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着愛心共同生活
親愛的爺爺奶奶,
你們好嗎?我想我着涼了,身體有點不舒服。
謝謝你們前來探望,和我一起玩耍。那天你們帶我遊覽公園,又帶我到公共浴室去。我玩得很開心。
明年2月11日,我們的學校會舉行音樂會。你們如果有空,請前來出席。
爺爺奶奶,每逢你們探訪,我們都感到很高興。
請你們多多保重,常常保持安康。天氣會轉冷,當心着涼。
我盼望着你們下次探訪,再和我一起玩耍。請代我問候結實和真輝。
美香(日本)
你的孫子孫女有寫過這樣的信給你嗎?如果有的話,他們的信無疑叫你欣喜不已。這樣的書信足以表明,祖孫關係樂也融融,感情親密無間。為了建立、保持和鞏固這樣的關係,甚麽是必需的?這種關係怎麽可能對三代都大有造益呢?
愛——‘完美的團結繫索’
英國的羅伊和瓊是經驗豐富的祖父母,他們説:“我們認為,相處之道主要在於尊重首領權,彼此以愛心相待。”這兩位耶和華見證人特地引用聖經歌羅西書3:14,這節經文把基督徒的愛比作‘完美的團結繫索’。愛心不但可以促進家庭團結,也可以使家人互相尊重體貼,彼此關懷愛護。每逢爸爸下班回家,整家人都會走上門前,予以熱烈的歡迎。家庭如果充滿愛心的話,祖父母前來探訪時,也會得到同樣親切的款待。孩子會興奮地喊叫:“爺爺奶奶來了!”當天晚上,整家人和祖父母一起共進晚餐;按照當地傳統,爺爺會坐在主人的座位。你可以想像自己一家身處這個親情洋溢的環境嗎?你享有這樣的福分嗎?
“白髮是榮耀的冠冕”
很明顯,孫兒女須要時刻敬重和愛戴祖父母,而非僅限於在特别場合才這樣做。因此,父母必須不斷教導兒女孝敬祖父母。兒女會跟從父母的榜樣,從小就在家裏學會對親友和鄰人表現愛心。關於這點,許多接受訪問的人都指出,父母以身作則是至為重要的。在尼日利亞的貝寧城,一位名叫邁凱亞的父親説:“我相信,因為我尊敬岳丈岳母,兒女就從我的榜樣學會謙恭待人。我稱呼岳丈為‘爸爸’,岳母為‘媽媽’。兒女不但聽見,同時也目睹我待他們如同親生父母一樣。”
祖父母如果沒有受到孫兒女尊重,他們就可能會大感苦惱,主要不是因為孩子無禮,而是由於父母沒有予以糾正。在意大利羅馬,一位名叫德梅特里奧的外祖父説:“女兒和女婿悉心教導孩子,要孝敬和尊重公公婆婆,由此可見,他們對我們兩老的確愛護備至。”孫兒女有時在祖父母面前會顯得極度放肆,認為他們不過是玩耍的同伴,或自以為比老人家高一等。孩子一旦顯出這樣的傾向,父母就有責任糾正他們的過錯。尼日利亞一位名叫保羅的見證人説:“大約一年前,我留意到兒女藐視祖母。我於是翻開聖經,讀出箴言16:31:‘白髮是榮耀的冠冕。’我提醒他們,奶奶是我的母親。他們應當孝敬祖母,正如他們尊敬我一樣。此外,我還跟他們研讀《盡量善用你的青春》a一書第10章,題名為‘你對父母懷有甚麽看法?’如今難題解決了,兒女已學會敬重祖母。”
家人培養親密關係的裨益
即使家庭成員的住所相距很遠,彼此仍可以培養親密的感情。尼日利亞一位名叫斯提芬的祖父説:“我們寫信給每個孫子孫女。這樣做雖然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卻為我們帶來豐富的報酬。和孫兒女互通書信不但可以促進彼此的關係,還可以維繫親密的感情。”關於這點,父母所作的努力是不可少的。視乎個别環境而定,其他祖父母用電話跟孫兒女保持聯絡。
