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問……
我怎樣才能悔改歸正?
約翰站在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門外。他說:「我不敢進去。」在他還是個青少年的時候,他偏離了基督教的信仰,多年來一直過著犯罪、吸毒和性不道德的生活。雖然這樣,他仍沒有忘記聖經的原則,所以他毅然前往王國聚會所,但卻沒有勇氣走進去。他對鼓勵他進去的人說:「你不明白了,我罪孽深重。我相信耶和華是永不會饒恕我所犯的錯。」
無數的青年都對來自父母、宗教和道德所定的律則標準不屑一顧。他們若自幼便受敬虔的父母所教,但卻偏要這樣行,便尤其令人震驚和痛心。雖然不少青年都曾踏上這條錯誤的途徑,但隨著時間過去,有些卻意識到,放蕩的生活絕不能消除他們那空虛惱人的感覺。(箴言14:13)有些叛逆的青年更得要在這個邪惡的世界裡吃盡苦頭,才毅然渴望悔改歸正,重投孩童時學到的聖經真理的懷抱。可是,他們真的有可能這樣行嗎?
叛逆的兒子離家出走
耶穌在路加福音15:11-32所說浪子或揮霍無度的兒子的比喻可以加深我們對這事的了解。記載指出:「一個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了不多幾日,小兒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來,往遠方去了。」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青年之所以反叛絕不是由於父親苛酷不仁或過度嚴厲!根據摩西的律法,兒子可以享有父親產業的相當部分,雖然這通常會等到父親死後才可以得到。(申命記21:15-17)但這個兒子竟然在父親還在世時便預先要求得到這些產業,這是多麼大逆不道!然而,父親亦仁慈地允其所請。(可參閱創世記25:5,6。)由此可見,不對的乃是這個青年而非他父親。正如學者艾爾弗雷德·埃德希評論,他看來不滿「來自家庭的約束和管教」,且自私地「渴望獲得自由和享樂」。
正如我們在這系列文章的前一篇指出,並非所有父母都是這麼仁慈體貼的。a即使父母苛刻不仁或蠻不講理,反叛也絕非解決難題的方法。這樣行最終只會令自己受害而已。請再考慮一下耶穌的比喻。小兒子在離家遠去之後,他「在那裡任意放蕩,浪費資財。既耗盡了一切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但事到如今,他仍未醒覺過來。他仍滿懷自信,「去投靠那地方的一個人;那人打發他到田裡去放豬。他恨不得拿豬所吃的豆莢充飢,也沒有人給他」。
聖經學者赫伯特·洛克耶說:「猶太人聽見耶穌說『放豬』,一定會感到目瞪口呆,因為對猶太人來說,沒有任何工作會比這更下賤。」今日的情形也一樣,那些摒棄聖經真理的人也往往境況堪憐、潦倒失意。一個離家出走的基督徒女孩承認說:「我所有金錢都花在毒品之上,此外便一無所有。於是我開始盜竊店鋪的物品來維持自己的毒癮。」
「他醒悟過來」
浪子對自己的坎坷境況有什麼反應?耶穌指出,他終於「醒悟過來」。希臘原文的意思是,「回復自我」。換句話說,他曾一度在荒淫無恥的世界裡「失了常態」;對自己處境的嚴重性視而不見。——可參閱提摩太後書2:24-26。
同樣地,今日有些反叛的青年也彷彿如夢初醒,他們從自己放浪形骸的生活收到了悲慘的下場,例如入獄、重傷和性病等。這一切經歷對他們確實有如當頭棒喝一般。他們痛苦地意識到箴言1:32的話的確所言不虛:「愚昧人背道,必殺己身。」
請考慮一下年輕的依利莎伯的經驗,她離開了父母,後來更染上毒癮。她說:「我忘記了耶和華。」可是有一次,她前往紐約觀光,途中經過耶和華見證人的世界總部。這對她有什麼影響?她回憶說:「痛苦湧上了我的心頭。我究竟幹了什麼?我怎會讓自己淪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
浪子終於面對現實。他作出果敢的決定,毅然返回家去,決心痛改前非!但既然浪子一度背叛父親,使他極為痛心,父親會有什麼反應?記載回答說:「相離還遠,他父親看見,就動了慈心,跑去抱著他的頸項,連連與他親嘴。」不錯,父親在兒子還未戰兢地說出認錯的話前,他已主動向兒子表示愛意和寬恕了他!
