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
使徒保羅向哥林多自稱為基督徒的人寫道:「你們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哥林多後書13:5)為何如此的試驗及證實是必需的?可以怎樣著手呢?
我們可以首先考慮一下為何使徒保羅作出以上的訓示,在哥林多,有某些基督徒相信自己是有信心的,但卻在行事為人上與基督的教訓相反。保羅恐怕他前往探訪他們時,會見到「分爭、嫉妒、惱怒、結黨、毀謗、讒言、狂傲、混亂的事。」(哥林多後書12:20)既然在小組的份子中有如此惡劣的屬靈情況,人人都需要檢討一下他們的生活方式是否與基督的教訓相符。
人往往有將自己的短處看得比別人的短處輕微而寬恕自己的傾向。因此,在哥林多有些基督徒自欺地以為自己有信心,但在實際上,卻處於靈性有病的狀態。使徒保羅對哥林多人的復元深感關懷,因此促請他們考驗一下自己的基督徒聲稱是否名符其實。
小組內有些份子因為自欺而的確有經歷信心破壞的危險,耶穌基督對老底嘉小組所說的話表明他們的行徑可以導致徹底失去他們與上帝及基督的關係,上帝的兒子警戒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也不冷,也不熱,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熱,你既如溫水,也不冷,也不熱,所以我必從我口中把你吐出去。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啟示錄3:15-17。
鑑於自欺的嚴重危險,所有基督徒繼續試驗自己有信心沒有是好的,門徒雅各在這方面提出良好的勸告說:「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唯有詳細察看那全備使人自由之律法的,並且時常如此,這人既不是聽了就忘,乃是實行出來的,就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雅各書1:22-26。
因此,如果一個基督徒不再繼續在上帝的道光照之下仔細察看自己,他便如一個人在鏡前匆匆一瞥一般;這樣的一個基督徒會很容易騙倒自己的心。他可能想道:『我沒有什麼不妥。我參加基督徒的聚會,研讀聖經,禱告及告訴別人我的信仰。』但是除了崇拜的這些外表活動之外,他可能在培養基督徒品格方面作出很少努力。他可能不理會靈性上的污點及瑕疵,一仍舊貫,但卻仍以為自己真正有信心。對這樣的人說來,上帝所感示的警告,「所以自己以為站立得穩的,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哥林多前書10:12)特別適用。
他所不察覺的便是,若沒有與基督的全部教訓相符的行為,他的崇拜便會成為枉然。這種崇拜是徒勞無功的。
例如,基督徒不能容許舌頭繼續說有害的話。舌頭需要受到控制。一個人的言談顯示他內心的真正為人,耶穌說:「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路加福音6:45)因此一個習以為常地貶低別人,把自私動機加諸別人身上的人表明他說自己有信心的聲稱有不妥之處。因此他在崇拜方面的外在表現是徒然的。
因此,基督徒在考驗自己是否有信心方面必須決定他的言行與他的聲稱是否一致,他若在生活的一切事務上都力求受上帝的道的指引,他便證明自己是個『行道者』。這樣行會為他帶來莫大的快樂,聖經的一切訓示是來自耶和華上帝的,而他乃是「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的來源。(雅各書1:17)與此一致地,遵守『屬於基督徒的自由律法』必然促進我們的最大快樂及永久福利。因此,保持快樂乃是要考驗自己是否有信心的另一個良好理由。
今日的基督徒應該除了在聖經幫助下考驗自己之外,還要像保羅囑咐哥林多的基督徒所為一般,『繼續證明自己是怎樣的人。』(哥林多後書13:5)可以怎樣如此行呢?我們可以舉個例來說明。一個人也許有一把鋸,他知道這工具是怎樣造的及造它的材料,但這並不足以讓他決定他的鋸是否品質優良,它可能有隱藏的瑕疵。唯有實際把鋸用於各種不同的工作上一段時期,他才能真正找出這工具是否優良,類似地,我們若要證明自己的為人如何,最好的方法之一乃是在生活各種事務上,特別是在艱苦的情況下,把基督徒的信心實踐出來。
請問問自己,我在受到不仁慈的對待及虐待時有什麼反應麼?我拒絕報復嗎?當其他人不忠實時,我有謹守公義的原則嗎?藉著拒絕向壓力屈服,不在態度和言行上跟從俗世,基督徒證明自己的確名符其實。
關於你自己,這些壓力顯示什麼呢?其他人可以看出你的行事為人與彼得前書3:8,9相符嗎?這節經文說:「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倒要祝福。」
真的,基督徒有充分理由要繼續不斷考驗自己有信心沒有,證明自己真正的為人如何。如此的考驗乃是一項保護,可以防止我們自欺及在上帝面前失去蒙喜悅的地位。這會促使我們採取積極步驟以求更符合上帝的道的條件。這會在現今為真正的基督徒帶來莫大的喜樂,並確保他們在將來獲得更多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