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之路
心脏病发作后,患者感到忐忑不安、忧心忡忡是正常的。我的心脏病会复发吗?胸部疼痛、身体虚弱、精神不振,这一切会使我丧失工作能力,难以谋生吗?
第二篇文章所提到的约翰,希望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胸闷不适的感觉会渐渐消失。但过了几个月后,他说:“不适的感觉至今依然缠绕不去。我很容易感到疲劳,心脏又不时快速跳动,我不断自忖,‘心脏病又快发作吗?’”
美国的简恩是个年轻的寡妇,她患上心脏病。有一次,她心脏病发作。简恩说:“我以为自己活不成了,很担心因旧病复发而死亡。我一想起自己还有三个儿女要照顾,就怕得要命。”
日本一个名叫博的男子表示:“听到自己的心脏功能无法恢复正常,我不禁大吃一惊;我的心搏率下降了百分之50。我几乎可以肯定,自己的传道活动势必减少;身为耶和华见证人的服事者,我目前所做的还不及以往的一半。”
由于气衰力弱,患者可能会感到抑郁沮丧,自觉一无是处。澳大利亚的玛丽现年83岁,一生致力全时的传道工作。她嗟叹说:“我再也跟不上以往的生活节奏,心里很难受。我不能帮助人,反过来还要别人帮助。”南非的哈罗德评论说:“有三个月的时间,我什么都不能做。我最多只可以去花园散散步,这种感觉真令人难受!”
心脏病复发后,澳大利亚的托马斯不得不接受分流手术。他说:“我对忍受痛楚没有多大的耐力,何况要接受有风险的大手术,我几乎连想也不敢想。”论到心脏手术留下的影响,巴西的若热说:“由于生活窘迫,我担心自己死后,妻子孤苦伶仃。我觉得自己怎么也活不下去了。”
复原
不少心脏病患者都康复过来,并且保持心绪安宁。他们究竟得到什么帮助?简恩评论说:“我一感到惊慌失措,就会热切祷告,把重担一一卸给耶和华,等候他解决。”(诗篇55:22)人需要强自振作,同时保持心境平静,才能应付种种忧虑,祷告就能发挥这样的功效。——腓立比书4:6,7。
约翰和博不约而同地参加了复原计划。他们好好控制自己的饮食,又做有益身心的运动,从而增强心脏功能,结果两人都可以恢复工作。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在精神和情绪上康复过来,主要是得蒙上帝的圣灵大大扶持。
由于基督徒弟兄全力支持,托马斯鼓起勇气,接受外科手术。他说:“施行手术前,一位监督到医院探望我,跟我一起祷告。他满腔热诚,切切恳求上帝强化我。那天晚上,我全神贯注地思想他祷告的含义。我认为受着这么仁爱的长老看顾,实在是莫大的福分。在病人情绪紧张的时候,长老所表现的同情和关怀,能够帮助病人早日康复。”
意大利的安娜用以下的方法应付抑郁心情:“我一感到灰心丧气,就会数算一下,身为上帝的仆人,我享有多大的福分;此外,我还会思念上帝王国所带来的种种福乐。这样,我的心境很快就会复归平静。”
玛丽衷心感激耶和华所赐的帮助。在患病期间,玛丽的家人一直在她身旁,她说:“属灵的弟兄姊妹各有自己的担子要肩负,但他们仍然抽空探望我,有的打电话来问候我,有的寄上慰问卡。他们对我这么关心,我又怎可以老是愁眉不展呢?”
