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會」是怎樣建立起來的?
「賦稅是建立文明社會的代價。」——美國華盛頓國內稅收服務大樓外牆上的碑銘
大眾固然不喜歡政府徵稅,但要建立「文明社會」,沒有賦稅是不行的。無論你同意這個看法與否,建立「文明社會」代價不菲,是無可否認的。
納稅人要繳納的賦稅可以分兩種,就是直接稅和間接稅。直接稅 包括所得稅、利得稅、財產稅等。在這些稅種當中,也許以所得稅最不得人心。有些地方的所得稅制是累進的,即納稅人收入越高,要繳納的稅也越多,這種稅制尤其遭到激烈批評,因為在這種稅制下,努力工作和事業成功的人反而受到處罰。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觀察家》雙月刊指出,「納稅人除向中央政府繳納所得稅外,可能還要向州政府或鎮政府納稅。在比利時、加拿大、冰島、日本、韓國、北歐、西班牙、瑞士和美國,稅制都是這樣」。
間接稅 包括銷售稅、關稅、酒精飲料和香煙稅。間接稅不及直接稅那麼明刀明槍,但對經濟的影響也不可低估,窮人受到的衝擊特別大。作家賈亞里·高希在一本印度出版的雜誌《前線》上撰文說,有人以為中產階級和有錢的納稅人承擔了印度的大部分賦稅,那只是個假象。高希指出:「在各個邦政府的稅收中,超過百分之95是來自間接稅的,……因此按繳稅的比例計算,窮人實際上比有錢人納更多的稅。」政府向大眾消費品如肥皂和食物等課以重稅,窮人和有錢人所受的影響是不一樣的。
稅款流進庫房之後,政府會怎樣運用納稅人的錢呢?
錢往何處去
政府要正常運作,為公眾提供各種必須的社會服務,就要大灑金錢。以法國為例,每四個人即有一個在公共部門工作,他們包括教師、郵遞員、博物館及醫院職員、警察和其他政府雇員。政府收到稅款,用來支付他們的薪金。稅款也用來建築道路、學校和醫院,以及用在垃圾處理和郵政服務之上。
政府徵稅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應付軍費開銷。英國在1799年首次向國內的有錢人開徵所得稅,以支付跟法國打仗的軍費。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政府也向工人階級開徵所得稅。即使在和平時期,軍費的負擔也不是輕鬆的。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估計,2000年全球軍費開銷約莫為7980億美元。
調配功能
賦稅具有「調配功能」,可以把某些人的習慣或行為改變。例如,政府向酒精課稅,據說就是要阻止人過度喝酒。因此,在不少國家,酒稅約佔啤酒零售價格的百分之35。
政府也向煙草課以重稅。在南非,稅款佔了每包香煙成本的百分之45至50。不過,政府這樣做未必總是為了人民著想。作家肯尼思·沃納在《外交政策》雜誌上說,煙草「是一股強大的經濟動力來源,每年創造高達數千億美元的零售總收入,也為政府帶來數十億美元的可觀稅收」。
關於賦稅的再分配功能,20世紀初期有個突出例子。美國立法機關的議員看見財富世代相傳,形成豪門世家,議員們希望阻止這種趨勢,辦法如何?就是設立遺產稅。當富豪去世時,他累積的財富因要繳納遺產稅就會失去一大筆。擁護遺產稅的人認為,「通過這條管道,財富可由豪門或有錢人之手轉移到平民之手,使更多人受惠」。這也許是遺產稅的好處,但有錢人也不難想出各種對策,以減輕損失。
賦稅所得最常用於推動各種社會事務,比如環境改善。《環境雜誌》報導:「西歐九國最近實施環境課稅轉嫁,以求減少空氣中的污染物質。」早些時候提及的累進稅,是另一種資源再分配的機制,用意是把貧富的距離拉近。有些政府也讓捐錢給慈善機構的人從應稅收入中減去一定金額,或允許有孩子的夫婦減免課稅。
何以如此複雜?
