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
(Illustrations)
希臘語pa·ra·bo·leʹ(帕拉博萊,字面意思是「放在旁邊或放在一起」)的含義十分廣泛,可以是比喻,也可以是諺語或俗語。
從馬太福音13:34,35可以看出,聖經裡「帕拉博萊」一詞的意義十分廣泛。馬太說,聖經早就預言耶穌基督會用「比喻」講話。馬太所引用的經文是詩篇78:2,而詩篇所用的字眼是「有深意的詩句」(希伯來語ma·shalʹ馬沙)。福音書的執筆者用希臘語「帕拉博萊」來表達希伯來語這個詞語。希臘語的字面意思顯示,「帕拉博萊」是一種教導方式或傳達思想的媒介,是一種藉著把類似的事物「放在旁邊」加以解釋的方法。(參看可4:30)雖然「帕拉博萊」在大部分漢語譯本都翻做「比喻」,但在個別經節還是有其他含義的。
例如,在希伯來書9:9和11:19,大部分譯本都發覺必須用「比喻」以外的譯法。在希伯來書9:9,保羅說以色列人在曠野使用過的聖幕「所預示的[帕拉博萊;和合、呂譯翻作『表樣』,現譯、新譯、思高翻作『預表』,光啟、牧靈翻作『象徵』,蕭靜山翻作『表記』],就是現在這個時候」。在希伯來書11:19,使徒描述亞伯拉罕從死地得回以撒。使徒說這件事成了「象徵」(新世、光啟、牧靈)(en pa·ra·bo·leiʹ恩·帕拉博利;和合翻作「彷彿」,呂譯翻作「在表樣的意義上」,思高、蕭靜山翻作「預像」)。聖經也把「醫生,先治好自己吧」這句話叫做「帕拉博萊」,漢語譯本翻做「諺語」(新世、新普及)或「俗語」(和合、新譯、現譯、呂譯、思高)。(路4:23)
另一個相關的希臘語名詞是al·le·go·riʹa(阿萊戈里阿),指的是比較長的隱喻,裡面一連串的行動都有象徵意義,當中的人物往往起預表或象徵作用。保羅在加拉太書4:24談到亞伯拉罕、撒拉、夏甲時,用了希臘語動詞al·le·go·reʹo(阿萊戈雷奧)。這個詞語的譯法包括「比方」(和合)、「寓意」(新譯、現譯、呂譯、思高)、「寓言」(光啟)、「象徵」(新世、新普及)。
使徒約翰也用了一個特別的詞語(pa·roi·miʹa,帕里米阿)指「比方」。(約10:6;16:25,29)在不同的譯本裡,這個詞語譯作「比喻」(和合、現譯)、「譬喻」(新譯)、「隱喻」(呂譯)、「比方」(新世)。彼得用同一個詞指「諺語」:狗吃自己吐的,豬回泥裡打滾。(彼後2:22)
有效的教導方法 至少從五方面來說,比喻是非常有效的教導方法:(1)比喻能引起注意。沒什麼比經歷或故事更讓人感興趣。試問誰沒有聽過浪子回頭或失掉綿羊的比喻?(2)比喻激發思考。找出比喻的含意,明白抽象的真理,是鍛鍊腦筋的最好活動之一。(3)比喻觸動感情。由於聽的人通常很容易看出真理怎樣應用出來,於是良心和心靈都受到打動。(4)比喻有助於記憶。人可以在後來回想故事,加以應用。(5)比喻保全真理,在任何時間、任何年代都合用,都能明白。一般詞語的意思可能隨時代改變,但比喻的內容跟日常生活和大自然有關,這些事卻沒有什麼改變。聖經真理到今天還是清清楚楚,就像最初說出來、寫下來的時候一樣,運用比喻是原因之一。
目的 正如上文所述,所有比喻的主要目的都是教導。不過,聖經裡的比喻還能達到其他目的:
(1)有時候,人必須努力發掘,才能完全明白比喻打動人心的深層意義。因此,人如果不愛上帝,只在表面上對真理感興趣,心裡其實不渴求真理,就不會深究比喻的意思。(太13:13-15)上帝不是要召集這樣的人。比喻吸引謙卑的人尋求進一步的解釋,驕傲的人卻不肯這樣做。耶穌說:「有耳朵的,就應當聽。」雖然聽耶穌講話的民眾大都聽過就走,門徒卻來請耶穌解釋比喻。(太13:9,36)
(2)歪曲真理、妄圖陷害上帝僕人的人就算聽見比喻,也看不出真理。耶穌以交稅的錢幣為喻,回答法利賽派別有用心的問題,並總結說:「因此,凱撒之物要還給凱撒,上帝之物要還給上帝。」耶穌的敵人只好自己想想這句話怎樣應用,耶穌的門徒卻完全明白耶穌宣述的中立原則。(太22:15-21)
(3)聽比喻的人要自行應用其中的原則,因此他一方面能清楚地明白比喻所隱含的警告和責備,一方面卻找不到把柄向說比喻的人報復。換句話說,聽的人心中有數。例如,法利賽派批評耶穌跟收稅人和罪人一起用膳,耶穌就回答:「健康的人不需要醫生,生病的人才需要。『我要的是慈悲,不是祭牲。』你們去學習一下這句話的含意吧。我來不是要召義人,而是要召罪人。」(太9:11-13)
(4)就算是糾正別人,用比喻也有助於避免引起偏見,使聽的人不致被偏見蒙蔽,所得的結果比單純地擺事實、講道理更加有效。例如,拿單用比喻責備大衛王在拔示巴和烏利亞的事上犯罪,結果大衛接受責備。(撒下12:1-14)另外,邪惡的亞哈王違背上帝的吩咐,赦免上帝的仇敵敘利亞王便哈達,沒有把他處死。亞哈聽了一個比喻後,不知不覺之間就指出跟他的罪有關的原則,自己定了自己的罪。(王上20:34,38-43)
