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後餘生
「為了保住性命,一大清早,我們就不停地走路。這裡缺水缺糧,房子都給毀了。」——印度7.9級地震的倖存者哈吉萬。
一次大地震,叫人心膽俱裂。1999年,台灣發生強烈地震,一個倖存者回憶說:「當時我還在睡夢裡。我床邊有個8英尺高的木衣櫥,上面的書紛紛掉下,剛買的頭盔更落在寢邊的地方。頭盔本來是坐摩托車的時候用的,可它差一點就要了我的命了。」
劫後餘生
地震固然像一場噩夢,卻往往是痛苦的序幕而已。地震過後,救援人員拼命尋找傷者,趕緊治療。由於餘震隨時發生,這樣做相當危險。薩爾瓦多最近發生地震,部分地方給埋了,有個男子猶豫要不要在泥堆中進行挖掘,說:「我們得小心翼翼,步步為營。萬一發生餘震,這堆泥恐怕也要消失了。」
為了援救災民,有些人更渾然忘我。2001年初,印度發生大地震,定居美國的馬努雖然年邁,仍然回鄉去幫上一把。他說:「我得回去。我要幫助的不只是親人,而是所有災民。」馬努去過若干災區,發覺情況嚴重,不忍卒睹。話雖如此,馬努說:「災民表現出無比的勇氣。」一個記者也報導:「據我所知,人人義不容辭,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
當然,清理災場、治療傷者是一回事,生活瞬間巨變後要重上軌道,又是另一回事。在薩爾瓦多的地震中痛失家園的德洛爾說:「地震比戰爭更可怕。打仗的時候,我們至少還有容身之所。」
像頭一篇文章所說一樣,災民不僅需要救援物資,還需得著心靈的安慰。1999年初,哥倫比亞西部的亞美尼亞市發生地震,全市陷於癱瘓,死亡人數超過一千,而受驚過度、灰心絕望的人則不計其數。心理醫生羅伯托·埃斯特范所居住的大樓,在地震中損毀了。他說:「不管你上哪兒去,總有人向你求助。我上街買漢堡包,跟我打招呼的人都趁機告訴我,他們夜不成眠、傷心難過。」
埃斯特范醫生自然清楚,地震對人的精神打擊不輕。一個女子自願協助建造安置營,發現有些人覺得大限將至,不願上班去。
化絕望為希望
災難發生後,耶和華見證人常常努力協助災民,不單在物質上,也在精神上這樣行。舉個例,哥倫比亞發生地震後,該國的耶和華見證人分部辦事處馬上組織了緊急救助委員會。當地數千個見證人主動捐出糧食和金錢。沒多久,大約70噸食物就送到災區去了。
不過,心靈安慰往往比什麼都來得重要。地震發生後某個早上,在恍如廢墟的亞美尼亞市,見證人發現有個女子垂頭喪氣地在街上走著,於是上前給她一份傳單,題目是《死去的親者有什麼希望?》。a
這個女子接過傳單,回家細閱。後來,耶和華見證人登門探訪,她就禁不住要吐苦水了。她在市內有好些房子,收入本來挺不錯,可是房子在地震中全毀了,她也就什麼都沒有了。但這還不止,她跟25歲的兒子同住,房子在地震中倒塌,把兒子活埋了。她跟見證人說,她對宗教從來不感興趣,現在卻滿腦子是疑問,渴望聖經能一一解答。那份傳單給她帶來了希望。不久,她就開始跟見證人學習聖經了。
耶和華見證人深信,終有一天,人類將不會再受天災(包括地震)威脅。下一篇文章會解釋箇中理由。
[腳注]
a 耶和華見證人出版。
[第6頁的附欄]
要準備妥當!
◼ 要確保熱水器已關好,重物不是放在地上,就是放在較近地面的架子上。
◼ 讓家中成員知道,電力、煤氣和水等的開關在哪兒,以及如何關掉。
◼ 家裡要有滅火器和急救箱。
◼ 購買一個便攜式收音機,並裝上新電池,以備不時之需。
◼ 整家人一起進行地震演習,強調要(1)保持冷靜,(2)把電爐和暖氣設備關掉,(3)站在走廊裡,或躲在桌子、椅子等下面,以及(4)遠離窗戶、鏡子和煙囪。
[第7頁的附欄或圖片]
以色列地震頻仍
阿莫斯·努爾教授說,以色列的「地震歷史最悠久,而且從沒間斷」。究其原因,主要是東非大裂谷的一部分,即地中海和阿拉伯板塊之間的斷層,從南到北,正好貫穿以色列整片國土。
有趣的是,一些考古學家認為,古代的工程師曾用上某種特別的建築技巧,以減輕地震造成的損毀程度。所羅門的建築計劃正是這樣。經文說:「大院周圍有三層鑿好的石頭配一層雪松木,耶和華殿的內院和門廳也是這樣。」(列王紀上6:36;7:12)這種建築技巧,也就是在用石塊建築時加進粗木杆,在好些地方都找得著。米吉多有一道大門,就是以這種方法建造的。有人認為,這道大門建於所羅門的時代,或甚至更早時候。學者達維德·羅爾認為,在石塊中「加進粗木杆,是為了減輕地震對建築物造成的損毀程度」。
[圖片]
以色列的貝特謝安曾經歷地震
[第8頁的附欄或圖片]
驚心動魄兩分鐘——地震倖存者的話
我們一家住在印度的艾哈邁達巴德。當時,家中上下都忙著籌備堂妹的婚禮。2001年1月26日,我突然從睡夢中驚醒過來。不過,我可不是給鬧鐘吵醒,而是被猛烈的震動弄醒的。我聽到金屬櫃子前後移動的聲音,就知道情況真的有點不對勁。沒多久,叔叔就喊:「快離開房子!」我們跑到房子外面,看到房子在左搖右擺。那一刻好像永不會過去似的,但事實上,地震僅持續了兩分鐘。
地震實在太可怕了,情緒很難一下子就平復過來。我們弄清楚家中人人都安然無恙之後,很想知道住在鄰近市鎮的親戚的境況。可是,電話接不通,電力供應也沒有了,我們徬徨無助,心中忐忑不安。一個鐘頭後,我們終於知道親戚都成功脫險。然而,並非人人都一樣能僥倖逃生。以艾哈邁達巴德為例,那裡有百多幢大樓倒塌了,超過500人死去。
接著幾星期,人人還是惶恐不安。有關機構預料,地震會捲土重來,人人每晚上床就寢,也都提心吊膽。重建工作進度緩慢,許多人落得無家可歸。這一切都「拜地震所賜」。雖然地震為時才兩分鐘,這番經歷卻叫人刻骨難忘。——薩米爾·薩賴亞口述。
[第6,7頁的圖片]
2001年1月,印度發生地震,倖存者拿著母親的遺照,看著屍體火化
[鳴謝]
© Randolph Langenbach/UNESCO (www.conservation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