意大利巴里的朱塞佩一共有11名孫兒女。他述説自己怎樣和近親保持温厚的感情:“我的‘家族’是由六個家庭組成的,其中三個現時在遠方居住。可是,遙遠的距離卻沒有妨礙我們一家團聚,彼此共享天倫之樂。我全家一共有24位成員,我們習慣每年至少團聚一次。”
如果祖父母不是與家人同住的,雙方又沒有經常互訪、打電話聯絡或通信,彼此間的關係就會日漸疏遠。親情需要經常表現出來,才會自然流露。有些人到中年就做了祖父母,由於體魄壯健,精力仍然充沛,又能自給自足,他們就不想兒女圍在身邊,以免妨礙自己追求所嚮往的生活。然而,他們如果一早便把自己孤立起來,到日後需要關懷和照顧時,他們便可能發覺家人未必一下子就能作出熱切的回應。
尼日利亞的邁克爾提出另一項有用的建議,這位祖父説:“我把耶穌所談及的金規切實應用出來——你想人家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由於這個緣故,我深受兒女愛戴。我們保持良好的溝通,彼此並無隔膜。”他補充説:“孫兒女的行為一旦令我感到不滿,如果有需要的話,我會跟他們談談。假如過錯是無心之失,我通常會既往不咎,恝然置之。”
祖父母只要贈送些小禮物,略表心意,就可以贏得孫兒女的好感。家庭生活如果要過得愉快,關鍵在於仁慈體貼、富於鼓勵的言詞,而非經常抱怨。做祖父母的,要撥出時間跟孫兒女共處,教他們學習有趣的遊戲,訓練他們做一點雜務,講述聖經故事或家庭趣聞軼事;這樣,孫兒女日後就會有很多温馨而難忘的回憶。這些事雖然微不足道,卻意義重大,同時也為人生增添更多樂趣。
互相尊重、彼此得益
加斯佩里·韋拉醫生説:“父母有權教養兒女,所以做祖父母的,要小心留意,切勿跟孩子的父母對抗或競爭。”他補充説:“要不然,他們就會越過自己的本分,把父母的天職奪為己有。”這個建議跟聖經所説的完全一致,教養孩子的責任主要落在父母身上。——箴言6:20;歌羅西書3:20。
祖父母由於人生經驗豐富,要提出勸告並不難。可是,他們必須避免給予不適當或不受歡迎的勸告,否則家人就會把勸告視如敝屣,甚或覺得不勝其煩。羅伊和瓊説:“訓練和管教孩子的責任主要落在父母身上,明白這點是至為重要的。我們也許覺得,父母有時過於嚴厲,别的時候則不够嚴格。所以,我們需要認真抑制自己,避免插手干預。”英國的邁克爾和希娜,另外兩位祖父祖母,也證實這點:“兒女如果向我們徵詢意見,我們會樂於提供,但不會期望他們一定接受;即使他們沒有採納,我們也不會感到失望。”老人家信任已婚子女是好的。這樣的信任有助改善三代之間的關係。
維維安和珍妮跟兒孫一同在英國南部居住。每逢兒子和媳婦對孫兒女施行管教,他們都會盡力支持。他們説:“我們縱使有不同的看法,也不會向兒女施加壓力,勉強他們採納我們的觀點。孩子一旦意識到我們會支持爸爸媽媽的決定,就不敢耍出‘鷸蚌相爭,漁人得利’這一着了。”即使父母不在場,但看來確實需要對孫兒女施行一點管教,祖父母也須要謹慎行事。英國的哈羅德説:“假如父母不在場,關於所施的管教方式,祖父母應當在事前已取得孩子父母的同意。”哈羅德進一步指出,一般説來,向孫兒女提出仁慈但堅定的勸告,或僅是提醒他們“父母所訂下的規條”就足以令他們循規蹈矩了。
尼日利亞一位名叫克里斯托弗的祖父指出,他縱然留意到兒女的做事方式有所欠缺,也不會在孫兒女面前提及:“如果必要的話,我會私下給父母一些勸告。”做父母的反過來也要盡自己的本分,使祖父母獲得應有的尊重。在意大利的羅馬,一位名叫卡洛斯的父親説:“至為重要的是,切勿在孩子面前談及祖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弱點。”日本一位母親説:“我和姻親如果意見不合,我會首先跟丈夫傾談。”
