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熄滅餘煙將盡的麻芯嗎?
耶穌基督向各種各樣的人宣講上帝王國的好消息。這些人很多飽受壓迫,感到灰心喪志。耶穌給他們的,卻是個鼓舞人心的信息。對於受苦的人,耶穌富於憐憫。
福音書的執筆者馬太把人的注意引到以賽亞所説的預言之上,表明耶穌富於憐憫。馬太引述基督已應驗的經文,寫道:“被壓受傷的蘆葦,他不折斷,餘煙將盡的麻芯,他不熄滅,直到他伸張公正,大功告成。”(馬太福音12:20;以賽亞書42:3)這句話是甚麽意思?耶穌怎樣應驗這個預言?
預言一瞥
蘆葦一般生長在潮濕的地方,不是一種堅硬固定的植物。“被壓受傷的蘆葦”固然是脆弱的,因此,蘆葦看來代表飽受壓迫、備嘗痛苦的人,就像耶穌在安息日所醫好的那個枯萎了手的人一樣。(馬太福音12:10-14)預言所説的點燈的麻芯又指甚麽呢?
在第一世紀,一般住户用的燈是個有繩圈把手、外表像瓶子的細小陶器。燈通常注滿橄欖油。麻芯藉着毛細引力把油吸上來燃點燈火。當然,“餘煙將盡的麻芯”就是指快要熄滅的麻芯。
耶穌向許多好像被壓受傷的蘆葦一樣的人宣講予人安慰的信息。這些人受盡屈辱,彷彿給人踐踏在腳下。他們也像餘煙將盡的麻芯,生命的最後火花也差不多要熄滅。他們着實飽受壓迫、灰心喪志。不過,耶穌卻沒有折斷被壓受傷的蘆葦,也沒有熄滅餘煙將盡的麻芯。他説話仁愛温柔,富於憐憫,不會叫備嘗痛苦的人更加沮喪、抑鬱。剛相反,他對人的評語和待人的態度,都叫人感覺振奮。——馬太福音11:28-30。
今天,很多人面對種種令人灰心的難題,他們無疑需要别人憐憫和加以鼓勵。甚至耶和華的僕人也並非總是剛強不屈的。他們當中有些人有時也會像餘煙將盡的麻芯。因此,基督徒應該富於鼓勵,彷彿煽動火頭一樣,務求彼此堅固。——路加福音22:32;使徒行傳11:23。
身為基督徒,我們希望鼓勵别人。對於尋求屬靈幫助的人,我們絶不會蓄意削弱他們的力量。真的,我們渴望效法耶穌的榜樣堅固别人。(希伯來書12:1-3;彼得前書2:21)可是,我們可能有意無意間“折斷”向我們尋求鼓勵的人。這件事使我們有充分理由要認真考慮自己怎樣待人。我們無疑不願‘熄滅餘煙將盡的麻芯’。關於這點,有甚麽聖經指南能幫助我們呢?
批評的後果
如果有基督徒‘不知不覺失足了,那些有屬靈資格的人應該懷着温和的靈,嘗試矯正這樣的人’。(加拉太書6:1)但是,對别人吹毛求疵,趁機糾正他們,這是適當的做法嗎?或者暗示他們目前所作的努力不足够,硬要他們做得更好,甚至令他們感到内疚,這是恰當的嗎?耶穌絶沒有這樣做。我們的原意是要幫助别人改善,但是不仁慈的批評只會削弱人的力量,並不能強化人。就算是有建設性的批評,要是過逾了,也會叫人灰心。基督徒如果憑着良心竭盡全力去做,仍然無法令别人滿意,就可能會感到灰心,説:‘何必努力呢?’不錯,他可能會完全放棄。
提出基於聖經的訓示固然重要,但訓示不應該只是反映出受委任的長老或會衆某些人的精神。基督徒聚會主要不是為提出勸告和接受勸告而設的。我們應該經常聚集起來彼此鼓勵,互相勸勉,使人人都能享受交誼,為上帝作神聖服務。(羅馬書1:11,12;希伯來書10:24,25)甚麽是嚴重的缺點?甚麽是我們可以既明智又仁愛地一笑置之的不完美?能够辨明兩者的分别就真好了!——傳道書3:1,7;歌羅西書3:13。
人回應鼓勵比回應批評迅速。事實上,人如果受到不公的批評,就只會變本加厲!反過來説,他們如果受到配得的稱讚,就會精神一振,受到推動去加以改善。(箴言12:18)因此,我們要像耶穌一樣樂於鼓勵人,永不把‘餘煙將盡的麻芯熄滅’。
互相比較又怎樣?