(5)比喻能推使人採取不同的行動,顯露他們的真正為人,表明他們是否上帝的真僕人。例如,耶穌曾說:「誰吃我的肉,喝我的血,誰就有永生。」那時,「他門徒中有很多人離開,耽於已經撇下的事,不再與他同行」。這樣,耶穌篩掉那些不是真心相信他的人。(約6:54,60-66)
正確的觀點和解釋的方法 聖經的比喻有多個層面,可以提出並闡明原則,常常有預言的含意和應用。有的比喻在當時和不久之後發揮預言的作用,有的還在許久之後進一步應驗。
有兩個普遍的錯誤觀念妨礙人明白聖經的比喻。第一個錯誤觀念,就是把所有比喻都看作故事、例子或道德教訓而已。例如,許多人認為浪子的比喻只是一篇文學傑作,認為富翁和拉撒路的比喻只是說明死後賞罰的例子。
還有,儘管比喻取材於日常生活和大自然,卻不一定是實際發生過的事。雖然有些比喻的開場白是「從前……」「一個人有……」「有一個做家主的人……」「某富翁……」等等,但都只是人在上帝聖靈指引之下構想出來的。正如講話的人所說的,這些都是「比喻」。(士9:8;太21:28,33;路16:1,19)關於耶穌基督,聖經說:「耶穌對群眾講這些話全都用比喻。他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什麼。」(太13:34;可4:33,34)
第二個妨礙人明白比喻的錯誤觀念,就是過度應用比喻的細節,試圖找出敘事中每項細節的象徵意義,導致穿鑿附會的應用和解釋。
正確的方法是首先細讀上下文,弄清楚說比喻的背景,問:「當時是什麼情況和環境?」例如,以色列的統治者和人民被叫做「所多瑪的統治者」和「蛾摩拉的人民」,讓人想到一個忤逆耶和華的罪惡民族。(賽1:10;創13:13;19:13,24)詩篇執筆者向耶和華禱告,求他處置與上帝和他子民為敵的人,「如同處置米甸人」。這讓人想到,以往那些壓迫上帝子民的人完全潰敗,超過12萬人被殺。(詩83:2,3,9-11;士8:10-12)
其次,認識以色列人的律法、習俗,以及當日的成語、俗語往往有助於理解比喻。例如,認識摩西律法有助於明白拖網的比喻。(太13:47-50)在耶穌的時代,巴勒斯坦的果樹是要交稅的,沒有收成的樹自然會被砍下來。知道這件事,就會明白耶穌為什麼要使不結果實的無花果樹枯萎,以此為喻。(太21:18-22)
最後,不可穿鑿附會,按私意或哲學觀點解釋比喻的細節。聖經給基督徒的規定是:「上帝的事,除非他的靈啟示出來,誰也不能認識。我們所領受的,不是世界的靈,而是上帝所賜的靈,好讓我們能認識上帝施恩賜給了我們的事。我們也講這些事,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教導的話語,而是憑著聖靈所教導的話語,把屬靈的事和屬靈的話語結合起來。」(林前2:11-13)
啟示錄第6章的預言用了比喻的手法,正好可以說明怎樣應用上述規定。經文談到有四匹馬,頭一匹是白馬。(啟6:2)白馬象徵什麼呢?我們看看上下文和聖經其他經文,就能明白馬的含意。箴言21:31說:「人為打仗之日預備馬匹」。聖經常常用白色象徵正義,例如上帝的審判座是白色的,天上的軍隊也騎著白馬,穿著白色、潔淨的上等細麻衣。(啟20:11;19:14;另見啟6:11;19:8)因此我們可以斷定,白馬代表正義的戰爭。
騎黑馬的拿著天平在量食物。(啟6:5,6)這顯然代表饑荒。以西結在一個關於饑荒的預言裡聽見以下的話:「你所吃的食物要按定量吃……他們吃餅要按定量吃,擔憂地吃;他們喝水也要按定量喝,驚慌地喝。」(結4:10,16)明白聖經的象徵手法,例如比喻提到的動物,往往有助於理解比喻,得到屬靈的亮光。(見獸[有象徵意義的])
許多比喻的解釋就在聖經裡,例如聖經常常在比喻後敘述一些應驗的事件。這裡舉出兩個例子:以西結挖穿牆壁,蒙住臉從牆洞出去(結12:1-16;王下25:1-7,11;耶52:1-15);亞伯拉罕試圖獻上以撒為祭,由於上帝阻止而得回兒子(這些都是實際發生的事,如同一場有比喻意義的戲劇)。(創22:9-13;來11:19)其他很多比喻都是打比喻的人後來解釋的,特別是耶穌基督所說的比喻,不少都由他自己闡述含意。要明白聖經的比喻,往往也要看現代的事件怎樣應驗這些比喻。
