搜掠,廷德爾帶著一些珍貴的散頁慌忙逃命。不過後來他在德國的沃爾姆斯印製了至少3000部《新約全書》的英譯本。這批聖經被運回英國,並於1526年初開始分發出去。其中一部分被滕斯托爾主教購下,付諸一炬;但滕斯托爾絕沒有料到,此舉反而資助了廷德爾,使他得以繼續翻譯工作。
研究達致更清晰的了解
顯然廷德爾從工作感到很大樂趣。正如《劍橋聖經歷史》說:「聖經使他快樂,他的譯本節奏輕快、生氣勃勃,把他的快樂充分反映出來。」廷德爾的目標是盡量使聖經以準確、簡單的方式向平民百姓發言。他的研究工夫使他得以明白許多世紀以來被教會主張蒙蔽的聖經詞語的含意。廷德爾不畏死亡的威脅,也不怕強敵莫爾爵士的惡毒抨擊,毅然把研究所得納入他的譯文裡。
廷德爾採用伊拉斯謨的希臘語文本而非拉丁語聖經作為翻譯的母本。他用「愛」代替「慈惠」,從而把希臘詞語阿格配 的含意更充分表達出來。他也用「會眾」取代「教堂」,用「悔改」代替「告解」,用「長老」代替「神父」。(哥林多前書13:1-3;歌羅西書4:15,16;路加福音13:3,5;提摩太前書5:17,《廷德爾譯本》)這些調整使教會的權力和各種傳統宗教習俗,例如向教士告解,都大受打擊。
廷德爾也保留「復活」一詞;他反對煉獄和人死後有知覺的主張,指出這些見解是沒有聖經根據的。關於死者,他在信中告訴莫爾:「[你]說死了的人在天堂、地獄或煉獄,這樣就把基督和保羅證實復活的論據視若無睹了。」為了證明這點,廷德爾引用馬太福音22:30-32以及哥林多前書15:12-19的經文。他深信死去的人將來會復活;在復活之前,死者是毫無知覺的。他的看法十分正確。(詩篇146:4;傳道書9:5;約翰福音11:11,24,25)既然這樣,向馬利亞和「聖者」禱告就毫無用處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知覺,既聽不到人的禱告,自然無法為人代求。
廷德爾翻譯希伯來語聖經
1530年,廷德爾翻譯了希伯來語聖經的頭五部書,即摩西五經。因此他是第一個把聖經從希伯來語直接譯成英語的人。廷德爾也是第一個使用耶和華這個名字的譯者。倫敦學者戴維·丹尼爾寫道:「廷德爾的讀者初次看到上帝的名字,無不大受感動。」
為了使經文更清晰明確,廷德爾使用幾個不同的英語詞語去表達一個希伯來詞語的意思。不過,他一絲不苟地跟從希伯來語的文法結構。由於這緣故,他的譯文保存了希伯來語固有的簡潔形式。廷德爾說:「希伯來語的特性與英語吻合過於拉丁語千倍。由於兩種語文的說話方式大同小異,在許多地方,你只需把原文逐字翻成英語就行了。」
由於採用這種基本上按字面直譯的方法,廷德爾的譯文含有不少帶著希伯來語色彩的說法。最初讀起來,有些這樣的說法必然相當礙耳。可是最後一般人都十分熟悉聖經,結果許多奇特的說法現在已經成為英語慣用的詞語!例如,(撒母耳記上13:14說的)「合他心意的人」,以及「逾越節」和「代罪羔羊」這些詞語都是從希伯來語直譯過來的。此外,他的譯文也幫助英語聖經讀者熟悉希伯來人的想法,從而加深他們對上帝靈示的聖經的了解。
聖經和廷德爾同受禁制
能夠以本國語文閱讀聖經是叫人興奮的事。有人把聖經藏在布匹或其他貨物裡,偷偷運進英國,無論運來多少聖經,英國人都搶購一空。教士們擔心,如果平民把聖經視為最高權威,他們就必定會失去向來享有的尊位了。因此,當時的情勢不但對聖經譯者不利,甚至支持他們的人也有喪命之虞。
儘管教會和政府不斷追捕廷德爾,他卻躲在比利時的安特衛普繼續工作。雖然這樣,每週他仍撥出兩天時間做他稱為「消遣」的工作——照料其他英國難民、窮人和病人。他大部分金錢都花在這方面。廷德爾還沒有開始譯希伯來語聖經的後半部分,一個假裝朋友的英國商人貪圖賞金,出賣了他。1536年,他們在比利時的維爾福德將他處決。他臨終時激昂地說:「主啊!求你打開英王的眼睛。」
1538年,亨利八世為了個人理由下令英國各教堂必須設置聖經。雖然廷德爾沒有正式受到表揚,當時在各教堂分發的聖經,主要是他譯的。廷德爾的譯本深受歡迎,備受愛戴。這部譯本「為大部分後來的英語譯本定下了基本模式」。(《劍橋聖經歷史》)1611年成書的《英王欽定本》,有百分之90是直接錄自廷德爾譯本的。
在英國,能夠隨意閱讀聖經可說是個重大轉變。在教堂裡,人們興高采烈地討論與聖經有關的問題,這個討論有時甚至使教堂的禮拜無法舉行!「年老的人學會閱讀以求親自查看上帝的話語,孩童也跟隨長者一起聆聽。」(《英語聖經簡要歷史》)這段期間,聖經在歐洲更多國家以更多種文字印行,分發量隨之大增。但在英國推廣聖經的運動卻對環球各地 產生了重大影響。事情的經過怎樣?進一步的發現和研究對我們今日所用的聖經有什麼影響?這系列文章的下一篇會總結這項討論。
[第26頁的圖片]
廷德爾在1526年出版的《新約全書》——這是惟一完整而沒有被烈火焚毀的一本
[鳴謝]
© The British Library Board
[第26,27頁的附欄或圖片]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聖經流傳的重要年份
公元
威克里夫聖經面世(在1384年之前)
1400年
1415年,胡斯被處決
約1455年,古騰堡印製第一部聖經
1500年
早期印行的本地語言聖經
1516年,伊拉斯謨完成希臘語聖經版本
1526年,廷德爾完成《新約全書》
1536年,廷德爾被處決
1538年,亨利八世下令各教堂都必須設置聖經
1600年
1611年,《英王欽定本》發行
[圖片]
威克里夫
胡斯
廷德爾
亨利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