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的社會——將人帶往哪裡?
今日的現代社會正在變成日益放任。在愈來愈多的地方,一度被認為犯罪的多種活動現時若非合法化也至少不會受到檢控。
賭博(領取或不領執照)妓院、同性戀行為、販賣色情書報、狂飲爛醉、服用麻醉劑、在舞台、銀幕或公共海灘裸體、男扮女或女扮男——這一切都公然進行而很少會被捕或被控。
有人認為這種趨勢其實是造益人類社會的。事實上,他們相信上述種種活動應該被視為與執法機構『無關』。怎會如此呢?
為放任而辯護
贊成這種趨勢的人提出若干論據。但論據的中心主題是這些「罪行沒有受害人」。他們質問,「誰是妓院的受害人呢?男子在性慾方面如願以償,女子在事後獲得金錢。所以,誰是受害者呢?」
賭博也與此類似,它被許多人列為僅是一種「娛樂」。即使法律不給執照,倘若雙方依例遊戲,誰是受害者呢?誠然,一個人也許會輸錢,但在下注之前他早已知道可能輸錢,但卻仍然選擇去賭博。那末有何犯罪之處呢?
因此,在這一切例子中,基本的論據是只要參加的人出於自願,執法機關便不應干涉。
更坦率地說,他們聲稱『執法機關不應「在道德上多管閒事,」而干涉到別人的私務。』倘若某些活動可能導致個人健康或經濟情況遭受損失的程度,喜歡放任社會的人也許會引述英國哲學家兼經濟學家米爾的話,他寫道:
「對文明社會任何成員運用權力而違背其意願的唯一目的便是防止其加害別人。至於他本人的好處,無論是身體上或道德上的,都不足以構成正當的理由。」
不但如此,他們辯稱在性愛、飲酒、服用麻醉藥或賭博等事上試圖強制執行良好道德的法律在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因此應該加以撤消。事實上,他們聲稱這些法律甚至有份助長「更加嚴重」的罪行。怎會如此呢?
因為這些罪行大大分散了警方的注意力,以致他們無法集中精神對付諸如暴力攻擊或盜劫一類的嚴重罪行。據報在美國被捕的人當中差不多半數是與所謂「沒有受害人的罪案」有關的。然後警方將犯人交給法庭處理。在討論刑事法庭的一次全國會議中,美國總統說:
「我們要想辦法清理源源不絕地送往法庭的『沒有受害人的罪案』,以便認真考慮較嚴重的罪案。」
簡而言之,今日許多人聲稱對付賭博、吸食大麻、性濫交、淫猥和醉酒是既無聊又無益的。他們主張『讓警察和法庭有更多時間和精神去阻遏對人命、人身和財產攻擊的犯罪浪潮。』
宗教領袖們對這一切有什麼說法呢?不少人採取類似的立場,尤以對於性道德標準為然。有愈來愈多的宗教領袖聲稱他們看不出同性戀、婚前或婚外性關係有什麼嚴重危險或不對之處。許多宗教領袖的觀點與較早時候的一位女演員極其相似,她說:「你在寢室裡幹些什麼都沒有關係,只要不在街上幹和驚嚇途人便行了。」當已婚人士中的變態性行為(如口交和雞姦)日漸流行之際,教士們很少或甚至完全不發一言去勸阻這種趨勢及提出警告。
趨勢將會將人帶往那裡?
這種放任的趨勢對人有好處嗎?這會真正幫助人在生活、個人和財產方面更加安全嗎?認為只要在行動上對別人的身體無害或對別人的財產沒有影響就可以任意妄為,這種想法真的合理嗎?
沒有人可以否認今日各政府和執法機構備受暴力犯罪和盜劫的浪潮所困擾。到頭來他們必須自行決定本身是否有能力將某種行為標準強制執行或他們認為在公眾利益方面究竟什麼是最重要的先務。他們的確面對十分棘手的多種難題,而在政府提倡崇高道德方面,人類以往的歷史並沒有多大成功可資策勵。
可是除了各政府為勢所迫而不得不然之外,放任政策能帶來恆久的改善情況嗎?抑或它證明僅是權宜之計,結果只是導致挫敗甚或災禍而已?
放任政策不論帶來什麼表面的利益都僅是一時的。不理會惡劣情況並不能使之消除。對許多所謂「沒有受害人的罪行」『視若無睹』也不能真的保證暴力犯罪或侵犯別人財產的罪行因此而較易控制。
當一個人賭輸了而欠下許多賭債時,他到那裡去籌錢還債呢?有一件人所共知的事便是歹徒們開設「高利貸」,顧客大都是輸了錢的賭徒。從銀行或商行盜用公款的事件往往出自同一原因。
麻醉劑若是可以廉價購得,也許會使吸毒者不致倚靠偷盜去滿足毒癮。但這也難保他們不會在麻醉劑影響之下做出無理性和有害的事來。
事實證明大多數暴力攻擊和謀殺都發生於彼此相識的人而非完全陌生的人當中。暴力行為大都起源於嫉妒和爭風。大大減輕對性不道德的抑制會減少抑或增加『爭風打鬥』的事件呢?事實上,所謂「沒有受害人的犯罪」往往是『有受害人的犯罪』之源。
不錯,將注意過度集中於顯然有「受害人」的罪行使人忽略了這些罪行的根源。例如,懶惰可以促成貧窮,驕傲則產生磨擦與紛爭,賭博、酗酒、性不道德、色情和猥褻亦然;這些事情都不是「自我局限」或「靜止的」。(箴言24:30-34)它們差不多無一例外地成為別種惡行的種籽。聖經的原則說得不錯:「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加拉太書6:7,8)不理會這種因素便是不理會現實。
有些惡事,例如凶殺,是立刻產生可見的結果的。其他的惡事也許像癌一般在不知不覺中、暫時沒有痛苦地逐漸發展。可是這些惡事的最終結果也和凶殺一樣富於破壞力。它不但影響個人而且影響到整個社會。正如使徒保羅一語道破說:「一點麵酵能使全團發起來。」(哥林多前書5:6)道德的藩籬既倒,道德的病態便不遠了。
你個人可作什麼選擇?