解決與上帝之間的爭端
即使父親已表現憐憫,叛逆的兒子仍對父親說:「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我們可以從這事學得什麼教訓?青少年若偏離了上帝的道,除非他們『解決了與上帝之間的爭端』,否則便無法將事情糾正過來!(以賽亞書1:18)我們的確感激耶和華,他容許我們有機會跟他和好。事實上,在耶穌比喻裡的父親代表耶和華上帝。上帝也對悔改的犯過者表現同樣寬宏的態度,他曾說:「現在你們要轉向我,我就轉向你們。」(瑪拉基書3:7;可參閱詩篇103:13,14。)像聖經時代犯過的猶太人一樣,這些人必須決心說:「我們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再歸向耶和華。」——耶利米哀歌3:40。
這意味到一個人要痛定思痛,認真檢討一下自己有罪的行事方式。犯過的青年若這樣行,他應當受到感動在耶和華上帝面前承認罪過。詩篇的執筆者說:「我閉口不認罪的時候,因終日唉哼而骨頭枯乾。……我向你陳明我的罪,不隱瞞我的惡。……你就赦免我的罪惡。」——詩篇32:3-5。
如果青年人曾犯了嚴重過錯,諸如墮胎、性雜交、吸毒或從事犯罪活動等,那又如何?可以了解的是,這樣的人可能感覺自己罪無可恕。本文起頭提及的約翰便有這樣的感覺。所以他一直站在王國聚會所外面而不敢進去。後來會眾一位仁慈的長老提醒他,古代以色列的瑪拿西王也罪孽深重,他甚至涉及謀殺罪。然而,耶和華卻饒恕了他。(歷代志下33:1-13)約翰說:「那位長老救了我的命。」約翰獲悉自己其實是有機會獲得耶和華寬恕的,於是便鼓起勇氣踏進王國聚會所請求幫助。b
大部分身陷窘境的青年也同樣需要獲得幫助才能跟上帝恢復關係,會眾的長老在這方面可以提供很大的幫助。青少年若『坦白承認自己的過失』,他們會懷著同情和體貼的態度去聆聽這些人的傾訴。他們也可以提出管教和切合實際的幫助。例如,他們可以安排人跟這個青年開始一個家庭聖經研究,重新教導他認識上帝話語的『基本道理』。如果犯過者在禱告方面有難題,長老亦可以代他或她這樣行。聖經向我們提出保證說:『出於信心的祈禱可以救那病人。』——雅各書5:14-16;希伯來書5:12。
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
當然,跟上帝解決爭端只是個開始而已。正如比喻中的浪子曾向父親道歉;犯過的青年也應當盡力跟父母和好。衷誠的道歉可以大大有助舒緩他們所受的痛苦,也能夠贏得他們的支持。一個離家出走的青年在帶著她的私生子回家時憶述:「爸媽對我表現極為深厚的愛。」
青年人若想取悅耶和華,就必須「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希伯來書12:13)這意味到要將自己的生活方式、習慣、交往改變過來。(詩篇25:9;箴言9:6)培養經常的個人研讀習慣也很重要。一度悖逆的女孩說:「我每天閱讀聖經和所有由耶和華見證人根據聖經而出版的刊物。我感激上帝向我網開一面。」
約翰語重心長地說:「我回顧過去自己浪費了青春,不禁納罕,如果我當初沒有行差踏錯,事情會怎麼樣。但現在已後悔莫及了。」慶幸的是,我們所崇拜的是一位慈悲的上帝,他熱切邀請那些偏離他的人回轉過來。我們何不接受他的邀請呢?
[腳注]
a 請參閱本刊1994年12月22日的「青年人問……為什麼我應當服從父母?」一文。
b 如果你不是生長在基督徒的家庭裡,但卻看出有必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前往耶和華見證人的王國聚會所是個好開始。你可以要求有一個免費的家庭聖經研究。藉此你可以獲得個人的幫助去糾正自己的生活。
[第20頁的圖片]
成熟的基督徒可以幫助你悔改歸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