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一个魔鬼存在吗?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一个邪恶的属灵生物存在吗?抑或这种信仰是无稽之谈呢?
拥有广大读者的社评作家大卫·劳伦斯有一次说:“‘地上的和平’——差不多每个人都渴望。‘善意待人’——几乎世上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们是这样彼此相待。那么有什么不妥呢?为什么虽然人类生来便渴望和平,却饱受到战争的威胁呢?”
这些问题的确发人深省。既然所有正常的人的自然欲望均是过一种和平的生活,为什么世人却如此普遍地彼此仇恨、互相残杀呢?这确是一个矛盾的现象,正如前加拿大外交官晓·坚利赛博士在若干年前说:“我们可以接受将千百万个我们在正常的情形之下会很乐于爱护珍惜的妇孺化为灰烬的念头而毫无良心的不安。”
今日的情形也一样。经常有战争的牺牲者被弄至血肉模糊,四肢不全。文明的人怎可能这样彼此相待呢?什么力量推使他们做出这些可耻的行为,或使他们在感到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干出这些事来呢?严肃地提出这个问题无疑是适当的:可能有某种隐形的恶势力影响人作出这些强暴的行为吗?真的有一个魔鬼存在吗?
不要将这些问题推开一旁而声称这只是人的本性而已;相反地,人的正常欲望乃是和平。因此,这的确是一件值得你慎重考虑的事。
现代的看法
在上一个世纪的末叶,唯物思想的流行大大影响到现今许多人对魔鬼的想法。《美国百科全书》(1955年)在“唯物论”这标题之下说:“唯物论断言除了物质的东西和物质的作用之外便没有任何东西存在。”
这种唯物的观点在许多圈子里大为流行,它甚至影响到许多宗教领袖对魔鬼的见解。《永恒》这份宗教杂志的1964年八月刊说:“一个多世纪以来,认为有魔鬼存在的信仰看来正在消失中。……一般基督新教的神学家均将圣经里实际有一个魔鬼存在的见解归入过时的神话之列。”
关于现代人对魔鬼的看法,加斯盖尔在《圣经与神话辞典》(1960年)里说:“我们需要谨慎提防的真正魔鬼是在人里面,盘据在人的心里。他是人性中的兽性部分。”
《大英百科全书》(1966年)在“魔鬼”这个标题下说:“现代自由派的基督新教信仰倾向于否认需要相信有一个实际的魔鬼存在,反之它宁愿相信圣经及其他书籍对他的提及只是将罪恶的精质人格化而已。”
所以相信他是“人性中的兽性部分”或“罪恶的精质”而非一个实际的魔鬼已变成了时尚。虽然一般人曾一度相信魔鬼是一个肉眼看不见的活个体,现在许多人已不再认真相信这件事了。什么引致这种观点的改变呢?这是对的吗?
否认他的存在的原因
爱德华·凌顿在他的著作《撒但,一个肖像》中追溯历史上对魔鬼的信仰。很有趣地,他论到中古时代僧侣的典籍对魔鬼的看法,说:“宗教的幻想大行其道,病态的思想所产生的幻象和幻觉均被当作客观的实体。”
这样,过了相当时候,各种对于魔鬼的错误、迷信而荒诞的观念遂被许多宗教人士所接纳。甚至今日,魔鬼尚传统地被形容为一个穿着紧身的红色制服、有角有尾、手执黑叉的生物。这种荒诞无稽的错误观念无疑必须为今日许多人否认有魔鬼存在这件事负一部分责任。
可是圣经并非这些错误观念的来源。在上一个世纪后期,圣经的道理受到一些拥护唯物思想的人所攻击。正如《大英百科全书》第十一版(1910至-1911年)在“魔鬼”这标题之下指出,这种攻击特别促成了人们对魔鬼的存在的否认:
“我们可以自信地指出,现在撒但已不再被一般人视为基督教信仰中一个必要的部分了……对圣经的启示的现代见解并不需要人将圣经对这问题的看法视为最终和绝对的权威。甚至耶稣对这件事的主张也可以被视为他为了适应那些与他相处的人而作的妥协,或更可能是证明他的知识有限——他化成人身的一种必需情形——的一个证据。…”
所以,认为圣经并非完全真确的“现代见解”使许多人拒绝接受它表示实际有一个魔鬼存在的话。(马太福音25:41;路加福音4:1-8;约翰福音8:44)甚至宗教领袖也开始主张耶稣论及魔鬼的话乃是由于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限之故。或者他们声称耶稣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犹大一般人的思想而这样说,其实他并不相信魔鬼是一个真正活着的个体。
但是没有一个实际的魔鬼存在的见解是否能令人满意呢?我们怎能解释为什么人类会彼此相残得如此厉害呢?