《希伯來語經卷》 在耶和華的聖靈推動下,希伯來先知和聖經執筆者記下了無數貼切的比喻。早在創世記已經出現有比喻義的語言。耶和華應許,他會使亞伯拉罕的苗裔增多,「有如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創22:15-18)為了強調罪使猶大人的情況十分可悲,耶和華推動以賽亞把猶大人的情況比作肉身一些令人厭惡的疾病,說:「你們的頭已經病重,心也全然衰弱了。……全都是傷口、青腫和新打的鞭痕。傷口的膿還沒有擠乾淨,沒有包紮好,也沒有用油滋潤。」(賽1:4-6)耶和華也用異象向尼布甲尼撒王傳達信息,預告未來。例如,尼布甲尼撒夢見巨像和大樹,但以理看見一些野獸象徵世上的某些政府。(但2,4,7章)
先知們常常用某個詞語去指某個人或某群人,目的是要把這個詞語的特點加諸那個人或那群人身上。這種手法叫做隱喻。例如,聖經說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磐石」,是「山岩」,是「城堡」,從而表達上帝能穩穩當當地賜人安全。(撒下23:3;詩18:2)另外,聖經說猶大是隻「小獅子」(創49:9),說亞述是上帝憤怒的「杖」(賽10:5)。
有許多次,先知們把奉命傳達的信息用動作表達出來,好增強所說的話的感染力。例如,有一次耶利米預告災禍要臨到耶路撒冷,就當著民眾的長老和祭司中的長老打碎瓦瓶,好強調信息。他還把繩索和軛送給多國的王,活靈活現地預告這些國家將要成為巴比倫的奴僕。(耶19,27章)以賽亞赤腳露體而行,藉此向以色列人強調:他們指望依靠的埃及人和埃塞俄比亞人,都要這樣被擄。(賽20章)以西結在一塊磚上刻了一座城代表耶路撒冷,又堆起圍城的土壘,把一個鐵煎盤放在他和城中間,面向這城側臥,形象化地表達耶路撒冷將來被圍困的情形。(結4章)
有時,人還會說故事來強調重點。約坦曾經說一個故事,讓示劍的居民看出,選擇亞比米勒那樣卑鄙的人作王實在愚不可及。(士9:7-20)以西結書記載了一個關於兩隻大鷹和一棵葡萄樹的故事,說明猶大所做的事跟巴比倫和埃及的關係。(結17章)另外,以西結曾以姐妹二人為喻。他用奧荷拉和奧荷利巴這兩個賣淫的姐妹,說明撒馬利亞(十部族的以色列國)和耶路撒冷(猶大國)的行徑。(結23章)
《希伯來語經卷》的比喻多得很,本文談到的只是其中幾個。聖經執筆者和先知差不多全都用過比喻,有的是上帝親自用異象的形式傳達給他們的,有的用文字去打比喻,有的以實物為喻,例如聖幕就稱為「帕拉博萊」,具有「預示」的作用。(來9:9)
《希臘語經卷》 《希臘語經卷》也充滿生動的比喻。關於耶穌基督,有人曾說:「從來沒有人像他那樣講話的。」在地上活過的人當中,耶穌的知識最豐富,從不缺乏比喻的題材。(約7:46)上帝藉著他造了一切。(約1:1-3;西1:15-17)耶穌很熟悉一切受造之物,所以他的比喻自然非常貼切,他描繪的情感也反映出對人性的深刻了解。耶穌就像古時的智者所說的那樣:「召集者不但有智慧,還不斷教導人民,傳授知識。他又思考,又仔細搜尋,要把許多箴言整理妥當。召集者設法尋找可喜的言詞,力求用正確的字眼寫下真理。」(傳12:9,10)
耶穌把他的門徒稱為「地上的鹽」和「世界的光」,的確十分貼切。(太5:13,14)他勸門徒要「細心觀察天上的飛鳥」,叫他們「向野地裡的百合花學個道理」。(太6:26-30)他把自己比作甘願為綿羊捨命的牧人。(約10:11-15)他向耶路撒冷說:「我多少次想把你的兒女聚集起來,就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到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太23:37)耶穌對虛偽的宗教領袖說:「你們這些瞎眼的嚮導,蚊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反倒吞下去!」(太23:24)他還指出,對做絆腳石的人來說,倒不如「把磨石繫在這個人的頸項上,扔進海裡」還好。(路17:1,2)
耶穌的比喻有的好像《希伯來語經卷》的諺語那樣,是一些凝練的語句。可是,一般來說,耶穌的比喻都是比較長的,篇幅跟故事差不多,而且常常有故事的特點。耶穌的比喻往往取材於周圍的萬物、人所熟知的日常習慣、一些偶發的事情、並非不可能的情況,或者是聽眾都知道的近期事件。
耶穌一些著名的比喻 大都由他自己後來解釋。以下按福音書的記載,列舉耶穌在地上傳道時用過的其中30個比喻,並提供一些有用的背景和語境資料:
(1)兩個欠債的人(路7:41-43) 比喻裡有兩個人欠債,其中一個所欠的債是另一個人的十倍。這個比喻的主旨和應用見於路加福音7:36-40,44-50。