真正受聖經指導的基督徒體會到世上的政府雖是「伸冤的,是刑罰那作惡的,」但在能力方面卻有限度,(羅馬書13:4,5)他們並不期望俗世政府帶來屬靈的健康和道德的風氣。這些政府根本沒有能力如此行,因為它們對上帝的道和他的旨意缺乏知識和了解,同時也無法根絕一切貪污。此外,各政府的志趣也顯然在於其他方面。只有上帝的彌賽亞王國取地上各政府而代之時才能帶來一種道德上的清潔和健康風氣。——但以理書2:44。
「沒有[遠見],民就放肆;唯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箴言29:18說。唯有在上帝的公義新規制裡生活的希望才能使人對將來具有清楚和明確的認識。我們若相信上帝的應許,這種信心可以保護我們不致落入放肆的行徑中,而這種行徑現時正在普世沒有前途希望的人當中日益增長。我們會體會和實踐箴言4:25-27的教訓:
「你的眼目要向前正看,你的眼睛當向前直觀。要修平你腳下的路,堅定你一切的道。不可偏向左右。要使你的腳離開邪惡。」
我們不會被狡辯所『騙倒』,以致認為「只要沒有害人,做什麼都無傷大雅」,或者雙方同意的事是「沒有受害人」的。直接的身體傷害並不是人所能受的最大傷害,物質資財被劫也不是最大的損失。但傷害心靈和頭腦以及損失名譽、尊嚴、節操和在上帝面前的良好地位才是導致最嚴重後果和最大損失的傷害。
基督耶穌表明保護我們的心的重要,說:「唯獨出口的是從心裡發出來的,這才污穢人。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惡念、凶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馬太福音15:18,19)我們若以不道德的行為玷污自己或別人,即使這是彼此同意的,也表明我們十分無知或極端缺乏對鄰人的愛心與關懷,以及缺乏對上帝的愛。——羅馬書13:8-10。
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受造物而具有偏差的傾向。但我們不應迎合自己的屬人弱點以取悅自己或引誘別人對他們的弱點屈膝。誠然,人類政府永不能將公義灌輸於人的心裡,但實行放任政策卻能導致道德崩潰。
你無法遏止世上日益增長的放任趨勢。但有些事情是你可以做得到的。你能夠保守自己的心,使其不致「被罪迷惑,心裡剛硬」;這樣你會對自己和別人都大有幫助。(希伯來書3:13)導致腐化的內心剛硬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它往往由小事開始而奸狡地逐漸發展。避免落入魔掌的唯一方法便是緊守上帝之道所載的行為準則,讓其中的智慧以公義管教我們。
堅守上帝的管教非但不會使你感到受束縛或妨礙,反而會使你感到極大的自由;你有自由去做能帶來真正幸福生活的種種美事。不錯,它會「引導你行正直的路。你行走,腳步必不致狹窄;你奔跑,也不致跌倒。要持定訓誨,不要放鬆。必當謹守,因為它是你的生命。」——箴言4:11-13。
耶和華見證人發現這的確是事實。請前往他們的王國聚會所參加他們的聚會,這樣你便會經歷到健康的道德風氣,而且上帝之道的原則會使你獲得莫大的強化和造就。
[第6頁的附欄]
一個主要原因
美國參議員的約翰·麥奇連曾以多年時間研究犯罪和貪污,《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引述他的話說:主要原因看來是在家庭中缺乏適當的尊重與管教。今日的學校無疑疏於管教。我認為各教會亦然。據我的判斷,今日有些教會已不再要求人在節操與道德上遵守真正崇高的標準。在他們當中已不再見到在以往被人謹守和實踐的基督徒生活理想。
[第7頁的附欄]
放任——僅限於西方嗎?
1974年十二月刊的「大西洋」雜誌中有一篇對蘇聯的通商能力大致予以好評的文章同時評論說:「蘇聯的主管人私下承認他們的青年一代有很多難題。一位蘇聯主管人說他因十四歲的女兒懷了孕而不得不令其退學結婚。其他的人則對青年們醉心於西方的搖滾樂、牛仔褲和髮型大感怨懟,雖然吸毒並不是普通的難題……可是不少主管人卻迎合他們的青年人的喜好。」
[第5頁的圖片]
這個世代的人問:「有什麼理由要試圖將道德規律加諸別人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