祖父母的教育角色
家家不同,各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傳統和經驗。家族歷史通常是由祖父母輩一代一代地傳流下去的,他們彷彿肩負着承上啟下的使命。非洲一句古老諺語説得好:“一旦百年歸老身故後,恍如書庫燒掉不能留。”祖父母把親屬的往事和家庭的重大事件,連同家庭的傳統價值觀念,傳給下一代,這樣做往往能鞏固家庭的根基,同時也使家人團結一致、和睦共處。一位專家評論説,除了聖經所提供的道德指引之外,如果“年輕人對家族歷史一無所知,他們在成長期間,就不能從前人的經驗得益;他們不但沒有價值觀念,也缺乏自信和安全感。”——加埃塔諾·巴萊塔,《祖孫之間》。
孫兒女喜歡聆聽有關爸爸媽媽和其他親屬小時的趣聞軼事。對孩子來説,翻閲家庭相簿不但富有教育意義,也是趣味盎然的事情。祖父母一面翻閲相簿,一面向孫兒女憶述往事,彼此可以培養多麽親密、温馨的感情。
英國的雷吉和莫莉都是耶和華見證人,也是經驗豐富的祖父母,他們説:“我們會跟孫兒女交往,攜手做事,但同時避免侵擾他們和爸爸媽媽的親密聯繫。我們樂於解答他們許許多多的問題,與他們一起嬉戲玩耍、一同閲讀,教導他們怎樣書寫,聆聽他們朗讀,對他們的學業表現仁愛的關注,這一切都為我們帶來莫大的喜樂。”
許多祖父母和父母都會犯同樣的大錯:他們僅是關心兒女和孫兒女的身體健康。上文提及的雷吉和莫莉説:“我們能够傳給兒孫的最大産業就是,務必按上帝話語所含的真確知識養育他們。”——申命記4:9;32:7;詩篇48:13;78:3,4,6。
行事與上帝的教誨協調一致
上帝的話語聖經能够對人‘發揮功效’。這本書能够幫助人控制或消除造成不和的性格特徵,例如自私和驕傲等。(希伯來書4:12)家人只要把聖經的教誨應用出來,家庭就會和睦團結。關於消除三代之間可能存有的隔閡,聖經提出許多有用的勸勉,其中一項載於腓立比書2:2-4。這段經文鼓勵各人表現愛心,在思想上卑微,並且保持團結,‘不要只着眼於自己事務上的個人利益,也要着眼於别人事務上的個人利益’。(《新世》)
為了行事與上帝的教誨協調一致,父母和孫兒女都會認真聽從以下的勸勉:在物質、感情和靈性上‘對祖父祖母付出當然的報償’。(提摩太前書5:4,《新世》)由於對耶和華懷有健康的畏懼,他們深深敬重祖父母,時刻把上帝的話語謹記在心:“在白髮的人面前,你要站起來;也要尊敬老人,又要敬畏你的上帝。”(利未記19:32)祖父母只要努力促進兒孫的福利,就是向他們表現良善了:“善人給子孫遺留産業。”——箴言13:22。
無論祖父祖母、父母和孫子孫女是否同住,這三代都可以互愛互重,從彼此間的親密關係得益不淺,正如箴言17:6所説的一樣:“子孫為老人的冠冕;父親是兒女的榮耀。”
[腳注]
a 由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第8頁的圖片]
共聚天倫有助保持家庭團結
[第9頁的圖片]
你只要不時寫信給祖父母,他們就會感到歡欣鼓舞
[第10頁的圖片]
跟孫兒女一起翻閲家庭相簿可以是一項寶貴的人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