有一個叫西門的人請耶穌吃飯,其間有一個婦人進來,用馨香油抹耶穌的腳。耶穌說這個比喻,就是要回應西門對婦人的態度。客人不請自來,在當日並不是什麼不尋常的事。有時候,沒有受邀請的人可以在吃飯的時間進入房間,坐在牆邊,跟房間中央坐在席前的人交談。耶穌適切地應用兩個欠債人的情況,指出西門沒有給他水洗腳,沒有吻他表示歡迎,也沒有用油抹他的頭。這一切招待客人的常見禮數一概沒有。耶穌雖然不是那個犯過許多罪的婦人請來的,婦人卻對耶穌顯出大得多的愛,對耶穌熱誠接待。於是耶穌對婦人說:「你的罪赦免了。」
(2)撒種的人(太13:3-8;可4:3-8;路8:5-8) 比喻本身沒有提供任何理解的線索,但馬太福音13:18-23,馬可福音4:14-20,路加福音8:11-15卻明明白白地解釋了比喻的含意。耶穌集中講解影響土壤(內心)的環境,以及可能妨礙種子(王國的話語)生長的因素。
當日撒種的方法有許多。一個常見的方法是撒種的人背著一個袋繫在腰上,袋裡盛著種子。另一些人則把外衣弄成兜兒的形狀,用來放種子。撒種的人會邊走邊用手撒播種子,並且趁烏鴉還沒有來把種子叼走就盡快掩埋種子。假如農夫在田間留下小路,沒有把泥土翻鬆,或者有種子落在路邊的硬地上,飛鳥就會來把種子吃掉。種子落在「岩石地」上,不僅是落在散布石頭的泥土上,而是像路加福音8:6所說的,落在「磐石」或隱藏的岩層上。磐石上的泥土少而又少,種子長出植物也會很快在太陽下枯萎。長了荊棘的泥土看來已經翻鬆,但沒有除淨雜草,因此長出荊棘,把新生的種子擠死了。比喻說,結出果實的種子,產量有一百倍、六十倍、三十倍。這個數目是很合理的。撒種和各種土壤都是耶穌的聽眾熟悉的事。
(3)小麥中的毒麥(太13:24-30) 馬太福音13:36-43記載,耶穌親自解釋比喻,對比「小麥」(王國之子)和「毒麥」(惡者之子)。
在中東,仇敵在麥田撒下沒用的植物的種子,並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比喻所說撒在小麥當中的植物,一般相信是毒麥(學名Lolium temulentum)。這種植物的毒性普遍認為是來自種子裡的一種真菌。毒麥還沒成熟以前跟小麥很相似,但熟了以後就不難分辨。吃了毒麥的人會頭昏眼花,某些情況下甚至會死亡。毒麥和小麥的根很容易纏在一起,收割以前就算能分辨出來,勉強拔掉也會傷及小麥。
(4)芥籽(太13:31,32;可4:30-32;路13:18,19) 經文說,這個比喻的主題是「天上的王國」。正如其他經文顯示,這可以指跟王國有關的一些特點。按照這個理解,這個比喻強調兩件事:第一,接受王國信息的人,數目有令人驚訝的增長;第二,接受王國信息的人會得到保護。
芥籽是十分小的種子,可以用來指任何非常微小的東西。(路17:6)有些芥類植物完全成長的時候,確實可以有3米到4.5米(10英尺到15英尺)那麼高,枝子也很粗壯,就如耶穌說的「成了一棵樹」。同樣,公元33年五旬節基督徒會眾成立時,規模雖然很小,卻在1世紀迅速成長。到了現代,芥「樹」的枝子一直伸展,結果令人喜出望外。(賽60:22)
(5)酵(太13:33) 這個比喻的主題也是「天上的王國」。比喻說的「二十升」麵粉,原文的計量單位是三個saʹta(薩塔),也就是三細亞。相比之下,酵的分量不多,但只是一點酵也能對周圍的東西產生影響。這個比喻說明王國哪方面的特點呢?跟王國有關的屬靈增長就好比酵一樣,雖然過程常常是看不見的,卻不斷擴展,遍及各處。正如酵能使整個麵團發起來,宣揚王國的工作也促成屬靈的增長,不斷擴展,現在已經傳到「地極」。(徒1:8)
(6)埋藏的珍寶(太13:44) 耶穌這個比喻不是向群眾說的,而是向門徒說的。(太13:36)經文指出,這個比喻的主題是「天上的王國」,找著王國的人十分喜樂。找著的人要在生活上作出改變,先尋求上帝的王國,為王國放棄一切。
(7)尋找珍珠的商人(太13:45,46) 耶穌這個比喻是向門徒說的。耶穌把天上的王國比作上好的珍珠。這顆珍珠非常貴重,有一個人為了買這顆珍珠,就賣掉一切財物。
珍珠是在牡蠣或某些別的軟體動物貝殼內發現的珍寶。但不是所有珍珠都是「上好的」,有的也許泛黃而不是通透的白色,有的也許色澤黯淡,有的不夠渾圓。在古代中東,人們認為珍珠非常貴重,能擁有珍珠帶給人很大的喜悅。在這個比喻裡,商人正在尋找珍珠。他有眼光看出這顆珍珠價值非凡,甘願作出各樣繁瑣的安排變賣一切,好能把珍珠買下來。(參看路14:33;腓3:8)
(8)拖網(太13:47-50) 耶穌用這個比喻去形容把不適合天上王國的人分出來的工作。49節指出,「這個制度的末期」是預言應驗的重要關頭。
拖網用麻繩一類的繩子織成,使用時在水底拖行,收集各類的魚。耶穌有的門徒是漁夫,因此這個比喻非常適合他們。門徒清楚知道有些魚是不合用的,必須扔掉。按照摩西律法,無鰭無鱗的魚都是不潔的,是不可吃的。(利11:9-12;申14:9,10)
