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在你生活中擔任什麼角色?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慈悲的人嗎?基督耶穌說:「你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路加福音6:36)你是這樣的人嗎?你怎麼知道呢?
在許多人看來,慈悲就是表現「超過公平所要求的仁慈」或是「向犯過者表現容忍。」他們像莎士比亞一樣說,「以慈悲緩和峻法。」
不錯,這些都是慈悲的表現,因為慈悲的確時常指在懲罰犯過者時的寬大或在審判時的仁慈寬厚。但是慈悲所含的意思遠較此為深。事實上,我們若以為慈悲只含有這些意思,我們便不了解慈悲的真正意義了。我們對慈悲的了解若僅至此為止,我們便無法真正效法我們的造物主。
你若查考字典,便會發現慈悲同時意味到:「同情心的表現」及「對不幸者的憐憫體恤。」不錯,這些定義較接近慈悲的基本意思而與寫聖經的古代語言所表達的那種品質相仿。
查考聖經的意思
詩篇145:8,9描述上帝的個性說:「耶和華有恩惠、有憐憫,……耶和華善待萬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希伯來執筆者在這裡使用ra·hhamʹ一字去表達上帝偉大的慈悲品質。當然,我們知道耶和華藉著寬恕悔改的犯過者及容忍忤逆的人而表現慈悲。(請比較詩篇51:1,2;103:3,4;但以理書9:9)但是這就是詩篇執筆者所使用的這個字的基本意思嗎?讓我們看看。
有些希伯來文學者相信ra·hhamʹ一字原本來自一個基本意思為「和藹及溫柔」的字。他們將它與「womb」(子宮)(re·hhemʹ)一字連起來。因此有一本希伯來文字典解釋ra.hham』這個字的意思是「表現熱心,由於柔情而感到溫暖;……富於同情心」。我們多麼高興知道這是上帝一種傑出的品質!他是慈悲的。由於慈悲可說是憐恤或同情的積極表現,這個希伯來字有時被譯成「憐恤」(pity)。
例如上帝在以賽亞書49:15說:「婦人焉能忘記她喂奶的嬰孩,不憐恤(ra·hhamʹ)她所生的兒子?」母親通常對所生的孩子懷有多麼深厚的感情!但是什麼激發起希伯來字ra·hhamʹ所描述的這種品質呢?喂奶的嬰孩犯了過錯以致母親需要決定是否對孩子表現寬大嗎?不然。顯然這種慈悲的感情是由嬰孩的需要激發起的,或者是孩子飢餓、生病或經歷到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苦楚。所以她對孩子表現溫柔的同情心。上帝也以同樣的憐恤表現她的慈悲。
現在另以在埃及的約瑟為例。約瑟十個同父異母的兄長第三次下埃及糴糧時,他們帶了約瑟唯一同母的弟弟(與約瑟出自同一娘胎[re·hhemʹ])同去。闊別多年之後,約瑟再次見到便雅憫,他愛弟之「情[ra·hhamʹ的眾數]發動」便離開房間痛哭起來。這是『對犯過者或仇敵表現體恤』(慈悲意思之一)嗎?不是,因為雖然約瑟同父異母的兄長對他不起,便雅憫卻沒有。反之,約瑟的行動是出於他對幼弟所懷的深摯感情和憐憫的關注。這個事例使描述上帝的慈悲的希伯來字的含意豐富多少!——創世記43:30;37:12-28;請比較列王紀上3:25-27。
因此,你是否在聖經的意義上富於慈悲呢?你可以看出慈悲的意思並不是僅限於不對犯過者施以應得的全部懲罰或對反對者表示容忍。反之,慈悲主要與你對遭遇困難,有需要或處於不利情況的人所感覺和表現的憐恤有關。
慈悲的人會蒙憐恤
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馬太福音5:7)我們無疑希望蒙上帝憐憫。因此我們應該想知道慈悲包括什麼意思。我們須要找出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裡這節經文所用的「憐恤」一字含有什麼意思。
福音書的執筆者在這裡使用的eʹle·os這個希臘字去描述憐恤之心從懷恩在《新約詞彙注釋辭典》對這個字所作的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它的意思與剛才討論過希伯來字很相近。它的定義是:「『憐恤的外在表現;它承擔接受它的人的需要,並適應表現它的人的需求。』」其他希臘字(例如oi·ktir·mosʹ和splagʹkhnon)表達強烈的憐恤之感或溫暖的仁慈,而eʹle·os[慈悲]則是表達這種感情的積極方式。
但是舉例說明勝於下定義。關於慈悲在我們生活中所應擔任的角色,耶穌自己的例子告訴我們什麼呢?
