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星期四
你們坐在這裏,我到那邊去禱告。——太26:36
在傳道職務快要結束之前,耶穌找了一個安靜的地方,要好好禱告和沉思。這是他去世前的最後一個晚上,他來到了客西馬尼園。那時候,他向門徒提出了跟禱告有關的重要勸告。他們到達客西馬尼園時已經很晚了,可能已經過了午夜。耶穌請使徒們陪他「一起守望」,然後他就去一旁禱告了。(太26:37-39)但在他禱告的時候,使徒們睡着了。他看見他們在睡覺,就再次勸他們「要不斷守望,不斷禱告」。(太26:40,41)他知道使徒們壓力很大,而且已經很累了。他非常體諒他們,説:「心靈固然是熱切的,肉體卻是軟弱的。」之後,耶穌又去禱告了兩次,但每次回來時都看見他們在睡覺,而不是在禱告。(太26:42-45)《守》2022.01刊28頁10-11段
12月1日星期五
牠們會聽我的聲音。——約10:16
耶穌把自己跟門徒的關係比作牧人跟綿羊的關係。(約10:14)這個比喻很恰當,因為綿羊認得牧人,也會聽他的指令。有個人在旅行時見過這一幕,他説:「我們想給羊拍照,所以叫牠們過來。但牠們不認得我們的聲音,根本不理我們。後來,一個放羊的小男孩來了,他只叫了一聲,綿羊就跟着他走了。」這個經歷讓我們想起耶穌説過的一句話。關於他的綿羊,也就是他的門徒,他説:「牠們會聽我的聲音。」但耶穌現在在天上,我們怎麽聽他的聲音呢?就是要聽從他的教導,並且在生活中實踐出來。(太7:24,25)《守》2021.12刊16頁1-2段
12月2日星期六
人人都有罪,不能完全反映上帝的榮耀。——羅3:23
使徒保羅曾經猛烈迫害基督徒,但後來他看出自己做錯了,就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和品格。(提前1:12-16)靠着耶和華的幫助,保羅成為了一個好牧人,既謙卑又有耐心和體恤之心。他沒有一直想着自己的弱點。他相信耶和華已經寬恕了他。(羅7:21-25)保羅沒有要求自己做到十全十美,而是努力改善自己的基督徒品格,並且謙卑地依靠耶和華來做好傳道工作。(林前9:27;腓4:13)一個人不是因為完美才被委任做長老的。長老也難免會犯錯,不過耶和華希望長老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繼續努力培養基督徒的好品格。(弗4:23,24)長老應該根據聖經省察自己,並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耶和華就會幫助他保持喜樂,做個好長老。(雅1:25)《守》2022.03刊29-30頁13-15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