(9)不慈悲的奴隸(太18:23-35) 馬太福音18:21,22敘述了耶穌說這個比喻的前因,35節則說明比喻的應用。這個比喻強調,別人欠我們的,跟我們欠上帝的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這讓人深深感受到,自己作為有罪的人,既然蒙上帝通過基督的犧牲赦免巨大的罪債,自然也該寬恕別人冒犯我們的微末小罪。
一個銀元(羅馬銀幣「第納流斯」)相當於一天的工資,因此比較小的那筆債(100銀元),大約等於一年工資的三分之一。比較大的那筆債(6000萬銀元=1萬他連得銀子)則要用幾千生的時間才能掙得足夠的工資還債。據約瑟夫斯說,當日猶地亞、以土邁、撒馬利亞這幾個地區加上某些城鎮一年上交的稅款才600他連得,加利利和比利阿合共才交200他連得的稅款。由此可見,奴隸欠王的債項多麼巨大。在35節,耶穌自己道出比喻所要表達的原則:「要是你們各人不從心裡寬恕弟兄,我的天父也要這樣對待你們。」
(10)有愛心的撒馬利亞人(路10:30-37) 路加福音10:25-29記載的背景顯示,耶穌是為了回答「誰是我要愛的人」這個問題而說比喻的。正確的結論載於36和37節。
從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穿過偏僻的荒郊,常常有強盜出沒。後來治安實在太差,有一隊士兵駐守在那裡保護往來的人。1世紀的耶利哥位於耶路撒冷東北偏東約21公里(13英里)。為了顯出誰是摩西律法吩咐要愛的人,耶穌敘述有一個人遇劫,被強盜打得半死,撇下在路上,然後描述一個祭司和一個利未人路過時的反應。祭司是奉派在耶路撒冷的聖殿獻祭的人,利未人則是祭司的助手。撒馬利亞人承認摩西五經中的律法,但猶太人對他們並不友善。事實上,猶太人跟撒馬利亞人沒有來往。(約4:9)猶太人十分鄙視撒馬利亞人。(約8:48)有些猶太人在會堂裡公開咒詛撒馬利亞人,天天禱告求上帝不要讓撒馬利亞人得永生。油和酒常常用作醫藥用途,所以倒在傷者的傷口上。撒馬利亞人為了請客店老闆照顧傷者所給的兩銀元(兩個羅馬銀幣「第納流斯」),大約相等於兩天的工資。(太20:2)
(11)堅持到底的朋友(路11:5-8) 門徒請耶穌教他們禱告,這個比喻就是耶穌回答的一部分。(路11:1-4)第9-10節表明,比喻不是要表示上帝對我們的請求感到厭煩,而是表示上帝要我們不斷懇求。
中東人很好客,認為這是義不容辭的。就算客人半夜突然到訪(也許是因為當日出遠門有很多變數),主人也認為自己必須供應食物。要烤多少個餅才夠一家人吃,常常是很難準確預計的事,所以有時要向鄰居借餅。比喻中的鄰居已經上床睡覺了。有的房子,特別是窮人家的房子,也許只是一個大房間,一個人起床就會驚動全家,因此這個人遲遲不願意答應朋友的請求。
(12)不明事理的富翁(路12:16-21) 有人請耶穌為他仲裁分家業的事,這個比喻就是耶穌回答的一部分。第15節表明,比喻的重點是「人不管怎樣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於他擁有的財物」。請對照從22節起耶穌對門徒所說的話。
律法規定,父親的一切財產,長子可以繼承當中兩份。(申21:17)看來,沒有尊重這條誡命就是爭產的原因,因此耶穌的比喻是要警誡人提防貪婪。
(13)不結果實的無花果樹(路13:6-9) 這個比喻是在公元32年後期說的,離耶穌受浸足足三年。有人告訴耶穌,彼拉多殺死了一些加利利人。耶穌也引用18個人被西羅亞的塔樓壓死的事,向民眾指出,他們不悔改的話,通通都要滅亡。(路13:1-5)接著耶穌說出這個比喻。
在葡萄園裡每隔一段距離就種無花果樹和橄欖樹,這在當日是很常見的事。這樣,即使某一年葡萄收成不好,也不致毫無收入。從插條長出來的新無花果樹,通常在兩三年內就有一些收成。比喻提到的三年,剛好對應當時耶穌傳道已經三年,這一點顯然是有深意的。既然果樹是要納稅的,不結果實的樹就是負累,應當砍下來。
(14)盛大的晚宴(路14:16-24) 第1-15節是耶穌說比喻的背景。在宴席上,有一個賓客說:「在上帝王國裡吃喝的人有福了。」耶穌就對他說了這個比喻。
當時有一個習俗,就是宴席預備好了,實際開席之前,就會派人通知早就邀請的客人。不來參加這個盛大晚宴的人,他們推辭的理由在一般情況下似乎也還合理,但他們的反應顯示他們根本不願意來,也沒有給設宴的主人應有的尊重。後來獲邀的人,包括貧窮的、傷殘的、跛腳的、瞎眼的,以及其他最後獲邀的人,都是一般世人認為不配獲邀的人。(參看第13節)