唯物的观点无法令人满意
人由低等动物进化而成这种唯物的理论甚至被许多宗教领袖采纳为问题的答案。它主张人仍然留有以前的一部分兽性;由于这缘故,人会彼此相争和虐待残杀同类。它同时推断过了相当时候,人会由于继续进化而将这种恶毒淘汰掉。在爱德华·凌顿讨论人对魔鬼的信仰的书里,他在结论中作了一项有趣的评论:
“学者武断而鲁莽地将[魔鬼]逐出他们的信仰系统之外。他们砰然关上门、上了锁和下了门闩把他拒诸门外。他们断言撒但只是古代迷信的遗迹而已。在强烈的理智和常识之光照耀之下,他已永远消失了。他们说,简单的事实就是,人是由牲畜而生的……可是在文明的力量——教育、修养、与日俱增的知识——影响之下,人会渐渐离开猿猴、老虎和豺狼,而最后演进为完美的人,同时,每一代均比上一代有所改善。”
但是这种解释多么令人不满!因为人类非但没有日益进步,反而堕落到前所未见的罪恶深渊。他们发动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用猛烈的毒气使人窒息和将人烧死,并采用其他各种残杀人类的新武器。但是这场战争只是恐怖的开始而已,试想想,在这场战争之后各种惊人的残忍暴行。试想想喷火器、集中营、毒气室、千百万犹太人惨遭集体屠杀;试想想原子弹、燃烧弹和氢气弹。
无可反驳地,非但没有一代胜于一代,一切道德和行为的标准从未试过如此一落千丈。你相信所有这些罪行都是偶然发生的吗?你相信渴望和平与快乐的人可能完全出于自愿地做出这种种伤害自己的凶恶暴行吗?事实上人类施于自己同胞身上的种种痛苦和死亡,甚至连禽兽也做不到。
所以不要受骗以致接受一种纯粹唯物的观点。因为正如这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已故的米利坚博士,发人深省地说:“在我看来,一种纯粹的唯物哲学乃是不智的极端”a相信物质的生命是最高的生命形式根本是不合理的。健全的推理指出有一种不可见的隐形生物存在,而且这些生物的存在对人类的事务有很强大的影响。
圣经的解释
圣经亦指出这件事实。因此它谈及有隐形的属灵生物存在绝非不合科学或荒诞无稽。圣经解释说,“上帝是个灵。”(约翰福音4:24)它同时告诉我们上帝将天使造成灵体。(希伯来书1:7)这些都是真正活着的生物。魔鬼也是一个属灵的生物。
“但是,”也许有些人会问,“如果所有属灵的生物都是上帝所造的,为什么他要造一个魔鬼呢?”其实上帝并没有这样做。他将所有属灵的生物都造成完美的。但是其中一个却使自己变成魔鬼。他由于怀有不正当的欲望而堕落。圣经解释这件事的经过,表明甚至完美的生物也可以变坏:“各人被试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欲牵引诱惑的。私欲既怀了胎,就生出罪来。”——雅各书1:14,15。
这个能力高强的属灵生物所怀的不正当欲望就是要受其他生物所崇拜,但这只是造物主耶和华上帝才配受的。他对第一对人类歪曲上帝吩咐他们不可吃伊甸园中某棵树的果子的禁令而骗倒了他们。由此他变成了一个毁谤者或“魔鬼”。圣经亦称他为“撒但,”“大龙”和“古蛇。”过了相当时候,甚至其他属灵的生物跟从撒但反叛上帝而成为鬼魔。——创世记3:1-6;启示录12:9;马可福音3:22。
“但是”也许有人进一步问,“为什么上帝不立即消灭魔鬼和被他引诱违反上帝的律法的一对人类呢?”耶和华上帝不想这样行。这场反叛引起了一个争论。并将这个问题包括在内:魔鬼能够使所有的人都离弃上帝吗?上帝准许亚当夏娃产生后代,使他们的后代中一些谨守忠贞的人可以洗雪造物主的圣名和证明魔鬼是虚谎的。因此上帝定了一段足够的时间去解决这个争论。——约伯记1及2章。
在这段时期中人类的事务受到魔鬼撒但的隐形势力所影响。虽然“差不多每个人都想地上有和平,”他们却互相残杀而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魔鬼必须对这件事负责。不错,由于他的邪恶影响,一切谋求永久和平的努力均告失败,虽然“几乎世上所有的人都以为他们彼此善意相待。”
圣经解释魔鬼是“这世界的王,”他同时被称为“这事物制度的神。”(约翰福音12:31;哥林多后书4:4,《新世》)我们可以多么清楚地看出圣经的这些话是真实的!人类的历史记载无疑表明有一种不圣洁的邪恶力量在人类的统治者背后驱使他们做出种种难以言喻的可怖暴行来。
可是也许有人发生一个问题:当唯物论者预言一代应胜过一代之际,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愈来愈恶化呢?为什么现在不法的事件增至如此猖獗的程度,以致在许多城市里,甚至入黑后在街上行走也不安全呢?圣经亦有解释这点。
魔鬼的余日无多了
圣经透露我们已达到这事物制度结束的时候。圣经的预言和它们的应验表明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已在他的仇敌中间掌权。(诗篇110:1,2)它指出在这个世代之内,他将会对撒但作致命的打击。怎会这样呢?圣经解释说:
“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被摔在地上,……所以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们都快乐罢!只是地与海有祸了,因为魔鬼知道自己的时候不多,就气忿忿的下到你们那里去了。”——启示录12:9,12。
这说明了何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不法的事件大增,魔鬼撒但已被逐出天上,而且他正竭尽全力在人类当中捣乱。不错,现在我们正生活在圣经说会有祸的短短时期中。所以我们必须尽力避免被魔鬼所诱以致与他一同归于毁灭。这是多么重要!
我们所必须采取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承认魔鬼是的确存在的——他和他的鬼魔乃是我们真正的隐形仇敌。(以弗所书6:12)认识他迷惑人的方法也很重要。他是很狡猾的。“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圣经解释说。(哥林多后书11:14)他迷惑人的诡计可能看来非常光明正大。正如我们所知,他甚至利用宗教领袖作他的工具去骗使人相信他不存在。
因此,不要听信许多教士牧师的谬论,他们正愈来愈将圣经视为神话了。要以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且与那些相信圣经是真理的人研究圣经以借此获得帮助。务要听从圣经的警告:“务要谨守、儆醒,因为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书5:8。
[脚注]
a 《纽约时报》1948年四月三十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