聽聽其他基督徒的優良經驗可以給人很大的推動力。耶穌自己聽見門徒在宣揚王國信息方面很成功,也雀躍不已。(路加福音10:17-21)照樣,我們聽見信徒同工享有豐碩成果,立下優良榜樣或者緊守忠誠,也會大受鼓舞,越發下定決心要持守基督徒的途徑。
但是,如果有人所説的話暗示,‘你不及這些基督徒做得那麽好,你應該可以做得比現在更好’,那又怎樣?聽者會因此發憤圖強,努力改善嗎?他大有可能變得心灰意冷,甚至頹然放棄;要是事情牽涉到不利的比較,就更會這樣。情形就像做父母的問孩子:‘為甚麽你不能像哥哥那樣子?’這樣的評語只會引起反感,令人沮喪,不大可能叫人改過自新。比較也會對成人産生同樣的後果,甚至叫他們討厭那些别人用來跟他們作比較的對象。
我們無法期望人人都為上帝作同等的服務。在耶穌所説的一個喻例裏,主人把一塔連德、二塔連德、五塔連德分給奴隸。這些“都是按照各自的才能發給各人的”。兩個善於理財的奴隸使財富增加,他們的忠心受到稱讚,但是兩人所賺得的並不相等。——馬太福音25:14-30。
使徒保羅適當地寫道:“各人都應該驗證自己的作為,於是他歡騰的時候,就單在於自己,而不在於同别人比較了。”(加拉太書6:4)所以,我們如果真的想鼓勵别人,就應該設法避免拿别人來作消極的比較。
一些鼓勵人的方法
我們可以做些甚麽去鼓勵灰心的人,避免‘熄滅餘煙將盡的麻芯’呢?鼓勵别人是沒有固定公式的。不過,我們把聖經原則應用出來,就多數能用言語鼓勵别人。這些原則是甚麽呢?
保持謙卑。保羅在腓立比書2:3勸勉我們:‘凡事都不要爭勝,也不要自命不凡。’正相反,我們的言語舉止總該保持謙卑。“倒要思想謙卑,看别人比自己優越。”保羅不是説我們不應該想到自己。但是我們應該體會到,人人都有某些地方比我們優越。譯做“優越”的希臘詞暗示,人“把視線從自己種種獨特的地方轉移開去,經常沉思别人優越過人的天賦才能”。(《新約語詞研究》,約翰·艾伯特·本格爾著,第2册,第432頁)要是我們做到這點,看别人比自己優越,我們就會謙虛待人。
表現尊重。我們説話誠懇,就能够清楚表明我們對忠信的信徒同工有信心,深信他們渴望取悦上帝。可是,信徒同工需要屬靈幫助的話,我們就應該以尊重得體的方式伸出援手。保羅説過:“[我們]要帶頭互相尊重。”——羅馬書12:10。
留心聆聽。有些人面對種種令人灰心的難題,我們如果想鼓勵他們,就要做個耐心的聽衆,不要做説教者。與其迅速向對方提出浮面的建議,不如撥出時間提供基於聖經的指引,好切合對方的實際需要。要是我們不知道該説些甚麽,不妨查考一些聖經資料,這樣我們就能够説出一些予人安慰的話來強化别人。
懷有愛心。我們必須愛我們想鼓勵的人。我們把這條原則應用在同工身上時,我們的愛應該過於僅是為他們的最佳福利着想。這種愛應該包括強烈的感情。我們如果對耶和華手下所有子民都懷有這樣的愛,我們所説的話就能够真正鼓勵他們。即使我們有必要向别人提出改善的建議,情形也一樣。我們如果一心想提出仁愛的幫助,而不是只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我們所説的話就較少機會叫人誤解,也較少機會對别人造成傷害。保羅説得不錯:‘愛能建立人。’——哥林多前書8:1;腓立比書2:4;彼得前書1:22。
總要鼓勵人
在這段難以應付的“最後的日子”,耶和華的子民面對很多考驗。(提摩太後書3:1-5)難怪他們有時感到力不從心,彷彿到了忍耐的極限似的。身為耶和華的僕人,我們無疑不想自己所言所行令信徒同工感到像餘煙將盡的麻芯一樣。
因此,大家彼此鼓勵多麽重要!對於灰心沮喪的信徒同工,我們要保持謙卑,表現尊重,竭盡全力去鼓勵他們。對方向我們傾訴的時候,我們要仔細聆聽,總要設法幫助他們,把他們的注意引到上帝的話語聖經之上。最重要的是,要表現愛,耶和華聖靈所結的這種果子能幫助我們彼此強化。願我們的言語舉止永不會把‘餘煙將盡的麻芯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