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一個關鍵日期
1.上帝為什麼在他與人類的交往方面給予他的子民一個正確的時間記錄?
耶和華上帝是一個準確的守時者,他為萬事定了時間來執行他的旨意,並且使它們依時地發生,在他與人類的交往方面,他給予我們一個正確的時間記錄。這不但可以作為歷史的參考,而且能夠使我們確定他底某些預言應驗的時間,它同時對那些發生在我們眼前的真確事實加以歷史記載的證實而幫助我們審查我們對預言了解的程度。
2.為了知道聖經事實發生的日期,我們需要什麼?
2 關於所記載的大事聖經都給予我們年代上的資料。為了想知道關於我們今日的事情會在什麼時候發生,我們必須可靠地和正確地將一件聖經事件配合歷史上的一個日期。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找出一件發生於西曆的某個日期的聖經事實。我們找到這固定的一個日期後,便可以由此而編定聖經的年代史,向前或向後推算,確定其他聖經事實所發生的日期。
3.(甲)有什麼特別的日期可作為一個樞紐的日期?這個日期的確立予以我們什麼?(乙)公元前537年有什麼重要的聖經大事發生?
3 考究古希伯來文聖經的記載,我們會發現一個日期完全符合這些作為一個樞紐日期的條件。雖然聖經所提及在當時發生的其他歷史事實引起許多爭論,但是這個日期是歷史記載中的一個確定日期。它給予我們一個推算時間的起點,從這點開始我們可以將希伯來文聖經所提及的事情與陽曆配合,同時證實某些預言的應驗。這日期就是公元前537年,波斯王古列敕令猶太人返回故土的時候。這件事記載於以斯拉記1:1-4:
「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古列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上帝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在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殿。(只有他是上帝)願上帝與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無論寄居何處,那地的人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另外也要為耶路撒冷上帝的殿甘心獻上禮物。」』」
當古列王開始統治的時候
4.(甲)關於耶路撒冷的這項命令怎可能是由古列頒布,有多少人從他的命令得益?(乙)對誰這項命令並不生效?(丙)世俗歷史家指出巴比倫傾覆,古列開始作王的日期是在什麼時候?請解釋。(丁)[註]據《猶太百科全書》古列的統治是由何時開始計算?
4 聖經記載共有42,360個猶太人離開巴比倫,此外還有僕婢7,337人和歌唱的男女200人。(以斯拉記2:1-6,7)關於耶路撒冷的這項命令是由古列頒布的,因為當他在公元前539年征服巴比倫的時候,他不但佔領巴比倫,並且兼併巴比倫的附屬國,包括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古列還未完全得到的亞述部分的土地。可是這命令對那些逃到埃及的猶太人是不生效的。因為當時埃及仍不屬於波斯帝國,直至古列逝世,由他的兒子岡比西繼位之後埃及才被波斯吞滅。世俗歷史告訴我們公元前539年是第三世界霸權巴比倫敗於瑪代·波斯之手,而波斯帝國繼為第四世界霸權的時候。但以理書5:30,31指出巴比倫傾覆之時瑪代王大流士(大利烏)隨即統治。但以理在巴比倫曾說「瑪代族亞哈隨魯的兒子大利烏立為迦勒底國的王元年。」(但以理書9:1;11:1;6:1,6,9,25,28)解放令不是在這年頒布,因為在這年但以理只是研究釋放會在七十年結束的時候來臨。(但以理書9:1-18)所以至早會在瑪代王大流士在位的第一年,或是第二年頒布,而波斯王古列在位的第一年不是在那時開始,而是在公元前538年開始,至公元前537年才結束。a
5.(甲)為什麼猶太人沒有用太長時間作離開巴比倫的準備?然而為什麼他們仍需用一些時間做準備?(乙)古列的命令必定是在什麼時候頒布?我們怎樣得到這個結論?(丙)為什麼公元前537年這個日期對聖經研究者來說佔十分重要的地位?(丁)[腳注]楔形文的碑銘有什麼資料幫助我們確定這年是古列頒布他的解放令的時候?