耶穌在表現慈悲方面立下榜樣
喚起耶穌憐憫的人主要是孩子有病的父母、瞎子、被鬼迷的人、痲瘋患者等。(馬太福音9:27-29;路加福音17:12-14)為了聽允他們的請求,「可憐我們罷,」耶穌施行奇跡去解救他們。他絕沒有以例行公事、無動於衷或降尊紆貴的態度這樣行,反之他這樣行是由於他「動了慈心。」——馬太福音20:33,34。
我們留意到福音書的執筆者在這句話中使用一個動詞(splagʹkhnon),這字的實際意思是「感覺內部感動」由此我們可以更體會到耶穌的強烈感情。是的,上帝的兒子看見別人有需要便內心深受感動。
聖經以同一個字描述耶穌在看見前來聽他的群眾時的感覺,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36;14:14;馬可福音6:34)同一的憐憫感覺使耶穌給群眾吃飽,使他們回去時不致「在路上困乏。」(馬太福音15:32)耶穌對困苦或有需求的人所懷的深摯感情使他行了許多憐憫人的善事,這一切只是反映出他天父的偉大品質而已。——請比較耶利米書31:20。
感覺同情還不足夠;我們若要憐憫人就必須將慈悲表現出來。在耶穌所說的關於撒瑪利亞人的比喻中,撒瑪利亞人發現一個旅客因遇賊劫被打傷而臥倒路旁。他不但「動了慈心」而且「憐憫他」為他裹傷和照應他。我們再次留意到這並不牽涉到寬恕犯過者或審判的程序。反之,比喻中的撒瑪利亞人「同情另一個人的不幸,特別是以行動表現同情」——eʹle·os一字的定義之一。——路加福音10:33-37。
以上幾個例子幫助我們體會到憐憫人牽涉到什麼。我們必須等到有人激怒我們或有人觸犯法例或法律才表現慈悲嗎?絕不然,反之我們可以對任何需要幫助的人,所有陌生人和朋友及我們所愛的人表現慈悲。慈悲的確是由行動表現出來的同情。
在日常生活上表現慈悲
今日是耶穌所預言及「不法的事增多」的時候,我們看見『許多人的愛心冷淡了。』(馬太福音24:12)由於一般人對上帝的愛心日減,他們對鄰人的愛心也減弱了。自私、無情、對別人的難題和痛苦漠不關心及甚至殘忍,正與日俱增,特別以城市及人煙稠密的地區為然。為了大量生產及獲得鉅大的利益,現代的工業社會發展了所謂的「組織人」;人時常被視為僅是機器中的零件而已。
在這樣的時候,慈悲的品質多麼令人舒暢!我們體會到表現慈悲的方式多麼廣泛及看出在我們日常生活上表現慈悲的必需是多麼重要!但我們可以怎樣以切合實際的方式如此行呢?
今日人們的最大需要是屬靈的幫助。他們大部分都在靈性上飢餓、瞎眼、在沒有真正希望的混亂情形中摸索。他們「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再者,上帝的道指出「大災難」不久便會臨到地上所有的人身上,得以逃生的人急需現在有人將上帝的安排通知他們。〈馬太福音24:3-8,21,22,36-42)我們怎樣向這些人表現慈悲呢?耶穌和他的門徒在憐憫人方面特別活躍,他們將遠較物質東西有價值的屬靈恩賜帶給人。(約翰福音6:35;使徒行傳3:1-8)他們向人傳道,教人認識上帝的道的真理。我們有這樣行嗎?