(15)走失一隻綿羊(路15:3-7) 路加福音15:1,2顯示,法利賽派和抄經士看見耶穌樂意接待罪人和收稅人,就竊竊私議,於是耶穌說了這個比喻。馬太福音18:12-14記載了一個類似的比喻,但場合並不一樣。
猶太人憎恨羅馬人,因此也憎恨替羅馬人收稅的人,尤其是做這種工作的猶太人,更加受人鄙視。當日聽耶穌講話的人,很容易從日常生活中明白他那關於走失一隻綿羊的比喻。一隻走失的綿羊是很孤立無援的,需要牧人去尋找,把羊帶回來。天上為悔改的罪人喜樂,抄經士和法利賽派卻為耶穌關心罪人而大發牢騷,兩者形成強烈對照。
(16)丟失一個銀幣(路15:8-10) 背景見路加福音15:1,2。這個比喻緊接在走失一隻綿羊的比喻後講出。第10節說明比喻的應用。
一個銀幣(希臘銀幣「德拉克馬」)差不多等於一天的工資。可是,這個丟失的銀幣也許是一套10個錢幣(如傳家寶或一串珍貴的項鏈)中的一個,因此特別有價值。要找就得點燈,因為家裡就算有窗,也通常相當小。掃地會比較容易找到失物,因為那時的房子通常只有泥地。
(17)浪子回頭(路15:11-32) 法利賽派和抄經士看見耶穌樂意接待收稅人和罪人,跟他們一起吃飯,就竊竊私議,於是耶穌說了走失綿羊和丟失銀幣兩個比喻,然後再說這個比喻。
按照猶太人的律法,小兒子繼承的財產是長兄的一半。(申21:17)比喻中的小兒子到遠方去了,猶太人也認為收稅人離棄同胞去為羅馬服務。在猶太人看來,被迫放豬是一件很丟臉的事,因為根據摩西律法,豬是不潔的。(利11:7)小兒子回家後,懇求父親把他當做雇工,而不是把他看做兒子。在當日,雇工連奴隸也不如,因為根本不算是家中的一分子。雇工只是叫回來打工的外人,往往每次只雇用一天。(太20:1,2,8)父親吩咐人把最好的袍子拿來給小兒子穿上。這不光是一件簡單的衣服,可能是一件精工繡成的錦衣,是專為貴賓而設的。戒指和鞋可能是尊嚴和自由人的象徵。
(18)不義的管家(路16:1-8) 比喻傳達的教訓載於第9-13節。耶穌稱讚管家,不是因為他不義,而是因為他有實用的智慧。
主人的事務都交給管家負責,所以管家是個深受信任的職位。(創24:2;39:4)在耶穌的比喻裡,管家既然被辭退,就得離開主人的家,沒了生活上的依靠。他把欠主人債的人叫來,減少他們欠債的數目。他這樣做不是要中飽私囊,而是要結交朋友,將來好有人關照。2200升(581加侖)橄欖油,原文所用的單位是100罷特;2萬2000升(625蒲式耳)小麥,原文所用的單位是100歌珥。
(19)富翁和拉撒路(路16:19-31) 據路加福音16:14,15記載,背景是貪愛錢財的法利賽派在聽耶穌講話,並且譏笑耶穌。耶穌卻對他們說:「你們在人面前自稱為義,可是上帝洞悉你們的心,因為在人間受尊崇的,在上帝眼中卻是可憎的。」
富翁身穿「紫衣和細麻衣」,足以媲美大臣、貴族、祭司才可以穿的華服。(斯8:15;創41:42;出28:4,5)這類衣服是非常昂貴的。耶穌說富翁到了墳墓。這段經文中「墳墓」一詞的原文是「海地斯」,指死去的人類那共同的、抽象的墳墓。人不能憑這個比喻就斷定海地斯是個烈火熊熊的地方,因為啟示錄20:14清楚指出,死亡和墳墓(海地斯)都會被扔到「火湖」裡去。所以,富翁的死亡,以及他到了海地斯,都必然是個象徵。聖經有許多經節都以死亡為象徵。(路9:60;西2:13;提前5:6)因此,富翁其實是在經歷好比死亡的遭遇後,才處身於烈火的苦況中,但當時他還是個活生生的人。上帝的話語用火來形容耶和華那如火的審判信息。(耶5:14;23:29)聖經也說,上帝的先知宣布上帝的判決,使那些跟上帝和他僕人為敵的人受苦。(啟11:7,10)
拉撒路是個希臘化的名字,原本是希伯來語名字以利亞撒,意思是「上帝已經幫助」。來舔他爛肉的狗,看來是在街上吃腐肉的流浪狗,是人們眼中不潔的動物。拉撒路在亞伯拉罕懷裡,顯示他身處蒙恩寵的位置。(參看約1:18)這個修辭手法取材自猶太人的進餐習慣。猶太人進餐的時候會斜躺在桌前,只要往後靠,就能挨著朋友的胸懷說話。(約13:23-25)
(20)無用的奴隸(路17:7-10) 第10節說明比喻要傳達的教訓。
在主人田裡工作的奴隸也常常伺候主人吃晚飯。奴隸往往要等主人吃完飯,自己才可以吃。不但這樣,奴隸還常常爭論他們當中誰有榮幸伺候主人。在奴隸看來,伺候主人吃飯不是額外的負擔,而是應分的事。
(21)寡婦和審判官(路18:1-8) 第1節說,這個比喻是「勸勉門徒要時刻禱告,不要灰心放棄」。第7-8節也說明比喻的應用。鑑於前一章(17:20-37)的話,這個強調禱告的比喻特別恰當。
