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繁荣能够保证人快乐吗?
“我们的学校大约有50个学生,穿鞋子上学的就只有一两个,”45岁的博清回忆说。他想起自己在台湾南部长大的情况,那时是1950年代。“我们出不起钱买鞋子。可是,我们从不认为自己是穷人。我们其实一无所缺。”
这件事距今已差不多40年了。自那时以来,博清及其余2000万宝岛居民的生活经历了戏剧性的改变。正如《事实与数据——中华民国在台湾》一书说明,“台湾从农业社会演变为生气勃勃的工业社会”。到1970年代后期,台湾已发展为“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
在台湾,繁荣的迹象确实到处可见。极现代化的高层办公室大楼像雨后春笋般遍满全岛,名贵的进口汽车则挤满各大公路。有鉴于此,台湾的物质繁荣成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羡慕对象。台湾一份主要英文报章《中国邮报》甚至夸口说,现在“台湾人民享有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生活”。
‘种种棘手的问题’
物质繁荣有为人民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吗?台湾的成就无疑令当地居民感到自豪,但事情背后还有阴暗的一面。《中国邮报》进一步指出:“极度富裕的社会带来了种种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台湾的物质繁荣绝非毫无代价。
这个岛屿一度治安良好,如今却深受“种种复杂而棘手的难题”困扰。关于这点,《中国邮报》评论说:“尽管社会富裕繁荣,近年来罪案和骚乱的增长速度确实叫人担心,守法良民的生命和财产因此大受威胁,情况日趋严重。”在一篇题名为“财富使台湾沦为色欲之邦”的文章里,《邮报》公开谴责,“色情餐馆酒吧”、在理发店的幌子下经营的非法妓院正纷纷涌现。敲诈勒索、掳人绑票也是这个岛屿要应付的另一个难题。一项报道把儿童绑票形容为“台湾的新兴工业”。为了清偿赌债或应付其他金钱难题,许多人不惜铤而走险从事这些犯法活动。
儿童并非仅是罪行的无辜受害者,参与犯案的儿童也越来越多。据报告显示,仅在1989年,青少年的犯罪率上升了百分之30。有些人把少年罪犯激增的成因归咎于家庭破裂,统计数字看来也支持这点。例如,在1977至1987年这段期间,台湾的结婚人数下降了,但离婚率却增加一倍有多。既然传统的中国文化强调家庭对稳定社会的重要性,难怪不少人对日益恶化的情况深表关注。
难题的症结
社会虽然兴旺发达,但秩序却日益衰败。人们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以求找出背后原因。有些人表现得颇为达观,认为这仅是成功的代价。但是,人如果把责任归咎于成功或繁荣之上,就好像贪吃的人怪责食物一样。并非所有吃食物的人都是贪吃的;同样,并非每个有钱人都是物质至上或作奸犯科的。不,物质繁荣本身绝不会引起罪行或扰乱社会秩序。
《中国邮报》的社论指出一个主要因素。该社论说:“在过去数十年间,我们一直过于着重发展物质资源。这就是现代社会道德和属灵价值标准下降的原因。”(楷书本刊自排。)不错,过度着重追求物质东西不但助长物质至上和贪婪的精神,而且也使人变得自私自利。家庭破裂、社会弊病激增正是由这种风气所引起的。圣经在2000年前所说的话至今仍然适用:“贪财[而非金钱本身]是万恶之根。”——提摩太前书6:10。
普世的难题
为了追求和平、宁谧——以及安全——盈千累万的台湾人移居其他国家。可是,台湾所经历的种种难题却非台湾独有,这些难题在环球各地也十分普遍。
几年前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离婚率最高的地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最富有的县。在这个县的若干地区,百分之90左右的房地产买卖都是因婚姻破裂而成交的。据报当地的自杀率比全国平均高出一倍。酗酒率也差不多高踞全国榜首。据说按人口平均分配,在这里执业的精神病专家,以及其他心理治疗专家,比美国任何地方要多。
耶稣基督向人阐明一项基本道理,他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4)无论人拥有多么丰盛的物质资财,这些东西始终不能满足人的一切需要,也不能保证人会快乐。恰好相反,情况就往往正如一句中国谚语所说的一样:“饱暖思淫欲”。台湾以及别处所发生的事足以表明,这句话是真实的——物质繁荣仅是前奏,道德和社会腐败,连同其他难题,往往会随后而至。
为了使物质繁荣能够带来真正和持久的快乐,什么是必需的?你若想获得答案,请阅读下一篇文章。
[第6页的精选语句]
“饱暖思淫欲。”——中国谚语
[第5页的图片]
物质富裕使小镇变成熙来攘往、灯火通明的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