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羅河
(Nile)
非洲一條河的希臘語名稱;河谷的北部是古埃及地,河水令古埃及地成為一片綠洲。(見上冊531頁地圖)《希伯來語經卷》通常用yeʼorʹ耶奧爾(有時用yeʼohrʹ耶奧珥)一詞來指這條河,意思是「河流」(見但以理書12:5和以賽亞書33:21)或「水道」(採礦時挖的隧道,見約伯記28:10)。聖經裡只有一次用「耶奧爾」來指美索不達米亞的底格里斯河(聖經稱為希底結河)。(但12:5-7;另見但10:4)其他用「耶奧爾」的經文,按上下文都可確定是指尼羅河,複數形式則指尼羅河水道。(詩78:44;賽7:18)起碼自埃及的所謂第十八王朝起,尼羅河的埃及語名稱就是jrw,跟希伯來語名稱很相似。
尼羅河流經之地 一般認為,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的河流。從源頭算起,尼羅河全長6671公里(4145英里)。這條河發源於現今盧旺達和布隆迪的湖區,幾個源流注入維多利亞湖,再從湖區流出一條河,到了艾伯特湖(蒙博托湖)再往北流,河的這一段稱為白尼羅河。另一條從埃塞俄比亞北部山區傾瀉而下的叫青尼羅河,白尼羅河與青尼羅河在喀土穆交匯。在喀土穆以北,河流形成尼羅河幹流,到了喀土穆東北約300公里(190英里),又有一條支流匯入尼羅河,這是最後一條支流,稱為阿特巴拉河。然後,尼羅河蜿蜒流過蘇丹北部荒涼的高原,先後由六個堅硬的花崗岩地層跌宕下降,形成六個瀑布,分布在喀土穆至阿斯旺(聖經稱為色弗尼)之間。阿斯旺是努比亞地區和古埃及的分界點。最後,尼羅河在喀土穆以北約2700公里(1700英里)處注入地中海。到了這一段,河水的流量已因蒸發和埃及人引水灌溉而大大減少了。
尼羅河的大部分河道,兩旁的河谷都非常狹窄。尼羅河從峽谷穿過,兩邊是沙漠,流經努比亞很多地方。在阿斯旺以北,從前叫上埃及的地方,河谷變得寬闊,但河谷兩邊的石崖間的距離從不超過20公里(12英里)。不過,尼羅河到了現今開羅以北的地區後,就分成兩條主要岔流,現稱羅塞塔河和達米埃塔河,是照兩座海港城的稱呼命名的。這兩座城分別位於兩條河進入地中海的河口。尼羅河呈扇形分散成多條岔流,形成了尼羅河三角洲。據古典時期的希臘歷史家和地理學家說,古尼羅河有五到七條岔流。這些岔流和水道後來被泥沙淤塞,不是水量大減就是完全消失了。
定期泛濫的重要性 尼羅河幹流的一個特色是,河水每年都會上漲,漫過兩岸,而一個個村莊就位於岸邊。由於埃塞俄比亞的雨季雨量充沛,加之山上積雪融化,令青尼羅河變得湍急,奔流而下,直到跟白尼羅河交匯,而阿特巴拉河也使尼羅河的水量進一步增加。河水攜帶著大量來自埃塞俄比亞高原的肥沃泥沙。在阿斯旺高壩建造之前,尼羅河的水位從6月開始在埃及上漲,9月達到頂點,隨後逐漸消退。河水消退後,肥沃的泥沙沉積下來,形成一層薄的淤泥。
埃及全境幾乎沒有雨水,農業灌溉全靠尼羅河每年漫過兩岸的低地提供水源。如果河水漲得不多,就會像旱災一樣造成饑荒;如果河水漲的太厲害,又會沖毀灌溉設施和村莊。考古學家在埃及遺跡中發現了尼羅河水位測量標尺,可見埃及人非常關心尼羅河的水位是否漲到合適的程度。如果河水沒有漫過兩岸,尼羅河兩岸不遠處的沙漠就會不斷擴大,直到岸邊。幸好,除了少數幾次之外,尼羅河的漲落基本上很有規律,所以埃及自古以來都出產豐富、農業興旺。