比喻中的審判官看來並不隸屬於猶太法庭。在1世紀,猶太法庭分為四級:(1)鄉村法庭,由三個男子組成;(2)由村裡七個長老組成的法庭;(3)耶路撒冷設立了一些下級法庭,每個法庭由23人組成,這些法庭也在巴勒斯坦各處比較大的城設立起來;(4)最高法庭「大公議會」,由71個成員組成,設於耶路撒冷,對整個民族都有司法權。(見法庭)既然猶太司法制度規定,至少要有三個男子才能設立法庭,所以比喻中的審判官並不符合猶太的司法制度的條件。他必定是羅馬人所委任的審判官或執法官。審判官清楚表示,自己既不敬畏上帝,也不顧慮輿論。比喻不是說上帝好像那個不義的審判官,而是拿審判官跟上帝做對比:連這個審判官也終於做對的事,何況上帝呢!寡婦堅持到底,終於令不義的審判官為她伸冤;上帝的僕人也必須堅持禱告,正義的上帝就會應允他們的禱告,主持公道。
(22)自以為義的法利賽派和懺悔的收稅人(路18:9-14) 耶穌說這個比喻的背景和用意,分別載於第9和14節。
上聖殿禱告的人不能進聖所或至聖所,只可以進周圍的院子禱告。這兩個人都是猶太人,很可能站在外院,一般稱為女院。法利賽派向來十分驕傲,自以為義,總是看不起別人。(約7:47,49)他們每星期禁食兩次,儘管摩西律法並沒有這樣的規定。據說,他們選擇在集市的日子禁食;因為當天鎮上有許多人,會堂舉行特別的集會,本地的公議會也開會,這樣人們就能看見他們多麼虔誠。(太6:16;另見10:17,Rbi8 腳注)負責收稅的猶太人可以到聖殿去,但他們由於為羅馬服務而受人憎恨。
(23)工人獲得一銀元作為工錢(太20:1-16) 馬太福音19:27記載,彼得問耶穌:「你看,我們已經撇下一切跟隨你了。我們到底會得著什麼呢?」這個比喻就是耶穌答案的一部分。請也注意馬太福音19:30和20:16。
收集葡萄的季節是最讓葡萄園主掛心的時間。有的工人受雇在整個收割時期工作,有的只在有額外需要時才受雇。在一天結束時付工錢符合摩西律法的規定,因為窮苦的工人沒有餘錢。(利19:13;申24:14,15)付給工人的一天工資「一銀元」叫做「第納流斯」,是羅馬的銀幣。公元1世紀,猶太人把白天(從日出到日落)劃分成12等份,因此上午8:00到9:00左右是第三小時,11:00到中午左右是第六小時,下午2:00到3:00左右是第九小時,4:00到5:00左右是第十一小時。
(24)奴隸獲得一百銀元(路19:11-27) 公元33年,耶穌最後一次上耶路撒冷時所說的比喻。(路19:1,28)第11節記載了耶穌說這個比喻的原因:「他們以為上帝的王國要隨即出現」。
在羅馬帝國,貴族遠赴羅馬,請求獲得王權,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希律大帝的兒子阿基勞斯就曾經這樣做,但是猶太人派出50個大使去朝見奧古斯都,指控阿基勞斯,希望能阻止他獲得王權。最初發給每個奴隸的一百銀元(一彌拿),今天價值65.40美元,在當時等於88天的工資。
(25)兩個兒子(太21:28-31) 這個比喻是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說的。據第23節記載,當時有人質問耶穌:「你憑什麼權柄做這些事?誰給你這樣的權柄呢?」比喻就是耶穌的部分回答。耶穌應付了他們的問題後,就打了一些比喻,讓宗教領袖看出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人。
在31和32節,耶穌說明比喻的應用。他指出,那些聽他說話、有權有勢的祭司長和長老,就好比第二個兒子,聲稱事奉上帝,卻沒有實際行動。另一方面,相信施浸者約翰的收稅人和娼妓,卻好比第一個兒子,起初雖然無禮地拒絕事奉上帝,後來卻後悔,改過自新。
(26)殺人的農戶(太21:33-44;可12:1-11;路20:9-18) 這個比喻是在上帝的兒子耶穌被殺之前僅三天說的,說話的地點在耶路撒冷的聖殿。耶穌說這個比喻也是要回答別人對他權力來源的質詢。(可11:27-33)福音書敘述比喻後立刻指出,宗教領袖看出耶穌在說他們。(太21:45;可12:12;路20:19)
葡萄園四圍的柵欄可能是石造的(箴24:30,31),也可能是籬笆(賽5:5)。酒槽通常是從岩石中挖出來的,共有兩層,葡萄汁從上層流向下層。守衛在塔樓上瞭望,防禦盜賊和野獸。有的農戶是受雇的,工資就是獲得一部分的果實。有的農戶付錢租用園子,或者答允給園主特定數目的收穫,比喻提到的就是後一種情形。農戶以為,既然葡萄園的主人到國外去了,只要殺了主人的兒子(繼承人),就可以把葡萄園據為己有。以賽亞書5:1-7說,「耶和華的葡萄園就是以色列家」。據福音書記載,耶穌引用詩篇118:22,23作為明白比喻的線索。
(27)王為兒子舉行婚宴(太22:1-14) 第1節表明,這個比喻是延續上文的討論,是耶穌對別人質詢他憑什麼權柄教導人的部分回答。(太21:23-27)至於比喻的應用,請注意第2和14節。
