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危機
父母送子女上學,目的並非僅是要孩子學習閲讀、書寫和算術而已。他們期望學校提供全面教育,把孩子培育成材,叫父母感到自豪。但他們的期望往往化為泡影。為甚麽呢?原因是普世的學校正面臨危機。
由於資金短缺,加上教師人手不足,許多國家的兒童教育都陷於困境。舉個例説,鑑於近年來經濟衰退,美國一些學校迫於無奈要重新裝訂‘舊的教科書,任由天花板的灰泥剝落,取消美術科目和體育課程,或間歇性地停課數天’,《時代》雜誌這樣評論。
在非洲,教育資源也同樣捉襟見肘。據拉斯《每日時報》報導,在尼日利亞的鄉間,師生人數比例為一位教師對70個學生,“然而在這些教師當中,很可能每三位就有一位是不合資格的”。在南非——除了教師短缺之外——擁擠不堪的課室和政治動亂也造成了《南非全景》雜誌所稱的,“黑人學校秩序大亂”的部分原因。
當然,教員充足、設備完善的學校也無法保證所施行的教育必然卓有成效。就以奧地利為例,在14歲的學生當中,據報差不多有三分之一不能計算簡單的加減乘除,或並不具有適當的閲讀能力。英國學生在數學、科學、本國語言等科目所取得的及格率,也“遠遠低於德國、法國和日本的學生”,倫敦《泰晤士報》這樣評論。
此外,不少美國教師抱怨,雖然學生測驗成績令人滿意,但許多學生仍然不能寫一篇好文章,不懂得怎樣解答數學題,也無法扼要説明各個課題或各類文件的要點。因此,世界各地教育界的權威人士正考慮重新釐定學校課程,以及評核學業進度的各種方法。
學校暴力
不少報告顯示學校的暴力事件與日俱增,對學校來説,這是不祥之兆。德國的教師在一個討論會中獲悉,有百分之15的學童“準備隨時訴諸武力——有百分之5甚至會參與極端的殘暴行為,連一點顧忌都沒有,即使别人已經倒地,不能自衛,他們仍不罷休,還要落井下石”。——《法蘭克福匯報》。
個别極端殘暴的事例喚起了大衆的關注。在巴黎一間中學的洗手間内,一名15歲少女遭四名年輕學生輪姦,這件事促使學生憤然上街示威,要求校方加強保安措施。性侵犯、敲詐勒索、情緒化的暴力行為等不斷加增,令許多父母憂心忡忡。這些事件並非僅在歐洲發生,在普世各地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日本文部省報導,涉及初中生和高中生的暴行急劇上升。南非《星報》在“持槍學生接管學校”這個大字標題下,把索韋托鎮的課室比作美國19世紀“未開發的西部”。紐約市的暴行是衆人皆知的,正如倫敦《衛報》描述,當地的暴力事件創下“新高峰,一間保安公司宣布要急於為學童訂購防彈衣”。
學校暴力在英國也非常普遍。教師公會的一名職員評論説,“在過去10年期間,我們目睹學生越來越傾向於使用武器。甚至年齡較小的學生也有這種傾向,使用武器的不再限於男生,連女生也不甘示弱。”
因此,難怪少數父母決定不再送子女上學,情願實行家庭教學。有些父母認為家庭教學不切實際,但學校對兒女所産生的不良影響又往往令他們擔憂;他們不知道怎樣做才能抵消學校的不良影響。兒女在學校所遭遇的難題,父母可以怎樣幫助他們應付呢?父母可以怎樣與教師通力合作,使兒女能够從學校教育充分得益呢?以下兩篇文章會解答這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