何愁寂寞
有人说,日渐复原、心灵有托的人,内心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有的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要同时接受治疗,亲友的支持能起积极作用,大大加速康复过程。
南非的迈克尔评论说:“我自觉意志消沉,但又很难向别人解释个中滋味。可是,我一走进王国聚会所,就体验到弟兄的温厚情谊,精神大为振奋。”澳大利亚的亨利也深感鼓舞,因为会众的成员对他照顾周到、体贴入微。他说:“我实在需要他们的亲切鼓励。”
若热则衷心感激别人的深切关怀,他们不断接济若热的家人,直到他恢复工作为止。照样,瑞典的奥尔加也深深赏识,属灵的弟兄姊妹对她和她一家所提供的实质帮助。有的弟兄姊妹代她购物,有的替她打扫房子。
心脏病发作后,患者对自己所热中的活动,往往只能作有限度的参与。瑞典的斯文指出:“刮风或严寒的天气都会引起血管痉挛,遇到这样的坏天气,我就不能出外传道了。很多弟兄姊妹都体谅我的处境,我感到非常欣慰。”即使臥病在床,斯文也没有错过聚会的资料,细心的弟兄用录音带录下了聚会的节目,让他聆听。“他们还向我报道会众有什么事发生,我觉得自己犹如亲身参加聚会一样。”
难得感兴趣人士肯上门跟玛丽学习圣经,她尽管臥病在床,还是满心喜乐。玛丽可以继续这些圣经讨论,向他们讲论自己所向往的美好前途。托马斯衷心感激弟兄姊妹所表现的关怀:“长老团非常体谅我的健康情况,大大减轻我在会众所担负的责任。”
患者家人需要支援
在患者看来,复原之路可能是荆棘满途,但家人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双方都要承受沉重的压力,而且忧心忡忡。提到妻子焦虑不安,南非的阿尔弗雷德说:“我出院回家后,太太常常在半夜多次叫醒我,为要查看我是否安然无恙。此外,她还坚持我每隔三个月就要检查心脏。”
箴言12:25说:“心中忧虑,使人消沉”。(《新译》)意大利的卡洛指出,妻子向来满有爱心、乐于助人,但自从他心脏病发作以后,妻子却“变得郁郁寡欢”。澳大利亚的劳伦斯说:“患者要密切注意的一点是,配偶也必须得到适当的照顾。配偶也许正承受极大的压力,不胜负荷。”所以,我们必需留意整家人的需要,包括儿童在内。由于处境相当困难,他们在感情和身体上可能受不了,因而吃尽苦头。
第二篇文章所提到的詹姆斯,自从父亲心脏病发作以后,就变得沉默寡言。他说:“我觉得自己再也不能玩乐,我以为自己一玩得开心,不幸的事情就会发生。”詹姆斯向父亲诉说心中的忧虑,又设法跟别人保持良好的沟通,结果烦恼得以一一解除。在爸爸患病期间,詹姆斯做了一件终身受益的事。他说:“我花更多时间和精神钻研圣经,为基督徒聚会做好准备。”三个月后,他献身给耶和华,并公开接受水浸礼。他说:“从那时起,我就跟耶和华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友谊。我实在对他感激不尽。”
心脏病发作后,患者可以在养病期间重新检讨自己的一生。且以约翰为例,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约翰说:“我看出追求世俗事物实在徒劳无益。我体验到家人朋友相亲相爱多么重要,也明白到我们在耶和华眼中多么宝贵。现在我更加重视自己同耶和华、家人和属灵弟兄姊妹的关系。”回想起发病后所经受的创伤,他补充说:“终有一天,上帝会把身体的残障矫正过来。要不是怀有这样的希望,我简直不能想象自己怎可以熬过这场考验。每当我感到灰心丧气,我就会把思想集中在美好的前景上,目前的痛苦就算不得什么了。”
虽然复原之途不尽是康庄平坦之路,但前文提及的患者都把希望紧紧寄托在王国之上。耶稣基督教导我们所祈求的就是这个王国。(马太福音6:9,10)上帝的王国会为人类带来永远的生命,人类可以在地上的乐园里享受完美的生活。届时心脏病和其他身体残障都会不复存在。上帝的新世界行将来临。真的,最美好的生活环境就在前头!——约伯记33:25;以赛亚书35:5,6;启示录21:3-5。
[第13页的图片]
家人和朋友的扶持有助病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