聖經記載中法老所做的一個夢充分表明,埃及的經濟完全依賴尼羅河。法老夢見七頭肥壯的母牛從尼羅河裡上來,在河邊吃草。隨後又有七頭瘦弱的母牛從尼羅河裡上來。這適切地表明,由於尼羅河漫過兩岸的水量不足,以致農作物失收,可以完全抵消以往豐年的成果。(創41:17-21)
聖經用尼羅河漫過兩岸的洪水來形容向前推進的軍隊。(耶46:7,8;47:2,3)先知阿摩司預告,不忠的以色列必焦慮不安,就像尼羅河漲漲落落一樣。(摩8:8;9:5)其他先知用尼羅河枯竭的景象,預告上帝必對埃及執行判決,令埃及遭受災禍。尼羅河一旦枯竭,不僅農業和畜牧業會大受打擊,漁業和亞麻製品的生產也會受到重創。(賽19:1,5-10;結29:9,10;亞10:11)
埃及人為了在河水泛濫期間留住一些水,會用泥土築堤,把混濁的水引到大型的儲水池裡,好待莊稼生長的季節作灌溉之用。耶和華給埃及降下的第一場災殃是使埃及的水變成血,這樣,尼羅河、尼羅河的水道、蘆葦池沼和「儲水池」裡的水全都變成了血。(出7:14-25)
其他特點 尼羅河的水不但為埃及人提供飲用水,也有利於灌溉和畜牧業。(出7:18,21,24)除泛濫初期外,河水一般都甘甜可口。尼羅河水道和蘆葦池沼的兩旁,生長著茂盛的紙莎草,是埃及人製造書寫紙張和船隻的材料。(賽18:2)很多野生飛禽在蘆葦叢生的河岸和水池棲息,捕食青蛙和其他小動物。(出8:5,9-11)埃及一些圖畫描繪人們從小船上捕捉飛禽。埃及人在尼羅河沐浴,聖經也記載了法老的女兒到河裡沐浴。(出2:5)埃及一幅圖畫描繪一個貴婦和四個侍女沐浴的情景,跟聖經的記載很相似。尼羅河也是埃及全地的主要「道路」,向北航行的船隻順流而下,向南航行(逆流而上)的船隻則靠北邊地中海刮向內陸的強風推進。這樣,來自腓尼基和克里特的商船就能夠逆流而上,直達底比斯(聖經稱為挪阿蒙;鴻3:8)和更南面的地方。
尼羅河對埃及的戰略防禦舉足輕重。南邊的幾個瀑布使努比亞-埃塞俄比亞的敵軍很難攻入,三角洲一帶的沼澤地可阻止從亞洲大陸來的大軍。有些學者認為,亞述王西拿基立誇耀他必用腳踏乾尼羅河的一切水道,顯示他自信勝券在握,必能跨越環繞埃及各城各堡壘的護城河。(王下19:24)
埃及人根據尼羅河的漲落周期來制定曆法,把一年分成三季,每季長四個月,分別是:ʼAkhet阿凱特,即洪水季節;Peret佩雷特,意即露出來(指水退回岸邊後陸地露出來);Shomu書穆,即旱季(夏季)。水位漲到最高點之後的那段時間,埃及人是最忙碌的。他們趁著水位高不能耕作,就忙於建築工程,因此要雇用很多工人。
以西結書用「臥在尼羅河水道中的大獸」象徵法老。據說,這頭「大獸」是指從古時就棲息在尼羅河裡的鱷魚。(結29:3-5)河馬也經常在尼羅河出沒,約伯記40:15提到這種動物。
埃及人把尼羅河稱為多產之神哈比。這個神是男性,卻有女性的豐滿胸部,頭戴水草冠冕,豐滿的腰部繫著漁夫腰帶。每年的洪水季節來臨時,埃及人都舉行慶典,獻上祭物,崇拜哈比神。有些學者認為,出埃及記7:15提到法老去尼羅河邊,是指他在那裡進行某種早禱活動。不過,法老也可能只是在早上去河邊散步,或看看水位的高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