一條新稅例在草擬階段時,參與立法的人都會設法堵塞每個漏洞,避免稅款大量流失。因此,稅務條例一般都非常繁複細密。《時代》雜誌一篇文章解釋,稅例當中最複雜的部分是「關於所得一詞的定義」,即哪部分的所得需要課稅。此外,「各種課稅減免和免稅額」的條文也多如牛毛,不易看懂。但不要以為只有美國的稅例才這麼複雜,英國的新修訂稅例簡直是皇皇巨著,一共分成10冊,共厚9521頁。
美國密歇根大學稅務政策研究辦公室提交的報告說:「美國納稅人每年用30億小時來填寫所得稅的報稅表(稅款申報單)。……如把納稅人每年用於填表的時間和金錢合計,損失就多達1000億美元,或約佔這方面稅收的百分之10。稅例捨簡就繁,弄得人頭昏眼花,是納稅人負擔增重的主要原因。這系列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魯本說:「以往報稅表都是我親自填寫的,但填寫報稅表實在太花時間,而且我總覺得自己多交了稅,現在我已改聘會計師代為處理了。」(見第16頁附欄「依法納稅」)
納稅,避稅,逃稅
若說賦稅有益於社會,大部分人都不會完全否認。英國的稅務司曾說:「沒有人喜歡納稅,但認為沒有賦稅更好的,卻絕無僅有。」在美國,依法納稅的人估計高達百分之90。一個對賦稅有研究的人說:「很多人都不是存心逃稅的,只因他們對稅例和有關的程序不理解,才沒有依法納稅。」
儘管這樣,仍有不少人會挖空心思,逃避繳納某些賦稅。《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週刊就有一篇文章談及公司所得稅,其中指出:「很多公司通過課稅減免安排及會計手法,合法地避過繳納大筆或全部所得稅。」提到巧妙的避稅方法,文章舉出一個例子:「一家美資公司在海外一個稅務天堂成立另一家公司,不久之後,在美國本土的公司就搖身變成那家海外公司的附屬公司。」至於海外的所謂「控股公司」,也許「只有一個檔案櫃或郵箱而已」。如此一來,公司就不必在美國繳納可能高達百分之35的公司所得稅。
避稅之外,有人乾脆逃稅。據說,歐洲有個國家的人民,把逃稅視為國民運動。在美國所做的一個調查顯示,在25至29歲這個男性年齡組別中,只有百分之58的人認為,在報稅時瞞報應稅收入是錯的。負責這個調查的人承認:「有關報告顯示我們社會的道德水平實在不高。」墨西哥方面,根據估計,政府因人民逃稅而損失百分之35的稅收。
在一般情況下,人民明白賦稅有其必要,都不介意繳納自己的那一分。不過,凱撒提比略的名言似乎也有道理,那就是:「好牧人只會替羊群剪毛,不會剝牠們的皮。」如果稅制看來過於複雜,不公平,或者稅負令你覺得有如殺雞取卵,難以承受,那你該怎樣面對納稅這件事呢?
[第15頁的附欄]
不要輕舉妄動!
一國有一國的稅制,即使在一國之內,每處地方的所得稅例都可能大有分別。既然如此,遷到一個稅率較低的地方居住,是否值得考慮呢?可能是。但在遷居之前,要仔細想想。
例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觀察家》雙月刊一篇文章提醒讀者,基本所得稅率的高低不是惟一要考慮的因素。文章說:「每個納稅人實際繳納多少稅款,也取決於各種各樣的課稅減免。」舉例說,有些國家的所得稅率雖然較低,政府允許的「基本寬免、課稅扣減和應稅收益減免額卻較少”。結果,在這些國家,納稅人要納的稅還多於其他所得稅率高、應稅收益減免額卻較大的國家。
美國有些州是沒有州所得稅的,若考慮搬到這些州居住,是否一定划算呢?《基普林格個人理財指南》對此不表認同。該刊說:「經我們研究過的多宗案例顯示,沒有徵收所得稅的州,會徵收較高的財產稅、銷售稅及其他稅種,以填補所失。」
[第16頁的附欄]
依法納稅
對許多人來說,賦稅 是個很沉重的負擔,令人不勝其煩。《警醒!》向一位稅務顧問請教,他給我們以下實用建議。
「求教高明稅務條例有時很複雜,納稅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求教高明是最好的,也非常重要。以不明白條例作為理由而不依法納稅,很少會被接納。納稅人可能以為稅務官員都跟他們對立,但在報稅這件事上,稅務官員往往能夠提供簡單清楚的指引。稅務當局不想控告你逃稅,他們寧可看見你正確地填寫報稅表。
「如果你的財務狀況很複雜,不妨向稅務顧問請教。但要小心!儘管稅務顧問一般都忠誠為你服務,卻也有不少是不可靠的。你的好友或跟你有商務往還的人可以給你介紹合適人選,你也要弄清楚有關人選是否信譽可靠。
「從速處理延遲遞交報稅表的懲罰會相當嚴厲。
「紀錄整齊無論你使用哪種會計制度,要保持最新的會計紀錄。這樣,當要填寫報稅表時,你就毋須大費周章了。如果賬目已經稽核,那是再好不過。
「誠誠實實你可能意圖瞞天過海,或曲解稅例。但稅務官員都很機靈,一眼就看出你在玩什麼把戲。所以,還是誠實一點好。
「不可抽身如你聘用的會計師或報稅員提交不確實的資料,你仍然難逃責任。所以,要確保你的會計師按照你的意思辦事。」
[第15頁的圖片]
很多國家都向煙草和酒類課以重稅
[第16,17頁的圖片]
稅收用來提供各種我們或許視為理所當然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