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教育,強化信心
「我們能在過去五個月用心鑽研造物主的心思意念,學習以他的觀點看事物,那是多大的榮幸啊!」在第122屆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的畢業典禮上,一個應屆畢業生這樣說。這屆共有56個畢業生。對他們來說,2007年3月10日將會成為他們永誌難忘的日子。沒多久,他們就會展開海外傳道旅程,前往26個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服務。
耶和華見證人中央長老團成員西奧多·傑拉斯弟兄熱烈地歡迎台下6205個聽眾。他說:「我們深信這個畢業典禮會大大強化你們的靈性和信心。」他接著介紹四位講者,他們將會根據聖經向畢業生提出適時的鼓勵和勸勉,幫助畢業生成功執行海外傳道職務。
鼓勵的話強化信心
美國分部委員會成員利昂·韋弗首先發表演講,他的講題是:「要繼續行善」。他指出,學員平均用了13年的時間,全時推廣神聖教育,強化人的信心。他說:「你們所做的是一項善工,因為這能拯救人的生命,但更重要的是,這項善工能顯揚我們的天父耶和華。」接著,韋弗弟兄鼓勵學員要繼續「順應聖靈撒種」,不要放棄行善。(加拉太書6:8,9)
中央長老團成員戴維·斯普萊恩向畢業生提出實用的建議。他的講題是「要有好的開始」。斯普萊恩弟兄指出:「要保持積極,不妄下結論;要面露笑容,不諸多挑剔;要為人謙卑,並要尊重當地的弟兄。」他鼓勵新的海外傳道員要實踐以上的建議,務求在海外傳道職務方面有好的開始。他補充說:「你一踏出機艙,就要邁出最美好的一步。你向人『傳講美事的好消息』,你的腳步是多麼美好啊!願耶和華賜福給你。」(以賽亞書52:7)
接著的演講以「無庸置疑的產業」為講題,講者是基列學校的導師勞倫斯·鮑恩。鮑恩弟兄提醒學員,基列聖經學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立,這表明上帝的忠僕對聖經預言的應驗深信不疑。(希伯來書11:1;啟示錄17:8)從那時起,基列學校一直培訓學員,讓他們有機會強化自己的信心。堅強的信心會推動畢業生勇往直前,熱心向人傳講真理。
基列學校的另一位導師馬克·努瑪爾談及一個引人入勝的主題:「你們讓我想起某個人」。他把聽眾的注意力引到以利沙的好榜樣之上。以利沙在執行職務時顯出信心和勇氣。努瑪爾弟兄根據列王紀上19:21指出:「以利沙甘願調整自己的生活,把個人利益置於次要的位置,竭力傳講上帝的旨意。」他稱讚畢業生也表現出跟以利沙相似的精神,並鼓勵他們在執行新的傳道職務時繼續持之以恆。
信心推使人放膽發言
受訓期間,學員努力強化自己的信心。他們也善用機會在週六和週日向人傳講好消息,結果有不少美好的經歷。在接著的節目中,基列學校的另一位導師華萊士·利夫倫斯請學員複述及重演其中一些愉快的傳道經歷。節目的題目是:「我們信從了,所以我們這樣說」,主題取自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13所說的話。
下一個環節由兩位伯特利成員丹尼爾·巴恩斯和查爾斯·伍迪主持。他們訪問了幾位弟兄,當中包括前海外傳道員和現任海外傳道員。受訪者的個人經歷表明耶和華關心他的忠僕,並賜福給他們。(箴言10:22;彼得前書5:7)其中一位海外傳道員指出:「基列學校的教育確實使我和妻子親身體驗到耶和華對我們關懷備至。我們的信心大受強化。信心實在很重要,因為上帝的所有忠僕,包括海外傳道員,都會遇上試煉、難題和憂慮。」
繼續推廣神聖教育強化別人的信心
來到畢業典禮的高潮,中央長老團的成員塞繆爾·赫德發表一個很合適的演講,講題是:「要繼續強化弟兄的信心」。學員究竟為了什麼目的而接受訓練呢?「這項訓練是為了教導我們怎樣運用自己的舌頭去讚美耶和華,同時幫助我們在新的傳道地區裡教導人認識上帝的真理,並強化弟兄的信心。」不過,赫德弟兄提醒學員,人也可以誤用舌頭,說無益的話。(箴言18:21;雅各書3:8-10)他鼓勵學員要效法耶穌的榜樣,善用自己的舌頭。有一次,門徒聽過耶穌的話以後,彼此說:「他……使我們豁然明白聖經,那時我們的心不是像火一樣燃燒嗎?」(路加福音24:32)赫德弟兄說:「如果你們言談積極,就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激勵弟兄姊妹的心。」
演講結束後,畢業生就獲頒畢業文憑。畢業生的代表宣讀感謝信:「我們深深意識到自己有義務要善用所學的,忠信地執行海外傳道職務。我們已經作好準備,甘願到世上任何角落向人傳道。我們所祈求的是,我們的傳道工作能使歡呼讚美歸於最偉大的導師——耶和華上帝!」在場的聽眾隨即報以熱烈的掌聲。這個畢業典禮確實使在場每一個人的信心都大受強化。
[第17頁的精選語句]
「如果你們言談積極,就能在自己的崗位上激勵弟兄姊妹的心」
[第15頁的附欄]
本屆統計數字
學員所來自的國家:9
學員奉派前往的國家:26
學員人數:56
平均年齡:33.4
認識真理平均年數:16.8
全時服務平均年數:13
[第16頁的圖片]
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122屆畢業生合照
以下名字由前排開始,從左到右排列
(1) Howitt, R.; Smith, P.; Martinez, A.; Pozzobon, S.; Kitamura, Y.; Laud, C. (2) Fiedler, I.; Beasley, K.; Matkovich, C.; Bell, D.; Lippincott, W. (3) Sites, W.; Andersen, A.; Toevs, L.; Fusano, G.; Rodríguez, C.; Yoo, J. (4) Sobomehin, M.; Thomas, L.; Gasson, S.; Dauba, V.; Bertaud, A.; Winn, C.; Dobrowolski, M. (5) Yoo, J.; Dauba, J.; Mixer, H.; Newton, M.; Rodríguez, F.; Mixer, N. (6) Laud, M.; Lippincott, K.; Martinez, R.; Haub, A.; Schamp, R.; Pozzobon, L.; Toevs, S. (7) Howitt, S.; Kitamura, U.; Newton, D.; Haub, J.; Sites, J.; Thomas, D. (8) Sobomehin, L.; Matkovich, J.; Fusano, B.; Winn, J.; Schamp, J.; Andersen, D.; Dobrowolski, J. (9) Fiedler, P.; Bell, E.; Beasley, B.; Smith, B.; Bertaud, P.; Gasson,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