可是這種傳道和教導的工作能保證我們完全符合慈悲的條件嗎?耶穌說:「要把裡面的施捨給人」(路加福音11:41)你可能有分將生命的道帶給別人,或者直接帶到別人家裡。可是你為什麼這樣行呢?你認為這樣行是為了使你每個月以若干小時傳道,從而在上帝面前證明自己公義嗎?抑或你的努力是要『將裡面的東西施捨給人,憑著愛心向人表現憐憫呢?你一方面探訪你所不認識的陌生人,但有同時留意對你所認識的人,你的家人及與你同信仰的弟兄,表現慈悲嗎?
我們可能記得耶穌日子的法利賽人以為自己恭謹地納什一捐,獻上律法所規定的祭物,在安息日不作俗世工作,他們便贏得上帝的嘉許了。任何人若不符合他們認為服從律法的意思,他們便加以批評。但是耶穌對他們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誠然,在摩西律法之下,他們須要遵守律法所規定的事,但是他們絕不應該忽視「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包括憐恤在內。——馬太福音9:1-13;12:1-7;23:23。
我們又怎樣呢?我們可能努力經常地,有系統地和習以為常地事奉上帝;我們可能撥出固定的時間作傳道和崇拜,可能捐款推廣上帝的純真崇拜。這是可嘉的;但是我們懷著什麼動機呢?我們可能如此關心贏得上帝的嘉獎,以致忽視了我們四周的人的需要嗎?
例如我們與之研究上帝的道的人怎樣呢?慈悲在這件事上擔任一個角色嗎?正如我們所知,基督教國有許多「上教堂做禮拜的人」他們的動機卻十分膚淺。他們上教堂是要負起『宗教責任,』為了社交的利益,找人交談,或者為了在『寧靜的氣氛中使自己的內心得享安寧。』他們所關心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可是,如果我們真正慈悲,我們就會關心其他的人;我們所關心的不是別人可以給我們什麼幫助而是我們可以給他們什麼幫助。
我們有留意到任何人看來健康不良而對他們表現關懷嗎?我們有造就他們,表示賞識推使他們來聚會的信心嗎?看來膽怯、孤寂、憂慮或沮喪的人又怎樣呢?我們有關心他們,向他們表示關懷及努力增加他們的快樂嗎?這種慈悲在上帝的僕人中間造成多麼愉快的精神!
物質的「施捨」
雖然屬靈的施與極為重要,這卻絕不應使我們忽略了在物質上表現憐憫。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及「施捨」時,他顯然是指給予有需要、貧窮、遭遇不幸、生病或有其他困難的人的禮物。誠然,耶穌指責偽善的人以這種施捨沽名釣譽。但是他並沒有貶低或輕視施捨本身。反之他對門徒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馬太福音6:1-4。
多加是一個「廣行善事,多施賙濟」的基督徒女子。這有什麼結果呢?當彼得在多加死後趕抵她家時,「眾寡婦都站在彼得旁邊哭,拿多加與他們同在時所做的裡衣外衣給他看。」(使徒行傳9:36-41)是的,她是個慈悲的女子。她究竟親自出錢為這些寡婦縫衣裳,抑或她只是獻出她的時間、能力和才能為她們縫衣,聖經的記載沒有說明。今日我們當中有些人可能在物質上並不豐裕,但是我們可以獻出時間、體力和才能向別人行善。
如果我們能力做得到,我們可以慈悲地在經濟上幫助配得的人。律法的約特別敦促我們表現這種慈悲,並警告我們『不可忍著心,揝著手,不幫補窮乏的弟兄。』(申命記15:7-10;請比較箴言19:17)第一世紀的基督徒小組存有需要物質資助的寡婦的名單。這些女子需要有施捨的善行、樂於接待客旅、幫助患難中的人以及這類善工的記錄才配被列入名單之中。(提摩太前書5:9,10)我們應該為將來擔心,以致猶疑不願用我們的金錢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可能需要用這些錢嗎?使徒保羅向哥林多的弟兄保證上帝會祝福『樂意施與』的人,使他們得到他們的所需。——哥林多後書9:6-14。
慈悲的人過著一種多麼有意義、令人滿足和豐裕的生活!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之一,你便會獲得快樂,因為上帝在現今及未來均會對你表現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