5 當然,古列頒布這命令後,猶大人儘快離開巴比倫,因為他們從耶和華先知耶利米和以賽亞而得到訓示,他們事先已作離去的準備。但是為49,897人作返回猶太四個月的遙遠路程的準備頗需時間。他們在第七個月,以他念月,之前抵達故土。(以斯拉記2:70;3:1)因此古列的命令必定是在冬季結束和公元前537年春季開始的時候。b在所有聖經研究者看來,這個日期佔十分重要的地位,因為我們憑著它可以配合猶大荒涼時期的開始和「外邦人時期」或「指定列國時期」的開始。——路加福音21:24《新世》。c
6.關於耶路撒冷荒涼七十年的結束,歷代志下36:20-23說明什麼?
6 歷代志下36:20-23清楚地說明七十年的荒涼必定在古列的命令發出時結束:
「凡脫離刀劍的,[尼布甲尼撒]都擄到巴比倫去,……這就應驗耶和華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地享受安息,因為地土荒涼便守安息,直滿了七十年。波斯王古列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
7.我們怎知道古列的命令得到正式的記錄?
7 以斯拉記6:1-5表明古列的命令記錄於波斯的典籍庫內,波斯王古列之子岡比西的承繼者大流士一世搜尋這些記錄,在亞馬他城尋得一卷寫有古列那條命令的書卷,這城是以前瑪代的首都,古列王的夏宮,位於巴比倫的東北。
當七十年荒涼結束的時候
8.(甲)古列的命令結束了七十年荒涼的時期嗎?請解釋。(乙)為什麼並非所有在巴比倫的猶太人都返回耶路撒冷,他們都有好的理由嗎?(丙)那些返回的人有什麼動機?
8 古列所頒布的命令結束了耶路撒冷和猶大地的七十年荒涼嗎?沒有,為什麼沒有呢?被驅逐的猶太人為了結束這荒涼時期他們需要響應這個命令,離開巴比倫返回故土而重建他們的家園,但是由於種種的原因,即如有些年紀老邁的猶太人不能返回,另有許多在高度物質主義的巴比倫頗有成就的人寧願留下來享樂,而不願經歷艱辛的旅途,橫過險惡的地帶而回到一塊完全荒涼之地。但是那些返回故土的忠心的猶太餘民則非常樂意聽從耶和華的命令。他們熱心地在上帝曾付之以名的地方恢復純真的崇拜。他們希望離開不潔的巴比倫,潔淨自己,以求能夠把耶和華神聖的器皿帶回聖殿的故址。——以賽亞書52:11;耶利米書50:8;51:6。
9.誰被立為返回猶太的猶太人的省長?還有那一位重要人物與他一起回去?
9 古列立設巴薩為返回猶大的猶太人的省長,並交託他負責帶聖殿的器皿。以斯拉記3:2,8證明設巴薩即是大衛的後裔撒拉鐵之子所羅巴伯。(馬太福音1:6-13)猶太的大祭司約書亞(耶書亞)——約薩達之子——陪同省長所羅巴伯返回耶路撒冷。
10.(甲)猶太人在什麼時候返回猶太?為什麼那裡沒有其他民族驅逐他們?(乙)猶太人的抵步如何是關於七十年的預言的一個正確的應驗。
10 當猶太人返回猶大時,沒有受任何異族的驅逐,因為上帝運用他的能力使那地得享完全的安息年,沒有讓任何人在那裡居住或耕種那地。那地荒涼的每一年相當於耶和華藉摩西所宣布的法律中的一個安息年。(利未記25:1-12)七十年時期的預言如何獲得正確的應驗呢?耶路撒冷被毀後,沒有被尼布甲尼撒擄去的猶大人也全逃走了,猶大完全陷於荒涼的時候是在第七月。在這個月他們連同耶利米先知逃到埃及去。(列王紀下25:22-26;耶利米書41:1至43:8)這一個月也就是安息年和禧年開始的月份即是「七月初十日,這日就是贖罪日」(利未記25:9,10)以斯拉記3:1的話,「到了七月[以他念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正式地證明這預言獲得正確的應驗。
當耶路撒冷開始荒涼的時候
11.我們怎樣計算耶路撒冷和猶太荒涼的時期?
