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道就是真理」
死亡是什麼?
「死亡是今日最重要的問題。」這句話出自耶魯大學教授兼美國精神治療專家李夫頓之口。他一生專門研究死亡,所得的結論便是,「當你死時,你便真正死去。」——《新聞週刊》,1970年四月十六日。
字典和百科全書對這問題的答案大致相同。例如《韋氏第三新國際辭典》對死亡所下的定義是:「不再活著的狀態」;「一切生活作用都已終止,無論是動物、植物或其任何部分都沒有恢復的可能。」
《大英百科全書》(1959年版)的第7卷,108和110頁聲稱:「死亡[是]動物和植物身體中一切生活作用的永久停止,生命或垂死行為的結束。」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曲克郡醫院的麻醉學主任哥連斯博士精確地說明「一切生活能力的停止」包括些什麼。他曾設計一種「記分卡片,」列出五種基本因素以決定一個人的死亡。那便是:「腦作用、神經反射作用、呼吸作用、循環作用和心臟活動。」當這一切都停止時,死亡便是絕對的事實。——《科學文摘》,1970年八月刊。
以上所述與聖經對死亡狀態的說法不謀而合。例如第一個人亞當由於忤逆被定罪時,上帝說:「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世記3:19)上帝用地上塵土造成亞當之前,亞當在那裡呢?他並不生存。他是不存在的。那時候還沒有亞當。因此當他歸回先前的狀況之後,亞當在那裡呢?不是在天上,不是在火獄,更不是在煉獄。他終止生存了;再沒有亞當;他已不存在了。
死亡意味到生命的消失和不存在,聖經的其餘部分再三向我們指出這件事實。聖經的詩篇執筆者勸諭:「不要倚靠君王,不要倚靠世人,他一點不能幫助,他的氣一斷,就歸回塵土;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篇146:3,4。
智慧的君王所羅門在評論生命的虛空時將人的死比作獸的死,說:「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紀念。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就消滅了。」——傳道書3:19,20;9:4-6。
你也許會問,人的「魂」又如何呢?上帝的道告訴我們當上帝最初造人時『人成了活的魂。』它同時說,「犯罪的魂必死。」因此人的「魂」在死後便不能保全知覺了。a——創世記2:7;以西結書18:4,《新英文聖經》。
誠然,聖經曾提及某些「死人」是有知覺的,但這些人僅是在屬靈的意義上死去,而不是真的死亡。正如使徒保羅說:「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以弗所書2:1,2。
頗有趣地,現代神學家們趨向於認為死就是實際死去。例如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神學院的立斯里在檢討關於死亡問題的書籍後聲稱:「這些書籍反映和證明西方文明對傳統的靈魂不滅的信仰正在衰退,結果使死亡日益趨於世俗化。在以神學觀點對這個問題作多方面討論的《對死亡的看法》論文集中,施百文和郝克表示靈魂不滅的見解看來並沒有聖經根據。」——《今日神學》,1970年四月刊。
儘管有這麼多的事實,基督教國有許多教士仍然在喪禮致詞中墨守陳舊的教條以靈魂不滅的言論教人。倘若他們是新教福音教會讀基本主義派的牧師,他們會聲稱死者在死去的剎那便升到天堂享福。倘若死者是個羅馬天主教徒,則教士會將他的靈魂放在煉獄受苦。
這一切使人想起一位承辦喪事的人所說的話。他殯葬過許多天主教徒,基督新教徒和猶太人,但在殯葬一位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時他聽完喪禮演講之後喃喃自語說,「這回才是第一次埋葬死人!」
可是,鼓吹人類靈魂不滅神話的基督教國教士正在面對難題,甚至他們自己也承認此點。美國中西部大學的宗教和哲學教授文頓博士在一篇題名為「對一種死亡神學的需要」的文章中聲稱:「我們必須認真面對個人在死後繼續生存的難題,因為對一切『世俗人』來說,死亡是個難題是顯而易見的。」——《基督教世紀報》,1970年三月廿五日。
為什麼死亡對這些『世俗的』教士成為難題呢?因為他們既排斥有一個實際天堂及人類靈魂不滅的信仰,也排斥聖經提出的死者復活的希望,他們便沒有希望可以向教友提出了,因此生命在他們看來並沒有真正的意義。可是聖經雖然告訴人死者真的死去,但對真正相信聖經的人說來死亡並不是難題,因為聖經提出了死者復活的希望。
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五章提出有力的論據支持死者復活的希望。耶穌自己也說:「不要把這事看作稀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耶穌]的聲音就出來。」——約翰福音5:28,29。
因此復活的希望使現在的生命富於意義,因為它表示前途是有希望的一個人所獲得的知識和他所養成的正當行為模式並不會被死亡永遠抹去,反之他在復活的時候可以復得這一切。
[腳注]
a 《新美國聖經》(1970年,羅馬天主教發行)的邊註聲稱「魂」一詞是指「整個人,特別強調這個人具有生活、慾望、愛和意志的事實,此外他也是具體的和屬肉體的……魂和身體並不是相反或沒有關係的,反之它們僅是描述一個具體而實在的人的不同方式而已。