發生這件事之前幾個月,耶穌說過一個類似的比喻,敘述一個盛大的晚宴,有許多人獲邀,但他們只顧其他事情,不尊重晚宴的主人。(路14:16-24)這次,在耶穌死前三天,他不但說獲邀的人不願意來,還說他們有些人心存殺機。他們殺死王的代表,就等於叛變,因此王差遣軍隊除滅殺人兇手,燒掉他們的城。這是王室的婚禮。在這樣的場合,國王很可能為客人提供特別的禮服。假如是這樣,其中一個客人沒有穿婚宴的禮服顯示,有人把王所提供的禮服給他時,被他拒絕了。
(28)十個處女(太25:1-13) 馬太福音24:3記載了門徒問耶穌的話,這個關於「天上的王國」的比喻,就是耶穌的回答的一部分。比喻的用意清楚記在馬太福音25:13。
那時候,婚禮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鄭重地把新娘從新娘父親的家帶回新郎或新郎父親的家去。新郎穿上自己最體面的衣服,在傍晚離開自己的家,在朋友的陪伴下,到新娘父母的家裡去。從新娘父母的家,在樂手和歌手簇擁下,接新娘的隊伍就會回新郎的家去,沿途通常有人提燈同行。路上的人對接新娘的隊伍很感興趣,有的人會加入,特別是提著燈的少女。(耶7:34;16:9;賽62:5)接新娘的隊伍可能遲到,直到深夜,因為沒有什麼特別急迫的程序。有些沿途等待的人可能覺得困倦,就睡著了。唱歌歡笑的聲音遠遠就能聽見,聽見的人就會喊叫:「新郎到啦!」新郎和跟隨的人進屋關門以後,耽誤了時間的人想進去作客就太遲了。接新娘的隊伍所帶的燈是油燈,需要經常添油。
(29)主人交託銀元(太25:14-30) 這個關於快要出國的人的比喻,是耶穌死前三天向他的四個門徒說的,死後不久他就升天了。比喻也是耶穌對載於馬太福音24:3的問題的部分回答。(可13:3,4)
在奴隸獲得一百銀元(一彌拿)的比喻裡,主人給每個奴隸一律發一百銀元。這個比喻卻不一樣,主人是「按照奴隸各自的才能」發銀元的。(路19:11-27)比喻原文所用的單位是「他連得」,看來指的是銀子,在當時差不多等於一個工人20年的工資。所有奴隸都應該關心主人的財產,本該人人都善用主人交託的錢財努力做生意。就算他們自己沒意思替主人增加財產,起碼也該把錢存入銀行,賺一點利息,不至於錢財閒放著毫無用處。可是,那個又邪惡又懶惰的奴隸竟然把交託給他的錢藏在地裡,那就等於損害主人的利益了。
(30)綿羊和山羊(太25:31-46) 第31,32,41,46節指出,比喻說的是人子在榮耀裡來到施行審判,把列國的人分開。經文的上文提到,門徒向耶穌問及他的「臨在和這個制度的末期,有什麼徵象」。這個比喻就是耶穌的回答的一部分。(太24:3)
在中東,綿羊和山羊常常一起吃草,牧人要把兩種羊分開是很容易的事。耶穌在比喻中提到山羊的話並沒有貶低山羊的意思。(一年一度的贖罪日會用山羊的血為以色列國贖罪。)耶穌不過用山羊代表一群人,用綿羊代表另一群人。「綿羊」所在的「右邊」是個尊榮的位置。(徒2:33;弗1:19,20)「山羊」所在的「左邊」則代表蒙羞的位置。有一點要注意:在寶座上人子右邊的「綿羊」,跟耶穌基督的「弟兄」是有分別的,因為綿羊善待的對象就是基督的弟兄。(太25:34-40;來2:11,12)
啟示錄 啟示錄是聖經的最後一卷,也是聖經全書中最多比喻的一卷。正如執筆者約翰說,這卷書的內容是「用象徵」傳達給他的。(啟1:1)聖經確實可說是由始至終都善用貼切的比喻。
基督徒所打的比喻 執筆寫聖經的基督徒除了記載耶穌基督所說的比喻外,自己也打過一些很好的比喻。路加在使徒行傳記載,使徒保羅向雅典的非猶太人傳道時說了一些精彩的比喻。保羅向雅典人提到他們熟悉的敬奉對象,以及希臘詩人的作品,告訴聽眾他們是真神的後代,藉此說明有一位他們未曾知道的真神存在,而且真神就好比人類的父親。(徒17:22-31)從希伯來書可以看出,同一位使徒(普遍接受為希伯來書的執筆者)大量引用上帝和以色列民族來往的歷史,以這些史實為喻。哥林多人熟悉希臘運動,保羅就把基督徒的歷程比作賽跑。(林前9:24-27)一個特出的比喻就是關於橄欖樹的比喻,保羅以此提醒讀者不可自滿,勸基督徒要用理智敬奉上帝。(羅11:13-32;12:1,2)
耶穌的同母異父弟弟雅各提到日常生活的一些情況,如照鏡子、馬的轡頭、船舵等等,用這些常見的事巧妙地闡述屬靈的真理。(雅1:23,24;3:3,4)彼得和猶大引述以前寫成的聖經經卷中的許多事例,好說明聖靈推動他們傳達的信息。這一切貼切的比喻都是上帝的聖靈啟示的,使上帝的話語聖經生動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