11 聖經研究者很關心猶大和耶路撒冷荒涼的時期。因為確定這個樞紐日期後,便不難記算出由公元前537年猶太曆第七個月向後推算七十年,至公元前607年第七個月是耶路撒冷和猶大荒涼的時候。公元前607年猶太曆第七個月(以他念月)開始於守月朔的一日——9月22/23日,「七期」或「外邦人時期」「指定列國時期」就是開始於公元前607年的這一個月。(但以理書4:16,23,25,32;路加福音21:24《新世》)這是在耶路撒冷被毀,它的聖殿被劫掠,摧毀和焚燒,及兩個重要祭司被殺之後兩個月。——列王紀下25:5-21。
12.基督教國的歷史年代家犯了什麼錯誤,我們怎樣避免它?
12 如果我們以準確的守時者耶和華上帝的道底記載為根據,我們便知道猶大的荒涼是由公元前607年伸延至公元前537年,同時藉此可以避免基督教國歷史年代家所犯的錯誤,他們不理會七十年荒涼的預言,斷定耶路撒冷之遭毀滅是發生於公元前587年,他們接受異教歷史家不可靠的計算而不承認上帝底道的絕對可靠性,認為耶路撒冷和猶大地的荒涼的期限只有五十年。——歷代志下36:19-23。
13.(甲)返回的餘民好比什麼?(乙)耶和華向他們作了什麼應許?
13 在耶路撒冷被毀滅和猶大地荒涼之前十一年,耶利米在一個關於一筐好無花果的異象中看見餘民被遣返。那些樂意返回故土的人好比好的無花果一般,因為他們返回耶和華曾付之以名的地方恢復純真的崇拜。在耶利米書24:1-7耶和華說:「[我要]領他們歸回這地,我也要建立他們,必不拆毀,栽植他們,並不拔出。我要賜他們認識我的心,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上帝,因為他們要一心歸向我。」
恢復純真的崇拜
14.(甲)正如所預定的一樣,耶和華怎樣任用古列?(乙)到達之後恢復崇拜的餘民先作什麼?(丙)以斯拉怎樣描述在上帝所指定的地方恢復純真的崇拜?
14 正如在此之前200年以賽亞書44:28所預言,事實上古列曾引導耶和華的羊返回他們的羊欄猶大地去。在這裡耶和華同時預言到立穩聖殿的根基。到第七個月他們剛抵達的時候,聖殿的根基仍未立定,但這沒有阻遲純真崇拜的恢復。當時在他們四圍都是敵國,但是他們先建築一個獻給上帝的祭壇,我們讀到說:
「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他的弟兄眾祭司,並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與他的弟兄都起來建築以色列上帝的塔,要照神人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在塔上獻燔祭,他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塔,因懼怕鄰國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華早晚獻燔祭,又照律法書上所寫的,守住棚節。按數照例,獻每日所當獻的燔祭,其後獻常獻的燔祭,並在月朔與耶和華的一切聖節獻祭,又向耶和華獻各人的甘心祭。」——以斯拉記3:2-5。
15.返回的餘民守什麼「聖會」有誰和他們一同慶祝?
15 以斯拉記3:6說:「從七月初一日起,他們就向耶和華獻燔祭,但耶和華殿的根基尚未立定。」依據格利哥里曆,這日子是在公元前537年9月28/29日。d所以在這個月的第一日他們守這年第七個月的月朔。(民數記10:10;28:11;撒母耳記上20:5,18,24)他們依照上帝的律法在這個月的第十五日開始守七日住棚節或收割節。(利未記23:33-43;出埃及記23:16;34:22)守這些「聖會,」對那些忠心的猶太餘民和追隨他們回來為祭壇工作採柴挑水的尼提寧說來是最快樂不過的。——以斯拉記2:70。
聖殿立根基
16.在什麼時候立穩重建的聖殿的根基?這工作對參加的人有什麼影響?
