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特利
(Bethel)〔上帝的居所〕
1.以色列的重鎮,除耶路撒冷外,是聖經最常提到的。學者認為,伯特利即現今耶路撒冷以北約17公里(11英里)的拜廷村附近的廢墟。如果是真的,那麽伯特利就位於以法蓮山區最南端的一個多石山脊上,海拔約900米(3000英尺)。現今這一帶都很荒蕪,布滿石頭的高原上草木稀疏,但仍有幾條溪流,顯示這個古城曾有豐富的水源。
伯特利因處於戰略位置而顯得非常重要。伯特利位於中部山脈的山脊上,從示劍沿着分水嶺南行的北南大道必經此處。這條要道經過伯特利之後,再經耶路撒冷、伯利恆、希伯崙,下到别示巴。(參看士21:19)另外,還有一條路將伯特利與西面瀕臨地中海的約帕和東面臨近約旦河的耶利哥連接起來。所以,伯特利跟撒馬利亞、耶路撒冷、希伯崙、别示巴一樣,是主要的交通樞紐。證據也顯示,耶路撒冷與伯特利之間的地區人口稠密,城鎮密度高於巴勒斯坦其他地區。
考古學家在拜廷進行發掘,發現這一帶歷史悠久,有些學者認為最早的居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紀左右。證據也顯示當地曾遭大火重創,有些地方遺留下來的瓦礫和灰燼深達1.5米(約5英尺)。學者認為,這場大火可能發生在以色列人進軍迦南的時候。
亞伯拉罕到了迦南地,先在示劍停留,然後南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區,搭蓋帳幕,西朝伯特利城,東望艾城」。(創12:8)由於迦南地鬧饑荒,亞伯拉罕在埃及僑居了一段時間,然後又與姪兒羅得一起在伯特利東邊定居。由於亞伯拉罕兩次都是在伯特利東邊搭蓋帳幕,學者認為他居住的地方位於布爾季拜廷,就在拜廷的東南面,相距不遠。拜廷被人譽為「巴勒斯坦的最佳觀景地之一」。(《聖經百科全書》,T.K.切恩編,倫敦,1899,第1卷,552欄)也許就是在這個有利位置,亞伯拉罕讓羅得選擇他遷居的方向。羅得「舉目觀看,見約旦河區全境」,就選擇了這個區域。(創13:8-11)後來,耶和華請亞伯拉罕舉目向東南西北察看整塊土地,承諾要賜給亞伯拉罕和他的苗裔做産業。(創13:14,15)
摩西寫創世記時,把鄰近亞伯拉罕搭蓋帳幕的地方的城稱為「伯特利」,但他稍後的記載表明,迦南人原先稱這城為「路斯」。(見路斯1)雅各從别示巴前往哈蘭,途中在附近過夜。他夢見通往天上的階梯,聽見上帝重申對亞伯拉罕的應許,他就地立了一根柱子,給那地方起名叫伯特利,雖然「那座城以前名叫路斯」。(創28:10-19)大約20年後,上帝在哈蘭告訴雅各,他曾在伯特利跟雅各説話,並指示雅各返回迦南。(創31:13)
底拿在示劍被人姦污後,雅各的兒子們向示劍人報復。事後,雅各聽從上帝的指示回伯特利去。雅各先清除家人和僕婢中跟拜假神有關的物品,才出發前往伯特利。上帝沿路保護他。到了伯特利,雅各築了一座壇,重申自己先前給這地方所起的名字,稱其為伊勒伯特利,意思是「伯特利的上帝」。後來,利百加的乳母底波拉死了,葬在伯特利。耶和華就是在伯特利吩咐雅各改名為以色列的,並在這裏重申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創35:1-16)
幾個世紀之後,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時(公元前1473),再次用伯特利來指以前稱為路斯的城,而不是用來指亞伯拉罕和雅各曾經住宿的地方。聖經記載以色列人進攻艾城的經過,説伯特利城中的迦南人傾力支援鄰近的艾城,但無濟於事。如果不是在這個時候,就是在後來,伯特利王被約書亞的軍隊擊敗。(書7:2;8:9,12,17;12:9,16)後來,伯特利城看來成為以法蓮部族與便雅憫部族之間的邊界城鎮,並撥給便雅憫部族做産業。不過,聖經説攻佔伯特利城的是約瑟家(屬於以法蓮部族)。(書16:1,2;18:13,21,22;士1:22-26)此後這座城不再叫路斯。
在士師時代,女先知底波拉住在「以法蓮山區,拉瑪和伯特利之間」。(士4:4,5)後來,有些便雅憫人犯了罪,需要受到處分,這時約櫃看來給人暫時從示羅抬到伯特利去。與示羅相比,伯特利離發生衝突的基比亞更近,因為基比亞就在伯特利以南約12公里(7.5英里)外。(士20:1,18,26-28;21:2)
撒母耳每年都巡迴出訪伯特利、吉甲、米斯巴,為當地的人民主持正義。那時,伯特利仍被視為敬拜上帝的合適地點。(撒上7:16;10:3)不過,從那時起直到以色列國分裂(公元前997),聖經只提過伯特利一次,説掃羅王在伯特利駐兵,預備與非利士人交戰。(撒上13:2)
