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耶穌的比喻對人有助
當耶穌在世之時,他的目的是要幫助人。他憐憫世人,尤其是受疾病與壓迫所困的人,因看見「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馬太福音9:36)他治癒了不少這樣的人。一次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人跪在他面前懇求說:「你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耶穌大感同情,於是伸出手對他說:「我肯,你潔淨了罷。」——馬可福音1:40,41。
然而耶穌除了治病之外還以一種更有益及持久的方式幫助人。事實上,治病絕非耶穌主要的工作。受他治癒的人在比較上說來數目有限,但當地人人都有機會聽見他的教訓。
比喻怎樣幫助人
在耶穌對聆聽他的群眾所作的教訓中,比喻佔一個顯著地位。聖經的記載說:「若不用比喻,就不對他們講。沒有人的時候,就把一切的道講給門徒聽。」(馬可福音4:34)究竟他的比喻怎樣對那些真正想明白的人有幫助呢?首先,它們使人能夠了解屬靈的事物,上帝的行事方式及觀點。耶穌運用日常生活所涉及的事物來說明非具體和較深奧的事。人無需受過『高等教育』才能了解他的比喻所表達的原則。耶穌的比喻在他們日子與今日均同樣適用。
舉例說,在論及一個忘恩負義的僕人的比喻裡,有誰不能理解我們必須表現憐恤與彼此寬恕這項原則呢?在這個比喻裡耶穌論述一個王,有個僕人欠他一千萬銀子。在這個人苦苦哀求之下,王就免了他的債。但這個僕人出去遇到一個欠自己十兩銀子(為數僅是他自己所欠債務的百萬分之一而已)的同伴,便揪著他,掐住他的喉嚨,說:「把你所欠的還我。」國王聽聞這件冷酷無情的事不禁勃然大怒,於是把這個忘恩負義的僕人下在監裡。耶穌結束這個比喻說:「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裡饒恕你的弟兄,我天父也要這樣待你們了。」——馬太福音18:23-35。
比喻感動人的良心
然而耶穌的比喻不獨由於淺顯易明而對人有幫助。比喻往往比僅說明事實或率直的責備更能夠打動聽者的內心與良知。耶穌給予使徒與門徒的訓練很清楚地表明這點。
耶穌發現他的門徒由於身為不完美的罪人而有很多過失、缺點及錯誤的傾向。但我們卻不見他譴責他們是驕傲、野心勃勃、貪婪、冷酷無情或怠惰的人。這樣行無疑會損害他們的自尊及令他們感到受責難。他們會覺得耶穌將他們視為這種人。雖然他們有時顯露出這類不良的特性,這卻並非由於他們在本性上貪婪、驕傲之故。耶穌想幫助他們而非定他們的罪。因此,他不願公然羞辱他們,反之他說出一些令他們深思的比喻——幫助他們看出所涉及的原則,並且將其應用在自己的內心與良知之上。他們遂得以明白自己所犯的過失或所表現的不當態度,然後改過自新。這方法比率直的責難更令人順服,並且更為有效。
例如,有一次在門徒之間引起了爭論,關於誰可算為最大的,耶穌並沒有因此而生氣或嚴厲斥責他們。他沒有罵他們傲慢、自私、貪婪或野心勃勃。反之他以世俗領袖為例來說明這種不良態度及其後果,他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門徒深知「自大」態度的不良後果。然後,耶穌以自己所立的榜樣作為對照;他雖然是門徒的首領,卻像僕人般服事他們。——路加福音22:24-27。
另一次耶穌叫一個小孩站在他們當中,說他們每個人若要進入上帝的王國,就必須像小孩一般謙卑。此外,他們也必須體貼一些像小孩般稟性忠實無偽的人。有其他方法能比他解釋得更清楚嗎?——馬太福音18:1-6。
無疑基督的門徒把這些事謹記於心,並且糾正了他們本身不當的思想。在基督去世及復活之後,他們負起照料基督教會的責任;他們與基督徒弟兄相處的方式足以證明這點。彼得、雅各及約翰的書信均反映出基督灌輸到他們心裡的謙卑態度。
此外,在提出糾正時比喻會相當有效,因為這給聽者機會作一番自我檢討,而同時不為偏見所蒙蔽。通常比喻論及其他人而非聽者,更非直接提及他,因此在思考一個比喻時,聽者會看出它適用於自己的情況或行動之上。然後他可以自下結論或判斷。既然講者並沒有直接指責他有任何不對之處,這樣他便沒有理由發怒了。
一個精通摩西律法的人的事例正是這樣。他詢問耶穌人必須符合什麼條件才可承受永生。耶穌指出人必須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上帝,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為要證明自己公義,那人問道:「誰是我的鄰舍呢?」耶穌熟識猶太人對撒瑪利亞人懷著不友善的態度而看不起後者。他遂說出關於「好心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要是耶穌直接告訴那人他應該愛撒瑪利亞人像愛自己一般的話,這個懷有偏見的人便可能永不承認自己懷有這樣的態度了。——路加福音10:25-37。
比喻揭露內心的情況
耶穌的一些比喻使人表明他們對他信服或不信服,或甚至懷著反對的態度。有一次耶穌說他對這種人說話,使他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馬太福音13:10-15)藉此比喻遂將那些其實並不想了解他的信息的人『淘汰』出去,因為他們不像那些真正感興趣的人一樣去到耶穌那裡請他解明比喻的意思。——馬太福音13:36。
甚至更重要的是,耶穌藉比喻把門徒當中那些可能是偽善及會引起紛爭、黨別的分子除掉,因而對真正的門徒有助。在聆聽比喻時,人們多數會『露出本來的面目』。有一次耶穌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後來「他門徒中多有退去的,不再和他同行。」在另一方面,他的真正門徒則繼續跟從他,結果他們得以明白這番話中予人生命的意義。——約翰福音6:54,60-66。
耶穌的比喻對今日的基督徒有莫大幫助,因為除了立下指導的原則之外,它們也具有預言作用,其中不少在我們這世代獲得大規模的應驗。它們幫助我們意識到天國行將全權統治這個地球。它們引導我們在這個危險時代行走正途,懷著永生的展望而站在正確的一方。
此外,耶穌的比喻使我們能夠與他人,特別是我們的基督徒弟兄,以恩慈相待。正如耶穌向門徒表明他們某些行為與態度的壞處,但卻同時沒有稱他們為「壞」人,我們也可以同樣幫助自己的弟兄,一方面指出他們行為上不智、不良或不當之處,但同時卻不論斷或指責他們為「傲慢」、「驕傲」或「壞」人。我們反對壞事,卻非反對我們那些有時行差踏錯的基督徒弟兄。——猶大書22,23;加拉太書6:1。
耶穌的比喻之所以對人如此有幫助是由於它們來自造物主的智慧;而他深知我們的天性。(約翰福音5:19)這些比喻絕非牽強或不切實際。它們的確具有教導作用。它們在任何時代及隨時隨地對人性與人類的需要均適用。研究耶穌的比喻的人可以為自己在教導別人方面立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