16 耶和華關於聖殿的預言,「立穩聖殿的根基」現在實現了。它說:
「百姓到了耶路撒冷上帝殿的地方第二年[公元前536年]二月[西弗月,是所羅門王開始建築第一間聖殿的月份],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其餘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並一切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人,都興工建造,又派利未人從二十歲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華殿的工作……匠人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時候,祭司皆穿禮服吹號,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敲鈸,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的例都站著讚美耶和華……然而有許多祭司,利未人,族長就是見過[由所羅門建築的]舊殿的老年人,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也有許多人大聲歡呼……聲音聽到達遠處。」——以斯拉記3:8-13。
17.(甲)誰反對建築聖殿?(乙)他們獲得什麼成功?
17 但是這並非是輕而易舉的工作。唯有潔淨和獻身上帝的人才可以參加重建耶和華的殿,因此以色列人禁止鄰邦的人參與這種工作。他們便開始干擾這項建築工作。他們用盡各種方法「從波斯王古列年間,直到波斯王大利烏登基的時候……要敗壞他們的謀算。」(以斯拉記4:1-5)後來他們唆使波斯王敕令猶太人停止建殿。「於是在耶路撒冷上帝殿的工程就停止了,直停到波斯王大利烏第二年。」(以斯拉記4:6-24)這波斯王當然不是瑪代王大利烏,而是在公元前523年開始統治這帝國的波斯王大利烏一世。
18.公元前537年對誰很重要?為什麼?
18 我們從繼續出版的兩期會讀到上帝的仇敵不能真正阻止耶路撒冷聖殿的重建,同時它會依照耶和華所定的時間完成。可是以上足以證明公元前537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期,在耶和華和從巴比倫返回的忠心猶太餘民看來,那是重要的日期,對聖經學生它也十分重要,因為藉著它,他們可以確定人類在地上已存留多久,和確定亞伯拉罕立約,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流浪四十年和其他重要的聖經事件發生的時間,它對我們每個人都是重要的,因為我們藉著它可以證明現今所發生的事表明「七期」「指定列國時期」的結束和上帝天上的王國在基督統治下在公元1914年已建立。
[腳注]
a 《猶太百科全書》,第四卷404頁說:「古列時常隨從他所佔領的國家的傳統,他和他的兒子岡比西都尊崇當地的神祇。在公元前538年的元旦,尼散月初一(3月20日)他隨從巴比倫的異教習俗與金偶像彼爾馬杜克握手,表示被該神立為君王,從這種儀式可以斷定他作『巴比倫王,萬國之王』的第一年」。於是古列自稱為巴比倫王和那已被廢的拿布尼德斯王的合法繼承者,這樣他便不用再大舉征伐之師而統治巴比倫帝國。巴比倫境外屬地如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和沙漠邊緣的地方都成為古列的附庸。——請參閱《西敏寺聖經歷史地圖》(1956年)第75頁,第3段。
b 如果我們繼續從楔形文的碑銘而非從聖經作考據,我們必須接受一種見解就是瑪代王大流士和波斯王古列曾共同攝政一個時期,根據這點公元前539年10月23日古列揮軍攻陷這城之後,(當日)他長驅直入的時候便登位(不足一個陰曆年)。所以他在位的第一年(整個陰曆年)是開始於公元前538年尼散月初一或是格利哥里曆的公元前538年3月18日。
名為「史特羅斯曼耳·古列第11號」的楔形碑文曾提及古列在位的第一年。這塊碑文計算這年是始於格利哥里曆的公元前538年3月17/18日,終於公元前537年3月4/5日。所以古列在位的第二年是始於第2日即公元前537年3月5/6日,這樣古列的命令必定是在這個日期之前,即是在公元前538年底或是537年初頒布的。請參閱派克和杜巴斯泰恩合編的公元前626年至公元後75年的《巴比倫年代史》1956年版,第14,29頁。
c 關於公元前537年的可靠性和猶大的荒涼及「外邦人時期」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紐約布洛克林區守望台聖經社出版的《「大巴比倫傾倒了!」上帝的王國統治!》和《「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d 根據朱理安曆是在公元前537年10月4/5日。請參閱《巴比倫年代史》公元前626年至公元後75年(1956年版)派克和杜巴斯泰恩合編,第2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