伯特利曾因為真神在此啟示人而聞名。到了耶羅波安統治北方以色列國的日子,伯特利既是重鎮,也是崇拜偶像的中心,因而臭名遠播。耶羅波安建國初期,就在國境最南端的伯特利和最北端的但設立金牛犢,使國民不再上耶路撒冷的聖殿去崇拜上帝。(王上12:27-29)伯特利有了自己的神殿和祭壇,又有特定的節期,還有從非利未部族的人選立的祭司,從此成為背棄真神的象徵。(王上12:31-33)耶和華上帝隨後差派一個使者去伯特利表達不悦。使者向用來崇拜牛犢像的祭壇呼喊,宣告耶和華的判決。祭壇隨即裂開,作為異兆,證明先知的話必定應驗。可是,這個使者離開伯特利後,受不住伯特利一個老先知的勸誘,竟違背上帝直接給他的命令,聽信老先知自稱從天使接獲吩咐的謊言,招致殺身之禍。他被一隻獅子咬死後,伯特利的老先知把他葬在自己的墳地裏。老先知看出這一切表明耶和華的話必定應驗,就要求兒子待他死後也將他葬在這個墳地裏。(王上13:1-32)
猶大王亞比雅從北方以色列國奪取了伯特利及一些鄉鎮。(代下13:19,20)不過,看來至少在以色列王巴沙的日子,北方以色列國已經奪回伯特利,因為巴沙曾加固拉瑪的防禦工事,而拉瑪在伯特利南面,相隔不遠。(王上15:17;代下16:1)後來,耶户王鏟除了以色列國内崇拜巴力的人。可是,人民仍舊崇拜伯特利和但的金牛犢。(王下10:28,29)
聖經記載表明,雖然伯特利盛行錯誤宗教,不過在以利亞和以利沙的日子,當地卻有一群先知。另外,以利沙上伯特利途中,被一班男孩譏誚,結果上帝處決了當中不少孩子。(王下2:1-3,23,24)
公元前9世紀末及公元前8世紀中葉,先知阿摩司、何西阿奉上帝之命譴責伯特利的腐敗宗教。雖然何西阿憶述上帝跟忠貞的雅各説話時(何12:4),直接提到伯特利(意思是「上帝的居所」),但他顯然用「伯亞聞」(意思是「罪惡之家」)來指伯特利和城中錯誤宗教的敗行。(何4:15;5:8)何西阿警告,耽於偶像崇拜的以色列國必因牛犢像而驚惶,外邦神手下的祭司也必因牛犢像而哀慟,因為伯特利的丘壇必被鏟除,祭壇上必長滿荆棘和蒺藜;以色列國民流亡亞述時,必對山岳説:「遮蓋我們吧!」又對岡陵説:「倒在我們身上吧!」(何10:5-8;另見路23:30;啟6:16)阿摩司先知的話如出一轍。他申明,不論國民在伯特利祭壇上多麽頻繁地獻祭,他們虔誠地到伯特利朝聖不過是去犯罪而已。阿摩司又警告説,耶和華的怒火必燒到他們身上,無人能滅。(摩3:14;4:4;5:5,6)忤逆上帝的祭司亞瑪謝聽了阿摩司針對伯特利所説的預言,就非常惱怒,指責阿摩司煽動叛亂,命令他「滾回猶大地……在那裏説預言好了」。接着又説:「你再也不要在伯特利説預言,因為這裏是王的聖所,王國的聖殿。」(摩7:10-13)
伯特利一直是崇拜偶像的中心,直到北方的以色列國在公元前740年被亞述所滅為止。一百多年後,耶利米以伯特利為鑑戒,警誡信靠假神的人,指出他們終必因而羞愧。(耶48:13)即使以色列亡國後,伯特利仍舊是個崇拜中心。亞述王聽聞那裏有好些人被獅子咬死,就打發一個從那裏擄來的祭司回去,教導人「怎樣崇拜當地的神」。這個祭司住在伯特利,教導人民「怎樣敬畏耶和華」。結果表明他是拜金牛犢的祭司,因為各族的人「敬畏耶和華,卻同時崇拜自己的神」,耶羅波安建立偶像而導致的錯誤崇拜延續下去。(王下17:25,27-33)
伯特利的金牛犢像被送給亞述王,應驗了何西阿的預言(何10:5,6),但耶羅波安最初設立的祭壇卻存留到猶大王約西亞的日子。約西亞在位第十八年(公元前642)或其後,鏟除謬誤崇拜的運動擴大到伯特利和撒馬利亞的城鎮。約西亞摧毁了伯特利那些用來崇拜偶像的地方,把從鄰近墳地裏挖出來的骨頭放在祭壇上焚燒,使壇不能再用來崇拜,從而應驗了三百多年前「上帝的使者」的預言。只有「上帝的使者」的墳墓沒有被毁壞,葬在同一個墳地裏的老先知的骨頭也沒有被移動。(王下22:3;23:15-18;王上13:2,29-32)
以色列人從巴比倫獲釋返鄉時,有些伯特利人也一起回來(拉2:1,28;尼7:32),便雅憫人再次定居伯特利(尼11:31)。在馬加比時代,叙利亞將軍巴基德斯加固了伯特利的防禦工事(約公元前160),後來羅馬將軍韋斯巴薌在就任羅馬皇帝之前奪取了伯特利。
2.大衛戰勝亞瑪力人之後,送禮物給一些城鎮的人,其中包括伯特利人。(撒上30:18,26,27)既然這個伯特利是「大衛和跟隨他的人到過的地方」之一,所以看來是指另一個地方,聖經在别處稱之為比土力或彼土利,那是猶大境内屬於西緬人的一座城。(撒上30:31;書19:1,4;代上4:30;見彼土利2)
[第182頁的圖片]
古城伯特利的廢墟:在這座城通往耶路撒冷的大道旁,耶羅波安設立了崇拜牛犢像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